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剪力墙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3866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结构剪力墙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框架结构墙体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建筑已大量使用框架结构剪力墙制作,其保温系统的传统的做法就是将水泥剪力墙做好后,在减力墙外层粘接聚苯板。其施工方法为在水泥层上找七个黏结点,黏结点由甲基纤维素、丙稀酸、水泥组合而成,增加它的黏结强度,然后将聚苯板靠外力挤压粘贴在墙上。并且还要在外层上钢丝网和铆钉。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并且从聚苯板材料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对温度极其敏感的材料。冷热都会对其体积产生收缩和膨胀的效果,实验证明,在70℃时,聚苯板的体积会有5%的膨胀,产生翘曲,与墙体离合。夏季,阳光直接照射外墙可使墙体温度达到70℃--80℃,加之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低至-20℃---40℃。长期的冷热交变,聚苯板的翘曲、开裂无法避免,破坏了它的整体性后,保温效果无法表现。另外,由于北京地区的保温指标在65%,那么聚苯板的厚度就必须达到7CM-8CM,在20至更高的楼层上抗风压值是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为聚苯板为有机物,不易粘接,而水泥粘接能力又较差,俩者无法牢固的结合,虽然加上甲基纤维素和丙稀酸能提高整体的粘合,却也使墙的造价过高,性价比差,大规模生产变得不可行。且在浇灌水泥的过程中,水泥倒进模板时的压力极大,聚苯板的承受能力较差,在浇灌过程中,水泥压力和小石子会使聚苯板变得坑坑洼洼,甚至粉碎,破坏了它的膨胀特质后,根本无法达到完整的保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制备建筑物墙体保温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框架结构剪力墙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制备墙体保温材料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酸化镁粉剂4-8重量份、膨胀珍珠岩1-4重量份、聚苯乙烯颗粒0.4-1重量份和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4-0.8重量份;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加入为混合物总重量0.8-1.5倍的水搅拌15-40分钟,得到墙体保温材料;2、将所制备的墙体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将保温板放入模具内(该模具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可制备成不同的尺寸,模具的规格型号因框架结构剪力墙的不同模具而定,模具的厚度则分别由南北地方地区的不同差异或需要分别制成不同的厚度,一般多制成2-8cm不等);支好剪力墙的模板,将保温板的一面紧贴模板外层之内壁;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4-8天后,拆除剪力墙的模板,取而带之的用水泥做一个厚为0.8-1cm厚的水泥保温层,最后在水泥保温层外面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
上述制备方法中,制备墙体保温材料的方法优选为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酸化镁6重量份、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6重量份、聚苯乙烯颗粒0.7重量份、和膨胀珍珠岩2重量份;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加入为混合物总重量1.1倍的水搅拌30分钟,得到墙体保温材料。
所述的酸化镁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含镁率达到85%以上氧化镁矿石投掷在(5%强硫酸+95%清水)强酸溶液中浸泡,酸化后进行烧结、制成粉剂即为酸化镁粉剂。
所述的膨胀珍珠岩包括闭孔膨胀珍珠岩和开孔膨胀珍珠岩。
所述的聚苯乙烯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回收的废聚苯板粉碎后过60~80目筛即得。
所述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为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专利所公开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
酸化镁是一种能很好包裹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等无机物的媒介材料,它能与晶体料产生晶结格,各项性能指标都可以与水泥媲美,但又弥补了水泥的缺陷——导热系数过高、不耐高温等缺陷。经测试,酸化镁导热系数为0.063W/(m·k),高温到1700℃分子结构不起任何变化。
作为外墙保温材料,酸化镁含镁量极高,极易融于水,离开了高温干燥的环境,硬度和密实度就不能满足外墙保温材料的运用需要。作为外墙保温,要求酸化镁是不返潮和产生硬骨架的黏结包裹材料。通过添加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首先补充了酸化镁的黏度,使氧化镁从松散体转化成胶粘体。成为胶粘体后的酸化镁硬度和吸水率都在技术要求控制范围内。整个物料的原理是不导温材料(酸化镁)+不导温材料(聚苯颗粒)=不导温材料(酸化镁保温材料)。经国家材料检测中心检测,酸化镁加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45W/(m·k)。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墙体保温材料由酸化镁、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聚苯颗粒和膨胀珍珠岩混合而成,本发明方法可将颗粒与颗粒隔开,既阻止了整个物料的燃烧,又强化了它的硬度(经测试,其制成的板强度最低达6000牛顿),在浇灌过程中不会产生类似聚苯板变形破裂的问题。该墙体保温材料材料本身为无机物,水泥也是无机物,俩者同为无机物则极易找到粘接点,此外,在浇灌和震荡水泥沙浆的过程成,水泥沙浆中的微小颗粒就能够渗透到保温板中,干燥后可以使保温板与水泥层更加牢固的结合。本发明方法步骤简捷,通过一次成型就可使保温板与水泥层牢固的结合,保温效果非常突出,无论是在南方或是北方,都可适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墙体保温系统。


图1本发明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制备保温材料酸化镁6kg、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6kg、珍珠岩2kg、聚苯颗粒0.7kg混合搅拌,再加入10.3kg的水搅拌30分钟;得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将所制备的保温板放入相应的模具内;待剪力墙的模板支好,将保温板的一面贴近模板外层之内壁;在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七天后,模板拆除,保温板与水泥层牢固结合为一体;如果保温板与水泥层出现缝隙,在缝隙里填抹进聚苯颗粒保温沙浆,批刮,找平,以保持墙体保温系数;在整个墙体外层,做一个约为1cm厚的水泥保温层,最后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保温系统制作完成。
实施例2制备保温材料酸化镁4kg、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4kg、珍珠岩1kg、聚苯颗粒0.4kg混合搅拌,再加入5.8kg的水搅拌40分钟;得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将所制备的保温板放入相应的模具内;待剪力墙的模板支好,将保温板的一面贴近模板外层之内壁;在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七天后,模板拆除,保温板与水泥层牢固结合为一体;如果保温板与水泥层出现缝隙,在缝隙里填抹进聚苯颗粒保温沙浆,批刮,找平,以保持墙体保温系数;在整个墙体外层,做一个约为1.5cm厚的水泥保温层,最后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保温系统制作完成。
实施例3制备保温材料酸化镁8kg、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48kg、珍珠岩4kg、聚苯颗粒1kg混合搅拌,再加入13.5kg的水搅拌35分钟;得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将所制备的保温板放入相应的模具内;待剪力墙的模板支好,将保温板的一面贴近模板外层之内壁;在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8天后,模板拆除,保温板与水泥层牢固结合为一体;如果保温板与水泥层出现缝隙,在缝隙里填抹进聚苯颗粒保温沙浆,批刮,找平,以保持墙体保温系数;在整个墙体外层,做一个约为1.5cm厚的水泥保温层,最后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保温系统制作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结构剪力墙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制备墙体保温材料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酸化镁粉剂4-8重量份、膨胀珍珠岩1-4重量份、聚苯乙烯颗粒0.4-1重量份和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4-0.8重量份;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加入为混合物总重量0.8-1.5倍的水搅拌15-40分钟,得到墙体保温材料;(2)将所制备的墙体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3)将保温板放入模具内;支好剪力墙的模板,将保温板的一面紧贴模板外层之内壁;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4-8天后,拆除剪力墙的模板,取而带之的用水泥做一个厚为0.8-1cm厚的水泥保温层,最后在水泥保温层外面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
2.按照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墙体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酸化镁6重量份、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0.6重量份、聚苯乙烯颗粒0.7重量份、和膨胀珍珠岩2重量份;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加入为混合物总重量1.1倍的水搅拌30分钟,得到墙体保温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化镁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含镁率达到85%以上氧化镁矿石投掷在强酸溶液中浸泡,酸化后进行烧结、制成粉剂即为酸化镁粉剂;所述的强酸溶液由强硫酸和水按照5∶95的体积比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珍珠岩包括闭孔膨胀珍珠岩和开孔膨胀珍珠岩。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苯乙烯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回收的废聚苯板粉碎后过60~80目筛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剪力墙保温系统与混凝土一次成型的制备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制备墙体保温材料;将所制备的墙体保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保温板;将保温板放入模具内;支好剪力墙的模板,将保温板的一面紧贴模板外层之内壁;保温板的另一面浇灌水泥,水泥护养后,拆除剪力墙的模板,做一个水泥保温层,最后在水泥保温层外面粉刷涂料或粘贴瓷砖。本发明方法可将颗粒与颗粒隔开,既阻止了整个物料的燃烧,又强化了它的硬度,在浇灌过程中不会产生类似聚苯板变形破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步骤简捷,通过一次成型就可使保温板与水泥层牢固的结合,保温效果非常突出,无论是在南方或是北方都可适用。
文档编号E04B1/76GK101089306SQ20061008754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贵堂 申请人:刘贵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