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35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渔具帐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用具,尤其是一种渔具帐篷。
背景技术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及生活的压力增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希望在节假日能到野外 去放松,去接近大自然,感受自然地清新,同时放松心情,而且很多人喜欢远距离游玩,有些 还喜欢到人际少的地方去,那些地方没有人为的破坏,同时也就没有可供人们居住的场所, 因此人们在出行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上帐篷。特别是喜欢垂钓的人,他们会组队到一个较远 的地方进行集体活动,这样帐篷变成他们必备的用品。现在帐篷的结构也多种多样,但也离不开帐篷布和支撑杆,只是现在帐篷在撑的 时候,支撑杆容易倾倒,需要用拉绳来进行固定,支撑杆本身没有稳定支撑的能力,比如中 国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1月23日公开的一份CN101109241A号文献,名称为用于支持和/ 或支撑帐篷盖片的柱杆,由相互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弓形的部分组装,独立部分可由插入到 它们内部的中间元件连接到一起,并且拉紧元件可自弓形内部上的这些中间元件中的每一 悬吊,具有使得在柱杆的端部区域中将拉紧元件拉紧的能力。但是这种柱杆要起到稳定支 撑的作用,需要用到拉绳,需要拉绳的一端在周围固定,拉绳的另一端与柱杆固定,这就造 成在布置拉绳的时候比较麻烦,一个人不好控制和操作。因此也出现了可以站立的帐篷,比如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2月3日公告了一 份CN201395968Y号专利,名称为帐篷支架,包括若干底部撑杆、若干侧角撑杆、若干顶角纤 维杆、若干纤维杆限位座、若干连接管、若干定位丝带;该底部撑杆首尾相连成一多边形,该 侧角撑杆是一空心管,其低端连接在相邻的两根底部撑杆的相交处,该顶角纤维杆是用弹 性材料制成,该纤维杆限位座包括一插槽、一插块、一挂钩,该顶角纤维杆的一端和相邻的 顶角纤维杆的端部一起插入一纤维杆限位座的插槽中并被稳定地固定在插槽中,该连接管 是一空心管,该插块和该侧角撑杆分别插入一连接管连段,该定位丝带装设在该帐篷的防 水布上,挂钩分别对应钩在定位丝带中。这种结构的帐篷具有一个稳定的底部,但是与传统 的帐篷区别较大,或者说完全与传统帐篷的结构不相同,虽然能稳定站立方便拉绳,但是不 能在传统帐篷上改,存在一定的麻烦,需要另行更换整个帐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帐篷不能自行站立,拉绳比较麻烦,一个人不方便完成支 撑帐篷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自行站立,可以一个人完成帐篷支撑的渔具帐篷。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传统帐篷不方便改成现有的那种能够自行站立的结构的缺 点,提供一种方便将传统帐篷改成能够自行站立方便拉绳的渔具帐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渔具帐篷,包括帐篷布及 支撑杆,支撑杆至少有两根,其中一根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三角通,每个三角通具 有一个扇形槽,并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活动杆,活动杆分别通过支杆连接到支撑面,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杆的端部同时固定到支撑面,两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支撑杆、横杆及 支杆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框架。三角通连接两根支杆并和支撑面形成一个竖立的三角形, 同一根支撑杆两端都形成三角形支撑,从而确保该支撑杆能稳定支撑,同时结合另一根支 撑杆,在稳定自行站立的同时将帐篷撑起,方便拉绳,一个人即可完成,使用方便,两支撑 杆、横杆和支杆形成的支撑框架结构简单,与传统的帐篷的支撑骨架相差不大,只需要做小 的改动即可实现转换,因此不用抛弃传统的帐篷,无需更换新的帐篷,成本较低,三角通内 部的扇形槽可以提供铰接的活动杆转动空间,保证三角通能折叠,方便将帐篷收拢并能减 小占据的空间,方便搬运和携带。作为优选,三角通具有一个本体,本体上具有一个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 内部为通孔,并在通孔底部设置一个中间为小孔的挡壁。三角通呈三角形,结合支杆支撑比 较稳定,不会随意倾倒。作为优选,本体上连接活动杆的一侧呈弧形,扇形槽设置在弧形内部并具有一个 开口,扇形槽壁上设置有转轴,活动杆与转轴铰接。扇形槽能限定活动杆的旋转角度,从而 可以将活动杆限定到最大的夹角,使得支撑杆底部支撑的面积较大,支撑更加稳定;也可以 是其他形状或结构替代扇形槽,只需一个能限定活动杆旋转角度的部件即可,比如在弧形 两端设置个限位凸部。作为优选,支撑杆为空心管,三角通的连接端与相连接的支撑杆之间穿有牛津带, 牛津带的端部穿过三角通本体连接端底部的挡壁中间的小孔并缠绕形成一个挡球。支撑杆 的长度较大,采用空心管,可以减小重量,方便携带,同时在强度上还能得到保证;也可以将 三角通与支撑杆和支杆对换,将支撑杆和支杆制成实心,三角通采用空心;或者只是在支撑 杆和支杆的端部制作成空心结构;本方案中连接端为空心,并通过牛津带与中间杆相连接, 牛津带具有弹性,可以提供足够的连接力,同时还能使三角通始终与中间杆相连,这样保证 三角通在帐篷收拢的时候也不会掉落。作为优选,帐篷布与支撑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套,支撑杆套置在连接套 内,同一支撑杆处的连接套为分段结构。支撑杆套在连接套内,通过连接套支撑杆将帐篷布 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间的一个结构。作为优选,帐篷布的前侧设置有可上卷的门帘,帐篷布的后侧设置有后窗;帐篷布 的底部由地钉固定到支撑面上。根据设计需要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和形状。作为优选,支撑杆为三根,其中连接三角通的支撑杆为中间杆,另外两根支撑杆分 别为位于中间杆前侧的前杆和位于中间杆后侧的后杆,前杆的两端、后杆的两端都分别与 对应的支杆的端部固定到支撑面上。三根支撑杆将帐篷布顶部撑起,使得内部的空间较大, 三根支撑杆也与三角通的三个角相对应,前杆与后杆分别通过横杆与中间杆连接,这样将 所有的支撑杆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将三角通活动杆撑开后能比较稳定地自行站立。作为优选,中间杆的顶部、前杆的顶部和后杆的顶部都固定有三通,横杆分别连接 在前杆顶部的三通与中间杆顶部的三通之间和后杆顶部的三通与中间杆顶部的三通之间。 支撑杆可以是整体的弯曲结构,也可以是分段的弯曲结构或者分段的直线结构,分段的支 撑杆通过连接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一个三角通,通过三角通的活动 杆连接支杆,将支杆分叉并固定到支撑面,从而实现支撑杆自行站立,方便拉绳,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完成,简化了安装;同时能方便对传统帐篷进行改进,成本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杆,2、帐篷布,3、中间杆,4、前杆,5、三角通,6、后杆,7、支杆,8、连接套, 9、后窗,10、门帘,11、连接端,12、本体,13、转轴,14、扇形槽,15、活动杆 16、通孔,17、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一种渔具帐篷(参见附图1附图2),包括帐篷布2及若干根支撑杆,主要 的支撑杆为三根,分别是前杆4、中间杆3和后杆6,这三根支撑杆整体呈弧形,其中中间杆3 的两端固定有三角通5,每个三角通5上又固定两根支杆7,四根支杆7相互分开并分别与 前杆4的两端和后杆6的两端连接,中间杆3的顶端位置固定有一个四通套,前杆4的顶端 位置和后杆6的顶端位置各固定一个三通套,四通套与两个三通套之间连接横杆1,支撑杆 属于分段式结构,每一小段通过杆套连接成前杆、中间杆和后杆,横杆1、支撑杆、支杆7和 三角通5形成一个能自行站立的支撑框架,帐篷布2与支撑杆及支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 有连接套8,支撑杆及支杆穿在连接套8内,连接套8属于分段式,并具有长段和短段之分, 段与段之间具有间隙,帐篷布2具有可上卷的门帘10和上卷的后窗9,帐篷布2在后窗9的 位置处设置有网纱。中间杆3为空心管,三角通5具有一个本体12 (参见附图3),本体12上具有一个 与支撑杆3连接的连接端11,连接端11内部为通孔16,并在通孔16底部设置一个中间为 小孔的挡壁17,本体12具有一个弧形边,弧形边内部为扇形槽14,扇形槽14与通孔16相 通,扇形槽壁上设置有两个转轴13,转轴13铰接有活动杆15,中间杆内部穿有牛津带,牛津 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三角通5的通孔16并在端部形成直径大于三角通挡壁中间小孔直 径的挡球,挡球落在扇形槽内部,牛津带18将三角通与中间杆连接成一体。释放支杆与前杆、后杆之间的连接点,将支杆绕着三角通的转轴13旋转成与连接 端呈一条线,取下横杆1,此时就可以将整个渔具帐篷收拢。反之则可以将渔具帐篷撑起。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渔具帐篷,包括帐篷布及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至少有两根,其中一根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三角通,每个三角通具有一个扇形槽,并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活动杆,活动杆分别通过支杆连接到支撑面,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杆的端部同时固定到支撑面,两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支撑杆、横杆及支杆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三角通具有一个本体,本体上具有一 个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内部为通孔,并在通孔底部设置一个中间为小孔的挡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连接活动杆的一侧呈弧形,扇 形槽设置在弧形内部并具有一个开口,扇形槽壁上设置有转轴,活动杆与转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空心管,三角通的连 接端与相连接的支撑杆之间穿有牛津带,牛津带的端部穿过三角通本体连接端底部的挡壁 中间的小孔并缠绕形成一个挡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帐篷布与支撑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 有连接套,支撑杆套置在连接套内,同一支撑杆处的连接套为分段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帐篷布的前侧设置有可上卷的门 帘,帐篷布的后侧设置有后窗;帐篷布的底部由地钉固定到支撑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三根,其中连接 三角通的支撑杆为中间杆,另外两根支撑杆分别为位于中间杆前侧的前杆和位于中间杆后 侧的后杆,前杆的两端、后杆的两端都分别与对应的支杆的端部固定到支撑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具帐篷,其特征在于中间杆的顶部、前杆的顶部和后杆的 顶部都固定有三通,横杆分别连接在前杆顶部的三通与中间杆顶部的三通之间和后杆顶部 的三通与中间杆顶部的三通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帐篷,解决了传统帐篷不能自行站立,拉绳比较麻烦,一个人不方便完成支撑帐篷的缺点,包括帐篷布及支撑杆,支撑杆至少有两根,其中一根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三角通,每个三角通具有一个扇形槽,并铰接有两根可旋转的活动杆,活动杆分别通过支杆连接到支撑面,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支杆的端部同时固定到支撑面,两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支撑杆、横杆及支杆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一个三角通,通过三角通的活动杆连接支杆,将支杆分叉并固定到支撑面,从而实现支撑杆自行站立,方便拉绳,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完成,简化了安装;同时能方便对传统帐篷进行改进,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E04H15/48GK201756831SQ20102019512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杨宝庆, 秦怡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