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群式别墅住宅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群式别墅住宅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住宅建筑结构形式,尤其是指别墅式住宅楼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人类对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入的理解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走向亲和的新层面。人们正以超乎以往的热情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空间的生活空间,以更全面、更科学的方式理解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当前流行并被广泛使用的一幢幢分隔开的单调式别墅,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寻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住宅需求;同时现阶段的单调式别墅,占用了城市太多的有限空间和土地资源,土地的利用率低,而且这类别墅的建造成本高,人们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阶段住宅楼的结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约土地资源、建造成本低、更为人性化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错位相叠的基本空间单元,该基本空间单元由一个梯形体和分布在梯形体两侧的大长方体和小长方体而构成;该基本空间单元按照层与层之间反向错位相叠的方式排列布置。
如上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上层基本空间单元中的大长方体和小长方体分别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中的小长方体和大长方体相叠,上层基本空间单元中梯形体的下斜边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的梯形体的上斜边重叠。
如上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空间单元的大长方体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和下层,小长方体正好镶在同一基本空间单元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与下层。
如上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空间单元的大长方体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小长方体正好镶在中层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与下层。
如上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体为等腰梯形体。
与现有的单调式别墅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将别墅单元的结构特征按照多层住宅楼的方式,层与层之间错位铆合并不断叠加而建成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这样就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其建造成本也低;2)住户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设计要求进行楼层分隔,如两层、三层或多层等。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更为人性化,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居住的生活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空间单元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空间单元的正立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空间单元实施方案一的设计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空间单元实施方案二的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包括有多个错位相叠的基本空间单元1,该基本空间单元1由一个梯形体2和分布在梯形体2两侧的大长方体3和小长方体4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
图1、2所示),其中大长方体3位于梯形体2的大端,小长方体4位于梯形体2的小端,基本空间单元1按照层与层之间反向错位相叠的方式排列布置。
将基本空间单元1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如层与层之间错位相叠,就构成各式各样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它的基本组合方式是上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的大长方体3和小长方体4分别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的小长方体4和大长方体3相叠,上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梯形体2的下斜边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1的梯形体2的上斜边重叠,这样上层是大长方体3时,下层对应的是小长方体4,上层是小长方体4时,下层对应的是大长方体3,上层的梯形体2与下层梯形体2相错位,它们在结构组合时应注意基本空间单元1的梯形体2是等腰梯形体,大长方体3的长度与小长方体4的长度等长。

图1、2所示的一个基本空间单元1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住宅单元,其中大长方体3可按水平方分为两层或三层(如图4、5所示),成为相对独立的、并可相互渗透的两个或三个空间,分别称为上层5和下层6或上层5、中层7和下层6。当大长方体3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5和下层6两层时,小长方体4正好镶在同一基本空间单元1的上层5与下层6之间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2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5与下层6;当大长方体3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5、中层7和下层6三层时,小长方体4正好镶在中层7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2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5与下层6。
基本空间单元1的小长方体4正好镶在同一基本空间单元1的上层5与下层6之间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2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5与下层6。此外,也可由住户自己进行楼层分隔并在室内空间中自行设计所需的楼梯。
本实用新型根据别墅结构的特点及功能空间的分布而设计的,它借用一个长方体和梯形体,按照一定的数比率相连接从而构成该种设计的主体,在梯形体顶端用与另一个小长方体对接,合成一个近似喇叭的图形,这就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单元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论如下1.改变了当今流行并被广泛使用的水平单调式空间分隔,使居住在这种楼中的每户,都能在三个不同层面功能划分的空间中找到别墅式的感觉;2.这种结构的住房设计,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将楼体内的一些单层空间高度降低,而有些单层空间高度提高,使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3.节省城市有限空间,由于错位相叠,使同样层数的大楼主体高度降低,由此节约了城市立体空间;4.由于组群式别墅的设计集约化,因此也节约了建材和土地资源;5.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和空间平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以人为本,更为人性化。空间功能的合理多变,从多方面满足了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2、可提供给用户各种有趣、有益的场所,空间和实体在风格追求和可塑性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平台;3、这种别墅可使家庭成员有更多自由而相互干扰较少,他们可更舒适地生活、放松并尽可能地恢复精力和体力;4、可以拥有属于个人和集体领域的可能性,从事私秘与公共活动;5、设计师、户主可以从更广的视角找到一个突破传统的模式,扩展自己的内心体验,室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设计生活,与此相关的家具、室内装饰、各种织物都会引起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错位相叠的基本空间单元(1),该基本空间单元(1)由一个梯形体(2)和分布在梯形体(2)两侧的大长方体(3)和小长方体(4)而构成;该基本空间单元(1)按照层与层之间反向错位相叠的方式排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上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的大长方体(3)和小长方体(4)分别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的小长方体(4)和大长方体(3)相叠,上层基本空间单元(1)中梯形体(2)的下斜边与下层基本空间单元(1)的梯形体(2)的上斜边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空间单元(1)的大长方体(3)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5)和下层(6),小长方体(4)正好镶在同一基本空间单元(1)的上层(5)与下层(6)之间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2)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5)与下层(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空间单元(1)的大长方体(3)按水平方向分为上层(5)、中层(7)和下层(6),小长方体(4)正好镶在中层(7)的部位,起着空间的过渡作用;梯形体(2)斜面可设置楼梯,分别连上层(5)与下层(6)。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体(2)为等腰梯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群式别墅住宅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错位相叠的基本空间单元,该基本空间单元由一个梯形体和分布在梯形体两侧的大长方体和小长方体而构成;该基本空间单元按照层与层之间反向错位相叠的方式排列布置。由于将别墅单元的结构特征按照多层住宅楼的方式,层与层之间错位铆合并不断叠加而建成的组群式别墅住宅楼,这样就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其建造成本也低;住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要求进行楼层分隔,如两层、三层或多层等。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更为人性化,同时也提高了人们住宅的生活质量。
文档编号E04H1/04GK2775212SQ20052005666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日
发明者陈琳 申请人:陈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