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4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机械,特别是一种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
技术背景
在生产陶瓷砖的行业中如何提高陶瓷砖的生产效率和陶瓷砖的表面装饰效 果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而陶瓷砖的表面装饰效果和生产效率 与布料设备及其布料工艺有极大关系。当前的布料设备及其布料工艺大致可分为 两类 一类是,将各色基、微粉料分装于多个料斗,其中多个微粉料斗将各色微 粉料分投放到其下运转的皮带机上,皮带机再将各色微粉料混投放到其下一个集 料斗中,集料斗中的微粉料最后布于平台上的承粉格栅中。而分装基粉料的料斗 则将基粉料投放到平台上的承粉小斗中,然后格栅和小斗被推送到压砖机下将 微、基粉料顺序填入压模腔中,再返回来作下一循环。另一类是加长布料设备增 设多个布料工位,将各色微、基粉料依次布于皮带等其它承粉载体上,然后将粉 料运送至压砖机下填入压模腔中,再返回来作下一循环。上述前一类方式主要缺 陷是其一,生产的陶瓷砖的表面主纹理与格栅的构成相关,而格栅的纹理图案 由条状金属弯曲构成,因此不单制作困难,而且可构成的纹理图案有限,并且构 成的纹理图案呆板、生硬。其二,局部纹理图案由各色混杂的微粉料随机生成, 因此既无法预知也无法控制。其三,布料工艺复杂,布料、填料均须依次进行以 避相互碰撞,因此整个生产循环环节较多,生产效率低下,且难以实现更多层次 的布料。上述后一类方式的主要缺陷是增设多个布料工位意味着布料设备体积 变得庞大与复杂,设备制作、维护成本也相应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当前布料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真度 高、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化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 构,包括布料架、基粉料斗装置、微粉料斗装置、滚筒装置、主驱动装置、导向 装置、仿真装置。所述基粉料斗装置和至少两组微粉料斗装置前后并列安装在布 料架上部;所述滚筒装置独立运转,安装在布料架上且位于料斗装置下方,其组 数与料斗装置相应;所述仿真装置安装在布料架上且位于滚筒装置之下方。所述布料架两侧安装有导向装置,端部安装有主驱动装置。 所述仿真装置包括有驱动装置、至少两条的传动带、至少一块柔性仿真模板、 主动滚轴、从动滚轴、外过渡滚轴,内过渡滚轴和微粉漏斗,其中主动滚轴、从 动滚轴、外过渡滚轴、内过渡滚轴和微粉漏斗均安装在布料架上,传动带绕套在 各滚轴上,柔性仿真模板固定在传动带上,驱动装置驱动传动带携柔性仿真模板 作循环运动,微粉漏斗向上对齐滚筒的微粉料下落点。
所述主动滚轴、从动滚轴和内过渡滚轴与传动带带接合部位可为光面状或环 槽状或轴齿状。
所述传动带可为平带或V带或联组V带或多楔带或同步齿形带。 所述柔性仿真模板可为柔性塑料板或橡胶板材构成并粘牢或用其它方式固
定在传动带上面,板面上至少有一组仿真于木纹或石纹或其它天然纹理的图案穿
透区域,区域覆盖面积等于或略大于陶瓷瓷砖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其一,模板仿真天然纹理且可多次
复合或组合的技术可使陶瓷砖表面获得仿真度高、立体感强的木纹、石纹及其它
天然纹理。其二,单工位多层次的布料技术縮短了布料时间和简化了布料设备,
可提高陶瓷砖的生产效益并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与维护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角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角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传动带与柔性仿真模板安装后的形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传动带与柔性仿真模板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架1设在主机架上,其两侧安装有导向装置
6,端部安装有主驱动装置5,可在主机架上前后运动或锁定(如永久性锁定可
弃用导向装置和主驱动装置)。
主驱动装置5可驱动布料机构在主机架上移动来对相向移动或静止的承粉
载体布施粉料;也可弃用或停用此时布料机构将锁定或静止在主机架上由承粉载体移动来完成粉料布施。
基粉料斗装置2和至少两个微粉料斗装置3并列安装在布料架1上部,每个 料斗装置均安装有汽缸201和活动闸门202,调整活动闸门开度可控制布料厚度。
滚筒装置4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紧贴在料斗下方,滚筒装置4由驱动装置 401驱动,当料斗闸门开启后滚筒即转动将料斗中的粉料带出向下投放,滚筒转 动的快慢同样可控制布料厚度。
仿真装置7位于滚筒装置4之下方,其中的主动滚轴704、从动滚轴705、 外过渡滚轴706、内过渡滚轴707和微粉漏斗708均安装在布料架1上,传动带 702绕套在各滚轴上,柔性仿真模板703固定在传动带702上。驱动装置701驱 动传动带702携柔性仿真模板703作循环运动,微粉漏斗708向上对齐滚筒的微 粉料下落点。,另外,柔性仿真模板703和传动带702也可为一体,用一条宽传 动带取代,带面上制出相应的图案穿透区域和避空区域
基粉漏斗8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向上对齐滚筒的基粉料下落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布料机构运作前首先要确立起始条件,第一, 承粉载体位于布料机构的前方并且向着静止的布料机构运动或者布料机构向着 静止的承粉载体运动或者布料机构与承粉载体作相向运动。第二,调节传动带 702运动,使柔性仿真模板703的第一组纹理仿真区域B的起点线A位于前方第 一个微粉漏斗708出料口的正下方,此时避空区的前段C应位于前方第一组滚筒 装置4的粉料投放点的下方(见图5所示)。起始条件确立后,布料开始过程如下 当承粉载体进入到第一个微粉漏斗708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时,发出第一布料信 号,第一层布料开始——第一组微粉料斗装置3的活动闸门202开启——同时第 一组滚筒装置4的滚筒转动向下投放微粉料——粉料穿过避空区落入第一个微 粉料斗708中——再从微粉漏斗708的出料口落下并穿过柔性仿真模板703的第 一组纹理仿真区域落到下方的承粉载体上,与此同时,传动带702携柔性仿真模 板703向前运动。当承粉载体进入到第二个微粉漏斗708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时, 柔性性仿真模板703的第二组纹理仿真区域的起点线也随传动带702运动至此, 同时避空区的前段也进入第二组滚筒装置4的粉料投放点的下方,第二布料信号 发出,第二层布料开始,其粉料投放过程与第一层类同。第N层照此类推。当承 粉载体进入基料漏斗8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时,最后一个布料信号发出,最后一层布料开始——基粉料斗装置2的活动闸门202开启——其下相应的滚筒装置4的 滚筒转动向下投放基粉料——基粉料落入到基粉漏斗8中——再从基粉漏斗8的 出料口落到下方的承粉载体上。布料结束过程如下当承粉载体脱离每个漏料斗 出料口正下方时,发出结束信号,其上方相应的料斗装置活动闸门关闭滚筒装置 停转。传动带702在柔性仿真模板703的第一组纹理仿真区域的起点线转回到第 一个微粉漏斗708出料口正下方时结束运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带702的 运动速度与起始条件有关,如果承粉载体向着静止的布料机构运动则传动带的运 动速度与承粉载体的运动速度相同;如果布料机构向着静止的承粉载体运动则传 动带的运动速度与布料机构运动速度相同;如果布料机构与承粉载体作相向运动 则传动带的运动速度等于二者速度之和。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被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包括布料架(1)、基粉料斗装置(2)、微粉料斗装置(3)、滚筒装置(4)、主驱动装置(5)、导向装置(6)、仿真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粉料斗装置(2)和至少两组微粉料斗装置(3)前后并列安装在布料架(1)上部;所述滚筒装置(4)独立运转,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位于料斗装置下方,其组数与料斗装置相应;所述仿真装置(7)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位于滚筒装置(4)之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布料架(1)两侧安装有导向装置(6),端部安装有主驱动装置(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 真装置(7)包括有驱动装置(701)、至少两条的传动带(702)、至少一块柔性 仿真模板(703)、主动滚轴(704)、从动滚轴(705)、外过渡滚轴(706),内过 渡滚轴(707)和微粉漏斗(708),其中主动滚轴(704)、从动滚轴(705)、外 过渡滚轴(706)、内过渡滚轴(707)和微粉漏斗(708)均安装在布料架(1) 上,传动带(702)绕套在各滚轴上,柔性仿真模板(703)固定在传动带(702) 上,驱动装置(701)驱动传动带(702)携柔性仿真模板(703)作循环运动, 微粉漏斗(708)向上对齐滚筒的微粉料下落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动滚轴(704)、从动滚轴(705)和内过渡滚轴(707)与传动带带接合部位为 光面状或环槽状或轴齿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传动带(702)为平带或V带或联组V带或多楔带或同步齿形带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柔性仿真模板(703)为柔性塑料板或橡胶板材构成并粘牢固定在传动带(702) 上面,板面上至少有一组仿真于木纹或石纹的图案穿透区域,区域覆盖面积等于 或大于陶瓷瓷砖的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模板仿真复合布料机构。包括布料架、基粉料斗装置、微粉料斗装置、滚筒装置、主驱动装置、导向装置、仿真装置。所述基粉料斗装置和至少两组微粉料斗装置前后并列安装在布料架上部;所述滚筒装置独立运转,安装在布料架上且位于料斗装置下方,其组数与料斗装置相应;所述仿真装置安装在布料架上且位于滚筒装置之下方。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其一,模板仿真天然纹理且可多次复合或组合的技术可使陶瓷砖表面获得仿真度高、立体感强的木纹、石纹及其它天然纹理。其二,单工位多层次的布料技术缩短了布料时间和简化了布料设备,可提高陶瓷砖的生产效益并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与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B28B13/00GK201317048SQ20082020107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吕其安 申请人:吕其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