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保温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8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保温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保温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对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采用保温墙体是提高建筑物节能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保温墙体分为内保温系统和外保温系统,相对而言,外保温系统具有更多优势有效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消除“热桥”现象,避免结露;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有利于保持室温稳定;不降低房屋使用面积。因此外墙保温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外墙保温系统基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XPS)作为保温材料,在主体结构完成以后,用聚合物砂浆和锚固件将保温板固定在主体结构外侧,或随混凝土一起浇注。保温板面层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聚合物砂浆抹面。亦有厂家开发了泡沫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可以降低外保温层的厚度。以上的外墙保温系统存在透气性差的缺陷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发泡聚氨酯的吸水率很低,气体的渗透性亦很低,长期处于此类墙体材料的居室内,会产生“气闷”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外保温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保温墙体,包括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外墙表面设有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该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一端均固定在混凝土外墙表面,另一端均与外模板连接,混凝土外墙和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其中透气性保温材料为多孔软木块、加气混凝土块、珍珠岩制品或蛭石制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厚度为20~80cm,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直径为50mm~200mm,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之间间隔30~70cm。外模板为纤维水泥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基底墙体混凝土施工,形成混凝土外墙;B、在混凝土外墙表面每隔有效距离,固定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C、将外模板固定在透气性保温材料上;D、在混凝土外墙表面和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
一般的高分子类保温材料具有高效保温、吸水率低的优点,但同时气体渗透率低,水汽不易迁移,影响居住适宜性。本发明针对发泡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设计了增强气体渗透性能、且具有保温性能的构造,使该体系在保持良好保温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外保温墙体,包括混凝土外墙1,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外墙表面设有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2,该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2的一端均固定在混凝土外墙1表面,另一端均与外模板3连接,混凝土外墙2和外模板3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4。
一种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基底墙体混凝土施工,形成混凝土外墙1;B、在混凝土外墙1表面每隔30~70cm,固定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2;C、将外模板3固定在透气性保温材料2上;D、在混凝土外墙1表面和外模板2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4。
根据墙体热阻要求,透气性保温材料2的厚度即保温层厚度为20~80cm,在混凝土外墙1表面与外模板3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经发泡形成保温层,那么在保温层中嵌入一定数量的透气性保温材料2作为透气通道,同时保温层整体仍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透气性保温材料2为多孔软木块、加气混凝土块、珍珠岩制品或蛭石制品中的一种。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2的直径为50mm~200mm,外模板3为纤维水泥板。其中步骤A的基底墙体混凝土施工为现有技术,透气性保温材料2、聚氨酯发泡材料4和纤维水泥板3均为外购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1、预先准备直径100mm多孔软木块。
2、基底墙体混凝土施工。
3、在外墙体混凝土表面,每隔50cm,将软木块固定在外墙表面,固定方式用粘贴或机械钉固定,软木块厚度为30mm。
4、将纤维水泥板固定于软木块体上,形成外模板,固定方式用粘贴或机械钉固定。
5、在外墙表面与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经发泡形成保温层,由于聚氨酯具有极好的粘结性,可牢固粘结墙体和模板,形成外墙保温系统。
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具有很好的保温性。在发泡聚氨酯整体保温层中镶嵌多孔软木,使本发明的外保温墙体在保持良好的保温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外保温墙体,包括混凝土外墙,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外墙表面设有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该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一端均固定在混凝土外墙表面,另一端均与外模板连接,混凝土外墙和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透气性保温材料为多孔软木块、加气混凝土块、珍珠岩制品或蛭石制品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厚度为20~8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之间间隔为30~70cm,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直径为50mm~20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外模板为纤维水泥板。
6.一种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基底墙体混凝土施工,形成混凝土外墙;B、在混凝土外墙表面每隔有效距离,固定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C、将外模板固定在透气性保温材料上;D、在混凝土外墙表面和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气性保温材料为多孔软木块、加气混凝土块、珍珠岩制品或蛭石制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厚度为20~80cm,步骤B中的有效距离即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之间的有效间隔为30~70cm,每一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直径为50mm~200mm。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保温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模板为纤维水泥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外墙表面设有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该多块透气性保温材料的一端均固定在混凝土外墙表面,另一端均与外模板连接,混凝土外墙和外模板的间隙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一般的高分子类保温材料具有高效保温、吸水率低的优点,但同时气体渗透率低,水气不易迁移,影响居住适宜性。本发明针对发泡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设计了增强气体渗透性能、且具有保温性能的构造,使该体系在保持良好保温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文档编号E04F13/00GK101059002SQ200610025948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1日
发明者蒋建明 申请人:上海恒方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