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92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隔壁,该隔壁具有至少一壁单元,该壁单元包括至少一壁板以及一些框部件,该框部件从一个框的角度看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壁板。此外,应注意到,该壁板可以是一覆盖着布的框架,因此,可以是诸如一织物覆盖的框,它被安排成框架中的一块固定的板,最后,该壁板可以是任何平的部件,有或者没有覆盖层都可以。
背景技术
普通型的隔壁实际上早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仅将德国实用新型DE202 07 741 U1作为一例引用供参考。
然而,通常型隔壁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即在购置该隔壁时隔壁的外观是已经定形的。由于是已经定形的,使用时无法改变或者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作些改变。因此使用中无法变化,或者只能在小范围内作些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对通常类型的隔壁加以发展或扩展,以简单的结构,使隔壁可以改变且具有多功能。
上述目的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实现。根据该权利要求1,该隔壁的特征是至少在壁单元的一侧上,即在前侧或后侧该壁板可以被插入框中。
根据本发明,业已考虑到隔壁可这样有利地加以形成的,使得壁单元的壁板或诸壁板是可以调换的。正因为采取与这种措施,就可用最简单的结构来保证不同的应用。这里壁单元是否是一个可互换的壁板,或者是在前侧和后侧或者是不是包括两个可互换的壁板都不是重要的。在这里仅必需,至少从一侧,即在可见的区域的互换性是可能的,籍此,一方面,,可以改变它的总的外观,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它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隔壁的灵活性,因为壁单元在两侧,即前侧和后侧,都有一个壁板而得以增大。换句话说,两侧的外观部可以变化,即分别通过插入或调换在前侧的一壁板及一在后侧的壁板,其中,如果假定壁单元的两侧相等,而隔壁也是这样,那末术语“前侧”及“后侧”的区分也就不太重要了。
在提供两个可以插入的壁板的范围内,如果它们可以插入在壁单元的两侧并且相应地可以从框取出,那就更为有利。壁板的这种插入或调换可以从侧向水平地进行。具体地说,当几个壁单元连在一起寸,如果壁板可以垂直地插入框中,最好是从上面垂直地插入,那就更为有利。这样的插入方式,当盖具有足够的高度时,壁板可以调换或向上抽出,或者将壁单元略为倾斜,壁板可以调换或相对于盖倾斜地取出。
从结构的观点出发,由框部件形成的框是向上敞开的以利于壁板的插入。如果壁单元端部在于人们眼睛的高度以上,那幺框可以保持向上敞开。同样,可以想象,为了插入壁板,框架可以在它的上部区域敞开,并且在插入壁板以后,最好可以用一框部件或用一闭合部件闭合对壁板作最后封闭。具体地说,为了封闭框的上部区域中的插入孔,可以提供一可以被插入的盖,以便在使用隔壁时,给以人们的印象是壁单元在所有各侧都是封闭着的。本文所讨论的壁单元或隔壁不仅提供空间视觉上的分界,而且,当声阻尼材料设置在壁板之间时,还可以提供隔音。此外,如果需要的话,壁单元还可以制成不同的宽度,即制成相应于框部件的尺寸大小的宽度。因此,在壁板之间总会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声阻尼材料,这样,使用隔壁就可以实现不同空间区域的声去耦作用。
这里,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功能的部件可以在壁板之间配置不同的材料以使壁板可以获得最多样性的性能和功能。这一点还将在下面进一步论述。
如同上框部件那样,侧向框部件也可以包括闭合盖或闭合条,目的也是给人们的印象是从侧向来看框本身是闭合。侧向框部件,闭合盖或者闭合条可以用来把诸壁单元连接在一起。为此,该侧向的框部件包括专门的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壁单元。具体地说,两壁单元的连接件可以构成得为彼此相对设置并且有效地相连。因此,两个相邻壁单元的连接件可以包括用以相互连接的针刺毡连接件,以致于将它们相对配置地设置,或者,至少相互贴紧地设置,通过它们的连接件在壁单元之间形成近似平的连接。
为了在两壁单元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两相邻壁单元也可以包括用作相互连接的插入式单元或插入开孔。为了连接两壁单元,把一个壁单元相对于另一个壁单元向上升,将塞入式单元塞入相对的塞入孔中,以及要求在壁单元之间相对运动以锁定。要形成一可靠的连接,其中不必作进一步的努力就可以与圆侧向部件建立这样一种连接,该圆侧部件使诸壁元件彼此之间成一个角度。在原则上,可以应用任何连接方法将两个平的单元以直线或以彼此成一角度配置,从而使两者作牢固方式连接。
壁单元的下框部件用于使隔壁固定在直立的位置。为了使壁单元对齐,基底可以包括其高度可加以调节的支撑脚。在隔壁定位以后,可以对下部区域加套以相对于地面进行密封。
和支撑脚一起,另一种办法是基底可以包括紧固件以固定在地面上或固定在地面中。从地面铺地毯这方面来看,在大多数办公室里就是这样,下框部件或者基底可以包括一针刺毡连接件以固定于铺地毯的地面上或诸如此类。由于使用的都是简单的装置,在固定时只有隔壁需要支撑。如果至少有两个壁单元是彼此成一角度地连接起来的,那幺就得到了一独立的隔壁,以致于用不着另外的支撑装置。
形成框的框部件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原则上,可以想得到的是木结构或者是塑料结构。在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中,形成框的框部件可以至少部分是具有外接条或盖条的铝型材。此外,实际框部件可以由均匀一致的塑料型材组成,为了接纳盖条、连接条或基底,它在其周缘都包括专门的插孔以插入或者锁紧各部件。
可插入壁板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用木材,金属或塑料制成。此外,该壁板上面也可以涂上涂层或者覆盖上一层平的材料,例如布或塑料。具体来说,如果用布覆盖的话,则壁单元的吸收声音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此外,通过覆盖布料还可以最佳地配合别的家具,不仅是壁板本身而且框也可以在壁板之前覆盖以布料。从而隔壁可以有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该壁板可以由实心材料组成。同样,壁板也可以为多孔板,例如塑料或铝的穿孔板。
另外一种有利的方式是,可以给予壁单元更多的功能,即壁板采用有形的的结构。这样,壁板可以包括凹槽或专门的插孔以配置或固定任何物件。类似地,可想象得到,该壁单元至少在有些区域可以包括以灯箱形式的灯光装置,其中,光源可以用作传递信息,类似于一个有灯光照明的广告牌或作空间照明之用。
如上面已提到过的,该壁单元至少在某些区域可包括功能单元,例如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操作元件、扬声器、平板显示器等等。此外,该壁单元还可为键盘或触摸板,从而使它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在另一有利方式中,壁单元不管是有没有功能单元,都可以以任何方式相互连接或串接,其中,在两个壁单元的成角度的连接可提供牢固的直立位置。具体地说,诸壁单元可以彼此连接成一直线,连接成一个角度,连接成T形,连接成双T形,或者连接成十字形,籍此环形地串接在一起。任何办公室安排或者任何分隔的区域的位置都能加以实现。
本发明的构思将有各种可能以有利的方式加以发展和扩大。关于这一点,一方面,可参阅从属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而另一方面,可结合附图参阅对较佳实施例的解释。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说明的同时,一般还说明本发明构思的较佳发展及延伸。


图1是本发明的隔壁的一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其中,只示出了一个壁单元;图2是图1中的框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单独的框部件及盖子;图3是壁单元的两个截面视图,一个是通过上框部件及基底沿A-A线垂直截取的剖视图,另一个是通过侧向部件沿B-B线水平截取的剖视图;以及图4是一通过两个彼此接壤的壁单元的连接区域的侧部分截取的水平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单一的壁单元形式的隔壁,其中几个壁单元1可以彼此相连以形成隔壁。该壁单元1包括一壁板2以及围住壁板2而形成框3的诸框部件。
根据本发明,至少在壁单元1的一侧上,壁板2可以插入框3并作相应的变换。
图2示出了分解的壁单元1,即壁单元1中的壁板2、各个框部件及诸盖,具体地说,诸侧向框部件4及诸侧向盖5,上框部件6及上盖7以及下框部件8,它与支撑脚9一起形成基底10。框部件4、6、8为铝型材,盖5,7也是铝制部件,除了铝之外,也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
图3是壁单元1的两个剖视图,一个是通过基底10及上框部件6沿A-A线垂直截取的,另一个是通过诸侧向部件4及诸侧向盖5沿B-B线水平截取的。
图3还清楚地示出了在壁单元1的两侧插入了一壁板2。在两壁板2之间具有声阻尼材料11。
上框部件6向外一侧用一上盖7封闭。本文所选的实施例中用布料12覆盖诸壁板2。其中每一壁板2都是多孔板。籍此增强壁板2的吸声性能。
图3的B-B剖视图中示出了诸侧向框部件4与诸侧向盖5的配置。侧向盖5还用绒面材料13覆盖。
在图3的B-B剖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侧向框部件4包括完全专用的垂直引导槽14,以便能够接纳各自的壁单元2。在本文所选的实施例中,壁板2约3mm厚,相对于外形可能会有不同的实施例。
参照图3,应当注意,布料12可以铺设在整个壁板2上。同样,也可以用粘结剂把布料12粘在壁板2上。例如,通过喷涂把粘结剂喷在壁板2上或者喷在为此目的所用的多孔板上。
图3还示出了侧向框部件4的一种具体的形式,它包括在框的下面的区域中的一个固定脚15。在任何情况下,应包括有该侧向框部件4,以致于可以用一相对适合的盖5扣上,也就是说通过一具有相应弹簧元件17的专门的卡扣机构16以插入框部件4中。
图4仅仅示出了两个壁单元1的部分,它们是用侧向框部件4及盖子5彼此连接在一起的。更具体地说,侧向盖5上具有圆形的表面18,此圆表面18又包含有一彼此相配的针刺毡连接件。由于圆形的表面18,壁单元1相互可以连成一直线或者以一预定的角度连接在一起,其中,形成了一牢固的针刺毡连接件19。
对于不能从图中推断出的特点,请参阅本说明书的叙述部分以避免重复。
最后请注意,以上所讨论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之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隔壁,它至少具有一个壁单元(1),其中该壁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壁板(2)及框部件(4、6、8),该框部件从一的角度来看至少部分地包围该壁板(2),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壁单元(1)的一侧,不论是前侧或后侧,可以将该壁板(2)插入该框(3)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在两侧均包括一壁板(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在壁单元(1)的两侧,壁板(2)均可插入框(3)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板(2)可以垂直地插入框(3)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框架(3)向上敞开以插入壁板(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为了插入壁板(2),框(3)上部区域可以敞开,并且,较佳地,在插入壁板(2)之后,壁板可以由框部件(4、6、8)封闭或者由密闭部件最后封闭壁板(2)。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在框(3)的上部区域设有一可以插入或塞入的盖(5、7)。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将不同的材料,较佳地是,可阻尼声音的材料(11)安装在壁板(2)之间。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侧向框部件(4)包括闭合盖或闭合条。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侧向框部件(4)包括连接件,它们用作连接两个壁单元(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壁单元(1)的连接件构成为彼此相对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壁单元(1)的连接件包括用于相互连接的针刺毡连接件(19)。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壁单元(1)的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塞入单元及塞入孔。
14.如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壁单元(1)的下框部件(8)包括一基底(1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基底(10)较佳地包括一支撑脚(9),其高度是可调节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基底(10)包括用于固定到地板、地板上或固定在地板中的紧固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下框部件(8)或基底(10)包括一针刺毡连接件(19),用于紧固到一铺毯地板等上。
18.如权利要求1~17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形成框架的框部件(4、6、8)至少部分为具有外接条或盖条的铝型材。
19.如权利要求1~18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板(2)是用木材、金属或塑料制成的。
20.如权利要求1~19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板(2)上涂覆有或胶合有一平的材料,例如布料或塑料,或者用布料加以覆盖。
21.如权利要求1~20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板(2)为多孔板。
22.如权利要求1~21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2)具有凹槽或专门插孔以在其中置放或固定任何物件。
23.如权利要求1~22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至少在某些区域包括灯箱式的灯光装置。
24.如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至少在有些区域包括功能单元,例如任何类型的操作元件、扬声器、平面显示器等。
25.如权利要求1~24之一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可以以任何方式互相连接或互相连接在一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可以以一个角度彼此连接或彼此连接在一起。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该壁单元(1)可以以T形或双T形或者以十字形彼此相连。
全文摘要
所揭示的一隔壁,它包括至少一个壁单元(1),其中该壁单元(1)至少具有一个壁板(2)。框部件(4、6、8)从一框(3)的角度看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壁板(2)。所发明的隔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壁单元(1)的一侧,即前侧或后侧,都可以将壁板(2)插入框(3)中。
文档编号E04B2/74GK1902365SQ200480040172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
发明者彼得·克拉夫特 申请人:彼得·克拉夫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