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48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尤其是指一种制造容易、省时,可降低成本及脱模容易的人造石材的模具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参阅图7-图10所示,一般人造石材的成型方式主要是利用由树脂及玻璃纤维A一层层贴附涂抹于原型模所形成的FRP模具6的模穴61内,注入石粉和不饱和树脂7,待石粉和不饱和树脂7硬化后,再予以脱模,即可成型一既定造形的人造石材。其主要缺陷在于1、由于不饱和树脂7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发热,且冷却后又会收缩,导致其与模具6粘附,无法脱模,因此,为了避免此一情形的发生,故于模穴61的表面均匀涂布一层离形剂62,但是,因为利用树脂与玻璃纤维A混合后一层一层粘附于原型模所成型的FRP模具6的模穴61是呈不平整的粗糙状,所以在涂抹的过程中相当麻烦与不便,而且容易有未涂抹到的地方,故仍会有不饱和树脂7与模具6局部粘合的问题产生。
2、又纵使离形剂62可均匀的涂布在模穴61表面,但因不饱和树脂7在硬化冷却之后会产生收缩现象,而将模具6的摸穴61夹固,造成难以脱模的情形。
3、除此之外,因模具6的模穴61表面相当粗糙,若要求欲成型的物品的外观呈光滑表面时,则在未涂抹离形剂62之前,必须事先经过多次研磨、喷漆等程序,但其所得到的成品表面充其量亦仅属光滑,无法达到镜面的效果。
4、再加上模具6是以树脂及玻璃纤维A混合后一层层贴附涂上,于施工时,必须先等到上一层的树脂、玻璃纤维A干涸之后,才能再涂抹下一层,通常以此种的制作方式,一天平均下来只能涂三层,所以模具6的制造上相当费时,也相当费工,成本亦居高不下。
由以上说明,可知传统的人工石材的模具不仅制造程序费时、费工,而且成型的成品优良率亦不佳,对业者生存的空间实存在着相当大的阻碍及隐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主要是在由塑料材质成型的模具本体的模穴表面设置一层与模穴造形相对应的塑料膜,使之脱模后,可轻易将塑料膜从以不饱和树脂原料成型的人工石材成品表面撕除,达到模具制造省时、省工、成品优良率提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其特征是于模具本体上设有预设造形的模穴,并在模穴的表面设置一层造形与其对应的塑料膜。
该塑料膜为聚乙烯第三甲二苯酸酯膜、或高密度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一(未充料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二(充料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三(脱模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四(去掉塑胶膜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流理台的示意图一(提供成型凹状的洗水槽的模具)。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流理台的示意图二(成型凹状的洗水槽)。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流理台的示意图三(将洗水槽置于另一模具中并充料)。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流理台的示意图四(脱模形成流理台)。
图10是传统模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传统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一(未充料状态)。
图12是传统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二(充料状态)。
图13是传统模具使用实施示意图三(脱模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主要是先以塑料材质成型模具本体1,使模具本体1上具备预设造形的模穴11,接着,在模穴11当中设立一层对应模穴11形状的塑料膜2,如此即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其中,该塑料膜2所选用的材质可为聚乙烯第三甲二苯酸酯膜(PET)、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或聚丙烯膜(PP)。
参阅图2-图4所示,当于使用实施成型人造石材时,其主要是视所欲成型的成品造形先以塑料材质制成上、下模具本体1,并于上方的模具本体1上留设浇注口12,再于上、下的模具本体1的模穴11内设置一层对应模穴11造形的塑料膜2,同时在塑料膜2上对应上方模具本体1的浇注口12处亦留设一开口21,据此,即可将石粉和不饱和树脂混合物3从上方模具本体1的浇注口12经塑料膜2的开口21进入上、下的塑料膜2之间的夹层中,如图3所示,石粉和不饱和树脂混合物3硬化后,便可将上、下模具本体1分离开启,此时由于石粉和不饱和树脂混合物3硬化后会产生收缩现象,同时因塑料膜2为软性材质,因此,塑料膜2连同硬化成型后的石粉和不饱和树脂混合物3的成品可以很容易地从模具本体1取下,以形成完整及表面粘附塑料膜2的成品,如图4所示,之后,再将塑料膜2撕除,即可得到所要的人造石材成品3,如图5所示。
又因为不饱和树脂3具有不会粘附塑料膜2的特性,所以在撕除取下塑料膜2时,可以轻易完成操作,此外可利用塑料膜2表面的光滑特性,使成品3表面产生如镜面般的光滑状;另外,亦可将塑料膜2表面制成如雾面的粗糙状,使成型的成品3表面亦产生如雾面的粗糙状。
如图6-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流理台的示意图,其主要是先成型凹状的洗水槽4,再将脱模成型后的洗水槽4置于另一模具当中,并注入石粉和不饱和树脂混合物3,且待其硬化后,再予以脱模,即可将流理台的平台处5与洗水槽4一体成型,并据此形成一流理台。
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结构设计除可成型如图2-5、图6所示的物品外,亦可将其应用于成型橱柜、浴缸等多种物品上。
由以上的实施例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多数项优点如下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本体是采用以塑料材质成型,所以制造成型上相当便利、且省时、省工,提高模具本体的成型效率,而不似传统的FRP模具成型既费时又费工。
2、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模具本体的模穴内设立塑料膜后,便可提供人工石材易于脱模的效果,并不需要再均匀涂布离形剂,制造上相当省时、省工。
3、因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膜取代传统的离形剂,且塑料膜本身又为一软性材质,故在将塑料膜与成品分离时相当容易,而且不饱和树脂又不会粘附塑料膜,所以脱膜后的成品可保持完整状。
4、因为塑料膜的表面呈光滑镜面状,所以成型后的成品表面亦保持光滑镜面状,毋需再进行磨光修饰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其特征是于模具本体上设有预设造形的模穴,并在模穴的表面设置一层造形与其对应的塑料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其特征是该塑料膜为聚乙烯第三甲二苯酸酯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其特征是该塑料膜为高密度聚乙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其特征是该塑料膜为聚丙烯膜。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人造石材的模具,主要是在由塑料材质成型的模具本体的模穴表面设置一层与模穴造形相对应的塑料膜,使之脱模后,可轻易将塑料膜从不饱和树脂原料成型的人工石材成品表面撕除,具有模具制造省时、省工、成品优良率提升及降低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B28B7/38GK2745728SQ20042011621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正隆 申请人:广润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