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8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遮阳挡雨的用具。
背景技术
当今普及使用的立地伞系模仿手伞改型而成,伞具只有一条设置在中间的支撑腿,虽能够有效撑立遮阳挡雨,又能够收拢折叠,但却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由于支撑腿设置在用具中间,人不能在中间站立活动,伞的中部不便于摆物品,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另一方面,由于伞具须设置厚重的底盘作为平衡撑立装置,装置的设置材料消耗量大,大大加大用具的重量,也加大了对用具的使用操作、运输携带的难度;更甚的是,底盘的平衡稳固作用十分有限,为了加大伞具的平衡稳固性,使用者往往须在底盘上压上厚实的重物,如石块,或自行制作数十公斤重的水泥墩、铁架等取代稳固底盘。
如能构造出一种数条支撑腿设置在用具周边的折叠伞具将能够有效地改变上述伞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既可省去中央的支撑腿,又可省去稳固底盘。
一些伞具厂家也试图造出一种移去中央支撑腿和底盘的立地折叠伞具,但长期未能拿出一个综合优化的技术方案,远远未能取代当今流行的立地伞具。如有的厂家构造出一种称为吊伞的伞具,其结构是在伞具外侧设置一根竖杆,再在竖杆上部设置横杆,将伞面和相关的构架吊挂在横杆外端,这样的伞具其中的撑立装置更复杂,使用的构件更多,只适于十分有限的场合使用。
此外,当前流行的篷具虽然没有中央支撑腿,但用具要么就是不能整体折叠,撑立和收拢要经过复杂的拼装、拆解过程;要么就是结构庞杂,构架厚重,实用性差。如专利号ZL98243067.1、ZL98249404.1、ZL99204560.6、ZL99218853.9、ZL99236882.0等多项专利中反映的篷具均采用繁多的构件组合成用具构架,用具的使用操作复杂耗力,运输携带笨重费事。为了减轻用具的重量,生产厂家被迫以牺牲成本效益为代价,使用较为昂贵的轻金属材料制作其中的构件。
浙江某发明人设计的“篷房展折框架”,专利号ZL92229423.2,该项专利反映的“篷房”虽然结构不大复杂,但由于没有采用简单实用的活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止定位技术和合理的遮盖面托持装置形式,用具撑立的稳固性不好,整体实用性并不理想,因此该用具并不被公众接受。
尚有一种属于遮阳挡雨用具的棚架,搭架多由用户自行设计构制,其中的构件与构件之间多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接合,整个构架不能收拢折叠,也不便于厂家批量生产、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形成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遮阳挡雨用具,这样的用具要求既移去普通立地伞的中央阻梗构件即中央支撑腿,省去稳固底盘,又要弃作现有篷具庞杂、笨重的结构方式,并要求能够收拢折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遮盖面、遮盖面托持、操控装置、撑立装置几部分结合成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是装设有两条以上支撑腿,各支撑腿设置在用具的周边或周边的内侧、外侧,并由处于用具同一方面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之间即支撑腿与支撑腿之间,或支撑腿与其它辅助支撑的构件即助撑腿、卧地脚之间结成相互交叉的结构关系,同时有杠条与两侧的支撑腿相连接,将用具两个侧面的装置连接结合成用具构架整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处于用具同一方面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之间结成的相互交叉的结构关系系以相互铰接的方式结成。
采用以上第二种技术方案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与支撑腿之间采用的是活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设有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即增设有附加构件,使相互活动连接的杠条与支撑腿之间除在活接部位进行连接外,另在其它部位达成可拆连接的结合关系,通过该可拆连接关系的拆离与接合,使相互活动连接的杠条与支撑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采用以上第三种技术方案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与支撑腿之间的活动连接关系是铰接,与此活动连接关系相应的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是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
采用以上第四种技术方案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作用于杠条与支撑腿之间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中所增设的附加构件是插销或螺套。
采用以上五种技术方案之一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与用具的遮盖面相互接触,成为用具遮盖面托持、操控装置中的一个或一组构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中前五种方案之一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布置成并排关系的杠条,或装设用有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布置成直接或间接相交关系的托持枝条,此杆条或托持枝条可与用具的遮盖面相互接触,成为用具遮盖面托持装置中的一个或一组构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中前五种方案之一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弹性构件同时作用于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作为支撑腿保持在稳固撑立状态的装置。
采用以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种技术方案之一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作用于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使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稳固撑立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采用以上第二种技术方案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与支撑腿之间采用的是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设有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使相互铰接的杠条与支撑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形成的遮阳挡雨用具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和优点一是移去了普通立地伞的中央阻梗构件即中央支撑腿,用具更加适用。
二是省去了普通立地伞的稳固底盘,减少了制作耗材和成本,减轻了用具重量,遮阳挡雨用具的使用、运输、携带变得简易便利。
三、弃除了现有篷具庞杂、笨重的结构,整个用具构架简洁轻巧,轻便实用,并且大小规格可变性大,可以制成巨型构架,也可制成简巧的微形,适于特殊场合使用。
四、用具可以折叠成长棒状,此时用具中的所有长杆状构件包括杠条、杆条、托持枝条、支撑腿、助撑腿、卧地脚、撑杆等聚集成相挨拼拢状态,部分用具形式可以进一步省去其中的部分构件,即省去支撑腿与杠条之间的活动连接装置和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止固定装置,支撑腿与杠条之间改用固定连接的方式接合,用具折叠后整体呈平面状。
五、支撑腿设在周边位置,用具不单稳固性好,尤适于装上拦挡遮蔽物或装上其它装置,将用具拓展成为帐篷、屋棚,比现有的遮阳挡雨用具更适于户外作业,野外宿营、临时看护等场合使用,如可作为建筑工棚、临时材料仓库或果园、鱼塘管护房舍等。
与传统形式的遮阳雨用具相比,本发明形成的用具结构方式变动大,综合性能明显优越,足以完全取代现有的立地伞具、篷具,使同类用具全面换代更新。


图1至图6为本发明中适用的几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采用插销作为附加构件锁定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彩用螺套作为附加构件锁定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卡位弧组件作为附加构件锁定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弹性构件作为附加构件锁定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适用的另一种装置夹持器的立体图;图7是一种设置两条支撑腿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用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设置两条支撑腿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简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用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另一种两腿形式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一种同侧支撑腿之间在其中部相互交叉结合成其中的支撑装置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图12所示的用具中增设处于杠条之间的杆条作为用具的遮盖面托持构件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用具增设檐部装置形成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用具中檐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种支撑腿与支撑腿上端相互交叉构成其中撑立装置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图。
图17是反映图16所示的用具中支撑腿与支撑腿以及杠条三者之间连接结合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用具的侧视图。
图19是另一种由支撑腿与助撑腿相结合构成其中的撑立装置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反映图19所示的用具中支撑腿、助撑腿、杠条之间连接结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列举实施例之前先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适用的几种装置进行说明第一类是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
图1、图2中构件1和构件2通过轴销3铰接,两构件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孔4,操作插销5插进相对应的孔4,即锁定两个构件间的相对位置。如两构件1、2上开设两个以上相对应的插孔4,配设两个以上的插销105,可以加大构件1、2连接的稳固性,或使构件1、2在不同档次的相对位置上进行锁止定位。
图3中,构件1和构件2通过轴销3铰接,通过两个构件上开设的相对应的外螺纹4旋进开设有内螺纹6的螺套305,同时将两个构件套裹,即可锁定相铰接的两个构件间的相对位置。
图4中,构件1和构件2通过轴销3铰接,卡位弧4与构件1固接成为一体,构件2中开有狭隙容卡位弧4从中穿过,并开有活动槽容卡销5从中活动,当构件1绕轴销3转动,卡口7与卡销5相对应时,弹簧8弹性力的作用使卡销5嵌入卡口6中,构件1与构件2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固定,卡销5脱离卡口7两个构件1、2即可相互活动拼拢。
图5中,构件1和构件2通过轴销3铰接,当构件2在弹簧4弹性力的作用下绕轴销3转动,转到部位5与构件1相互抵触时,两相铰接的构件1、2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被固定。
以上装置,可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用,作为作用于支撑腿与杠条之间或支撑腿与其它辅助支撑的构件之间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位置。
图6是本发明中应用的夹持器,由带凹槽的刚性壳体1兜装口部叠卷腹部宽廓的夹持片簧2构成,其它构件被压入片簧2腹部后,即可被片簧2夹持。
以下列举8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陈述实施例1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一根杠条21与两侧支撑腿51相连接,将两侧的装置连接结合成用具构架整体,同时采用杠条21、杆条31并列布置组成用具遮盖面托持、操控装置中的构件组。用以撑持杆条31和遮盖面11的撑杆41一端与杆条31活接,另一端与支撑腿51活接,该撑杆41的长度以及其与支撑腿51之间的活接点的设置须保证撑杆41与支撑腿51拼拢时杆条31与杠条21相挨拼拢。弹性拉绳46一端与撑杆4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腿51采用可拆连接的方式连接,如通过环圈与挂钩相钩搭,即可达成实用的可拆连接关系。垂幕12与遮盖面11接成一体,该垂幕设有相应装置如棘爪布,使其可以放长,也可以相叠缩短。图中选用的是与图4所示的装置等同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该装置的装设与使用使支撑腿51与辅助支撑构件即卧地脚6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锁定稳固撑立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两侧的支撑腿51与杠条21的两个铰接点须设在不同的高位,操作用具折叠时,先使铰接点与杠条21距离较短的一侧装置与杠条21拼拢,后操作铰接点与械条21距离较长的一侧装置内旋,与杠条21间接拼拢。
实施例2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平面拼合组成其中的遮盖面,同时采用杠条21和杆条31、32并列布置组成托持遮盖面的构件组。撑杆41、42上端分别与杆条31、32活接,下端枢接于滑套43。拉绳44、45两端分别与杠条21和撑杆41、42连接,其长度等于其与撑杆41、42的连接点到杆条31、31的距离,用以拉持撑杆41、42,使撑杆41、42与支撑腿51拼拢时,杆条31、32恰与杠条21拼拢,撑杆41、42能够随支撑腿51向杠条21旋转、拼拢、折叠。支撑腿51上端与杠条21铰接,下端与辅助支撑构件卧地脚61铰接,并装设有前文所述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使该支撑腿51可与杠条21、卧地脚61相互拼拢或旋开锁止定位。
本例中撑杆41、42下端可直接与支撑腿51活接,省去滑套43,结构尤简。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设两条支撑腿51,并设相应的辅助支撑构件即助撑腿61与支撑腿51铰接,同时选用前文所述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使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相互拼拢也可以旋开定位稳固撑立。本例采用与两侧的支撑腿51相铰接的杠条21辅以其它托持枝条1134、1135共同托持遮盖面11,该枝条1134、1135分别与遮盖面11接合,其根部与杠条21活接。拉簧24、25一端接于枝条1134、1135中部,另一端接于杠条21向两侧伸长的部分,避免两枝条内折,遮盖面11松驰、低垂。滑套43、44内设凹槽与脊条511相应,用以固定滑套43、44,避免两滑套径向转动,增加用具的稳定性。弹性拉绳45两端分别与托持枝条24和支撑腿51连接,用以增加遮盖面11的稳定性。构件71系前文所述的夹持器,用以夹持助撑腿61,使助撑腿61压入其中后,支撑腿51与助撑腿61能够持续保持拼拢状态。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腿51与52在其两端以外的部位即中段相互交叉,结合成用具的撑立装置,两腿的交叉方式系仿照五金钳具两根钳柄的结合方式铰接而成。两相交叉的支撑腿51、52相互拼拢时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与杠条21、22的两个铰接点可处于同一轴线上,两腿同时内旋与杠条21、22拼拢、折叠。支撑腿51、52既具有撑立的功能,又具有操纵、控制遮盖面11的功能。支撑腿51内套设有伸缩腿511,并设有紧固螺钉512用以紧固伸缩腿511,伸缩腿511伸长与缩短可使遮盖面11形成前府、水平、后仰不同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采用前文中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作用于支撑腿51、52与杠条21、22即可使用具能够稳固撑立,又能够收拢折叠。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系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改设向两个方向倾斜的遮盖面以及相应的遮盖面托持装置构成。本例设有撑条41,其上端与杆条31活接,下端制成薄片状夹于两支撑腿51、52中间,铰接轴销同时穿过两支撑腿51、52及撑条41中开设的孔。撑条41的长度与轴销53至杠条21、22的距离相等,支撑腿51、22以及撑条41拼拢时,杆条31与杠条21、22相拼拢。拉绳43两端与杠条21、22连接,中部与撑条41连接,用以限制支撑腿51、52张开的程度,同时用以固定撑条41以及杆条31,避免撑条41及杆条31向两侧摆动、倾斜。用具张开撑立时,弹簧54、55弹性力的作用使拉绳43拉直、牵紧后,拉绳张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固定撑条41以及杆条31。图中的撑立装置系由两根直杆51、52直接铰接构成,设在外侧的支撑腿51上端向内曲折后,在曲折的部分设置铰接点与杠条22连接,两支撑腿51、52拼拢后,其与杠条21、22的两个铰接点处于同一轴线上,两腿可以同时内旋,与杠条21、22相互拼拢。
实施例6 如图14、15所示,本实施例系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增加遮盖檐部分装置构成。图14中杠条以外即虚线12、13以外的部分为遮盖檐,增加的构件包括延伸的遮盖面14,杆条32、33,撑杆42、43,滑套44、按扣4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4、5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如图16、17、18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同侧的支撑腿在其上端相互交叉的方式结合成用具的撑立装置。其中的两根撑杆41、42上端与杆条31、32活接,中部穿过支撑腿51、52中的狭隙与该支撑腿铰接,下端互相铰接,并在此处与拉簧1646连接,该拉簧上端连接于与支撑腿51接成一体的铰接管部511的底部,用以拉持撑杆41、42,使遮盖面11能够持续保持张开状态,拉簧1646同时具有控制支撑腿51、52的作用,使两支撑腿保持张开状态稳固撑立。图17以仰视立体图的方式反映两支撑腿51、52上端的交叉结合方式以及杠条21与两侧支撑构件51、52的连接结合方式。图中,两支撑腿51、52通过与支撑腿51接成一体的管部511和与支撑腿52接成一体的轴部521达成铰接交叉的结合方式。先将轴部521装进管部511的管筒中,再从开设于管部511底部的窗口512将轴部521与支撑腿52进行焊接即可达成铰接交叉的结合关系。支撑腿52可通过窗口512与支撑腿51在有限的角度内相对转动,相互拼拢或旋开定位。两支撑腿通过与管部512固接成为一体的榫头513与杠条21达成铰接的连接关系。榫头513套进杠条21端部的夹口中,轴销58穿过相对应的孔211,即可达成铰接的连接关系。图中采用的是插销59穿过插孔212的方式锁定相铰接的杠条21与支撑腿51、52之间的相对位置。铰接孔515至支撑腿51根部的距离与另一侧装置中的铰接孔至其同侧支撑腿根部的距离为不等同的长度,操作用具收合拼拢时,由L较短的一侧装置先与杠条21拼拢,后由L较长的一侧装置挨着在先拼拢的一侧装置与杠条21间接拼拢。支撑腿51、52中部、上部内侧开设有凹槽,两腿拼拢时,拉簧1646和撑杆41、42陷入凹槽中。构件71为夹持器。
实施例8 如图19、20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支撑腿51在其端部外的部位与助撑腿61的端部相互连接交叉组合成用具的撑立结构,同时采用杠条21与杆条3 1并列布置共同托持遮盖面11。图20反映的是支撑腿51、助撑腿61、杠条21三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结合方式,其中的支撑腿51上部曲折成“7”字形,在其曲折点与杠条21活接。弹性箍圈23同时箍持支撑腿51的曲折部分与杠条21、箍圈23被捋至曲折部分杆部时杠条21与支撑腿51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被固定,箍圈23被推至曲折部分根部时,支撑腿51与杠条21之间可以相互活动拼拢。助撑腿61在其上端与支撑腿51相互铰接,拉绳53两端与支撑腿51、助撑腿61连接,用以限制两腿张开的程度。撑杆41用以撑持杆条31,共下端与助撑腿61活接,上端与杆条31活接,其长度以及其与助撑腿6 1之间连接点的设置,须保证用具收合时杆条31与杠条21相挨拼拢。弹性拉绳43一端与撑杆41连接,另一端与助撑腿61以可拆连接的方式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支撑腿与杠条之间改用固接的方式连接,省去其中的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可以进一步简化用具的结构,用具收合折叠后整体呈平面状。
以上实施例并非穷举,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主干的情况下,采用其它的结构装置对以上实施例的相应结构进行改进、替换,或将不同实施例中的结构装置进行转移、替换,可以形成多个其它的实施例型,对此类的改进、替换、转移应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多腿立地折叠伞篷,由遮盖面、遮盖面托持、操控装置、撑立装置几部分结合而成,其特征是装设有两条以上支撑腿(51)(52),各支撑腿设置在用具的周边或周边的内侧、外侧,并由处于用具同一方面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之间即支撑腿(51)与支撑腿(52)之间,或支撑腿(51)与其它辅助支撑的构件(61)即助撑腿、卧地脚之间结成相互交叉的结构关系,同时有杠条(21)(22)与两侧的支撑腿(51)(52)相连接,将用具两个侧面的装置连接结合成用具构架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处于用具同一方面的不同的支撑构件(51)(52)(61)之间结成的相互交叉的结构关系系以相互铰接的方式结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采用的是活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设有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即增设有附加构件,使相互活动连接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除在活接部位进行连接外,另在其它部位达成可拆连接的结合关系,通过该可拆连接关系的拆离与接合,使相互活动连接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的活动连接关系是铰接,与此活动连接关系相应的活动连接构件相对位置的锁定装置是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作用于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的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中所增设的附加构件是插销(105)或螺套(305)。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21)(22)与用具的遮盖面(11)相互接触,成为用具遮盖面托持、操控装置中的一个或一组构件。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的杠条(21)(22)布置成并排关系的杆条(31)(32)(33),或装设有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21)(22)布置成直接或间接相交关系的托持枝条(1134)(1135),此杆条或托持枝条可与用具的遮盖面(11)相互接触,成为用具遮盖面托持装置中的一个或一组构件。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弹性构件(1154)(1354)(1355)(1646)作用于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作为支撑腿(51)、(52)保持在稳固撑立状态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装设有铰接构件相对应位置锁定装置作用于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51)(52)(61),使相互铰接交叉的不同的支撑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稳固撑立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用以将用具两个侧面装置进行连接结合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采用的是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设有铰接构件相对位置锁定装置,使相互铰接的杠条(21)(22)与支撑腿(51)(5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相互拼拢与旋开定位两种状态之间反复转换。
专利摘要多腿立地折叠伞篷,属于一种用于遮阳挡雨的用具。为了修正现有遮阳挡雨用具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消除立地伞具设置中央阻梗构件,即中央支撑腿和底盘,使用不便,以及篷具构件繁多,构架笨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用具周边设置支撑腿的方式构成用具的撑立装置,同时由用具同一侧面的支撑腿(51)(52)结成相互交叉的结合关系,并设置杠条(21)(22)与其中的支撑腿(51)(52)相连接将用具两侧的装置连结成用具构架整体。形成的用具结构简,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简易,用途上除可以完全替代现有立地伞具、篷具外,尤适于拓展成为帐篷、屋棚,可作为临时售货亭、仓库、户外作业工棚、野外宿营居舍等。
文档编号E04H15/32GK2931681SQ20052005845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胡中达 申请人:韦世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