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墙体面板和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

文档序号:194780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墙体面板和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和利用该建筑构件建造墙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造建筑物的方法大致有现场人工砌筑或浇注和预制装配等。采用现 场浇注建造的建筑物,其结构整体性较好,是目前建造建筑物的较常用的方法, 但因技术及材料、设备等诸多因素所限不能解决自重大、用模板后墙体表面不 平整、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建筑成本高等问题。而预制装 配建筑是建筑工业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具有建筑速度快、建筑物自重轻、 建筑成本低的优点,但单纯预制装配的建筑物存在着结构整体性差及立面和平 面死板、接点密封处理不好解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坚固、质轻的墙体面板,从而提 高建筑物墙体的保温节能性能和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具有施 工速度快、建成的建筑物整体结构性好、建筑成本低的特点。
实现第一个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在板体 的一个板面具有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和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 的凹槽。本发明的建筑墙体面板的材质为纤维混凝土。使用时,将两块墙体面 板的带凹槽的板面正对,两墙体面板的外侧板面形成墙体的内外墙面,在由两 块墙体面板形成的空间内,沿宽度方向的凹槽设置垂直隔板,将该空间隔断为
几个小空间。施工时,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在这些小空间内间隔配置钢筋、 浇注混凝土或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或其它材料等,这样,配置钢筋混凝土的空间 形成建筑物的立柱,填充其他材料的空间与墙体面板形成建筑物的墙体。由于 墙体面板的板面上有燕尾形的凹槽,所以当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会进入凹槽 内,其与小空间内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待混凝土凝固后,由于燕尾形凹槽特殊 的形状,使墙体面板与混凝土固为一体,所用的墙体面板既是墙面又是永久性 的模板。本发明中燕尾形凹槽根据板体长度,可设计为贯通板面长度或在板面 上呈间断状分布。 一般板体长度较长时,可采用间断式,可降低制造难度,此 时在燕尾形凹槽的一端应留有足够的退模空间。为便于安装时位于墙体同侧的 上下两块墙体面板之间的连接,本发明将板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设 计为带相适配的台阶状的配合面。这样,位于墙体同侧的上下相邻的两块墙体 面板之间通过台阶搭接,这种配合方式还有利于雨季时雨水顺利流走,防止雨 水进入墙体。为了防止浇注时混凝土外漏及雨季雨水渗入,在板体沿其宽度方 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计一条贯通宽度方向的凹槽,安装时,在左右相邻的 两块墙体面板之间的凹槽内设置防水条,既可防止混凝土外漏,又可防止雨水 渗入。为了保证墙体两侧墙体面板的稳定性,在配合面朝向内侧的台阶面内设 有一凹槽,有头部为"t "状的连接件与其配合,该连接件可将同侧的相邻 两块墙体面板固定住,并将相对两侧的墙体面板连接在一起。作为同样的作用, 也可在燕尾槽内设置一个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块,两侧的连接块通过连接件连接, 并将两侧的墙体面板连接在一起。连接块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螺纹等方式方便 的连接。本发明的其中一个不带凹槽的板面可设计为斜面,这种墙体面板可作 为墙体的外墙面板,其斜面在墙体的外侧,墙体的内侧使用前述的墙体面板,
建成的墙体外表面呈锯齿形,使建筑物形成一定的风格。本发明如果与"工" 形连接件配合使用,还可作为幕墙的外墙板使用。使用时,将两块墙体面板拼 装后,通过设在墙体面板配合面朝向内侧的台阶面内的凹槽,用"工"形的连 接件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设在幕墙上的预埋件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作为建筑墙体面板,可代替传统的墙板、模板,建成的 墙体结构坚固且质轻,墙体表面平整。本发明安装、施工简单,因此可大大提 高建筑速度。在由墙体面板形成的墙体内可配置保温材料或填充粘土或经处理 的建筑垃圾或其他材料,使建筑物具有保温节能和废物利用等功能。
实现另一个目的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 其采用上述的墙体面板制作建筑墙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块墙体面板相对 设置,并依次垂直、水平拼装,形成墙体的内外墙面,在内外墙面之间沿板面 上的凹槽设置垂直隔板,形成三个以上彼此独立的空腔;
2) 间隔地在空腔内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建筑物的立柱;
3) 在其余空腔内填充粘土或保温隔热材料或隔音材料或经处理的建筑垃圾。
具体施工时,将两块墙体面板正对设置,并由连接件连接,然后依次拼装 同侧相邻的墙体面板,使拼装成形的两侧墙体面板成为墙体的内外墙面,在内 外墙面之间的空间内,沿宽度方向的凹槽设置垂直隔板,将该空间隔断为若干 个彼此独立的小空间。根据设计需要,在相应的小空间内配置钢筋、浇注混凝 土,形成建筑物的立柱。其他的小空间内,可根据设计填充粘土或保温隔热隔 音材料或经处理的建筑垃圾或其他材料,内外墙面及其之间的填充材料形成建 筑物的墙体,内外墙面既是建筑的模板,也是永久性的墙体。为了保证墙体的 稳定性,在有墙体面板垂直接缝的空腔内应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以保证墙
体的整体的稳定性。如果在相应的空间内,按照设计,在相应的燕尾凹槽处设 置横向隔板,浇注混凝土后则可形成墙体内的横向梁。为了使建成的墙体具有 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在空腔内可沿外墙面及内墙面的至少一个墙面设置保温 板。在浇注混凝土的空腔内设置保温板时,最好沿内外墙体面板交错设置,保 证混凝土能与其中一侧的墙体面板牢固结合。该种设置方法,既可以达到较好 的保温效果,又可以避免因保温板位于单侧,而影响混凝土与墙体面板的结合 强度。
本发明与相应设计的楼层板结合浇注混凝土后,可与楼层板连为一体,形 成网格状的建筑构架,从而使建筑物比较稳固。
由上述叙述可知,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建造建筑墙体,由于墙体面板安装简 单、方便,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而且其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建材 消耗少,可大大降低建筑成本。同时由于墙体内一部分为空腔或质轻的墙体材 料,大大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因此本发明还特别适用于建筑高层建筑物。


图1是墙体面板的主视图
图2是墙体面板的俯视图 图3是墙体面板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连接件与面板之间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侧左右两块面板之间连接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连接部位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A-A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墙体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6墙体的截面图
图中,l板体,2燕尾形凹槽,3、 4台阶配合面,5凹槽,6连接件,7连 接块,8连接件,9凹槽,IO防水条,ll凹槽,12保温板,13隔板,14内墙面, 15外墙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l、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长条形板体l,板 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带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 向的凹槽ll,板体1的两个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贯穿宽度方向的凹 槽9,在板体l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配合面3、 4,在台阶配合面4的内侧有一凹槽5,有"H"形的连接件6与之配合。使 用时,将墙体面板的带凹槽的板面相对设置,同侧上下相邻的两块墙体面板靠 台阶搭接在一起,通过连接件6的头部将其固定,同时连接件6又将两侧的墙 体面板拉住,使其保持稳定;同侧左右相邻的两块墙体面板之间,在由两块墙 体面板上的凹槽9形成的槽内,设有防水条IO。利用本发明进行建筑时,在两 侧墙体面板形成的空间内间隔设置垂直隔板,使其形成若千小空间,在这些小 空间内可根据建筑要求逐一或间隔地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根据 设计,在小空间内配置钢筋并浇注混凝土,可形成建筑物的立柱,与相应设计、
安装并灌注混凝土的屋面板(楼层板)形成一稳固的网架。其他的小空间可根 据保温隔热等要求在空间内任意填入保温隔热材料或其他材料,从而完成一个 结构性能好、外表美观、轻质隔热、施工简便的墙体制作。 实施例2
如图l、图2、图3、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包括长条形板体l,板 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带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 向的凹槽ll,在板体1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配 合面3、 4,在板体1的两个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贯通宽度方向的凹 槽9,在燕尾形凹槽2内设置一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块7,该连接块与连接件8连 接。使用时,将墙体面板的带凹槽的板面相对设置,同侧上下相邻的两块墙体 面板靠台阶搭接在一起,同侧左右相邻的两块墙体面板的凹槽9内设有防水条 10,相对的两侧墙体面板通过连接件8连接。
实施例3
如图l、图2、图9所示,本发明包括长条形板体l,板体l的其中一个板 面带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槽11,板体 1的另一个板面为斜面,板体1的两个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贯穿宽度 方向的凹槽9,在板体l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配 合面3、 4,在台阶配合面4的内侧有一凹槽5,有"H "形的连接件6与之 配合。
实施例4
如图10、图11所示,本发明包括长条形板体1,板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带 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呈间断状分布的三个燕尾形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
槽n,在板体i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配合面3、
4,在台阶配合面4的内侧有一凹槽5。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制造工艺,燕尾 形凹槽2的一端应留有足够的退模空间。 实施例5
一种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采用墙体面板制作建筑墙体,所采用的墙体 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1,板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带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 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槽11,板体1的两个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分 别带有贯穿宽度方向的凹槽9,在板体l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分别带有 相适配的台阶配合面3、 4,在台阶配合面4的内侧有一凹槽5,有"H "形 的连接件6与之配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块墙体面板相对设置, 并将形连接件安装在下墙体面板相应的凹槽5内,并依次垂直拼装, 水平方向的墙体面板也依次拼装,同侧左右相邻的两块墙体面板之间的凹槽9 内装配防水条10,按此法拼装后形成墙体的内墙面14和外墙面15。在内外墙 面之间沿凹槽11设置垂直隔板13,形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空腔;
2) 根据设计要求,间隔地在相应的空腔内配置钢筋;
3) 在上述配置钢筋的空腔内沿内外墙体面板交错设置保温板12,然后向空腔内 浇注混凝土,在其余空腔内填充粘土或保温隔热材料或经处理的建筑垃圾或填 充其它材料,其中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的空腔成形后成为一侧附保温板的立 柱,填充其它墙体材料的空腔成为具保温隔热功能的墙体。其形成的墙体截面 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墙体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在有墙体面板垂直接缝 的空腔内应配置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使墙体面板与混凝土固为一体。根据设 计,可在相应的空腔内沿燕尾形凹槽2设置横向隔板,浇注混凝土后,形成墙
内的横向梁。
实施例6
一种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采用墙体面板制作建筑墙体,所采用的墙体 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1,板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带有三条沿其长度方向呈间断状
分布的燕尾形凹槽2和四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槽11,板体l的两个沿其宽度方 向的侧面,分别带有贯穿宽度方向的凹槽9,在板体1的两个沿其长度方向的侧 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配合面3、 4,在台阶配合面4的内侧有一凹槽5, 有形的连接件6与之配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块墙体面 板相对设置,并将形连接件安装在下墙体面板相应的凹槽5内,并依 次垂直拼装,水平方向的墙体面板也依次拼装,同侧左右相邻的两块墙体面板 之间的凹槽9内装配防水条10,按此法拼装后形成墙体的内墙面14和外墙面 15。在内外墙面之间沿凹槽11设置垂直隔板13,形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空腔;
2) 根据设计要求,间隔地在相应的空腔内配置钢筋;
3) 在配置钢筋的空腔内沿外墙体面板交错设置保温板12,在其余的空腔内沿外 墙体面板设置保温板12,然后向相应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或填充粘土或其它材 料,其中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的空腔成形后成为一侧附保温板的立柱,填充 其它墙体材料的空腔成为具保温隔热功能的墙体。其形成的墙体截面如图13所 示。为了保证墙体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在有墙体面板垂直接缝的空腔内 应配置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使墙体面板与混凝土固为一体。根据设计,可在 相应的空腔内沿燕尾形凹槽2设置横向隔板,浇注混凝土后,形成墙内的横向 梁。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的板体,其特征是板体(1)的一个板面具有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2)和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槽(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面板,其特征是板体(1)沿其长度方 向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相适配的台阶状的配合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面板,其特征是板体(1)沿其宽度方 向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凹槽(9)。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墙体面板,其特征是位于凹槽(2)侧 的台阶状配合面的内侧带有凹槽(5),有形或"工"形的连接件(6)与之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墙体面板,其特征是板体(1)的另一个板面为斜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墙体面板,其特征是燕尾形凹槽(2) 内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连接块(7),连接块(7)与连接件(8)连接。
7、 一种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一6中任一所述的 建筑墙体面板,其步骤如下1) 将两块墙体面板相对设置,并依次垂直、水平拼装,形成墙体的内外墙 面,在内外墙面之间沿凹槽(11)设置垂直隔板,形成三个以上彼此独立的空腔;2) .间隔地在空腔内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建筑物的立柱;3) 在其余空腔内填充粘土或保温隔热材料或隔音材料或经处理的建筑垃 圾。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在有墙体面板垂直接缝的空腔内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l)中,在 形成的空腔内沿燕尾形凹槽(2)设置横向隔板,浇注混凝土形成墙体内的横向梁。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在空腔 内沿外墙面及内墙面的至少一个墙面设置保温板。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在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的空腔内沿内墙面和外墙面交错设置保温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和建筑墙体的建造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该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在板体的一个板面具有至少一条沿其长度方向的燕尾形凹槽和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的凹槽。利用上述墙体面板建造墙体的步骤是1)将两块墙体面板相对设置,并依次垂直、水平拼装,形成墙体的内外墙面,在内外墙面之间沿板面上的凹槽设置垂直隔板,形成三个以上彼此独立的空腔;2)间隔地在空腔内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建筑物的立柱;3)在其余空腔内填充粘土或保温隔热材料或隔音材料或经处理的建筑垃圾。利用本发明建造的墙体,墙体表面平整,不需再抹灰,且墙体坚固、质轻,具有保温节能等特点。
文档编号E04C2/32GK101358481SQ200810139010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连起 申请人:王连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