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钢桁架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33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间钢桁架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屋架形式,尤其涉及一种在铜冶炼行业的空间钢桁架屋架。
背景技术
目前,铜电解车间基本上都是采用平面梯形钢管屋架,屋面采用预制钢筋砼板,这 种屋面结构体系屋面自重荷载大,屋架支撑体系复杂,结构用钢量大,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形截面空间钢桁架屋架,该屋架可以降低屋面高 度,縮短施工周期,降低造价,节约能源,克服了原屋架屋面自重大,施工周期长,结构造价 高的缺点。 —种空间钢桁架屋架,其特征在于屋架采用截面三角形,屋架的上下弦不在同一 平面上,通过腹杆对屋架上下弦杆形成稳定支撑,从而屋架自身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 体系,与平面屋架相比可以大大减少屋架的支撑体系,稳定性能远优于平面屋架体系。
—种空间钢桁架屋架,其特征在于三角形空间屋架上弦采用H型钢,腹杆及下弦 杆采用钢管,H型钢具有良好的承受轴压力和弯矩的性能,钢管具有良好的承受轴向力的性 能,电解屋架上弦承受轴压力和弯矩,腹杆及下弦杆承受轴向力,充分发挥了杆件的良好受 力性能,结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与传统屋架相比可节约大量投资。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縮短现场施工工期,降低综合成本,原平面屋架稳定性 差,支撑多,施工周期长。而本发明的屋架自身是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支撑少,施工周 期短。2、安全性能好,原平面屋架纵向系杆间距一般在6m左右,稳定性差,而采用本发明, 屋面弦杆节点间距在3m左右,稳定性大大提高,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结构安全性能得 到提高,3、结构经济效果明显,降低了屋架用钢量,降低了屋架高度,电解厂房为保温厂房, 由于屋架高度的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厂房高度,减小了厂房的体积,厂房投入生产使用后可 以节约能源。


图1为本发明的空间钢桁架屋架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间钢桁架屋架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间钢桁架屋架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应由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建筑钢结构施工、安装单位完成,具体
实施主要分工厂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两阶段。
钢桁架屋架的加工采用在工厂加工制作,首先采购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准备好焊 接设备。上弦杆2为焊接H型钢,腹杆4和下弦杆3均为成品高频焊接管,焊接H型钢的加 工制作过程为先按截面要求切割钢板,然后将钢板之间先用点焊固定,再采用埋弧焊机对 整个构件焊缝进行施焊,腹杆4下弦杆3购设计所需的成品钢管,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管进行 相关性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好节点板。上弦杆2、腹杆4、下弦杆3、节点板准备好后就 是拼装焊接,焊接时先采用局部电焊定位,然后采用自动埋弧焊将各条焊缝焊好。加工过程 中应反复校对外型尺寸,避免产生过大偏差。本发明的钢桁架屋架屋面弦杆节点间距在3m 左右,稳定性大大提高,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结构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屋面斜度l : 10, 方便屋面排水。焊接完成后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最后是喷涂二遍底漆。现场安装施工前 应复核土建柱1顶预埋螺栓定位,确认无误后开始钢桁架吊装,吊装时采用两点对称绑扎 起吊就位安装。钢桁架起吊后距柱基准面100mm时徐徐就位,待钢桁架吊装就位后进行对 接调整校正,然后固定连接。钢桁架吊装时随吊随用经纬仪校正,有偏差随时纠正。相邻桁 架吊装完成后马上安装支撑,最后吊装屋面檩条、屋面板体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空间钢桁架屋架,其特征在于屋架采用截面三角形,屋架的上下弦不在同一平面上,通过腹杆对屋架上下弦杆形成稳定支撑,从而屋架自身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钢桁架屋架,其特征在于三角形空间屋架钢桁架上弦 采用H型钢制作,下弦杆及腹杆采用钢管。
全文摘要
一种空间钢桁架屋架,屋架采用截面三角形,屋架的上下弦不在同一平面上,与平面屋架相比可以大大减少屋架的支撑体系,稳定性能远优于平面屋架体系。三角形空间屋架上弦采用H型钢,腹杆及下弦杆采用钢管,充分发挥了H型钢良好的承受轴压力和弯矩的性能以及杆件的良好受力性能,结构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安全可靠。与传统屋架相比可节约大量投资,缩短现场施工工期,降低屋架用钢量,降低了屋架高度,降低综合成本,安全性能好。电解厂房为保温厂房,由于屋架高度的降低,从而可以降低厂房高度,减小了厂房的体积,厂房投入生产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E04B1/24GK101775876SQ20101010192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左菊林, 徐赤农, 李大浪, 李小毛, 蔡飞, 袁蔚文, 黄恒平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