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47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尤其涉及提高中空和真空玻璃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一种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
背景技术
单真空层的真空玻璃是由两片周边密封的平板玻璃构成,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隔为0.1-0.2mm厚的真空层,为承受每平方米约10吨的大气压力,其间布有支撑物。为提高隔热性,还可以在真空层的玻璃内表面上镀有低辐射膜。真空层的存在,使得玻璃的保温、隔热、隔声等方面都具有比目前广泛使用的中空玻璃明显的综合性能优势。
如果用三片或三片以上的玻璃板制作成双或多真空层的真空玻璃,则可以理解到其保温隔热性能将成倍提高,隔声性能也进一步提高。理论上说,可以采用多片玻璃制成多真空层的真空玻璃,但是从使用的角度看,这种多真空层的真空玻璃已经不再局限于用于门窗的制造,而可以用于房屋建筑的墙壁,在超高级建筑中形成完全新型的建筑墙壁的主体。尤其是双真空层的真空玻璃,除了满足高级隔热和隔音的门窗用途之外,还能够基本满足上述建筑墙壁的主体的需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例如在本申请人在先提交的题为“多真空层真空玻璃”(申请号为02243513.1)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就公开了这种多真空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具体结构。
但是,多真空层的真空玻璃的制造显然在工艺和造价上明显高于单真空层的真空玻璃,而且在许多应用场合,采用单一真空层和一个中空层形成的复合玻璃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并且能够提供单一真空玻璃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例如在真空玻璃上复合钢化玻璃来提高外墙的安全性。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277650A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采用单一真空层和一个中空层形成的复合平板玻璃。


图1示出了已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真空层和一个中空层形成的复合平板玻璃。在
图1中,与真空玻璃B的一侧B2形成中空层K的一片平板玻璃A是通过边缘的粘结剂P1结合在一起的,而形成真空层V的两片玻璃是通过边缘的烧结剂P2连接在一起的,其中上述的两个边缘的粘结剂或烧结剂部分P1和P2之间没有连接,就是说,第一玻璃面板A和第三玻璃面板B1之间没有直接通过粘结剂或烧结剂连接。上述的物理结构在某种使用场合将存在技术上的缺陷。
例如,当把这种单一真空层和一个中空层形成的复合平板玻璃用来形成建筑物的外挂玻璃幕墙时,当把第三层玻璃B1与建筑物结合固定后,在最外层的第一层玻璃A和第二层玻璃B2的重量则完全由上述的两部分的边缘的粘结剂或烧结剂P1、P2传递到与建筑物固定的第三层玻璃B1而实现安装的目的。这样一来,上述粘结剂或烧结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对于玻璃板B2和A的重力长期作用,而烧结剂P2要同时承受A和B2两层玻璃的重力作用,其中建筑用粘结剂(如建筑结构胶)有足够的强度确保A的粘结可靠性而且粘结剂是柔性物质。可以吸收地震风压等造成的震动能量。而烧结剂P2要同时承受A和B2两层玻璃的重力作用,而烧结剂P2一般是低熔点玻璃构成的脆性物质,抗拉强度较低,特别是当真空度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后,玻璃B2失去了大气压对它的推压作同,使A和B2的全部重量仅由P2承担,在地震、风压作用下一旦P2开裂就使A和B2有脱落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一种能够使得上述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的第一玻璃和第三玻璃之间形成直接通过粘结剂连接而防止上述脱裂发生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这样的一种实现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边缘结构,其中形成真空玻璃B的一个玻璃面板B1比另一个玻璃面板B2大而形成一个宽度大于5mm的边缘平台D,并且与该真空玻璃B结合形成真空层的平板玻璃A在尺寸上和构成真空玻璃的面板B1完全一致。在形成中空层时,玻璃面板A通过连接物质直接与玻璃面板B1的D平台区域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中空层。其中以使用的吸湿剂隔条S来固定中空层间距。
附图的描述
图1示出已有技术中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构成示意图。
图2示出利用倒角边封形成的真空玻璃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构成示意图。
图3示出不倒角边封形成的真空玻璃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构成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2和3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2,其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制作的真空、中空复合平板玻璃。如图中所示,其中包括三片平板玻璃A、B1和B2。其中的平板玻璃B1和B2形成了真空层。为了筒化起见,在该真空层中的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布的支撑物没有示出。其中的平板玻璃A和B2形成了中空层。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真空、中空复合平板玻璃中,真空玻璃的封边采用了本申请人在先申请02243513.1中提出的倒角封边技术,使得烧结后的焊剂的边缘不超出玻璃片B2的边缘。同时,在玻璃尺寸的选择上,使得玻璃板片B2尺寸小于玻璃片B1,留出一个用于把玻璃片B1和玻璃片A直接连接固定的一个边缘平台D,并且该边缘平台D例如大于5mm,以便满足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需要。应该说明,根据所生产的最终玻璃面板成品的面积的不同而应该选择不同的边缘平台D的大小,但是一般应该不小于5mm。按倒角封边工艺用玻璃钎焊料P2制成带有上述平台D的真空玻璃后,再将该真空玻璃和第三片平板玻璃组合制成最终的真空、中空复合平板玻璃。其中,采用的第三片平板玻璃A的尺寸和玻璃片B1的尺寸完全一致,从而在平板玻璃A和B1的边缘处形成了由平板玻璃A和B1和吸湿剂隔条S以及平板玻璃B2的边缘限定的一个矩形空间。其中的吸湿剂隔条S与玻璃板B2的边缘可以是齐缘的,也可以是不齐缘的。而在本图2中示出的是齐缘的情况。在该吸湿剂隔条S与其两侧接触的玻璃板A和B2的接触面上用建筑结构胶P牢固地结合。最后在所述的矩形空间中填充以建筑结构胶P1,把玻璃片A和B1直接地物理结合而实现本实施例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在上述矩形空间中的建筑结构胶P1把玻璃片A和B1直接地物理结合,并且沿用了本申请人在以前提出的倒角技术,从而增加了建筑结构胶P1和玻璃钎焊料P2的接触面积,这些举措都有益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即在用该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制造玻璃外挂墙壁时,除了有象已有技术中的经过建筑结构胶P1→吸湿剂隔条S→玻璃板B2→焊剂P2的途径把玻璃板A和玻璃板B1连接的路径之外,还通过上述矩形空间中的建筑结构胶P1把玻璃片A和B1直接地物理结合,从而实现了最外层的玻璃的重量由最内层的玻璃直接承受而传递到墙体的目的,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缺陷。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其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制作的真空、中空复合平板玻璃。根据第二实施例制作的真空、中空复合平板玻璃在结构上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中没有采用本申请人在先申请02243513.1中提出的倒角封边技术,而是有意地使得烧结后的焊剂的边缘超出玻璃片B2的边缘,而形成一个斜坡状的几何结构T。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由于斜坡几何结构的存在,使得上述的建筑结构胶P1与焊剂P2的结合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建筑结构胶P1与焊剂P2的一体化的作用增强而出现了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建筑结构胶P1与焊剂P2结合面之间的切向力之外的垂向拉力施加在最外层的玻璃板B1上,进而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发明的目的,即通过在玻璃面板A和B1之间的连接物质P1将所述的玻璃面板A和B1直接连接,从而在形成建筑的玻璃外挂幕墙时,玻璃面板A的重力直接通过连接物质P1作用在玻璃面板B1而不象已有技术中那样必须由连接真空玻璃的两个面板B1和B2的连接物质P2所承受,从而既实现了整个复合玻璃面板对建筑物的可靠固定,又保证了真空玻璃的密封边缘免受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结合附图2和图3描述的实施例,以玻璃面板A和B1之间的连接物质P1将所述的玻璃面板A和B1直接连接,从而在形成建筑的玻璃外挂幕墙时,玻璃面板A的重力直接通过连接物质P1作用在玻璃面板B1,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必须由连接真空玻璃的两个面板B1和B2的连接物质P2来承受该玻璃面板A的重力的缺陷,从而既实现了整个复合玻璃面板对建筑物的可靠固定,又保证了真空玻璃的密封边缘免受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包括形成真空玻璃(B)的玻璃面板(B1、B2)和与所说的玻璃面板(B2)一起构成中空层的玻璃面板(A),其特征在于形成该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的一侧的该真空玻璃(B)的一个玻璃面板(B1)比该真空玻璃(B)的另一个玻璃面板(B2)大而形成一个边缘平台(D),并且与该真空玻璃(B)结合形成中空层的平板玻璃(A)在尺寸上和构成真空玻璃的面板(B1)完全一致;以将玻璃面板(B1)和(A)通过连接物质(P1)和吸湿剂隔条(S)直接连接并形成中空层(K)。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其中所说的边缘平台(D)的宽度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其中所说的真空玻璃的面板之一的(B2)采用倒角封边,以便增加所说的连接物质(P1)和焊剂(P2)的连接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其中所说的真空玻璃的焊剂(P2)的烧结之后形成几何斜坡(T),以便增加所说的连接物质(P1)和焊剂(P2)的连接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其中所说的连接物质(P1)是建筑结构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真空复合平板玻璃。由于真空玻璃的外侧面板比内侧面板尺寸大而形成了用于连接外侧中空玻璃大于5mm的平台,所以通过连接物质P1和吸湿剂隔条S把中空层外侧玻璃面板A和真空层外侧面板B1直接连接,从而在用于建筑物外挂玻璃幕墙时,当B1与建筑物固定后,A的重量也通过P1作用在B1上,避免真空玻璃烧结层P2因过度受力而断裂,确保幕墙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C03C27/12GK2771196SQ20042011600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唐健正 申请人:唐健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