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31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沿着建筑物的墙壁提升或降低模板的自爬升 式模板的爬升缸。
技术背景提升缸固定在爬升导轨上的自爬升式模板是已知的,该爬升导轨 在爬升过程中沿着墙壁移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设计一种用于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使 得该爬升缸可较简单地用于自爬升式模板中,也可较简单地被移置。 按照本发明,所述目的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作为按照本发明的爬升缸可以使用商业上常见的提升缸,所述提 升缸例如以液压工作的提示缸工作并设计为液压工作的提升缸。通过 在提升缸的一端设置与墙壁的位置固定的锚固位置相连接的固定接口 而另一端在爬升缸的活塞的自由端上设置可动的可在爬升导轨的任意 位置上与爬升导轨的支承螺栓相接合的支座,提升缸可仅在其各自的 自由端与按照本发明的发明相匹配。爬升导轨可支承模板、台架和其 它任意的支撑装置,它们可通过爬升缸与爬升导轨一起被提升或降低。爬升导轨也可集成到一机架单元中;除了其它的组件外,该机架单元 还可容纳并支承一模板。如果经由爬升缸的降低或提升过程结束,那 么爬升缸可以移置到用于爬升导轨的另一新的运动过程的、其它的锚 固位置上。在本发明的一优选的构型中,爬升缸固定在爬升座上,该爬升座 位置固定地安装在墙壁上。这具有以下优点,即爬升缸可以总是安装在爬升座的相同的固 定点上,该爬升座固定在墙壁的设置的锚固位置上。因此,锚固位置
支撑爬升座,该爬升座沿着墙壁以一设定的距离引导爬升导轨并且同 时可将爬升导轨持久地保持在一个位置上。爬升缸将爬升座用作位置 固定的支座,并且可通过活塞升程提升或降低爬升导轨。爬升缸安放在爬升座的设计出的定位点(Rastpunkt)上。因此, 爬升座和爬升缸上的相同的固定点总是用于将爬升缸保持在爬升座 上。爬升缸的简单的结构是可能的,用于位置固定地支承爬升缸的错 误的连接可能性被排除。如果爬升缸安放在爬升座上,那么爬升缸在 提升过程中支撑在爬升座上。将爬升缸保持在爬升座上的可选的构型在于,爬升缸挂在爬升座 上。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爬升缸在爬升座上的固定这样设计,使得爬 升座和爬升缸之间的固定连接可承受待提升的或待降低的总的重量。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爬升缸可偏转地铰接在位置固定的固定装 置亦即锚固位置或爬升座上。这具有以下优点,即当活塞缩回到爬 升缸的壳体中时,爬升缸可以偏转而与爬升导轨的支承螺栓脱离接合, 因为当活塞缩回到爬升缸的壳体中时, 一个碰到爬升缸的卡爪的支承 螺栓使爬升缸偏转如此远,使得活塞可不受干扰地缩回到爬升缸的壳 体中。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爬升缸弹性地支承在锚固位置和/或爬升座上, 那么它能自动地偏转回到其初始位置上,只要爬升缸的自由端不再接 触支承螺栓。如已经实施的那样,爬升缸的可偏转的支座在其自由端有利地设 计成可特别简单地与爬升导轨的支承螺栓相接合的卡爪。通过将活塞 缩回到爬升缸的壳体中,同样可简单地松脱卡爪与支承螺栓之间的承 重的连接。卡爪可偏转地铰接在活塞上,同时在支座一这里是卡爪一 上设置一块支承板,作为贴靠到各爬升导轨上的对应支承。这具有以 下优点,即,当爬升缸提升或降低爬升导轨时,没有由爬升导轨的载 荷产生的力矩导入活塞杆中。容易理解的是,爬升导轨上的支承螺栓的间距与爬升缸的可能的 活塞升程相协调。爬升缸的活塞位移始终大于在爬升导轨上相邻的支
承螺栓间的支承螺栓间距。爬升缸必须总能缩回活塞杆连同铰接在其 上的卡爪如此远,使得卡爪能自动偏转到一个其能可靠地从下面抓住 爬升导轨的支承螺栓的位置上。如果爬升过程结束,那么爬升缸被移 置到相邻的锚固位置或爬升座上,以便能执行另一个爬升过程,之后 另一个混凝土段结束。爬升缸可以与连接在爬升缸上的液压软管一起 被移置,或者爬升缸通过在其它位置固定的支承点上的用于移置过程 的快速锁合装置与液压软管分离。在爬升缸被重新定位之后,爬升缸 与液压装置之间的液压连接被重新关闭。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下列附图中示出了墙壁的一部分,在 该墙壁上固定一爬升缸,该爬升缸保持一个爬升导轨,在该爬升导轨 上可固定各种附件。容易理解的是,爬升导轨的支承螺栓也可由技术上起相同作用的 元件来更换。因此,滑动座的匹配的卡爪或支座也可嵌入到爬升导轨 上的通孔中,或者凸起可设计在爬升导轨上,这些凸起被滑动座的相 应的支座从下面或从上面4爪住。


图中示出图1以侧视图示出在墙壁旁的按照本发明的爬升缸,其中,墙壁 包括一第一混凝土段和一第二混凝土段;图2示出具有处于伸出状态的按照本发明的爬升缸的相对于图1 的另一侧视图;以及图3示出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爬升缸的一侧视图,例如爬升缸在活 塞缩回时在位置固定的支座上偏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爬升缸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附图极其简化地 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爬升缸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物体。图1示出了处于缩回状态的爬升缸10,例如该爬升缸安装在建筑 物的墙壁12上。图中示出了一第一混凝土段14和一第二混凝土段16 的一部分。 一爬升座18位置固定地固定在第一混凝土段l4的锚固位
置上。爬升座18通过一卡爪20引导并保持爬升导轨22。在第一和/ 或第二混凝土段14、 16的未示出的部位上还设置有至少另一个爬升 座,该爬升座与示出的爬升座18 —起将爬升导轨22被引导地保持在 墙壁12上。根据爬升导轨22位置的不同,爬升座18的卡爪20从下面抓住支 承螺栓24、 24,、 24"、 24",。在图中所示的位置处,卡爪20从下面 抓住支承螺栓24,,使得爬升导轨22克服其重力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墙 壁12上。爬升缸10具有一壳体26,在该壳体中一活塞28可移动地被液压 引导。在活塞28的自由端上铰接一卡爪30,在该卡爪上设置有一支 承板32。卡爪30具有一适合于容纳支承螺栓24至24",的开口。当活 塞28处于缩回状态时,卡爪30这么远地设置在支承螺栓24至24," 的下面,使得该卡爪可不受干扰地可偏转到一个适合于从下面抓住其 中 一个支承螺栓24至24",的位置中。爬升座18设计成两件式的,即墙壁座34和滑动座36。墙壁座34 位置固定地固定在墙壁12的一个锚固位置上,而滑动座36铰接支承 地固定在墙壁座34上。卡爪20可偏转地这样支承在滑动座36中,使 得该卡爪在图中所示位置处被锁止并且一压力作用在该具有一倾斜延 伸段的卡爪的相对的一侧上,因此卡爪20可以这么远地向内摆动到滑 动座36的壳体内,使得它不再与支承螺栓24至24",相接合。爬升缸10具有一壳体37,爬升缸10可通过该壳体安放到滑动座 36的铰接轴38上。如果爬升缸10通过壳体37安放到铰接轴38上, 那么保险螺栓40就确保铰接式连接,并且可以仅通过将保险螺栓40 拉回对其解锁来将爬升缸10从铰接轴38上取下。在安放好的状态下, 爬升缸10可围绕铰接轴38摆动。在滑动座36的支承板与壳体37之 间, 一橡胶弹性的或柔韧弹性的元件41设置在壳体37上,该元件将 爬升缸10压到图中所示的位置上。如果液压驱动的爬升缸的活塞28 伸出,那么卡爪30将从下面抓住支承螺栓24,",当活塞28继续伸出 时,爬升导轨22被提升。 图2示出处于完全伸出位置的爬升缸10。活塞28从壳体26中完 全伸出,并且爬升导轨22通过爬升缸10沿着箭头方向42被提升。爬 升导轨22以及与此相关的爬升导轨22的附件的总重量作用在爬升缸 10的卡爪30上。爬升座18的卡爪20在图中所示位置处与支承螺栓 24脱离接合,当爬升导轨22沿箭头方向42被提升时,该支承螺栓24 暂时将卡爪20压入爬升座18内,以便能没有阻碍地沿箭头方向42 进行提升过程。与图1中爬升导轨22的位置相比,爬升导轨22在图2中被提升 了一段距离,其长度由卡爪20到支承螺栓24,的距离来确定。在提升 过程中,爬升缸10支撑在爬升座18的铰接轴38上。支承板32通过 偏转路径受限地贴靠到爬升导轨22上防止卡爪30在载荷作用下可能 进一步偏转,并且在卡爪30的支承载荷作用下通过爬升导轨22没有 力矩导入爬升缸10的活塞28中。因此,支承板32具有对应支承的功 能。通过图2所示的提升运动,爬升导轨22沿着混凝土段14、 16在 箭头方向42上被提升,现在如果活塞28略微缩回,那么支撑螺栓24 放在卡爪20上,于是爬升座18通过卡爪22承受爬升导轨22的总重 量。进而爬升缸10的卡爪30被卸载。图3示出了处于尚未完全缩回状态的爬升缸10。活塞28尚未完 全缩回到壳体26中。如果现在与图2中的爬升缸10的运动状态相比 爬升缸10继续缩进,那么卡爪30以其设计成倾斜延伸的下侧撞在支 承螺栓24"上。如果活塞28继续缩进到壳体26中,那么支承螺栓24" 将爬升缸10从其在图l和2所示的方向压到如图3所示的偏转的位置 上,所述支承螺栓在爬升导轨22上不可移动地经由隔开一段距离的爬 升座18保持在其相对于墙壁12的距离处。爬升缸10围绕着铰接轴 38朝墙壁12的方向偏转这么远,使得它能完全绕过支承螺栓,这里 是支承螺栓24"。如果爬升缸10偏转,那么爬升缸IO逆着经由橡胶 弹性或柔韧弹性元件41产生的弹力从其定向的位置偏转,如果卡爪 30不受障碍物例如支承螺栓24"的作用,那么爬升缸10由于橡胶弹 性或柔韧弹性元件41的弹力偏转回到不受弹性载荷作用的如图l和2
所示的位置上。图3示出,保险螺松40如何确保围绕铰接轴38的铰 接,使得壳体37可靠地保持在铰接轴38上。活塞28可以缩回到壳体 26中这么远,使得卡爪30又可以回到可容納支承螺栓24,,的位置(可 与图1中卡爪30的相比的位置)上。如果活塞28略微从壳体26中伸 出,于是卡爪30就与支承螺栓24"相接合。爬升导轨22上的支承螺栓的间距这样地与爬升缸10的活塞升程 相协调,使得可以进行所期望的爬升升程。爬升导轨22还具有其它的 可用于固定支撑装置、台架和模板的通孔。在所示附图中,爬升导轨 本身以剖视图示出。在图中仅示出了这里所使用的爬升导轨的一半, 该爬升导轨由两块U形型材构成并通过支承螺栓相隔开地拼接在一 起。在建筑领域中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10设定用于,沿着墙壁 12可移动爬升导轨22。该爬升缸10在一端具有用于墙壁的锚固位置 的固定装置,而另一端在爬升缸上设置有一卡爪30,该卡爪可这样与 爬升导轨接合,使得它一方面支承爬升导轨10而另一方面可移动爬升 导轨IO。爬升缸10可固定在建筑物的锚固位置或爬升座18上。
权利要求
1.在建筑领域中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其中爬升导轨(22)可通过所述爬升缸(10)沿着建筑物的墙壁(12)移动,并且所述爬升缸(10)的一端位置固定地可拆卸地可固定在建筑物的一锚固位置上,而爬升缸(10)的另一端具有一与所述爬升缸(10)相连的支座(30),所述支座在所述爬升缸(10)处于缩回状态时支承爬升导轨(22)的支承螺栓(24,24’,24”,24),所述爬升导轨通过爬升座(18)被引导地保持在墙壁(12)上,并且当爬升缸(10)运动到伸出状态时,爬升导轨(22)沿着墙壁(12)移动。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爬升缸(10)固定在爬升座(18)上,所述爬升座位置固定地安 装在墙壁(12)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其特征在 于,所述爬升缸(10)安放在爬升座(18)上。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其特征在 于,所述爬升缸(10)挂在爬升座(18)上。
5. 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 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缸(10)可偏转地铰接在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 亦即锚固位置或爬升座(18)上。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爬升缸(10 )可弹性支承地固定在锚固位置和/或爬升座(18 )上。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 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缸(10)在其自由端上具有可偏转的、设计成 卡爪(30)的支座。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 其特征在于,在支座或卡爪(30)上设置一支承板(32),作为用于 贴靠到爬升导轨(22)上的对应支承。
全文摘要
在建筑领域中的自爬升式模板的爬升缸(10)设定用于,可沿着建筑物的墙壁(12)移动爬升导轨(22)。爬升缸(10)一端具有用于墙壁的锚固位置的固定装置,而另一端在爬升缸上设置一卡爪(30),该卡爪可与爬升导轨这样地接合,使得该卡爪一方面能支撑爬升导轨且另一方面能移动爬升导轨(10)。爬升缸(10)可固定在建筑物的锚固位置或爬升座(18)上。
文档编号E04G11/28GK101213344SQ200680023582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
发明者A·施沃雷尔 申请人:Peri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