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267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用龙骨架系统中龙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隔墙、吊顶用建筑轻钢龙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商业公共设施或民用建筑中,如写字楼、宾馆等场所,普遍 进行轻质隔墙与吊顶的装修;这种装修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先将轻钢龙骨组成
的骨架固定在墙体上,再将板材固定在轻钢龙骨上,从而实现隔墙或吊顶的目 的。
现有技术中,用于直接固定板材的轻钢龙骨有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 骨。墙体竖龙骨为C型龙骨,其截面形状如图l所示;吊顶覆面龙骨为C型或V
型龙骨,其截面形状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1至图3可知,墙体竖龙骨 和吊顶覆面龙骨均包括型材主面l,位于该型材主面1两侧的侧翼面2,以及与 侧翼面2连接的侧翼内折边3。
对于墙体竖龙骨,板材是固定在其侧翼面2上;而对于吊顶覆面龙骨,板
材是固定在其型材主面1上。这两种轻钢龙骨,由于其型材主面1和侧翼面2 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平面,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如下问题 一方面,由于其表
面光滑,当使用螺丝钉固定板材时,螺丝钉穿过板材后容易在轻钢龙骨表面滑 动,而不能垂直定位钉入轻钢龙骨内,不但影响固定效果,更会造成整个墙体 结构的内应力,而且还会破坏板材表面的握钉能力,造成板材与龙骨的失效固 定;另一方面,操作工人在将两块板材对接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时,由于轻钢龙 骨表面没有位置标识线,经常出现两块板材的接缝没有布置在轻钢龙骨的中心 线上的问题,从而影响隔墙与吊顶结构的稳定、容易使整个结构产生内应力, 出现板材饰面开裂缝现象,影响装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骨,它们能够防止固定板材 时螺丝钉容易在龙骨表面滑动,影响固定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竖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以及 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中,所述侧翼面上设置有止滑点。
进一步,所述止滑点为内壁与底面相垂直的凹槽,或者为有粗糙内表面的 凹陷。
进一步,所述侧翼面上还设置有凹槽线,所述凹槽线与所述侧翼面的长度 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凹槽线为一条,并且位于所述侧翼面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型材主面的宽度为40-200毫米,所述侧翼面的宽度为35-60
一种吊顶覆面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以 及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中,所述型材主面上设置有止滑点。
进一步,所述止滑点为内壁与底面相垂直的凹槽,或者为有粗糙内表面的 凹陷。
进一步,所述型材主面上还设置有凹槽线,所述凹槽线与所述型材主面的 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凹槽线为一条,并且位于所述型材主面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型材主面的宽度为35-65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骨,在其固定板材的一面(分 别为侧翼面和型材主面)设置了止滑点,因此,使用螺丝钉将板材固定在龙骨 上时,止滑点能够防止螺丝钉穿过板材后在龙骨表面滑动,使钢钉垂直定位钉 入龙骨内,从而避免墙体结构产生内应力,保证了板材的固定效果和装修的质 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对应面上还设置了纵向的凹槽线,起到位置标识作用, 方便施工人员在布置板材时选定板材的放置位置,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装修的质

图1为现有技术中墙体竖龙骨的断面形状示意图2为现有技术中C型吊顶覆面龙骨的断面形状示意图3为现有技术中V型吊顶覆面龙骨的断面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墙体竖龙骨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C型吊顶覆面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 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墙体竖龙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墙体竖龙骨,包括型材主面l,位于所述型材主面 l两侧的侧翼面2,以及与所述侧翼面2连接的侧翼内折边3,其中,所述侧翼 面2上设置有止滑点4。
本实施例的墙体竖龙骨在其固定板材的一面(即侧翼面2)上设置了止滑点 4,因此,使用螺丝钉将板材固定在龙骨上时,止滑点4能够防止螺丝钉穿过板 材后在龙骨表面滑动,使钢钉垂直定位钉入龙骨内,从而避免墙体结构产生内 应力,保证了板材的固定效果和装修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止滑点4的结构优选有两种 一种是内壁与底面相垂直的凹 槽,由于内壁与底面垂直,所以螺丝钉前端进入凹槽后,会卡在凹槽内,从而 起到止滑效果;另一种是有粗糙内表面的凹陷,该凹陷有一定深度即可,由于 其内表面为粗糙表面,因此螺丝钉前端与凹陷接触后,易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进而起到止滑效果。同时,止滑点4的形状不限,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等 任意形状;并且,止滑点4既可以均匀分布在龙骨表面,也可以不规则的散布在其表面上,只要在固定板材时,螺丝钉根据止滑点4的位置配合安装即可。
另外,在墙体竖龙骨的侧翼面2上还设置有凹槽线5,所述凹槽线5与所述 侧翼面2的长度方向平行。该凹槽线5能够起到位置标识作用,方便施工人员 在布置板材时选定板材的放置位置,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装修的质量。所述凹槽 线5优选仅设置一条,并且位于所述侧翼面2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同时,为了方便墙体竖龙骨的使用,其型材主面1的宽度A优选为40-200 毫米,其侧翼面2的宽度B优选为35-60毫米。
实施例二吊顶覆面龙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吊顶覆面龙骨,包括型材主面l,位于所述型材主 面1两侧的侧翼面2,以及与所述侧翼面2连接的侧翼内折边3,其中,所述型 材主面1上设置有止滑点4。
本实施例的吊顶覆面龙骨在其固定板材的一面(即型材主面1)上设置了止 滑点4,因此,使用螺丝钉将板材固定在龙骨上时,止滑点4能够防止螺丝钉穿 过板材后在龙骨表面滑动,使钢钉垂直定位钉入龙骨内,从而避免墙体结构产 生内应力,保证了板材的固定效果和装修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止滑点4的结构优选有两种 一种是内壁与底面相垂直的凹 槽,由于内壁与底面垂直,所以螺丝钉前端进入凹槽后,会卡在凹槽内,从而 起到止滑效果;另一种是有粗糙内表面的凹陷,该凹陷有一定深度即可,由于 其内表面为粗糙表面,因此螺丝钉前端与凹陷接触后,易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进而起到止滑效果。同时,止滑点4的形状不限,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等 任意形状;并且,止滑点4既可以均匀分布在龙骨表面,也可以不规则的散布 在其表面上,只要在固定板材时,螺丝钉根据止滑点4的位置配合安装即可。
另外,在吊顶覆面龙骨的型材主面1上还设置有凹槽线5,所述凹槽线5与 所述型材主面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凹槽线5能够起到位置标识作用,方便施 工人员在布置板材时选定板材的放置位置,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装修的质量。所 述凹槽线5优选仅设置一条,并且位于所述型材主面l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同时,为了方便吊顶覆面龙骨的使用,其型材主面1的宽度A为35-65毫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 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竖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以及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面上设置有止滑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竖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点为内壁与 底面相垂直的凹槽,或者为有粗糙内表面的凹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体竖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面上还 设置有凹槽线,所述凹槽线与所述侧翼面的长度方向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竖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线为一条, 并且位于所述侧翼面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竖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面的宽度 为40-200毫米,所述侧翼面的宽度为3'5-60毫米。
6、 一种吊顶覆面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 以及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面上设置有止 滑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覆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点为内壁 与底面相垂直的凹槽,或者为有粗糙内表面的凹陷。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吊顶覆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面 上还设置有凹槽线,所述凹槽线与所述型材主面的长度方向平行。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顶覆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线为一条, 并且位于所述型材主面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顶覆面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主面的 宽度为35-6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竖龙骨和吊顶覆面龙骨,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板材时螺丝钉容易在龙骨表面滑动,影响固定效果的问题而设计。所述墙体竖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以及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中,所述侧翼面上设置有止滑点。所述吊顶覆面龙骨,包括型材主面,位于所述型材主面两侧的侧翼面,以及与所述侧翼面连接的侧翼内折边,其中,所述型材主面上设置有止滑点。
文档编号E04F13/24GK201318008SQ20082012354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
发明者蔡金河 申请人:蔡金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