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00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装修工程中的弯曲变化造型的装潢工程的u型轻钢龙骨,其不但节省材料,并对这些需要有弯曲变化的各种造型装潢工 程提供可任意弯曲变化成各种造型的轻钢龙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装修工程中,对墙面、顶面、地面需要做成各种弯曲变化的造 型装潢时, 一般都采用木龙骨或大蕊板,经过对其进行锯、切、害lj、铯的传 统工法处理,或以角铁、铁板及传统轻钢龙骨经过切、害l」、烧悍拼装的方法 处理。上述的这些工法费时又费工,而且最终做出来的装潢工程往往因为产 生尺寸、造型上的误差而无法真正的完善该装修工程。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其可任意的弯曲变化从而做成各种造型装潢,能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造型装潢工程, 使工程更完善,同时更省时、省工及省钱。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 型轻钢龙骨,所述轻钢龙骨的横截面为u型,特点是,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下方底板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组底板孔洞;该 每组底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底板大圆孔和若干底板小圆孔;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上依次对称均匀的设置若干组侧板孔 洞;该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和若 干侧板小圆孔;所述的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侧板双挂钩状孔洞,其挂钩端彼此背向设置; 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双挂钩;该每个 双挂钩分别设置在各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上方,其均是由各个相应的双挂钩
状孔洞的材料经过冲床的冲翻并向上翻折而成的,即每个双挂钩状孔洞与相 应的双扣钩互成倒影状。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依照其使用时所需承载受力的大小,以不 同厚度或宽度的钢带制作成尺寸不同的U型轻钢龙骨,以便适用于各种承载 受力不等的装潢工程。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上的底板大圆孔和底板小圆孔的分布方式,以及侧板 上的侧板双挂钩状孔洞和侧板小圆孔的分布方式,可依照使用在不同程度的 弯曲变化时,制作成不同的规律性及相对的对称性,以便适用于各种不同弯 曲变化程度的装潢工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每组双挂钩端彼此背向设置的挂钩可与带有弯钩 的副龙骨相扣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板大圆孔同时可作为u型轻钢龙骨与施工面连接时吊杆的吊挂?L;所述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小圆孔可作为2个U型轻钢龙 骨之间需要延长连接时的插销接合孔。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U型轻钢龙骨本体的底板和两边侧板上均匀对称 的规律分布有底板大圆孔,底板小圆孔,侧板双挂钩状孔洞和侧板小圆孔, 故当龙骨弯曲变化时,可吸收因龙骨弯曲变化时所造成的钢材延展或钢材挤 压的作用力,使得龙骨可以任意的弯曲变化。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弯曲成任意形状,并且可 以与带有弯钩的副龙骨扣合连接,故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制成各种造型装潢的 骨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两边侧板上设置的双挂钩是直接采用相对应双挂钩 状孔洞的材料,并向上翻折而成的,可大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可 任意的弯曲变化,并通过组合可做成各种造型装潢,并可直接利用吊杆与施 工面相连接,也可直接利用扣钩与副龙骨相扣合。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各 种不同需求的造型装潢工程,以解决设计单位、装潢工程单位及消费者等对 传统造型装潢工法的不便与不足,进而使造型装潢工程更完善,同时更省时、 省工及省钱。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通过吊杆与施工面相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需延长时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内弯形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外弯形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弯曲为圆形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制成波浪状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制成圆柱体状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制成锅盖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 图IO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其包含横截面为u型的轻钢龙骨本体,特点是,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下方底板1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组底板孔洞; 该每组底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底板大圆孔11和若干底板小 圆孔12;如图1中所示,每组底板孔洞依次包含1个底板大圆孔11和2个底板小 圆孔12;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2上依次对称均匀的设置若干组侧板孔 洞;该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和若干侧 板小圆孔21;所述的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的挂钩端彼此背向设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每组侧板孔洞包含2个侧板小圆孔21,其设置在2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的中间;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2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双挂钩3;该每个双挂钩3分别设置在各个侧板挂钩状孔洞22的上方,其均是由各个相应 的双挂钩状孔洞22的材料经过冲床的冲翻并向上翻折而成的,即每个双挂钩 状孔洞22与相应的双扣钩3互成倒影状。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依照其使用时所需承载受力的大小,以不 同厚度或宽度的钢带制作成尺寸不同的U型轻钢龙骨,以便适用于各种承载 受力不等的装潢工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每组双挂钩端彼此背向设置的双挂钩3可与带有 弯钩的副龙骨相扣合;如图i和图2所示,双挂钩3可与传统的n字型25副 龙骨4的底部的两个弯钩41互相扣合;也可与传统的n字型50副龙骨5的 底部的两个弯钩51互相扣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板大圆孔11同时可作为U型轻钢 龙骨与施工面连接时吊杆6的吊挂孔;如图4所示,所述的两侧对称设置的 侧板小圆孔21可作为2个U型轻钢龙骨之间需要延长连接时的插销7的接 合孔。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U型轻钢龙骨本体的底板1和两边侧板2上均匀 对称的规律分布有底板大圆孔ll,底板小圆孔12,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和 侧板小圆孔21,故当龙骨弯曲变化时,可吸收因龙骨弯曲变化时所造成的钢 材延展或钢材挤压的作用力,使得龙骨可以任意的弯曲变化;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上的底板大圆孔11和底板小圆孔12的分布方式,以及侧板上的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和侧板小圆孔21的分布方式,可依照使用在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化时,制作成不同的规律性及相对的对称性,以便适用 于各种不同弯曲变化程度的装潢工程;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向内弯曲成一定弧度;如图 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向外弯曲成一定弧度;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弯曲成圆形;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 轻钢龙骨也可弯曲成波浪形。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可弯曲成任意形状,并且可 以与带有弯钩的副龙骨扣合连接,故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制成各种造型装潢的 骨架;如图8所示,可以做成整体呈波浪状弯曲起伏的造型骨架,用于墙面 或顶面装潢;如图9所示,可以做成整体呈圆柱体状的造型装潢骨架;如图 IO所示,也可做成锅盖状的造型装潢骨架。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两边侧板上设置的双挂钩3是直接采用相对应双挂 钩状孔洞22的材料,并向上翻折而成的,可大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可 任意的弯曲变化,并通过组合可做成各种造型装潢,并可直接利用吊杆与施 工面相连接,也可直接利用扣钩与副龙骨相扣合。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各 种不同需求的造型装潢工程,以解决设计单位、装潢工程单位及消费者等对 传统造型装潢工法的不便与不足,进而使造型装潢工程更完善,同时更省时、 省工及省钱。
权利要求1. 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所述轻钢龙骨的横截面为U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下方底板(1)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组底板孔洞;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2)上依次对称均匀的设置若干组侧板孔洞;该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和若干侧板小圆孔(21);所述的U型轻钢龙骨的两边侧板(2)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双挂钩(3);该每个双挂钩(3)分别设置在各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的上方,其均由各个相应的双挂钩状孔洞(22)的材料经过冲床的冲翻并向上翻折而成的,每个双挂钩状孔洞(22)与相应的双扣钩(3)互成倒影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每组底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底板大圆孔(ll) 和若干底板小圆孔(1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侧板双挂钩状孔洞(22),其挂钩端彼此 背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节省材料又可弯曲变化的U型轻钢龙骨,其下方底板上依次均匀的设置若干组底板孔洞;该每组底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若干底板大圆孔和若干底板小圆孔;其两边侧板上依次对称均匀的设置若干组侧板孔洞;该每组侧板孔洞包含依次规律交错分布的侧板双挂钩状孔洞和若干侧板小圆孔;在每个侧板双挂钩状孔洞上方均设置双挂钩,该双挂钩是由各个相应的双挂钩状孔洞的材料经过冲床的冲翻并向上翻折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U型轻钢龙骨大大节省材料,可任意的弯曲变化从而做成各种造型装潢,能满足各种不同装潢需求,使工程省时、省工、省钱。
文档编号E04F13/07GK201214882SQ20082006013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曾繁昌 申请人:上海丸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