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24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两固定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通道。
背景技术
发展邮轮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于港口建设。为供国际邮轮,特别是大型邮轮的 停靠,需要积极建设港口硬件设施以及完善软件接待环境。随着现代国际邮轮业的高速发 展,国内邮轮码头建设向着空港化发展将成为趋势。与飞机乘客存在区别的是,国际邮轮在 靠泊期间,邮轮客人具有"短时间,大流量"的特点。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在繁忙的码头让旅 客无障碍通行。 在邮轮码头,侯船室与邮轮之间有一定距离。 一种现有技术是在侯船室与邮轮之 间安装登船桥,旅客通过登船桥从侯船室到达邮轮。然而,登船桥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地 理位置及现场的整体安排,例如在一些邮轮码头,在邮轮停泊位置与侯船室之间会修建有 固定的建筑物,即登船廊道,这样,在侯船室与登船廊道之间会有一段距离,旅客先从侯船 室经过这段距离到达登船廊道,再通过登船廊道到达邮轮。然而,码头的货车也会在登船廊 道与侯船室之间的这段距离通行。 这样,怎样确保旅客从登船廊道到达侯船室成为一个问题,如果让旅客自行横穿 过道通行,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不能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如果在登船廊道与侯船楼 之间直接修建一个固定的通道,由于高度上的限制导致一些货车不能通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即通道 装置在伸开时可以用于运送旅客,在不需要运送旅客的时候,通道装置縮回,以让货车通 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该装置设 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地轨、一固定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活动通道, 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安装于地面,并与其中一个固定建筑物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活动通道与 该固定通道套接,其中设置有一行走装置和一第一滑动副,所述行走装置沿该地轨行走,位 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前端,其中在该行走装置被驱动,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相对于该 固定通道伸展或者收縮,所述第一滑动副位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后端,在该固定通道 内滑动。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固定通道中在两侧壁与地板交接处设置有导轨,供该第一滑动 副滚动。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固定通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后退止档和至少一 个第一伸縮止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后退止档,从该固定通道的前端的至少一侧向外 伸出,防止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退回时与该固定通道相撞,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伸縮止档,从 该固定通道的前端的至少一侧向内伸出,防止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第一滑动副滑出固定
4通道。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固定通道通过分布在两个侧部上的支腿安装到地面。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支腿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通道侧壁的宽度。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地轨高出地面约5mm-10mm。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地轨的内侧或外侧上设置有宽度约为40-60mm的沟槽。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一与该另一个固定建筑物的
入口相适应的接口。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接口的底部,包括沿该一对地轨行走的主 动轮和用于驱动该主动轮的驱动装置。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地轨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对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伸出位 置机械限位的至少一个极限位止档。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至少一个活动通道装置包括第一活动通道和第二活动通道,其 中所述第一活动通道,与所述固定通道套接,并通过设置在前端的一对从动轮沿所述地轨 行走,以及通过该第一滑动副沿该固定通道滑动,所述第二活动通道,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 套接,并通过一第二滑动副沿该第一活动通道滑动,其中该第二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用 于与该另一固定建筑物对接的接口。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从动轮通过加宽支架固定在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主动轮或所述从动轮为有缘滚轮,其边缘限定在所述沟槽中。 上述的通道装置的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后退止档和至少一个
第二伸縮止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后退止档,从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的两侧向外伸出,
防止该第二活动通道退回时与该第一活动通道相撞,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伸縮止档,从该第一
活动通道的前端的两侧向内伸出,防止该第二活动通道的第二滑动副滑出固定通道。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 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装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装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收縮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装置展开时的主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装置的固定通道的主视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固定通道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通道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第一活动通道的侧视图; 图5A为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通道的主视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第二活动通道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地轨安装到地面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003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是,在两个固定建筑物之间设置通道装置,其可包含一个 固定通道,和一个或多个活动通道。当有旅客通行的时候,将活动通道沿固定通道滑动得以 伸展,使其与两个固定建筑物对接,如图1A所示;而当没有旅客通行的时候,令活动通道回 縮,而可以使货车通行,如图1B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20,设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例如图1A 所示的候船室11和登船廊道12之间。首先,该通道装置20包括一固定通道22,该固定通 道22安装在地面,其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建筑物连接,例如候船室11。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该通道装置2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动通道23 和24,可以沿安装在地面26上的地轨(未示出)行走。出于稳定性因素的考虑,较佳的是, 安装于地面的地轨也可以设置为一对。第二活动通道24的前端还设有一接口 242,如图2 所示,用于与另一固定建筑物,如登船廊道12,进行对接。 其中,第一活动通道23与固定通道22套接。第二活动通道24与第一活动通道23 套接。另外,地轨21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一极限位止档211,用于对第二活动通道24的伸 出位置进行机械限位。 结合图1A和1B,当第一活动通道23、第二活动通道24完全縮回时,在活动通道与 登船廊道12之间形成过道,货车可以从该过道无障碍地通行。当第一活动通道23、第二活 动通道24完全伸出时,侯船室11与登船廊道12被连接,旅客可以通过该通道从侯船室11 到达登船廊道12。 如图3A所示,固定通道22中在两侧壁224与地板交接处设置有导轨221,另外, 固定通道2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后退止档222和第一伸縮止档223。其中,第一后退止 档222从固定通道22的前端的一侧向外伸出,用于防止第一活动通道23退回时与固定通 道22相撞。第一伸縮止档223从固定通道22的前端的一侧向内伸出,用于防止第一活动 通道23的第一滑动副滑出固定通道22。较佳的是,第一后退止档222和第一伸縮止档223 也可以分别设置为一对。 从图3B中可见,固定通道22的两个侧部224设置有支腿225,用于将该固定通道 22安装到地面。为了保持更好的支撑稳定性,可以将固定通道的支腿225的宽度设置为大 于固定通道侧壁224的宽度。 由图4A可见,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端设置有一对从动轮231,第一活动通道23通 过该从动轮231沿着地轨(未示出)行走。第一活动通道23的后端设置有一第一滑动副 234,第一滑动副234沿设置在固定通道22内的导轨221滑动。 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后退止档235和第二伸縮止档236,其中第 二后退止档235从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端的两侧向外伸出,用于防止第二活动通道24退 回时与第一活动通道23相撞。第二伸縮止档236从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端的两侧向内伸 出,防止该第二活动通道24的第二滑动副滑出固定通道22。应当指出,此处的第二后退止 档235和第二伸縮止档236也可以分别设置为一对。 如图4B所示,为了使得第一活动通道23更加稳固,在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端的 底部还设有加宽支架233,此时从动轮231通过加宽支架233固定在第一活动通道23的前 端。其中,从动轮231可以设置为有缘滚轮。 第二活动通道24的后端设有一第二活动副241,通过第二活动副241能够实现其在导轨221上沿着第一活动通道23进行滑动。如图5A和5B所示,第二活动通道24的前 端设有一与另一固定建筑物相适应的接口 242,该接口 242的底部还设置有一行走装置25, 当行走装置25被驱动时,促使第二活动通道24运动,接着带动第一活动通道23,使得第一 活动通道23、第二活动通道24相对于固定通道22伸展或者收縮。其中,行走装置25包括 主动轮251和驱动装置252。驱动装置252能够驱动主动轮251,使其在地轨21上行走。其 中的主动轮251也可设置为有缘滚轮。 为了提高其安全性,在第二活动通道24的接口 242处还安装有安全栏杆243。该 安全栏杆243为活动连接,其中一端设有搭扣装置244,在需要时安全栏杆243的一端可以 被取下。 如图6所示,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地轨21的内侧设置有沟槽211。设置在第一 活动通道23前端的从动轮231和设置在第二活动通道24的主动轮251的边缘即被限定在 该沟槽211内。由于沟槽211被限定在地轨的内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缘滚轮还同时具 有限位的作用。为便于安装有缘滚轮,沟槽211的宽度约为40-60mm。此外,地轨21被填埋 在地面26以下的位置。更为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地轨21高出地面26,以便于本实用新 型的行走装置的安装和运行。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考虑到地轨21不会妨碍货车的通行,因 此,地轨21高出地面的距离限定在约5-10mm的范围内。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沟槽211也可 以设置在地轨21的外侧。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 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 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 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运送旅客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道装置设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地轨;一固定通道,安装于地面,并与其中一个固定建筑物连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与该固定通道套接,设置有一行走装置,沿该地轨行走,位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前端,其中在该行走装置被驱动,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相对于该固定通道伸展或者收缩,和一第一滑动副,位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后端,在该固定通道内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通道中在两侧壁与地板交接 处设置有导轨,供该第一滑动副滚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通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 至少一个第一后退止档,从该固定通道的前端的至少一侧向外伸出,防止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退回时与该固定通道相撞,禾口至少一个第一伸縮止档,从该固定通道的前端的至少一侧向内伸出,防止该至少一个 活动通道的第一滑动副滑出固定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道通过分布在两个侧部 上的支腿安装到地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通道侧 壁的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高出地面约5mm-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的内侧或外侧上设置有宽 度约为40-60mm的沟槽。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 一与该另一个固定建筑物的入口相适应的接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接口的底 部,包括主动轮,沿该一对地轨行走;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主动轮。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 对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伸出位置机械限位的至少一个极限位止档。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活动通道装置包括 第一活动通道,与所述固定通道套接,并通过设置在前端的一对从动轮沿所述地轨行走,以及通过该第一滑动副沿该固定通道滑动,禾口第二活动通道,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套接,并通过一第二滑动副沿该第一活动通道滑 动,其中该第二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该另一固定建筑物对接的接口。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通过加宽支架固定在 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或所述从动轮为有 缘滚轮,其边缘限定在所述沟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设置有 至少一个第二后退止档,从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的两侧向外伸出,防止该第二活动通道退回时与该第一活动通道相撞,禾口至少一个第二伸縮止档,从该第一活动通道的前端的两侧向内伸出,防止该第二活动通道的第二滑动副滑出固定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通道装置,该通道装置设置在两固定建筑物之间,并包括安装于地面的地轨、一固定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活动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安装于地面,并与其中一个固定建筑物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活动通道与该固定通道套接,其中设置有一行走装置和一第一滑动副,所述行走装置沿该地轨行走,位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前端,其中在该行走装置被驱动,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相对于该固定通道伸展或者收缩,所述第一滑动副位于该至少一个活动通道的后端,在该固定通道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运送旅客,还可以实现货车的无障碍通行。
文档编号E04B1/343GK201546326SQ20092024625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旭荣, 朱洁, 杜远兵, 胡珊, 赵丹 申请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