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4715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陶瓷制品自问世以来就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从龙山文化的彩陶到古陶瓷鼎盛时期的各种名瓷,无一不凝聚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用以装饰这些传统陶瓷的釉与彩,更是这些珍品中的精华。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釆用天然矿物做色料,呈色的重复性极差。近百年来随着近代化学科学的发展,各色各样的人工合成色料大量涌现。人工合成色料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色料晶体具有稳定的结构,色彩丰富,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在釉熔体中不溶解或溶解量很小,不易与釉中的其它组份发生反应。因而保证了呈色的稳定性,为陶瓷制品的高档化、系列化、大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色料按使用温度范围可分为低温色料和高温色料。低温色料使用温度范围约为700°C~800°C。高温色料使用温度高于1200°C。低温色料的颜色种类非常丰富,然而,由于一般每种色料都有极限使用温度,当超过这个温度时色料的晶体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易被熔融或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不能呈现纯正的颜色,因此,高温下呈色稳定的色料相对很少,颜色种类自然很缺乏,而能够在极高温度(大于1400°C)下呈色的色料更是凤毛麟角。磷酸锆钾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的低膨胀材料,因其具有强度高、抗热震、耐高温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核废料固定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它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材料而加以深入研究,但其在高温陶瓷色料领域的应用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固相反应研制了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工业化工原料,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碳酸钾4~12%、磷酸氢二氨49~58%、氧化锆32%~37%、氧化钴2.6%~7%;制备上述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的方法是以碳酸钾、磷酸氢二氨、氧化锆为原料,并釆用氧化钴为着色剂,后经配料、混合、煅烧、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其中煅烧温度为140(TC,保温60min。通过XRD、差热-热重曲线分析(TG-DTA)等测试手段研究分析表明磷酸锆钾型色料呈现紫色的机理是由于高温反应时(:02+离子进入磷酸锆钾晶格部分取代Z+离子,从而生成KZrhCOh(P0》3所致。同时,要严格控制氧化钴的加入量,因为C,离子进入磷酸锆钾晶格具有限性。本发明采用常见的工业化工原料,原料来源广,且价格低廉,获得的色料呈色鲜艳、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温陶瓷产品中。附图1-3为釆用分光光度计测得实施例l-3制品的光谱反射率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表重量百分比组成配制原料,煅烧温度为140(TC,保温60分钟,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2:按下表重量百分比组成配制原料,煅烧温度为1400°C,保温60分钟,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3:按下表重量百分比组成配制原料,煅烧温度为140(TC,保温60分钟,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釆用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P-1000全自动测色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光谱反射率见附图1-3、色度数据值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采用工业化工原料,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碳酸钾4~12%、磷酸氢二氨49~58%、氧化锆32%~37%、氧化钴2.6%~7%。2、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酸钾、磷酸氢二氨、氧化锆为原料,并釆用氧化钴为着色剂,后经配料、混合、煅烧、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其中煅烧温度为1400°C,保温60min。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锆钾型高温紫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工业化工原料,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碳酸钾4~12%、磷酸氢二氨49~58%、氧化锆32%~37%、氧化钴2.6%~7%;经配料、混合、煅烧、粉碎、洗涤、烘干、粉碎、干燥获得的制品,其中煅烧温度为1400℃,保温60min。本发明采用常见的化工原料,成本低廉,获得的色料呈色鲜艳、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温陶瓷产品中。文档编号C04B41/85GK101318841SQ20081010713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21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21日发明者陈云霞,顾幸勇,骆雯琴申请人:景德镇陶瓷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