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243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屋顶使用的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十分匮乏,为开发淡水资源,许多地方 在地下建储水池,将建筑物顶面雨水先集中收集起来,然后再分别抽取利用,这方法可有效 减少地下水用量,但需建设大型储水池,建设投资大,易受场地制约,实施难度大,而且不利 于分户利用,使用成本高。 目前,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靠收集雨水经过简单沉淀、过滤处理后加以重复利用 的技术,处理后的雨水可以作为中水使用,如冲刷厕所、浇灌绿地、喷洒路面或回灌地下,实 现雨水的零排放。对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缓解缺水状况, 同时避免雨水与污水混合,从减小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和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合理,在对屋顶 雨水收集的同时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蓄池与出水口 , 所述储蓄池的内部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分为细沙过滤层与沙砾过滤层,在所述细沙过 滤层的上侧还设有防溅石层。 所述细水过滤层设置于所述沙砾过滤层的上侧。 所述防溅石层的上侧还设有落水管。 所述储蓄池的池壁一侧还设有防水层。 所述储蓄池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蓄池与出水口,储蓄池的池壁一侧还 设有防水层,其内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分为细沙过滤层与沙砾过滤层,细水过滤层设置于 沙砾过滤层的上侧,在细沙过滤层的上侧还设有防溅石层,防溅石层的上侧还设有落水管。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对屋顶雨水收集的同时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多次过 滤,能够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可用于灌溉、绿化等方向的回用,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降 低了自来水的使用量,还有效解决了雨水排放及清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落水管 2防溅石层[0015] 3细沙过滤层 4沙砾过滤层 5出水口 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包括储蓄池与出水口 5,储蓄池的底部与出水口 5相连通,储蓄池的池壁一侧还设有防水 层。在储蓄池的内部设有过滤层,该过滤层分为细沙过滤层3与沙砾过滤层4,细沙过滤层 3设置于沙砾过滤4的上侧,在细沙过滤层3的上侧还设有防溅石层2。防溅石层的上侧还 设有落水管。 屋顶雨水通过建筑落水管进入,经过具有保护性的防溅石层,通过由沙组成的细 沙过滤层与沙砾过滤层,过滤后的雨水通过通向水平方向的出水口流出,进入场地雨水收 集系统。在雨水储蓄池与建筑之间由建筑防水层3-6隔开。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蓄池与出水口,所述储蓄池的内部设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分为细沙过滤层与沙砾过滤层,在所述细沙过滤层的上侧还设有防溅石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过滤层设置于所述沙砾过滤层的上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石层的上侧还设有落水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池的池壁一侧还设有防水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池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蓄池与出水口,储蓄池的池壁一侧还设有防水层,其内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分为细沙过滤层与沙砾过滤层,细水过滤层设置于沙砾过滤层的上侧,在细沙过滤层的上侧还设有防溅石层,防溅石层的上侧还设有落水管。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对屋顶雨水收集的同时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能够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可用于灌溉、绿化等方向的回用,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降低了自来水的使用量,还有效解决了雨水排放及清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D13/04GK201538984SQ200920246369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俞孔坚, 孟亚凡, 林里, 胡含宇, 贾军 申请人: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