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捆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77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捆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述钢筋捆束机,其将由钢丝巻筒拉出的钢丝从设在捆束机主体前端
的导向部向钢筋周围送出、并在以环形缠绕在其周围后扭转而捆束钢筋。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2所示,钢筋捆束机具有设在其前端的嘴状的导向部。插入与导向 部相交的两根钢筋,从钢丝巻筒拉出钢丝,使以上述导向部附加巻曲皱痕(巻t癖)后的钢 丝巻曲的同时将其送出,由此将钢丝以环形缠绕在钢筋周围。在将钢丝缠绕在钢筋周围后, 以刀具将钢丝的末端部切断,以扭转用钩部夹紧钢丝环并使其旋转,由此扭转钢丝,从而捆 束钢筋。 专利文献1 :US5279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JP-A-11-169981号公报 另外,在捆束钢筋时,将钢筋捆束机的导向部从两根钢筋的相交部的一侧(外侧) 放入另一侧(内侧),在捆束后将导向部拉出。缠绕在钢筋周围的钢丝的始端部和末端部 通常处于与扭转部分分离的位置,两端部必定成为自由端。因此,通常如图7(a)所示,钢丝 105的两个端部105a、105b位于与扭转部分105c相反的一侧。但是,在扭转钢丝时,钢丝的 端部有时受扭转的影响而朝钢丝环的横向飞出。当在扭转钢丝结束后拉回钢筋捆束机以使 导向部与钢筋分离时,如图7(b)所示,有时变为自由端的钢丝105的两个端部105a、105b 的其中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被导向部等挂住,与钢筋捆束机一起向钢筋的扭转部分105c 一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钢丝的端部向扭转部一侧鼓出而与钢筋分离,因而不仅导致美观 性变差,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击打混凝土时,钢丝的端部有时会从混凝土表面突出。当钢丝 从混凝土表面露出时,雨水通过钢丝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浸入内部,成为产生裂纹的原因。
因此,可以考虑在刀具及导向部前端部使钢丝变形并加以保持的机构。由此,由于 钢丝的末端部被保持于导向部上,所以在捆束后拉出导向部时,钢丝的始端部由被保持的 钢丝末端部压入,因而两端部均可停止在钢筋的内侧。 但是,当钢丝巻筒内残留的钢丝余量几乎变为零、最末次使用的钢丝末端部与残 留在钢丝巻筒一侧的钢丝端部之间的间隔变短时,所残留的钢丝片有时维持被刀具和导向 部前端部挂住的状态而导致堵塞。 当钢丝堵塞时,由于无法更换钢丝巻筒并进给新钢丝,所以必须分解导向部并除 去钢丝片。 在以往的钢筋捆束机中,如专利文献3、4所示,上下配置用于对钢丝附加巻曲皱 痕并使其巻曲的巻曲导向器。可开闭地设有可动巻曲导向器,形成了通过该可动巻曲导向 器开闭而易于将捆束后的钢筋从捆束机主体抽出的结构。而且,上述的开闭结构还具有作 为安全装置的功能。当可动巻曲导向器打开时,为了进行维修而放入手指或工具,或判断为 夹入某个物体的异常状态而不动作。为了将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开闭信号发送给捆束机主 体,需要设置连接捆束机主体的内部和外部的开口。进行可动巻曲导向器的检测的传感器,为了避免受灰尘、冲击、外部干扰的影响而配置于捆束机主体内部,所以从捆束机主体外部 向内部机械地传输信号。因此,与捆束机主体的信号传输部相比,形成了较大的开口。
专利文献3 :US5956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JP-A-09-165006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钢筋捆束机中,当可动巻曲导向器关闭时,上述开口也被巻曲导向 器罩封闭,所以钢丝小片之类的异物不易进入捆束机主体内。但是,在初始时/扭断时/钢 丝巻筒结束时等,所切断的钢丝小片有时会落入可动巻曲导向器。当可动巻曲导向器打开 时,可动巻曲导向器与巻曲导向器罩之间产生开口,所以切断后的钢丝小片有时会落入捆 束机主体内部。而且,可动巻曲导向器与巻曲导向器罩之间并不是完全被封闭,而是形成了 较小的间隙,所以朝上使用捆束机时或取除咬入的钢丝时,切断后的钢丝小片有时会在可 动巻曲导向器上滑落而从上述间隙进入捆束机主体内。 当钢丝片进入主体内时,有可能产生下述问题或咬入可动部件,或进入马达内而 使马达锁定,或磁传感器的检测出现偏差等,随之引起钢筋捆束机的动作不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始终可以使钢丝的 两端停止于钢筋内侧,并且可以良好地防止钢丝片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具备切断模114,其具有 沿着钢丝105的进给方向贯穿的钢丝贯穿孔117 ;刃部115a,其沿着上述钢丝贯穿孔117的 一端的开口 117a的开口面118移动并切断贯穿上述钢丝贯穿孔117的钢丝105的末端部 105b ;以及卡合部130,其在上述刃部115a上形成,在上述刃部115a回转时与上述切断后 的钢丝的末端部105b附近卡合,并折弯、保持上述末端部附近。上述刃部115a可以设置在 可回转地设于上述切断模114周围的刀具主体115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卡合部与切断后的钢丝的末端部附近卡合并折弯、保持该末 端部,所以切断后的钢丝端部一直被保持,直至扭转动作结束而捆束钢筋结束。因此,在捆 束钢筋结束后,在从钢筋拉出导向部之前,钢丝始端部由被保持的钢丝末端部压入,所以两 端部均可以停止于钢筋的内侧。而且,即使变成钢丝巻筒内的钢丝余量几乎为零的状态、最 后残留较短的钢丝片,该钢丝片也仅是与刀具主体的刃部的卡合部卡合,所以可以简单地 分离。因此,可以良好地防止钢丝片堵塞。 由于仅以刀具主体即可保持钢丝的末端部,所以对其他部件的形状没有限制。
上述卡合部130可以具有第1卡合面131,其由在切断钢丝时与钢丝105接触并 在切断钢丝时与上述开口面118相交的平面构成;和第2卡合面132,其在位于上述第1卡 合面131的上述钢丝贯穿孔的开口 117a的相反侧的部分与上述第1卡合面131以锐角相 交。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卡合部使上述刀具主体的刃部前端形成锐角,所以不必 采用特别的部件。因此,在改良的同时,可以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具有能够切实
防止混入可动巻曲导向器上的钢丝小片等异物进入捆束机主体内部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包括对钢丝附加巻曲皱痕并向下方送出的固定巻曲导向器5 ;可动巻曲导向器IO,其基部通过支轴15安装于 在捆束机主体2的下部形成的开口部14中,能够以上述支轴15为中心相对上述捆束机主 体2旋转,且接收自上述固定巻曲导向器5 —侧进给的钢丝并再次向上方的上述固定巻曲 导向器5引导;以及罩部27,设在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与上述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 之间,并始终填塞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与上述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之间的间 隙。 根据上述结构,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基部,通过支轴可向下方回转地设置于在捆束 机主体下部形成的开口部中,并且在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与上述开口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 了始终填塞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基部与上述开口部的上表面部之间的间隙的罩部,所以 与可动巻曲导向器是否回转无关,可以切实防止混入可动巻曲导向器上的钢丝小片等异物 进入捆束机主体内部。 另外,可以使上述罩部27的与上述支轴15垂直的断面形状形成以上述支轴15为 中心的圆弧状。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罩部的断面形成以上述支轴为中心的圆弧状,所以当可 动巻曲导向器回转时,罩部始终可以连续地填塞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基部与开口部的上表面 部之间的间隙。 上述罩部27可以形成折皱状。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罩部形成折皱状,所以即使随着可动巻曲导向器回转而 使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基部与开口部的上表面部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变小,也可以相应地始终 填塞上述间隙。 上述罩部可以与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一体或分体地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罩部与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一体或分体地形成,所以当 因成形问题或材料差异等无法一体成形时,罩部和可动巻曲导向器分体形成即可,若能够 一体成形,则可以一体成形,或者通过焊接等使分体的部件一体成形。


图1是本发明第1典型实施例涉及的钢筋捆束机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钢筋捆束机的导向部的内部构成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a)、图4(b)及图4(c)是皱痕附加机构的动作状态说明图。 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上述钢筋捆束机的斜视图。 图6(a)、图6(b)及图6(c)是从上方观察扭转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动作说明图。 图7(a)及图7(b)是表示钢筋捆束状态的斜视图。 图8是与内部机构一起表示本发明第2典型实施例涉及的钢筋捆束机的斜视图。 图9(a)是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待机状态的剖视图,图9(b)是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动 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周边部斜视图。 图11是可动巻曲导向器的斜视图。 图12是可动巻曲导向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13(a)及图13(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罩部的待机状态与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待机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典型实施例> 在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101表示钢筋捆束机。在设于钢筋捆束机101的捆束 机主体102上的收纳室103中,安装巻绕用于捆束钢筋的钢105的钢丝巻筒。通过拉动扳 机104,上述钢丝巻筒一边旋转,一边将钢丝105进给到设在捆束机主体102的前端的导向 部106中。通过导向部106,一边对钢丝105附加巻曲铍痕,一边将钢丝105送出到配置于 导向部106的内侧的钢筋107的周围。在将钢丝105缠绕到钢筋107的周围后,将钢丝105 的根部侧切断,并且扭转缠绕的部分而捆束钢筋107。 在捆束机主体102上,设置了用于使从钢丝巻筒拉出的钢丝105通过的导向管 108。导向管108的一端108a向收纳室103开口。导向管108的另一端108b位于导向部 106的前侧。在导向管108的中途部配置了钢丝105的进给机构。在进给机构中,通过电动 马达(未图示)将钢丝105向前方送出。 在导向管108的前端,形成了使送入捆束机102的钢丝105巻曲并送出而附加巻 曲皱痕的导向部106。导向部106的前端以圆弧状弯曲。以导向部106的前端对钢丝105 附加巻曲皱痕,并在导向部106的前端与下部导向器109之间使钢丝105环绕在钢筋107 的周围。 在导向部106上设置了皱痕附加机构,其使被笔直状引导而通过导向管108的内 部的钢丝105巻曲而附加巻曲皱痕。 S卩,在导向部106上设置了 J字形的导向框架113。在导向框架113上依次配置 了 用于引导来自钢丝巻筒的钢丝105的进给的导向管108的端部、用于在送出规定量的钢 丝105后将钢丝105切断的钢丝切断机构111以及用于使经由钢丝切断机构lll进给的钢 丝105弯曲的固定巻曲导向器112。 导向管108的端部108b配置于接近导向框架113前端的弯曲部的基部上。而且, 导向管108的端部108b收縮,钢丝105被从确定的位置导出。所导出的钢丝105,在被送出 规定量并缠绕到钢筋107上后,由切断机构111切断。 当钢丝105的进给量达到规定量时,钢丝切断机构111切断钢丝105。钢丝切断机 构111包括固定于导向框架113上的轴状的切断模114、可回转地设置于切断模114周围 的刀具主体115以及用于使刀具主体115回转的驱动杆116。 在切断模114上沿着钢丝105的进给方向贯穿地形成钢丝贯穿孔117。钢丝贯穿 孔117的一端向导向管108的端部108b开口。钢丝贯穿孔117的另一端向固定巻曲导向 器112开口 。钢丝贯穿孔117的直径形成如下程度从导向管108进给的钢丝105贯穿通 过时,钢丝105不会与钢丝贯穿孔117接触。 当刀具主体115回转时,刃部115a沿着位于钢丝贯穿孔117的靠近固定巻曲导向 器112 —侧的端部上的开口面118移动。在使钢丝105贯穿钢丝贯穿孔117之后,由驱动 杆116使刀具主体115回转而使其刃部115a沿着位于钢丝贯穿孔117的靠近固定巻曲导向器112—侧的端部上的开口面118移动时,钢丝105被切断。 固定巻曲导向器112被固定于导向框架113的前端侧。如图2所示,固定巻曲导 向器112形成了与两侧的导向框架113协动并向使钢丝105巻曲的方向引导的导向槽120。
另外,在导向部106上,在固定巻曲导向器112的附近形成了巻曲拾入导向器 122(参见图3),其拾入从固定巻曲导向器112送出并以环形环绕返回的钢丝105的始端 部,并为了再次进行环绕进给而进行引导。 在上述结构中,从导向管108送出的钢丝105通过切断模114的钢丝贯穿孔117 并被沿着固定巻曲导向器112的导向槽12进一步送出。由于钢丝105随着钢丝105的进 给速度而以一定的压力与导向面接触,所以钢丝105被折弯成弯曲状而附加了巻曲皱痕。
在上述导向管108的端部(也可以是端部附近)设置了第1导向销123和第2导 向销124。第1导向销123与第2导向销124向导向管108的内侧突出。第2导向销123 的下端与第2导向销124的上端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与钢105的直径基本相同的间隔。由 此,构成钢丝105的弯曲外侧的外侧面由第1导向销123引导、构成钢丝105的弯曲内侧的 内侧面由第2导向销124引导着通过。 在固定巻曲导向器112的前端内侧设置了第3导向销125。第3导向销125以比 固定弯曲导向器112的导向面略微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因此,被沿着固定巻曲导向器 112的导向槽120送出的钢丝105的弯曲的外侧面与第3导向销125接触并被向图1的下 方进给。另外,优选上述第1至第3导向销如超硬销或陶瓷销那样由高硬度材料构成。
如上所述,被从导向管108送出的钢丝,在与配置于导向管108的前端侧的第1导 向销123和第2导向销124接触并通过切断模114后,钢丝105被沿着固定巻曲导向器112 的内侧面送出,并与第2导向销125强力接触而附加了弯曲的皱痕。这样,钢丝105与高硬 度的第1至第3导向销123至125接触,并不会与导向管108的前端、切断模114或导向槽 120直接接触。 另外,在以导向部106对钢105附加巻曲皱痕、送出到配置于导向部106内侧的钢 筋107的周围并缠绕到其周围之后,钢丝105的根部侧被切断机构111切断,并且所缠绕的 部分由扭转装置扭转而捆束上述钢筋107。 在图6(a)及图6(b)中表示扭转装置。通过电动马达使设在图1的P部上的可开 闭地枢装一对钩部128的轴套129前进移动,以使钩部128闭合动作,从而如图6(c)所示 地握持以环形缠绕在钢筋周围的钢丝105。在握持住钢105后,使钩部128与轴套129—起 旋转,扭转钢丝105而捆束钢筋。然后,使钩部128反转,并且使轴套129后退移动而与钢 丝105脱离,返回到初始位置。当上述轴套夹紧钢丝环前进时,使上述切断机构111的驱动 杆116动作,切断(剪断)钢丝105。 如图4(a)所示,在刀具主体115的刃部115a上形成了能够保持钢丝末端部的卡 合部130。由卡合部130形成钢丝末端部保持机构。上述卡合部包括在切断时能够与贯 穿钢丝贯穿孔117的钢丝105的下表面卡合的第1卡合面131和从第1卡合面131的前端 部以锐角形成并在切断钢丝105后能够与钢丝105的下表面卡合的第2卡合面132。第1 卡合面131由在切断钢丝时与钢丝贯穿孔117的开口面118相交的平面构成。(另外,在实 施例中,构成第1卡合面131的平面与钢丝贯穿孔117的开口面118,在切断钢丝时大约以 90度相交。但是,即使上述切断钢丝时的相交角度不是大约90度,也能够切断钢丝。)第2
7卡合面132在位于第1卡合面131的钢丝贯穿孔的开口 117a的相反侧的部分与第1卡合 面131相交。第1卡合面131和第2卡合面132以锐角相交。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刀具主体115的刃部115a上形成了卡合部130,所以在以 导向部106对钢丝105附加巻曲皱痕并缠绕到钢筋107的周围后,钢丝切断机构111进行 动作,当刀具主体115回转时,在其中途,如图4(b)所示,卡合部130的第1卡合面131与 被切断的钢丝105的末端部105b附近卡合并将其上推。由此,由于钢105的一部分虽然与 导向槽120的槽底接触,但是无法继续上推,所以钢丝105的末端部附近被第1卡合面131 的前端部133折弯。在刀具主体115回转结束后,如图4(c)所示,钢丝105的末端部105b 也仍然被第1卡合面131的前端挂住而保持在与第2卡合面132卡合的状态。因此,如图 5所示,钢丝105的始端部105a —直被包括保持于导向部106上的钢丝105的末端部105b 的部分挂住而压入,直至在捆束钢筋后将导向部106与捆束机主体102 —起拉出。结果,钢 丝105的两端部105a、105b无法自如移动,如图7(a)所示,无法停止于钢筋的内侧。而且, 在钢丝巻筒内的钢丝105的余量几乎变为零的状态下,如图4(c)所示,即使最后剩下较短 的钢丝片105p,该钢丝片105p也只是与刀具主体115的卡合部130卡合,因而可以简单地 脱离。因此,可以良好地防止钢丝片105p堵塞在导向部106内。 另夕卜,由于仅以刀具主体115即可保持钢丝105的末端部,所以对其他部件的形状 没有限制。〈第2典型实施例> 在图8中,附图标记1表示钢筋捆束机。在设于钢筋捆束机1的捆束机主体2上 的收纳室3中,安装巻绕用于捆束钢筋的钢丝4的钢丝巻筒(未图示)。 一边使上述钢丝巻 筒旋转,一边将钢丝4进给到设在捆束机主体2的前端的固定巻曲导向器5中,以固定巻曲 导向器5对钢丝4附加巻曲皱痕、将钢丝4送出并缠绕到钢筋6的周围,将钢丝4的根部侧 切断,并且扭转所缠绕的部分,从而捆束钢筋6。 在捆束机主体2上,设置了用于使从钢丝巻筒拉出的钢丝4通过的导向管7。导向 管7的一端向收纳室3开口,另一端向固定巻曲导向器5的基部开口。在导向管7的中途 部上配置了钢丝4的进给机构,作为一对进给齿轮(未图示)。钢丝4被进给齿轮夹持,并 通过其旋转而送出钢丝4。 当通过扳机8使开关接通时,电动马达旋转,钢丝进给齿轮旋转。通过钢丝进给齿 轮的旋转,巻绕在收纳于收纳室中的钢丝巻筒上的钢丝4通过导向管7并被进给到捆束机 主体2的前方。 在捆束机主体2的前端突出地配置了 上述固定巻曲导向器5,其对从钢丝巻筒送 出的钢丝4附加巻曲皱痕并向下方送出;和可动巻曲导向器10,其进行引导,使得由固定巻 曲导向器5进给的钢丝4再次返回至上方的固定巻曲导向器5的规定位置。固定巻曲导向 器5的前端以圆弧状弯曲,在此处附加巻曲皱痕并在固定巻曲导向器5的前端与可动巻曲 导向器10之间以环状环绕并缠绕到钢筋6的周围。 而且,在固定巻曲导向器5上配置了钢丝切断机构(未图示)。当钢丝4的进给量 达到规定量时,钢丝切断机构将钢丝切断。 在捆束机主体2的内部,配置了前端部设有扭转用钩部12的钢丝扭转装置11。
在钢丝扭转装置11中,通过电动马达9使可开闭地枢装钩部12的轴套13前进移动而使钩部12进行闭合动作,从而握持以环形缠绕在钢筋6的周围的钢丝4。通过使钩部 12随轴套13—起旋转并扭转钢丝4,从而捆束钢筋6。然后,使钩部12反转并使轴套13后 退移动而与钢丝4脱离,返回至初始位置。随着上述轴套13的前进移动,在切断钢丝4后 扭转钢丝4。 另外,由未图示的控制电路对上述进给齿轮的旋转、钢丝4的切断、钢丝扭转装置 11的动作等进行顺序控制。而且,控制电路也可以根据进给齿轮的旋转量测定钢丝4的进给量。 如图9(a)、图9(b)及图10所详示的那样,为了便于进行维护等作业,可动巻曲导 向器10以可通过支轴15向上方回转的方式设置于在作业捆束机主体下部形成的开口部14 中。 开口部14形成于构成捆束机主体下部的前面壁17的中央部,其上表面部16包括 断面形成圆弧状的凹面部18和在凹面部18的后部形成三角槽状的凹部20。开口部14的 下部由构成上述前面壁17的下部的起立壁21形成。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前部形成了前端宽度变宽地形成的 导向槽22,在后部形成板状部23。在板状部23上,在导向槽22的基部两侧立起形成导向 部件24,该导向部件24以钢丝不会左右摇摆的方式进行引导。在板状部23的两侧形成了 起立缘25。起立缘25的前端与导向部件24形成一体。起立缘25的基部25a形成圆弧状。 在其中心部形成了轴承孔26。在其中一个起立缘25的后方延长地形成了抵接片33。
在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的上部配置了罩部27。该罩部27包括断面呈圆弧 状的罩主体28、从罩主体28的前端下部垂下地形成的下壁片30和从下壁片30的两侧端向 后方折弯的侧片31。在罩主体28的后端形成了弹簧支架槽29,在侧片31上形成了轴承孔 32。另外,以上述罩主体28的圆弧的中心部为轴承孔3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
上述罩部27,与扭转螺旋弹簧34 —起配置于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板状部23上, 并由插通两个轴承孔26、32的支轴15进行连接。而且,侧片31与抵接片33抵接到板状部 23上。因此,如图9(a)及图9(b)所示,罩部27始终可以与可动巻曲导向器10—体回转。
上述支轴15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设在捆束机主体的开口部14的内部两侧的轴承部 (未图示)上,扭转螺旋弹簧34的一端34a从罩部27的弹簧支架槽29突出并与开口部14 的上表面部16的凹部卡合。另一端34b卡合到板状部23上。由此,虽然可动巻曲导向器 10被以前端侧向上方回转的方式施力,但是例如,由于板状部23的后部端面与开口部14的 下部接触,所以可以静止在此位置上,并克服扭转螺旋弹簧34的弹力而使可动巻曲导向器 10向下方回转。 根据上述构成,罩部27始终填塞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与上述开口 14的上表 面部16之间的间隙。当由于某种原因使可动巻曲导向器10向下方回转时,如图9(b)所示, 罩部27也同时回转。由于罩主体28的断面也形成圆弧状,所以继续维持上表面部16与开 口部14之间的间隙被填塞的状态(此时,可以设定成罩主体28与上表面部16相滑接的程 度的尺寸)。因此,由于在可动巻曲导向器10回转前后始终能够填塞上述间隙,所以可以切 实地防止混入可动巻曲导向器10上的钢丝小片等异物35进入捆束机主体的内部。
另外,罩部27只要是在可动巻曲导向器10回转前后始终能够填塞上述间隙的结 构即可。因此,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如图13(a)及图13(b)所示,也可以使罩部27以折皱状构成。 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当使可动巻曲导向器IO向下方回转时,罩部27伸縮动作。 因此,即使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的板状部23与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之间的间隙 随着可动巻曲导向器10回转而变大或变小,也可以相应地始终填塞上述间隙。
而且,如图14、图15所示,也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罩部27的罩主体28,使其前半 部构成断面呈圆弧状的弯曲部28a,并使其后半部构成具有挠性的波形部28b。同样地,在 这种情况下,即使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的板状部23与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之间 的间隙随着可动巻曲导向器10回转而变大或变小,也可以相应地始终填塞上述间隙。
此外,罩部不必非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与可动巻曲导向器分体形成。如果可能,也 可以使两者形成一体,或使两者分体形成并通过焊接等形成一体。
权利要求
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具备切断模(114),其具有沿着钢丝(105)的进给方向贯穿的钢丝贯穿孔(117);刃部(115a),其沿着上述钢丝贯穿孔(117)的一端的开口(117a)的开口面(118)移动并切断贯穿上述钢丝贯穿孔(117)的钢丝(105)的末端部(105b);以及卡合部(130),其在上述刃部(115a)上形成,在上述刃部(115a)回转时与上述切断后的钢丝的末端部(105b)附近卡合,并折弯、保持上述末端部附近。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刃部(115a)设置于可回转地设在上述 切断模(114)周围的刀具主体(115)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卡合部(130)具有第l卡合面(131),其由在切断钢丝时与钢(105)接触并在切 断钢丝时与上述开口面(118)相交的平面构成;以及第2卡合面(132),其在位于上述第1 卡合面(131)的上述钢丝贯穿孔的开口 (117a)的相反侧的部分与上述第1卡合面(131) 相交;上述第1卡合面(131)与上述第2卡合面(132)以锐角相交。
4. 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具备对钢丝附加巻曲皱痕并向下方送出的固定巻曲导向器(5);可动巻曲导向器(IO),其基部通过支轴(15)安装于在捆束机主体(2)的下部形成的开 口部(14)中,能够以上述支轴(15)为中心相对上述捆束机主体(2)旋转,且接收自上述固 定巻曲导向器(5) —侧进给的钢丝并再次向上方的上述固定巻曲导向器(5)引导;以及罩部(27),其设在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与上述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之 间,并始终填塞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的基部与上述开口部(14)的上表面部(16)之间 的间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罩部(27)与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 一体地形成。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罩部(27)与上述可动巻曲导向器(10) 分体地形成。
7. 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罩部(27)具有以上述支 轴(15)为中心的圆弧状的、与上述支轴(15)垂直的断面形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罩部(27)与上述开口部(14)的上述上 表面部(16)滑接。
9. 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束机,其中,上述罩部(27)形成折皱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捆束机,其包括切断模(114),其具有沿着钢丝(105)的进给方向贯穿的钢丝贯穿孔(117);刃部(115a),其沿着上述钢丝贯穿孔(117)的一端的开口(117a)的开口面(118)移动并切断钢丝(105)的末端部(105b);以及卡合部(130),其在上述刃部(115a)回转时与上述切断后的钢丝的末端部(105b)附近卡合,并折弯、保持上述末端部附近。
文档编号E04G21/12GK101748897SQ20091025835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2日
发明者笠原章, 草刈一郎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