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装地板及其结合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9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装地板及其结合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设于地面的地板块。
背景技术
现代人颇重视室内装璜的气氛,而木地板则是能予人温馨感觉的建筑材料,目前的木地板是由复数个长矩形的地板块相并砌成,而地板块的形式大抵如图4所示,于其矩形地板块30的两长边分别设有可相对嵌合的圆弧形凹槽31、圆弧形凸条32,凹槽31及凸条32贯穿于短边,当欲并成木地板时,需要先在地板上铺设一夹板制成的底板,而后将第一块地板块30底面涂上黏胶,贴附于底板表面之后,以气动打钉枪将铁钉经由凹槽31固定于底板上,而后再将另一地板块30底面涂胶、藉由凸条32并装于另一地板块30的凹槽31、黏贴于地面上、以铁钉固定,如此一一地将各地板块30加以组装,即成一并装地板。
然而,其不仅施工程序繁琐费时,并且木地板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变形,致使踩踏其上,会有异声,而导致木地板变形的原因在于木板材质极易受到水份的影响而变形,由于现有的地板块30仅以局部的凸条32、凹槽31嵌合,其结合强度不高,一但受潮时,即会使木地板变形。
故现有的地板块具有不方便施工,以及由于结合度不高,易使地板块受潮时变形的缺失,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并且可以提高地板块的结合度,以预防地板块受潮时变形的并装地板及其结合扣具。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并装地板,包括两个以上的矩形地板块,地板块的两长边分别设为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其中,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侧边中段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凹入的上嵌槽、下嵌槽,下嵌槽所凹入的深度较深,上、下嵌槽之间设有一突部;另设一结合扣具,其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又于底板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同向延伸的结合框部,该结合框部是由底板顶部往上延伸,顶部朝向异于挡缘该侧弯折,该结合框部与底板插卡于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的上、下嵌槽,而第二结合部的顶部突出于结合框部,并且与挡缘保持一段距离;又所述地板块的第一结合部设有一插卡于第二结合部顶缘与结合扣具的挡缘之间的卡合部,另于第一结合部底部凹设一与挡缘相互插卡的第二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结合扣具,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又于底板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同向延伸的结合框部,该结合框部是由底板顶部往上延伸,顶部朝向异于挡缘该侧弯折。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实用新型可以改进现有并装地板易变形的缺失,而具有下述优点两地板块之间以数个结合扣具连结,而结合扣具可以不易变形的金属制成,地板块的第一结合部的卡合部插卡于另一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的顶部以及结合扣具之间,而形成极佳的结合度即使地板块受潮也不致于轻易变形。
并且,本实用新型直接以结合扣具加以组装即可,施工方便,可以缩短施工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并成一小块木地板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现有地板块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并装地板包括二块以上的地板块10以及数个用以连接两相邻地板块10之间的结合扣具20,地板块10仍为具有四周边的矩形板块,以相并组成木地板,而既然木板受潮时会变形为材质的特性,故需要提高地板块10的结合度,才能预防变形。
而为了提高结合度,本实用新型将地板块10的两长边分别设为与结合扣具20相应结合的第一结合部11、第二结合部12,其中,第二结合部12的顶缘为朝外突出,第二结合部12的侧边中段及底部分别设有凹入的上嵌槽121、下嵌槽122,上、下嵌槽121、122之间即形成一突部123,并且该突部123突出的长度短于第二结合部12的顶缘,以供所述的结合扣具20插卡于上、下嵌槽121、122。
所述的结合扣具20由金属制成,其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21,底板21的其中一例边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22,又于底板21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22同向延伸的倒L型结合框部23,该结合框部23是由底板21顶部往上延伸,再往异于挡缘22该侧弯折,结合扣具20即藉由结合框部23以及底板21插卡于地板块10的第二结合部12的上、下嵌槽121、122,再以木螺钉24穿过底板21上的穿孔210,螺入地板块10的突部123固定,并且,组装以后,第二结合部12的顶缘突出于结合扣具20的结合框部23侧边,而与挡缘22之间形成一间距,以供另一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插卡于第二结合部12的顶缘与结合扣具20的挡缘22、结合框部23之间。
所述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的顶缘与侧边之间形成一供第二结合部12的顶缘插卡的L型上凹部110,又于第一结合部11底面凹设一供结合扣具20的挡缘22插卡的下凹部111(即第二凹部),上、下凹部110、111之间形成一卡合部112,卡合部112的底部端角形成圆弧形,以方便插卡于结合扣具20与地板块10的第二结合部12之间。
再由图1、2所示可知,欲藉由各地板块10以及结合扣具20并装成地板时,是先将数个结合扣具20间隔插卡于地板块10的第二结合部12的上、下嵌槽121、122上,再将另一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的卡合部112以斜向的方向插入结合扣具20与第二结合部12所形成的空间,完成组装以后,即使结合扣具20的挡缘22如图3所示插卡于地板块10的下凹部111内。
而由于结合扣具20是以金属制成,其较不易变形,再藉由结合扣具20分别插卡于相邻的两地板块10的侧边,而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的卡合部112局部顶边被第二结合部12的顶部压制,又卡合部112的周边则被结合扣具20以及地板块10的第二结合部12所包覆卡制,也即,每一地板块10藉由结合扣具20与另一地板块10形成极佳的结合度,即使地板块10受潮也不致于轻易变形。
此外,再由图1~图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于结合框部23朝向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该侧贴附一块以橡胶(rubber)或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EVA)制成的弹性间隔体25,藉由间隔体25的设置,可以使两地板块10的第一结合部11与第二结合部12之间形成一道木地板热膨胀时所需的缝隙,使地板块10之间更紧密的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并装地板,包括两个以上的矩形地板块,地板块的两长边分别设为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其特征在于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侧边中段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凹入的上嵌槽、下嵌槽,下嵌槽所凹入的深度较深,而上、下嵌槽之间设有突部;设一结合扣具,其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又于底板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同向延伸的结合框部,该结合框部是由底板顶部往上延伸,顶部朝向异于挡缘该侧弯折,该结合框部与底板插卡于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的上、下嵌槽,而第二结合部的顶部突出于结合框部,并且与挡缘保持一段距离;地板块的第一结合部设有一插卡于第二结合部顶缘与结合扣具的挡缘之间的卡合部,另于第一结合部底部凹设一与挡缘相互插卡的第二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装地板,其特征在于结合扣具的结合框部与第一结合部之间夹设一弹性间隔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装地板,其特征在于结合框部呈倒L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装地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结合部的顶缘与侧边之间形成一供第二结合部的顶缘插卡的L型上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装地板,其特征在于卡合部的底部端角形成圆弧形。
6.一种结合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又于底板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同向延伸的结合框部,该结合框部是由底板顶部往上延伸,顶部朝向异于挡缘该侧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扣具,其特征在于结合框部呈倒L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装地板及其结合扣具,并装地板包括二块以上的地板块以及数个用以连接两相邻地板块之间的结合扣具,地板块为具有四周边的矩形板块,其两长边分别设为与结合扣具相应结合的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其中,结合扣具由金属制成,其包括一具有四周边的底板,底板的其中一侧边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挡缘,又于底板顶部中段设有一与挡缘同向延伸的倒L型结合框部,地板块的第二结合部设有供结合框部以及底板插卡的上、下嵌槽,而第一结合部则以一突出的卡合部插卡于第二结合部顶缘与结合扣具的挡缘所形成的空间内,使各地板块之间形成一极佳的结合度,使地板块即使受潮也不至于变形。
文档编号E04F15/02GK2764853SQ200420122189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杨凤玲 申请人:杨凤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