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8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房屋,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
背景技术
现在推广使用的组合房种类很多,主要以钢材骨架和各种板材、塑钢或金属彩板 等各种材料生产为各种固定的标准模块组装后构成组合房,这在使用和拆装上提供了很大 的方便,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多为在遭受自然灾害后救灾时配套使用,其固定的标准模块 构成的固定高度使组合房无法抵御大风力和地震摇晃的损害,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恶化,地 震、地陷、飓风以及龙卷风等大型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使之生命和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组合房的固定高度,还会带来相应的用电过大,不利于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形势发展 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 要,通过升降调节方式调节组合房整体的高矮,既可适合居住生活需要的高度,还可降低到 低矮的状态,使之能够抵御飓风、地震等灾害的危害。本实用新型技术包括组合房的房顶和支柱以及连接为一体的屋架,所采用的技术 方案如下所述组合房在下墙体的四周固定有支柱,在支柱顶端连接有为一体的屋架,下墙 体外套装有带房顶的上墙体,房顶四周设有与支柱口径相吻合的滑孔,滑孔套装在支柱上, 由此构成上墙体可定向在支柱上滑动的上下升降组合房结构,组合房安装有用于升降调节 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是在组合房中间装有一个液压升降装置,该液压升降装置底部固定 在下墙体内中间,上端固定在上墙体的房顶中间内顶上。所述升降装置是在屋架上方中间装有电动牵引装置,该电动牵引装置的牵引绳连 接在上墙体所连接的房顶外中间。在下墙体与上墙体相套处设置有密封条。在下墙体与上墙体相套之间的四周设置有方便升降的滑轨。所述下墙体和相套的上墙体分别为半层房体结构,上墙体升起后为一个整体组合 房状态。所述下墙体和相套的上墙体分别一层房结构,上墙体升起后为两层组合房状态。所述下墙体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固定在一层房或多层房的上方。下墙体和相套的上墙体分别为一层房结构,其下墙体是一层或多层房屋结构,上 墙体位于一层房或多层房屋结构之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案,使组合房的整体结构十分科学合理,在作为居住生活 使用时,让上墙体整体升起构成住房状态,在遭遇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将上墙体 收缩构成低矮的结构状态,由此可减少组合房的风阻面积以及地震摇晃的摆动作用力,使抗灾能力提高,减轻破坏程度,避免和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同时,还可随使用的环境需要,适 时调整整体高度,通过内容积的调整,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解决 了现有组合房高度固定,不能适合环境变化进行高度调整,无法适应抗灾要求的问题,可广 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居住以及活动岗亭、书报亭、售货亭、展览厅、加油站、移动厕所、汽车烤 漆房、抗灾救难住所和各种临时指挥部使用,特别适应用于飓风、龙卷风常发区域和地震 带、地层断裂带区域作为住房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起后效果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降后效果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房设置一层房上方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房设置的多层房上方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墙体,2、上墙体,3、房顶,4、支柱,5、屋架,6、滑孔,7、液压升降装置,8、 密封条,9、滑轨,10、电动牵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5、6实施例所示组合房在下墙体1的四周固定有支柱4,在支柱4 顶端连接有为一体的屋架5,下墙体1与带房顶3的上墙体2相套叠,房顶3的四周设有与 支柱4 口径相吻合的滑孔6,滑孔6套装在支柱4上,由此构成上墙体2可定向在支柱4上 滑动的上下升降组合房结构,组合房安装有用于升降调节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是在组合 房中间装有一个液压升降装置7,该液压升降装置7底部固定在下墙体1内中间,上端固定 在上墙体2上的房顶3中间内顶上。升降装置是在屋架5上方中间装有电动牵引装置10, 该电动牵引装置10的牵引绳连接在上墙体2所连接的房顶3外中间。在下墙体1与上墙 体2相套处设置有密封条8。在下墙体1与上墙体2相套之间的四周设置有方便升降的滑 轨9。下墙体1和相套的上墙体2分别为半层房体结构,升起后为一个整体组合房状态。下 墙体1和相套的上墙体2别一层房结构,上墙体2升起后为两层组合房状态。下墙体1固 定在地面上,也可以固定在一层房或多层房的上方。下墙体1和相套的上墙体2分别为一 层房结构,其下墙体1是一层或多层房屋结构,上墙体2位于一层房或多层房屋结构之上。
图1所示升降装置是在组合房中间装有一个液压升降装置7,该液压升降装置7 底部固定在下墙体1内中间,上端固定在上墙体2的房顶3中间内顶上。图2所示升降装置是在屋架5上方中间装有电动牵引装置10,该电动牵引装置 10的牵引绳连接在上墙体2所连接的房顶3外中间。图3所示下墙体1和相套的上墙体2分别为半层房体结构,升起后为一个整体组 合房状态,下墙体1固定在地面上。图4所示上墙体2下降后与下墙体1相至一起,上方显露出四角的立柱4和所连 为一体的屋架5,由此可减少风阻力,起到防风抗灾的作用。[0027]图5所示单层房的下墙体1与单层房的上墙体2相套组合为一体,其下墙体1和 上墙体2分别为一层房结构,组合后构成二层房的使用结构。图6所示多层房下墙体1与单层房的上墙体2相套组合为一体,其下墙体1是多 层房结构,组合后构成在多层房上面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在实施本方案时,组合房的门、窗设置应与下墙体1和上墙体2相套组合采用同步 结构,使之能够同步升降自如,具体的门、窗尺寸和方位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设 计。所涉及的升降装置应按实际组合房的大小和承重状态,分别采用电动液压升降装 置或脚踏式液压升降装置以及电动葫芦和举升机、倒链、电动牵引等多种升降方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和实施图例本方案由于将房屋整体采用了下墙体1和上墙体 2相套构成组合房,并采用了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调节,实现了可将房屋进行高矮调节的效 果,根据这一技术构思,下墙体1和上墙体2以及房顶3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以及民俗 需求的不同,将款式、样式设置为各种形式,并可在房顶3上加设多种形式的支撑稳固架, 由此可使升降活动时强度更为稳固可靠,升降装置也可根据科技发展,选配不同构件结构 的升降装置,毫无疑问,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将房屋结构分为下墙体1和带 有房顶3的上墙体2进行相套组合的房屋,并配置有可将上墙体2进行升降调节的任一装 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包括组合房的房顶(3)和支柱以及连接为一体的屋 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房在下墙体(1)的四周固定有支柱G),在支柱(4)顶端连接 有为一体的屋架(5),下墙体(1)与带房顶(3)的上墙体(2)相套叠,房顶(3)的四周设有 与支柱⑷口径相吻合的滑孔(6),滑孔(6)套装在支柱⑷上,由此构成上墙体(2)可定 向在支柱(4)上滑动的上下升降组合房结构,组合房安装有用于升降调节的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是在组合 房中间装有一个液压升降装置(7),该液压升降装置(7)底部固定在下墙体(1)内中间,上 端固定在上墙体(2)上的房顶(3)中间内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是在屋架 (5)上方中间装有电动牵引装置(10),该电动牵引装置(10)的牵引绳连接在上墙体(2)所 连接的房顶(3)外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在下墙体(1)与上墙体 (2)相套处设置有密封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在下墙体(1)与上墙体 (2)相套之间的四周设置有方便升降的滑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体(1)和相套 的上墙体(2)分别为半层房体结构,升起后为一个整体组合房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体(1)和相套 的上墙体(2)分别一层房结构,上墙体(2)升起后为两层组合房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体(1)固定在 地面上,也可以固定在一层房或多层房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其特征在于下墙体(1)和相套的上 墙体(2)分别为一层房结构,其下墙体(1)是一层或多层房屋结构,上墙体(2)位于一层房 或多层房屋结构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组合房,所述组合房在下墙体的四周固定有支柱,在支柱顶端连接有为一体的屋架,下墙体外套装有带房顶的上墙体,房顶四周设有与支柱口径相吻合的滑孔,滑孔套装在支柱上构成上墙体可定向在支柱上滑动的上下升降组合房结构,组合房安装有用于升降调节的升降装置,在上墙体整体升起后为使用房,遭遇飓风或地震自然灾害时,将上墙体整体下降与下墙体套叠,构成低矮房层结构,以此增强组合房的抗灾能力,减轻灾害的破坏程度,同时,还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合适的房屋高矮状态,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4B1/343GK201817913SQ2010205567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邓世超 申请人:邓世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