水陆两用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陆两用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野营装备,是对传统野营帐蓬的一种改进。
传统野营帐蓬一般由支撑架和帆布蓬所组成。支撑架由硬质杆件构成。整个装置庞大笨重,装拆麻烦,携带不便。广大野外工作者,例如地质勘探人员、野战军战士等,还有广大旅游爱好者,都需要一种轻巧而方便的野营帐蓬。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见图1。它主要由床垫〔1〕、蓬架〔2〕和蓬罩〔3〕组成。床垫的具体结构见图2,它由内胆(见图3)和外套两层组成。图2所示的床垫中有5个内胆,其中4个长的排成床垫(中间两个稍细),另一个短而粗的作为枕头〔4〕。内胆是用塑料一尼龙复合薄膜制成的圆筒状密封腔体〔5〕,可以用两块薄膜热封而成,也可整体吹塑制作,每个内胆均有一个通气管嘴〔6〕,供吹气放气使用。如内胆注水使用,则需另加一个直径较大的进水嘴。外套可用细帆布、麻布等强度较高的布料制成,上下两层,按图2中的线迹〔7〕轧牢即可。然后将薄膜内胆装入。使用时,将空气吹入内胆,塞紧管嘴,一个富有弹性的床垫即可形成。
蓬架由若干根充气管〔8、9、10〕组成。这些管子搭成的空间形状类似于一个平放的三棱柱。最上面的一根充气管作为主梁〔11〕,它比其它的充气管要粗一些。充气管也用塑料-尼龙复合薄膜制成,可以对合热封,也可以整体制作。管与管之间由塑料空心插销连接,这种空心插销同时起着空气流通作用。充气管和床垫之间的连接由塑料实心插销实现。这些插销是预先热封在管壁上的。由进气嘴〔12〕将空气吹入充气管后,整个蓬架即能撑起。
蓬罩可用尼龙布或其它可防雨的布料缝制而成,形状与蓬架相匹配,蓬罩两头有开口〔13〕,供人进出,开口可用尼龙搭链或其它方法开合。蓬罩与床垫之间也用尼龙搭链连接。
水陆两用间内还可以安上小灯泡〔14〕,用电池〔15〕供电照明。
整体外形除了可以做成三棱柱状以外,还可以做成其它形状,例如五棱柱(见图4)、抛物柱(见图5)等。
水陆两用间总重量在2千克左右,便于携带,它除了防风避雨以外,还可以防止蚊叮虫咬,因此非常适合野外工作者,野战军战士和旅游出差者使用。除了可以在陆地上使用以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作为水上救生用具、水上运载工具,多个并排起来,还可以做成简易浮桥。
水陆两用间亦可用于普通家庭。除去蓬架和蓬罩后,就是一个柔软的床垫,也可以铺在地上用来睡觉。如果不是充气,而是充水,即成为一个凉床。
水陆两用间如有破损,修补十分方便,只需用胶纸或胶布将破口贴上就行了。
本设计人认为,制造这样的水陆两用间,取材容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然而却可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因此必将受到用户的欢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野营或家用的水陆两用间,主要由床垫、蓬架和蓬罩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床垫中有供充、放气的密封内胆以及外套,b、该外套由上、下两层布料扎制而成,c、所述蓬架由若干根密封充气管组合成,d、该密封充气管与床垫之间由实心插销连接,相邻两充气管之间由空心插销连接,e、所述蓬罩与床垫之间由尼龙搭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陆两用间,其特征是,其整体外形呈棱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水陆两用间,其特征是,整体外形呈抛物柱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对传统野营帐蓬的一种改进。它主要由床垫、篷架、篷罩三部分组成。床垫中有塑料-尼龙薄膜内胆,充气即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床垫,又可以作为水上运载工具、救生用具等多个并用可做成简易浮桥;充水又可作为凉床使用。篷架由若干根塑料-尼龙薄膜密封充气管构成,充气后即撑起。篷罩与床垫之间用尼龙搭链连接。整个装置造价低,重量轻,装拆方便,便于携带,适合于野战军战士、地质人员等野外工作人员以及广大旅游出差者使用,也可作为普通家庭的一种备用床。
文档编号E04H15/20GK87205728SQ87205728
公开日1988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8日
发明者戴景明, 戴胜难, 戴永幸, 金学民, 戴建新, 张彦琪, 潘宪法 申请人:戴景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