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79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代替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使用后浇带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般采用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裂缝问题,但此种方法一般要求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一个月后才能封闭后浇带,不利于总体工程工期,且后浇带的后期处理比较繁琐,费工费时,而且施工缝界面处理不好非常容易造成此部位的渗漏和裂缝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显著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在两侧低膨胀率混凝土之间设置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在一侧的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的接缝上设置快易收口网与凹槽,凹槽内嵌入橡胶止水条,所述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内均设置加强筋。上述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其低膨胀率混凝土在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的接缝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上述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其橡胶止水条嵌入凹槽内,且与凹槽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后浇带技术相比较,具有显著提高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等技术经济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工程质量稳定;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在一侧的低膨胀率混凝土 1之间设置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2。在低膨胀率混凝土 1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2的接缝上设置快易收口网3代替传统的模板,并在接缝中部向内凹陷形成预留凹槽4,凹槽4内嵌入橡胶止水条 5,橡胶止水条5与凹槽4之间留有空隙,在低膨胀率混凝土 1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2 内均设置有稳固三者整体结构强度的加强筋6,加强筋6采用贯穿的钢筋。。施工时,先浇筑两侧低膨胀率混凝土 1,待两侧低膨胀率混凝土 ι浇筑完毕7-14天后,再浇筑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2。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在两侧低膨胀率混凝土之间设置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其特征在于在一侧的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的接缝上设置快易收口网与凹槽,凹槽内嵌入橡胶止水条,所述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内均设置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膨胀率混凝土在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的接缝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条嵌入凹槽内,且与凹槽之间留有空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板间歇式加强带结构,在两侧低膨胀率混凝土之间设置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其特征在于在一侧的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的接缝上设置快易收口网与凹槽,凹槽内嵌入橡胶止水条,所述低膨胀率混凝土与高膨胀率混凝土加强带内均设置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后浇带技术相比较,具有显著提高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等技术经济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工程质量稳定;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
文档编号E04B1/682GK202031183SQ2010207014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同波, 王胜 申请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