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庭院为核心的低层住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39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庭院为核心的低层住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层住宅。特别是一种以庭院为核心的低层住宅。
技术背景中国传统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最高级住宅建筑形态,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典型的北京中型四合院以庭院(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布置各种用房,具有“十”字形甬道和“口”字形抄手游廊。为了继承中国四合院文化,国内建造了一些复原式和仿古式四合院,以及吸收四合院特点的低层住宅,如北京“新南池子”小区,郑州“水映唐庄”和成都“芙蓉古城”仿古园林住宅区等。但是,这些住宅要么一院多户变成了“四合大杂院”,要么舍弃了传统四合院最基本的“甬道”和“游廊”特征,要么建造成本高昂,难以在国内大规模推广。以至于国内房地产业发展二十年来,中国本土低层住宅难敌西方低层住宅,形成各种风格“洋别墅”占据中国市场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吸收中国传统四合院文化精髓,又能够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低成本规模化建造的低层住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每单元仅供一户家庭居住的低层住宅,至少包括主建筑、主庭院和宅门,其中主庭院为长方形,由“口”字形主院甬道(3)围合主院绿地(4)组成,并被主建筑(5)、墙或栅栏(6)和邻户主建筑所围合。
所述的低层住宅还包括外院(2),该外院(2)与所述主建筑(5)、墙或栅栏(6)、宅门(1)和邻户主建筑围合所述主庭院。
所述主建筑(5)为拐角形,1至3层,至少拥有卧室、起居厅、厨房和卫生间。
所述的主院甬道(3)是硬化的地面或路面。
所述的主院甬道(3)为“口”字形或至少包含一个“口”字形;其内角可以是直角,可以是圆角或斜角,也可以具有其他任何形状。
所述的主院绿地(4)是绿化的地面,也可以是铺设草坪格或草坪砖的地面,也可以是裸露土壤的地面。
所述低层住宅单元可以独立布置,可以两个相对布置,也可以一个单元的主建筑(5)与另一单元的主建筑(5)相接,形成连体建筑。
当两个所述低层住宅单元相对布置或相接时,其主庭院可以连通,也可以用墙或栅栏(6)分隔。
两个所述低层住宅单元的主庭院连通时,可以共同拥有一个被主建筑(5)和邻户主建筑所围合的两倍于原有面积的大型主庭院,其主院绿地可以相连,其主院甬道至少包含一个“口”字形。
传统北京中型四合院拥有座北朝南的主房、耳房以及东西朝向的厢房;并拥有“十”字形甬道和“口”字形抄手游廊,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田”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代中国家庭居住需求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价值分析,对住宅室内和室外空间进行统筹安排,将传统四合院主房、耳房和厢房演变为主建筑5,将传统四合院“十”字形甬道和“口”字形抄手游廊演变为主院甬道3,将传统四合院主庭院绿地演变为主院绿地4。其中,主院甬道3相当于上述“田”字包含的四个“口”字中的一个,主院绿地4相当于被“十”字形甬道分割的四块主庭院绿地中的一块。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3A、图3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层及一层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至少拥有主建筑5、宅门1和长方形主庭院,主庭院由主院甬道3围合主院绿地4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A、B、C、D单元紧邻居住区内的道路7,每单元居住一户家庭。A单元主庭院被主建筑5、外院2、墙或栅栏6和邻户C单元主建筑四面围合成一个有天有地、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室外空间,形成“四合院”。若C单元和D单元愿意共同使用室外空间,可建造更长的主院甬道9和更大的主院绿地10,使两户室外空间互借,使人对主庭院的感觉更宽敞。
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宅门1是连接住宅内外空间的主要行人通道,可由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经典元素构成。外院2是进入主庭院的过渡空间,也是一般层次客人以及家政服务员等非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室外空间,通向外客厅8和工人房21。外院2与主庭院之间有一面墙14,墙中间有一月亮门13;月亮门13上方的墙面可以书写文字或设置牌匾。主院甬道3是硬化的地面,既具备人行通道功能又具备房屋散水功能,其与相邻建筑的接合部采取防水、防潮、防伸缩技术处理,以保护建筑墙基免受雨水的侵蚀;主院甬道3拥有一定坡度将雨水引向主院绿地4或排污系统。主院绿地4内可栽花置石,种植石榴或海棠等庭院树11,可置鱼缸12养金鱼,寓意吉利,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实现了“天人合一”与“天方地圆”。
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主建筑为2层坡屋顶拐角形建筑,其房间面向主庭院一侧设大面积的窗户;面向道路和邻户一侧设小面积悬窗,此悬窗力求通风与防盗,兼顾采光,安装位置较高以阻碍窗内外视线交流。进户门15是进入主建筑的主要通道,其上方有阳台29,可保护其免受雨雪的侵蚀。起居厅16相当于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堂屋”,其一面与老人卧室18相连,一面与通向二楼的楼梯17相连。楼梯为双跑式,其上段置于车库23上部。车库23与道路7之间有电动车库门,可使车辆驶入。车库23与餐厅19之间设有便门。餐厅19位于外客厅8北侧并通向厨房20和公用卫生间22。主建筑二层的公用卫生间28设在一层公用卫生间22的上层,主人卫生间32的一部分设在一层厨房20的上层,以方便管道的铺设和设备的布置。主人卧室30的面积大于其他卧室,并拥有主人专用衣帽间31和主人卫生间32,相当于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厢房”。过道24将主人卧室30、卧室25和书房26、客房27、公用卫生间28、阳台29以及楼梯17连接在一起,其邻近公用卫生间28的部分可设置洗衣区。
本实施例符合国家《住宅设计规范》,主庭院与外院的面积之和达到100平方米左右,主建筑的建筑面积在250平方米左右,拥有5室3厅1厨3卫。组团容积率可达到0.7以上,如果设置地下车道和地下车库,则组团容积率可进一步达到0.85以上。
另一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的E单元和F单元,当本实用新型的低层住宅不具有外院时,由主院甬道3围合主院绿地4形成的主庭院被主建筑5、墙或栅栏6、宅门1和邻户主建筑围合,形成“四合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独创的“口”字形主院甬道,既节省了占地又提高了绿化率,提高了居住舒适性;在继承中国文化方面,成功地融入了“天人合一”、“天方地圆”等四合院居住理念。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主建筑以外宅门以内的地面空间统筹布局,并采取2或3层的主建筑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土地利用率高于传统四合院和多数西方低层住宅,加之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利用中国历史文化积累和中国知识产权,使本实用新型的土地和建设成本低于“洋”别墅。
三、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大庭院设计,使居住区景观设计庭院化和私属化,居住区公共景观的建设规模将缩小;发展商的资金占用随之减少,建设周期随之缩短。
本实用新型使人既享受到中国传统四合院的亲切与幽静,又享受到西方独立别墅或双拼别墅的居住质量,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具有在中国规模化推广的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每单元仅供一户家庭居住的低层住宅,至少包括主建筑、主庭院和宅门,其特征在于主庭院为长方形,由“口”字形主院甬道(3)围合主院绿地(4)组成,并被主建筑(5)、墙或栅栏(6)和邻户主建筑所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院(2),该外院(2)与所述主建筑(5)、墙或栅栏(6)、宅门(1)和邻户主建筑围合所述主庭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建筑(5)为拐角形,1至3层,至少拥有卧室、起居厅、厨房和卫生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院甬道(3)是硬化的地面或路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院甬道(3)为“口”字形或至少包含一个“口”字形;其内角可以是直角,可以是圆角或斜角,也可以具有其他任何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院绿地(4)是绿化的地面,也可以是铺设草坪格或草坪砖的地面,也可以是裸露土壤的地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住宅单元可以独立布置,可以两个相对布置,也可以一个单元的主建筑(5)与另一单元的主建筑(5)相接,形成连体建筑。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低层住宅单元相对布置或相接时,其主庭院可以连通,也可以用墙或栅栏(6)分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低层住宅单元的主庭院连通时,可以共同拥有一个被主建筑(5)和邻户主建筑所围合的两倍于原有面积的大型主庭院,其主院绿地可以相连,其主院甬道至少包含一个“口”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庭院为核心的低层住宅。所述低层住宅每单元仅供一户家庭居住,至少包括主建筑(5)、主庭院和宅门(1)。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主庭院为长方形,由“口”字形主院甬道(3)围合主院绿地(4)组成,并被主建筑(5)、墙或栅栏(6)、外院(2)和邻户主建筑所围合,形成“四合院”。本实用新型采取价值分析技术将传统四合院主房、耳房和厢房演变为主建筑(5),将传统四合院“十”字形甬道和“口”字形抄手游廊演变为主院甬道(3),将传统四合院绿地演变为主院绿地(4),成功地融入了“天人合一”、“天方地圆”等传统居住理念,使人既享受到四合院的亲切与幽静,又享受到独立别墅或双拼别墅的居住质量。
文档编号E04H1/04GK2740715SQ20042001012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日
发明者关志杰 申请人:关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