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49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外观造型设 计的预制墙板,然后直接浇注的预制外墙板。
技术背景
目前常见的混凝土建筑物都是需要的地方搭建模板,然后灌注混 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即可。然后外墙在此基础上进行粉刷、 装饰等工程,整个工程周期长、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并需要耗费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都需要现场浇注、装饰,工艺非常复杂。这类 传统的混凝十浇注,所需要的模板搭建过程复杂,会浪费大量的木材, 并需要大量的钢板、钢管等材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它可互换、可拼接, 能实现工厂化制造、批量生产,可以在工厂将外墙模板粉刷、装饰完 毕,现场浇筑后即可,不需要将外墙模板拆卸。节省了大量的工时, 縮短了工程周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 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多块预制外墙板1、 金属扣搭架2组成,预制外墙板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预埋金属勾 3,金属扣搭架2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沟槽2-1,沟槽2-1用于勾住
预埋金属勾3,金属扣搭架2设置在两个预埋金属勾3的上方。应用
时,首先将预制外墙板l的外侧面在工厂中进行粉刷、装饰,例如外 观仿真等,然后将预制外墙板1运到建筑工地,墙面的宽度可以通过金属扣搭架2的长度与预制外墙板的厚度直接控制,由于设置了金属 扣搭架2使得墙体的厚度变得容易控制,不会产生变形,然后直接浇 注即可。本实用新型待模板拼接完好后,向其中注入混凝土,即形成 了双面模板;在混凝土凝固后,双面的预制模板留守与墙体结合为一 体,节约的对墙体进行装饰的后续工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 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适合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提 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縮短了工程周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板 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预制外墙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中预制外墙板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多块预制
外墙板l、金属扣搭架2组成,预制外墙板l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 预埋金属勾3,金属扣搭架2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沟槽2-1,沟槽2-1 用于勾住预埋金属勾3,金属扣搭架2设置在两个预埋金属勾3的上方。
应用时,首先将预制外墙板1的外侧面在工厂中进行粉刷、装饰, 例如外观仿真等,然后将预制外墙板1运到建筑工地,墙面的宽度可 以通过金属扣搭架2的长度与预制外墙板的厚度直接控制,由于设置 了金属扣搭架2使得墙体的厚度变得容易控制,不会产生变形,然后 直接浇注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
待模板拼接完好后,向其中注入混凝 土,即形成了双面模板;在混凝土凝固后,双面的预制模板留守与墙 体结合为一体,节约的对墙体进行装饰的后续工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具体实施方式
适合工厂化生产,实现了 批量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縮短了工 程周期。
所述的预制外墙板l的内侧上端设置有多个上下拼接凹槽4,所 述的预制外墙板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上下拼接凸扣5。多个预制外墙 板1上下连接时利用上下拼接凹槽/凹槽4和上下拼接凸扣5相互搭 接。
所述的侧墙模板1的左侧设置有多个凸条6,右侧设置有多个凹 槽7。多个侧墙模板1左右连接时利用凸条6和凹槽7相搭接。相互 对应,形成左右拼接。
权利要求1、一种预制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多块预制外墙板(1)、金属扣搭架(2)组成,预制外墙板(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预埋金属勾(3),金属扣搭架(2)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沟槽(2-1),金属扣板(2)设置在两个预埋金属勾(3)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预制外墙板(l)的内侧上端设置有多个连接上下拼接凹槽(4),所述 的预制外墙板(l)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多个连接上下拼接凸扣(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预制外墙板(1)的左侧设置有多个凸条(6),右侧设置有多个凹槽(7), 相互对应,形成左右拼接。
专利摘要一种预制外墙板,它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外观造型设计的预制墙板,然后直接浇注的预制外墙板。它由多块预制外墙板(1)、金属扣搭架(2)组成,预制外墙板(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预埋金属勾(3),金属扣搭架(2)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沟槽(2-1),金属扣板(2)设置在两个预埋金属勾(3)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拆卸模板,模板即为外墙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适合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缩短了工程周期。
文档编号E04B2/86GK201250465SQ2008201321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4日
发明者刘俊达 申请人:刘俊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