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26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供土木工程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剪力连杆结构,供作为灌浆成形结构体
的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各式建筑物对防震要求的提高,钢骨钢筋混凝土已成为现今工 程界结构设计的主流。工程师们均不断地寻求更有效率的施工方式。
在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中,泰半以钢骨作为承重及抗拉抗剪的主 要组件。之后在钢骨周围加设钢筋与箍筋,以分担钢骨受力,增加混凝 土吸附力,并减少侧向受力时的共振。然而目前的钢骨钢筋混凝土设计 中,钢筋部分的设计及应用方式较为单纯,不易满足实际设计及施工上 的需求。如图1所示,虽然钢筋混凝土梁的断面具有箍筋及帽盖围束上 下层主筋,然而其抗剪抗拉的能力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供 作为灌浆成形结构体的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特 别具有抗剪抗拉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可 形成多种不同的结构体断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包含复数主筋,主螺旋箍以 及剪力连杆装置。主筋包含上层筋及下层筋,主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并 沿轴向设置于上层筋与下层筋间。剪力连杆装置具有两连接端,剪力连 杆装置设置于主螺旋箍的外围并与上层筋与下层筋其中之一相连接,其 中剪力连杆装置更包含剪力补强结构,剪力补强结构分别连接两连接端
4以架构剪力连杆装置并使其与主螺旋箍及主筋彼此紧密接合。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剪力连杆装置的两连接端设置有复数副螺旋箍, 其中副螺旋箍包含上层对偶副螺旋箍以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上层对偶 副螺旋箍彼此平行而沿轴向延设,并位于主螺旋箍的一外侧。此外,下 层对偶副螺旋箍亦彼此平行而沿轴向延设,并位于主螺旋箍的一外侧。 剪力补强结构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相应设置,并分 别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可供作为灌浆成形结 构体的骨架。特别具有抗剪抗拉的特性并可形成多种不同的结构体断面 形状。


图1所示为习知箍筋梁段的示意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1上层筋 22下层筋 30箍筋组 40 帽盖组
100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
200主筋
210上层筋
220下层筋
300主螺旋箍
310主螺旋箍间隙
400剪力连杆装置
401连接端
410副螺旋箍411上层对偶副螺旋箍
412下层对偶副螺旋箍 500剪力补强结构 510第一螺旋箍筋 520第二螺旋箍筋 530第一钢筋帽盖组 531第一侧钩 532第二侧钩 540第二钢筋帽盖组 541第一侧钩 542第二侧钩 600轴向钢筋 700混凝土结构 900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土木工程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 以作为灌浆成形结构体的骨架。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 特别具有抗剪抗拉的特性,并可形成多种不同的结构体断面形状。以较 佳实施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较佳作为建筑结 构的骨架,并在此骨架外组模灌浆以形成结构体。此模造灌浆的程序可 依施工需要于预铸厂进行,亦可于施工现场进行。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 凝土剪力连杆结构,较佳应用于桥梁与具长跨距的梁结构;然而在其它 不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亦可应用于复合 式建筑结构如车站机场、摩天大楼或其它有必要增加抗剪能力的楼层结 构。
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的一较佳 实施例。如图2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 结构包含复数主筋200、主螺旋箍300与剪力连杆装置400。如图2a所 示,主筋200较佳包含上层筋210及下层筋220,且分别布设于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ioo靠近其断面上侧及下侧的区域。在较佳实施方式
中,如图2b所示,上层筋210与下层筋220的端部分别弯折成L型,且 上层筋210与下层筋220的L型端部彼此交叠于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 构100的端部。
如图2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主螺旋箍300沿轴向900设置于上层筋 210与下层筋220间,并具有复数间隙310。如图2a所示,主螺旋箍300 的尺寸较佳占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100断面区域面积的50% 75%。 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主螺旋箍300的尺寸与直径亦可因应不同的 结构强度及设计而有所更动。如图2a及图2b所示,主螺旋箍300较佳 为圆形螺旋箍筋。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主螺旋箍300亦可为方形螺旋 箍、椭圆形螺旋箍、多边形螺旋箍及其它可提供类似功能的形状。
如图2a所示,剪力连杆装置400设置于主螺旋箍300的外围,并与 上层筋210与下层筋220其中之一相连接。在较佳实施方式中,钢筋混 凝土剪力连杆装置100设有二剪力连杆装置400,并分别与上层筋210 及下层筋220相接。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亦可因应剪力特别集中 的区域而将剪力连杆装置400设置于区域。如图2a所示,剪力连杆装置 400具有两连接端401,且连接端401设置有复数副螺旋箍410。如图2a 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副螺旋箍410沿轴向900延设,并位于主螺旋箍300 的外侧。如图2a所示,副螺旋箍410穿过主螺旋箍300的间隙310以伸 入主螺旋箍300的内部,因此副螺旋箍410与主螺旋箍300部分重合。 此处所言的重合,并非表示主螺旋箍300必需与副螺旋箍410相接。主 螺旋箍300与副螺旋箍410的相接与否,可依实际需要加以设计。例如 副螺旋箍筋410可位于主螺旋箍300的外侧,且未穿过主螺旋箍300的 间隙310。
如图2a所示,副螺旋箍410较佳包含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上层 对偶副螺旋箍411彼此平行而沿轴向900延设,并位于主螺旋箍300的 一外侧。此外,如图2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副螺旋箍410亦包含下层对 偶副螺旋箍412,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彼此平行而沿轴向900延设, 并位于主螺旋箍300的外侧。以图2a所示的实施例而言,上层对偶副螺 旋箍411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分别对应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100断面靠近角落的位置。然而在其它不同实施例中,副螺旋箍筋
410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亦可依实际设计需要加以改变,以形成不同的结
构体断面形状及承载特性。
如图2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剪力连杆装置400更包含剪力补强结构 500。如图2a所示,剪力补强结构500分别连接两连接端401,以架构 剪力连杆装置400并使其与主螺旋箍300及主筋200彼此紧密接合。如 图2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剪力补强结构500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 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相应设置,并分别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及 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相连接。如图2a所示,剪力补强结构500包含第 一螺旋箍筋510,且由于每一副螺旋箍410具有复数间隙,第一螺旋箍 筋510穿过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的间隙以伸入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 的内部。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剪力补强结构500较佳另包含第二螺旋箍 筋520,第二螺旋箍筋520穿过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的间隙以伸入下 层对偶副螺旋箍412的内部。
如图3所示为剪力补强结构500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 剪力补强结构500包含第一钢筋帽盖组530,且第一钢筋帽盖组530具 有第一侧钩531及第二侧钩532,第一侧钩531与第二侧钩532分别穿 过间隙4101以伸入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的内部。如图3所示,第一侧 钩531与第二侧钩532分别位于上层筋210的外缘并与其相接。在此较 佳实施例中,剪力补强结构500较佳另包含第二钢筋帽盖组540,且第 二钢筋帽盖组540具有第一侧钩541及第二侧钩542,第一侧钩541与 第二侧钩542分别穿过间隙4101以伸入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的内部。 如图3所示,第一侧钩531与第二侧钩532较佳分别位于下层筋220的
外缘并与其相接。
如图2a及图2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 连杆结构较佳进一步包含轴向钢筋600沿轴向900与主螺箍筋300相连 接,且轴向钢筋600沿轴向900夹置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411与主螺旋 箍300间,以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412与主螺旋箍300间。此处所言的 连接方式,包含焊接、捆扎、其它可提供类似效果的方式及其混合搭配。 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亦可不设有轴向钢筋。此外,轴向钢筋600亦可依不同的设计需求与副螺旋箍410相连接。然而在不同实施 例中,本实用新型亦可不设有轴向钢筋600。如图2a及图3所示,当主 筋200、主螺旋箍300与剪力连杆结构400完成组装与搭接,即可在此 骨架外组模灌浆以形成结构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 杆结构较佳亦包含混凝土结构700包覆主筋200、主螺旋箍300、副螺旋 箍410及剪力补强结构500。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 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 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主筋,包含一上层筋及一下层筋;一主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并沿一轴向设置于上层筋与下层筋间;以及一剪力连杆装置,具有两连接端,剪力连杆装置设置于主螺旋箍的外围并与上层筋与下层筋其中之一相连接,其中剪力连杆装置更包含一剪力补强结构,剪力补强结构分别连接两连接端以架构剪力连杆装置并使其与主螺旋箍及主筋彼此紧密接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复数副螺旋箍设置于剪力连杆装置的两连接端,其中副螺旋箍包含一上 层对偶副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上层对偶副螺旋箍彼此平行而沿轴向延 设,并位于主螺旋箍的一外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副螺旋箍 包含一下层对偶副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下层对偶副螺旋箍彼此平行而 沿轴向延设,并位于主螺旋箍的一外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补强结 构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相应设置,并分别与上层对 偶副螺旋箍及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补强结 构包含一第一螺旋箍筋,且每一副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第一螺旋箍筋 穿过上层对偶副螺旋箍的间隙以伸入上层对偶副螺旋箍的内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补强 结构包含一第二螺旋箍筋,且每一副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第二螺旋箍筋穿过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的间隙以伸入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的内部。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补强 结构包含一第一钢筋帽盖组具有一第一侧钩及一第二侧钩,第一侧钩与 第二侧钩分别位于上层筋的外缘并与上层筋相接,且第一侧钩与第二侧 钩分别穿过间隙以伸入上层对偶副螺旋箍的内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补强结 构包含一第二钢筋帽盖组具有一第一侧钩及一第二侧钩,第一侧钩与第 二侧钩分别位于下层筋的外缘并与下层筋相接,且第一侧钩与第二侧钩 分别穿过间隙以伸入下层对偶副螺旋箍的内部。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复 数轴向钢筋,沿轴向夹置于上层对偶副螺旋箍与主螺旋箍间,以及下层 对偶副螺旋箍与主螺旋箍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 混凝土结构包覆主筋、主螺旋箍、副螺旋箍及剪力补强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连杆结构,包含复数主筋,主螺旋箍以及剪力连杆装置。主筋包含上层筋及下层筋,主螺旋箍具有复数间隙并沿轴向设置于上层筋与下层筋间。剪力连杆装置具有两连接端,剪力连杆装置设置于主螺旋箍的外围并与上层筋与下层筋其中之一相连接,其中剪力连杆装置更包含剪力补强结构,剪力补强结构分别连接两连接端以架构剪力连杆装置并使其与主螺旋箍及主筋彼此紧密接合。
文档编号E04C5/01GK201158900SQ20082000541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2日
发明者尹衍樑 申请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