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 圾为原料生产的混凝土砖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由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我国
现有400亿1112建筑,未来10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 年产生建筑固体废弃物3亿吨以上,现有的处置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巨 量的建筑垃圾除了处理费用相当惊人外,也引发很多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害。 国家也逐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煤炭资源价格持续高昂,过去利用 粘土烧结成砖的技术将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无需烧结,主要原料 为固废的非烧结砖。国家经贸委确定全国170个大中城市将在2003年6月 30日前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还要求其他省会城市最迟也要在2005年 底前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利用建筑垃圾来制备墙体砖,既消 除了建筑垃圾堆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又提供了一种粘土实心烧结砖的替代 产品。国内已经开展了部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墙体砖的研究。 建筑垃圾在生产其他混凝土砖方面的主要专利文献有 中国专利文献《建筑垃圾混凝土多孔砖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 CN101148340,
公开日2008年03月26日)中,其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粗骨 料20- 25份、细骨料50- 55份、水泥15-18份、粗湿排灰10-12份、水 固比13 15。%。缺点在于水泥掺量大,成本较高,另外粗湿排灰原料要求 砖厂附近有燃煤电厂。
中国专利文献《采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建筑砖块》(公开号CN101157532,
公开日2008年04月09日)中,建筑垃圾65 - 70份、混合料30 - 35份、 外加剂由松香酸钠0.2 - 0.4份、三聚磷酸钠0.1 - 0.3份溶于6 - 8份水中制成;混合料是由粉煤灰、矿渣或煤矸石13-16份、电石渣或石灰粉7-9 份、磷石膏或石膏粉2.5-4份以及废粘土砖颗粒7-9份混合组成,原料工 艺较为繁琐,尤其原料混合中细度在180目标准筛筛余量要控制在40 60
%较难。
综合来看,以往的建筑垃圾墙体砖工艺中,建筑垃圾处理效率低,原 料个数多,胶凝材料成本较高,市场应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及其生产方法,该混凝 土砖能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 (NY/T671—2003)的要求,并且其生产方法具有建筑垃圾处理效率较高, 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由以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得粒径 在1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废混凝土 15 - 35份,粒径在5mm以下的建筑垃 圾废砖粉50 - 70份,水泥10-15份。
上述水泥可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上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
(1) 、将原料按照配比称料后混合均匀;混合过程中加入水分,湿基含 水率控制在12-16%;
(2) 、将上述混合料在成型设备中压制成型,砖的成型的压力在15 -35MPa;
(3) 、对步骤(2)得到的成型砖进行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 本发明以建筑垃圾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原料,经混料、成型、蒸
压后制得的实心混凝土砖产品。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公开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的性能可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671—2003)的要求,抗压 强度、抗折强度达到MUIO以上,抗冻性能达标。(2)本发明中,利用的原料种类少,减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 本;并且工业废渣在原料中占的比例可以达到85%以上,可以有效的消除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具有较好的推 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建筑垃圾经分类,得到的废混凝土破碎过筛得到10mm以下的颗粒物, 废砖经破碎得到5mm以下的颗粒物,水泥可以采用最低标号为32.5普通硅 酸盐水泥。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 建筑废混凝土 35份 建筑废砖粉50份 水泥 15份
生产方法为-
1、 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使用;
2、 将建筑废混凝土、建筑废砖粉、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 入水,使湿基含水率为16%,搅拌均匀后在成型设备上用20MPa的压力压 制成型,自然养护至少28天。
本实例中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 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5.7MPa 以上,平均抗折强度在3.9MPa以上。
实施例2: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建筑废混凝土 20份 建筑废砖粉70份水泥 10份
制备方法为
将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与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入适量
水分,使湿基含水率为12%,在压力15MPa下成型,自然养护28天。其 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 (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8.9MPa以上,平均抗折强 度在4.6MPa以上。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
建筑废混凝土 15份 建筑废砖粉70份 水泥 15份
制备方法为
将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与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入适量
水分,使湿基含水率为14%,在压力30MPa下成型,自然养护28天。其 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 (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1.8MPa以上,平均抗折强 度在3.10MPa以上。
实施例4: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 建筑废混凝土 30份 建筑废砖粉55份 水泥 15份
制备方法为
将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与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入适量
水分,使湿基含水率为15%,在压力20MPa下成型,自然养护28天。其 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4.9 MPa以上,平均抗折强 度在3.6MPa以上。
实施例5: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 建筑废混凝土 30份
建筑废砖粉60份
水泥 10份
制备方法为
将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与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入适量
水分,使湿基含水率为12%,在压力20MPa下成型,自然养护28天。其 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 (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2.9MPa以上,平均抗折强 度在2.9MPa以上。
实施例6:
本实例的原料配比为
建筑废混凝土 30份 建筑废砖粉60份 水泥 10份
制备方法为
将建筑垃圾经分类、分筛后与水泥在搅拌机中搅拌10分钟,加入适量 水分,使湿基含水率为12°/。,在压力20MPa下成型,再在常压下8(TC蒸汽 养护10小时。其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 装饰砖》(NY/T671—2003)的要求,平均抗压强度在14.9MPa以上,平均 抗折强度在3.4MPa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由以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得粒径在1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废混凝土15-35份,粒径在5mm以下的建筑垃圾废砖粉50-70份,水泥10-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水泥为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3、 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垃圾混凝土砖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1) 、将原料按照配比称料后混合均匀;混合过程中加入水分,湿基含 水率控制在12-16%;(2) 、将上述混合料在成型设备中压制成型,砖的成型的压力在15 -35MPa;(3) 、对步骤(2)得到的成型砖进行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自然 养护的时间为至少28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砖及其生产方法。该混凝土砖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建筑垃圾废混凝土15-35份,建筑垃圾废砖粉50-70份,水泥10-15份。该砖的制备方法是将建筑垃圾分类、分筛后与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控制湿基含水率在12-16%,混合料在15-35MPa的压力下成型,成型砖再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该产品能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671-2003)的要求,强度可以达到MU10以上。该技术建筑垃圾使用总量达到85%以上,具有非烧结、低能耗、无废气排放等优点,并且解决了以往建筑垃圾墙体砖工艺中,建筑垃圾处理效率低,原料个数多,胶凝材料成本高,市场应用性差等问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04B18/16GK101306937SQ20081004827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刘万超, 周新平, 光 李, 晓 杨, 杨家宽, 杨自荣, 梅 梁, 波 肖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