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智能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6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智能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尤其是一种设置于道路下的地下智能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渐渐成为城市家庭的必需品,再加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物 流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停车难成为一个困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难题。现有的停车场大 多建设在大型商场或办公场所附近或地下,停车点少,使车辆常常需行驶很远的距离才能 到达停车场;停车场的停车位少,使得车辆到达停车场后常常会由于没有停停车位而需再 继续寻找停车场和停停车位,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的停车场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城市街道道路下 方,可分布于城市各个位置的地下智能车库。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其包括地 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地上部分包括一防水密闭门及 一进车通道,地下部分包括多个停车位、公用通道及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一升 降系统,每个停车位及公用通道均设置有双轨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的凹槽轨道均连接至 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升降系统包括一升降机,其上铺设有与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匹配的 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配设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的承载车,承载车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 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自动驶出或驶入停车位并经公用通道自动驶出或驶入升降机,升降机可 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的指令自动升降。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承载车的电动机始终连接电源线及与中央数字信号 控制系统连接的信号线。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停车位的墙壁上,还设有空气通风设备、水位 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用于排水的自动抽水泵、用于防火的自动喷水系统。其中,水位感应 器、自动抽水泵、烟火感应器及自动喷水系统均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水位感应器 感应到车库的水位高过警戒线,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控制系 统发送指令给自动抽水泵,使自动抽水泵自动抽水,以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同理,烟火感 应器感应到车库的内发生烟火,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控制系 统发送指令给自动喷水系统,使其自动喷水灭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的地上部分设置 于路肩上,地下部分位于城市街道的下方,可节约大量土地面积,在城市的各个位置都可建 造,技术简单可靠,又可有效缓解停车点少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 取车停车全程智能化,避免了车辆盲目驶入地上或地下停车场后到处找停车位,且很可能 找不到停车位的困扰。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地下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地下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承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包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 控制系统。地上部分设置于城市街道的路肩上,地下部分即车库主体设置于道路的下方。如图1所示,地上部分包括一安全护栏11和一进车通道12,该进车通道12为一密 闭建筑,其一面设置一密封门13,该密封门13可起到防盗和防水的作用,该安全护栏11和 密封门13均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地上部分还包括一刷卡器14,其与该中 央数字信号系统连接。需停放的车辆驾驶者在刷卡器14上刷卡,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 出开启指令,安全护栏11升起,密封门13打开,车辆即可进入该进车通道12。进车通道12 内设有一进出车口。地下部分为钢筋水泥等防水材料建成的空间,其内设有多个停车位及多车共用的 凹槽轨道,以及供车辆上下的升降系统。如图2及图3所示,该地下部分包括一车库部分及 一升降系统部分。车库部分包括位于地下部分一边的一排三个停车位21及位于地下部分 另一边的公用通道。升降系统部分包括一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升降机23,该升 降机23的体积足够普通汽车进入,且该升降机23的平面铺设有平行的双轨凹槽轨道231。 公用通道上铺设有与凹槽轨道231匹配的平行的双轨凹槽轨道22,且该凹槽轨道22延伸至 该升降机23处并可与升降机23的凹槽轨道231相接。再参见图5,每个停车位21配备一台承载车4,每个停车位21的地面设置有与凹 槽轨道231和凹槽轨道22均匹配的平行的双轨凹槽轨道211,该凹槽轨道211与公用通道 上的凹槽轨道22连接,承载车4可沿停车位凹槽轨道211驶入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22并继 续行驶至升降机23的凹槽轨道231上。每个停车位21的墙壁上设置有信号线和电源线接 驳器100,信号线接口连接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电源线接口连接外部电源。承载车4包 括车轮及上车体44、下车体45,承载车4由电动机41驱动,电动机41安装在下车体45上, 电动机41连接一电源线42及一信号线43,该电源线42和信号线43分别连接至所述接驳 器100的电源线接口和信号线接口,而且,该电源线42和信号线43始终与承载车4保持连 接,可随着承载车4的行驶而收放。上车体44与下车体45通过二者之间的一轴电连接,且 上车体44可以通过该轴在下车体45上方做180度旋转,上车体44的旋转所需能量和旋转 指令分别由连接了电源线和数字信号线的电动机41提供。车辆在进入进车通道12前刷卡时,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即智能检测到某一个 停车位21为空停车位,然后发出驱动指令,并通过信号线将该指令发送至该空停车位21上 的承载车4,承载车4自动驶出停车位21,沿公用通道上的凹槽轨道22行驶至升降机23处, 并驶入升降机23,升降机23接收到中央数字信号系统发出的上升驱动信号,即通过卷扬机上升至进车通道12的进出车口,已等候在进车通道12的车辆驶上升降机23中的承载车4 上,驾驶员按动设置于进车通道12墙壁上的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的命令开关,表 示车已放置好,升降机23自动下降至地下部分的底面,承载了车辆的承载车4自动沿原路 线返回空停车位21并停放;此时,中央数字信号系统发送旋转指令至承载车4,使其上车体 44旋转180度,以使得承载车4上的车头旋转,便于驾驶员取车时直接将车开出而不需倒 车。取车时,驾驶员在刷卡器14上刷卡,安全护栏11升起,密封门13打开,驾驶员可 进入进车通道12并等候,刷卡同时,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送指令至相对应的承载车4, 使其自动驶出停车位21并驶入升降机23,升降机23由接收到的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 送的上升信号控制上升至进车通道12的进出车口,驾驶员将车辆驶下承载车4,按动设置 于进车通道12墙壁上的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的命令开关,表示车已取下,密封门 13打开,安全护栏11升起,车辆驶出;同时,升降机23降至原位置,承载车4自动驶回原停 车位21,等候新的命令。如车辆在进入进车通道12前刷卡时,地下车库已满,没有空停车位,则刷卡器14 的液晶显示屏会显示“车库已满”的提示字样。在各停车位21的墙壁上,还设有空气通风设备、水位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用于排 水的自动抽水泵、用于防火的自动喷水系统。其中,水位感应器、自动抽水泵、烟火感应器 及自动喷水系统均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水位感应器感应到车库的水位高过警戒 线,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自动抽水 泵,使自动抽水泵自动抽水,以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同理,烟火感应器感应到车库内发生 烟火,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自动喷水系 统,使其自动喷水灭火。图4是本发明地下智能车库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种实施方 式的工作原理相同,结构类似,结构的区别仅在于其为一双排单层地下智能车库的地下部 分,包括位于地下部分两边的两排共七个停车位31以及位于两排停车位中间的公用通道 32。本发明地下智能车库第三种实施方式为车库的地下部分包括多层停车位,整个 车库的地下部分为一钢筋水泥建造的空间,每层车库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类似,区别仅在 于每层车库的停车位双轨凹槽轨道和公用通道的双轨凹槽轨道均铺设在钢梁上,该多条 钢梁的两端均固定在车库墙壁上,或固定在事先固定于车库底面的钢柱上,该多条钢梁即 为每层车库的底面,其承重能力足够供负载有普通车辆的承载车通过、放置。第三种实施方 式的地下智能车库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及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地下智能车库的工作原理相同。本发明地下智能车库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类似,其区别仅在于每 层车库包括双排多个停车位,两排停车位之间设有公用通道。本发明地下智能车库第五种实施方式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类似,其区别仅在于每 层车库包括多排多个停车位,任意两排停车位之间设有公用通道。本发明的承载车连接电源线和信号线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所有实施方式所述,其还 可为在停车位的凹槽轨道、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及升降机的凹槽轨道的二平行轨道之间 设置电源线和数字信号线,承载车的两侧车轮之间的下车体上或下车体侧面安装有电源线和数字信号线接收装置,以保证承载车始终连接电源信号和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出的
数字信号。该电源线和信号线接收装置均与承载车的电动机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的地上部分设置于路肩上,地下部分位
于城市街道的下方,可节约大量土地面积,在城市的各个位置都可建造,技术简单可靠,又
可有效缓解停车点少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取车停车全程智能化,
避免了车辆盲目驶入地上或地下停车场后到处找停停车位,且很可能找不到停车位的困扰。
权利要求
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包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地上部分包括一防水密闭门及一进车通道,地下部分包括多个停车位、公用通道及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升降系统,每个停车位及公用通道均设置有双轨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的凹槽轨道均连接至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升降系统包括一升降机,其上铺设有与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匹配的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配设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的承载车,承载车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自动驶出或驶入停车位并经公用通道自动驶出或驶入升降机,升降机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的指令自动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承载车包括车轮及上车体、下 车体,电动机安装在下车体上,电动机连接一电源线及一信号线,该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别连 接外部电源和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该电源线和信号线始终与承载车保持连接,该上车 体与下车体通过二者之间的一轴电连接,且上车体可以通过该轴在下车体上方做180度旋 转,上车体的旋转所需能量和旋转指令分别由连接了电源线和数字信号线的电动机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该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别连接至一 设置于地下部分墙壁上的接驳口的外部电源接口和连接至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的数字 信号接口,该电源线和信号线可随着承载车的行驶收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停车位的凹槽轨道、所述公用 通道的凹槽轨道及所述升降机的凹槽轨道的两条平行轨道之间均铺设了电源线和与中央 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的信号线,所述承载车的两侧车轮之间的下车体上或下车体的侧面 上安装有电源信号接收装置和数字信号接收装置,以保证承载车始终连接电源信号和中央 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出的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部分的四周为钢筋水泥 等防水建筑材料建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各停车位的墙壁上,还设有空 气通风设备、水位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用于排水的自动抽水泵、用于防火的自动喷水系统。 其中,水位感应器、自动抽水泵、烟火感应器及自动喷水系统均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 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部分包括单排多个停车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部分包括双排多个停车 位,公用通道设置于两排停车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部分包括多排多个停车 位,公用通道设置于任意两排停车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部分包括多层停车位, 每层包括单排多个停车位或双排多个停车位或多排多个停车位,每层停车位的双轨凹槽轨 道和公用通道的双轨凹槽轨道均铺设在钢梁上,该多条钢梁的两端均固定在车库墙壁上或 固定于事先固定在车库底面的钢柱上,该多条钢梁即为每层车库的底面,其承重能力足够 供负载有普通车辆的承载车通过、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其包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地上部分包括一防水密闭门及一进车通道,地下部分包括多个停车位、公用通道及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升降系统,每个停车位及公用通道均设置有双轨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的凹槽轨道均连接至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升降系统包括一升降机,其上铺设有与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匹配的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配设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的承载车,承载车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自动驶出或驶入停车位并经公用通道自动驶出或驶入升降机,升降机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的指令自动升降。本发明实用、方便,可有效缓解城市停车点少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H6/22GK101915002SQ2010102690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南平 申请人:张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