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74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架桥、停车楼改进发明。
(二)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市中心道路车道仅限于道路,街道通行。近几年
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逐步实现海关税税率下调,进口轿车 及国产轿车价格不断下降,引发了我国公民购买轿车的新一轮热潮, 市民自备车辆增加,市内道路、街道车辆明显拥挤,特别在高峰期道 路、街道车辆堵塞严重。同时,市内居民住宅密集,车辆集中的地段 停车困难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主要问题之一。今后,市中心停车位 与道路、街道车辆拥挤,堵塞的现象日趋严重。
(三) 技术方案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道路、街道上空设置 车辆分流车道和停车场为一体的楼架,即能达到为市中心道路、街道 车辆疏通,又能解决空中停车位和道路、街道车辆分流畅通的目的。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 包括楼架、车道层、停车层;所述的楼架采取多层立体设置在市中心 道路、街道上空,楼架的柱脚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为依托并在道路、 街道行人道边沿或两边花草护栏打桩建筑,楼架底下道路保持通车, 停车层和车道层外侧工字钢纵梁与柱脚衔接固定,内侧工字钢纵梁与 主横梁衔接并用螺丝电焊连接固定,车道层上方设置内外側加强纵 梁,外侧加强纵梁与柱脚上端衔接固定,内侧加强纵梁与提弓横梁衔
接并用螺丝电焊固定,内外侧加强纵梁和车道层纵梁中间设置提弓 梁,内外侧各层纵梁和提弓梁及加强纵梁采用多股拉索并间距式层层 套钩,钮扣及螺装实连接加强,各层主横梁和提弓横梁中间设置立柱 及交叉柱并用电焊焊接加强固定,部分道路比较狭窄的,在各层内外 纵梁和主横粱及加强纵梁、提弓梁、提弓横梁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现 浇连接固定,假使道路特别宽阔,需在道路、街道中心增设水泥钢筋 混凝土柱脚托住主横梁中段并在道路中央花草护栏中打桩提高建筑
承重能力和质量;所述的停车层和车道层两端设置引桥出入口,引桥 出入口的停车出入通道分别与停车出口及停车入口连接,车道出入通 道分别与车道出口及车道入口连接,引桥出入口设置在道路、街道路 边停车位或宽阔行人道现浇连体固定;所述的停车层设置多张楼梯或 电梯为出入通道;所述的车道层车辆分流出口分布设置在主要十字路 口和道路、街道出口通道,引桥出口和车辆分流出口的引桥工程结构 和材料与停车层和车道层相同;所述的柱脚顶端设计安装工艺品类并
针对城市的文化特色设置,楼架钢结构经过防腐蚀材料处理及楼架 外、下侧外露部分采用耐晒、防水、防火材料豪华包装装饰,增加楼 架美观和城市美容。
所述的纵梁和提弓梁两端采用钢夹板并用螺丝电焊固定; 所述的提弓梁和加强纵梁正中弓背采用钢夹板并用螺丝电焊固定。
本发明主题设计的一种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结构毫 华、合理,便于实施建筑,并可根据城市道路、文化特色决定设计车 道楼架外形工艺,即能体现城市文化的外观形象,又能解决车辆分流 畅通和地面停车位紧缺等问题。(四)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正面剖视图(图1比例是其他附图2
倍)
图2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侧面图
图3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引桥出入口侧面图
图4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引桥出入线路平面图
图5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车道层平面图
图6本发明车辆分流停车场停车道层平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零部件标志;楼架(1),柱脚(2),停 车入口 (3),车道入口 (4),主横梁(5),提弓横梁(6),立柱(7), 停车出口(8),车道出口(9),工艺品(IO),商住楼(ll),纵梁(12), 车道分流出口 (13),车道分流出口柱脚(14),引桥提弓梁(15), 提弓梁(16),拉索(17)加强纵梁(18),车道分流出口提梁(19), 引桥拉索(20),引上出入口 (21),停车出入通道(22),车道出入 通道(23),引桥出入线路(24),车道分流出口 (25),车道层(26), 楼梯或电楼(27)停车层(28)。
(五) 实施方式
附图公开了本发明技术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详细描述其实 施例包括楼架(1)、车道层(26)、停车层(28);所述的楼架(1) 采取多层立体设置在市中心道路、街道上空,楼架(1)的柱脚(2) 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为依托凝固固定,并在道路、街道行人道边沿道 路两侧花草护栏打桩建筑,楼架(1)底下道路、街道保持车辆通行, 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外侧工字钢纵梁(12)与柱脚(2)衔
接固定,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内侧工字钢纵粱(12)与主横 梁(5)衔接并用螺丝电焊焊接装紧固定,车道层(26)内外側纵梁
(12)两端上设置提弓梁(16)两端,外侧提弓梁(16)插嵌入柱脚
(2)衔接,内侧提弓梁两端设置在内纵梁两端上并衔接车道层主横 梁,纵粱两端采用钢板夹住提弓梁并用螺丝电焊焊接衔接固定,内外 侧提弓梁(16)采用工字钢特制成弓形,外提弓梁(16)两端与车道 层(26)纵梁(12)两端采用钢板夹住并用螺丝电焊焊接衔接固定, 内外侧提弓梁(16)的弓背上方又安装工字钢加强纵梁(18),内外 侧提弓梁(16)的弓背上方釆用钢板夹住加强纵粱(18)并用焊接螺 丝安装固定,外侧加强纵梁(18)两端与柱脚(2)衔接固定,内侧 加强纵梁两端与提弓横梁(6)衔接,并用螺丝电焊焊接固定,停车 层(28)和车道层(26)及加强纵梁(18)的负重強度及质量,采用 多股拉索(17)在各层内外侧间距式层层互相套钩,钮扣,螺扭紧装 实连接在纵粱(12)和提弓梁(16)及加强纵粱(18),各层主横梁
(5)和提弓横梁(6)中间设置立柱(7)和交叉加强柱,采用电焊 焊接连接固定以提高负载強度,部分道路比较狭窄的,在各层内外纵 粱(12)和主横梁(5)及加强纵梁(18)、提弓梁(16)、主横梁(5) 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现浇连接固定,假使道路特别宽阔,需在道路, 街道中心增设水泥钢筋混凝土柱脚(2〉托住主横粱(5)中段并在道 路当中花草护栏中打建筑提高超重和质量;所述的停车层(28)和车 道层(26)两端设置车辆引桥出入口 (21),引桥出入口 (21)分别 设置停车层(28)车辆出入通道(22)和车道层(26)车辆出入通道
(23),停车层(28)车辆出入通道(22) 口与停车出口 (8)和停车 入口 (3)连体固定,车道层(28)车辆出入通道(23) 口与车道出
口 (9)和车道入口 (4)连体固定,引桥出入口 (21)与道路、街道 路边停车位地面连体并用沥青钢筋混凝土现浇连体固定;所述的停车 层(28)设置多张楼梯(27)和电梯提供出入通道;所述的车道层(26) 设置多个车辆分流出口 (13),车辆分流出口 (13)分布在主要十字 路口和车辆流量大的道路、街道并通过引桥车辆分流出口 (13),引 桥出入口 (21 )和车辆分流出口 ( 13)的材料及工程结构与停车层(28) 和车道层(26)相同;所述的柱脚(2)顶部平面上设计安装工艺品 (10),工艺品(10)针对城市的文化特色而设计,整座楼架外露的 钢结构经经过防腐蚀材料处理及楼架外、下侧外露部分采用耐晒、防 水、防火装饰材料豪华也装装饰,增加楼架美观和城市美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包括楼架(1)、车道层(26)、停车层(28);所述的楼架(1)采取多层立体设置在市中心道路、街道上空,楼架(1)的柱脚(2)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为依托并在道路、街道行人道边沿或两边花草护栏打桩建筑,楼架(1)底下道路保持通车,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外侧工字钢纵梁(12)与柱脚(2)衔接固定,内侧工字钢纵梁与主横梁(5)衔接并用螺丝电焊连接固定,车道层(26)上方设置内外侧加强纵梁(18),外侧加强纵梁(18)与柱脚(2)上端衔接固定,内侧加强纵梁与提弓横梁(6)衔接并用螺丝电焊固定,内外侧加强纵梁(18)和车道层(26)纵梁(12)中间设置提弓梁(16),内外侧各层纵梁(12)和提弓梁(16)及加强纵梁(18)采用多股拉索(17)并间距式层层套钩,钮扣及螺装实连接加强,各层主横梁(5)和提弓横梁(6)中间设置立柱(7)及交叉柱并用电焊焊接加强固定,部分道路比较狭窄的,在各层内外纵梁(12)和主横梁(5)及加强纵梁(18)、提弓梁(16)、主横梁(5)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现浇连接固定,假使道路特别宽阔,需在道路、街道中心增设水泥钢筋混凝土柱脚(2)托住主横梁(5)中段并在道路中央花草护栏中打桩提高建筑承重能力和质量;所述的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两端设置引桥出入口(21),引桥出入口(21)的停车出入通道(22)分别与停车出口(8)及停车入口(3)连接,车道出入通道(23)分别与车道出口(9)及车道入口(4)连接,引桥出入口(21)设置在道路、街道路边停车位或宽阔行人道现浇连体固定;所述的停车层(28)设置多张楼梯(27)或电梯为出入通道;所述的车道层(26)车辆分流出口(13)分布设置在主要十字路口和道路、街道出口通道,引桥出口(21)和车辆分流出口(13)的引桥工程结构和材料与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相同;所述的柱脚(2)顶端设计安装工艺品(10)类并针对城市的文化特色设置,楼架钢结构经过防腐蚀材料处理及楼架外、下侧外露部分采用耐晒、防水、防火材料豪华包装装饰,增加楼架美观和城市美容。
2,如权利1所述的纵梁(12)和提弓梁(16)两端采用钢夹板 并用螺丝电焊连接固定;
3.如权利1和2所述的提弓梁(16)和加强纵梁(18)弓背采 用钢夹板并用螺丝电焊连接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城市空中道路车辆分流停车场楼架(1)是多层立体设置在市中心道路、街道上空,楼架(1)的柱脚(2)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为依托并在道路、街道行人道边沿或两边花草护栏打桩建筑,楼架(1)底下道路保持通车,停车层(28)和车道层(26)两端设置引桥出入口(21),引桥出入口(21)设置在道路、街道路边停车位或宽阔行人道上现浇连体固定,车道层(26)车辆分流出口(13)分布设置在主要十字路口和道路、街道出口通道。该楼架结构合理、设计美观毫华,便于实施建筑,并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文化特色设计车道楼架外形工艺,既能体现城市文化外观形象,又能解决城市道路车辆分流畅通及地面停车位紧缺等问题。
文档编号E04H14/00GK101177980SQ20071016661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玺 陈, 陈仁多 申请人:陈仁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