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33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板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板固定件,该地板固定件通过例如螺丝、钉子或者螺丝钉等固定件, 将木台板和木地板等在室内外使用的地板固定在托梁等支承件上,并且在所述地板的位于宽度方向两端面的两侧面上,沿地板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槽,此外,本发明特别涉及通过日本专利公报第3M3021号等方法对合成木材制地板进行固定的地板固定件。
背景技术
以木台板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木台板的施工的一例如图7所示,根据需要在地表等打设了地基等设置面9上直立设置短柱6,并在所述短柱6上架设托梁等支承件5,通过在所述支承件5上隔开规定间隔沿一定方向平行排列并承载作为地板4的台板面板,并且将所述地板4固定在所述支承件5上,从而进行了所述木台板的施工。作为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的最简单的方式,如图8所示,从地板4的表面将钉子和螺丝钉V等固定件打入至支承件5,以利用该钉子和螺丝钉将地板4直接固定在支承件5上。但是在采用上述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钉子和螺丝钉7’的头部露出到地板4的表面,所以外观差,此外,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钉子和螺丝钉等固定件的头部从地板4的表面突出吋,在地板上行走等时会产生危险。而且,对于已经施工过的地板4,在对其进行拆卸吋,由于地板4的表面残留有钉子和螺丝钉的穿孔,所以例如对从解体的房屋等回收的使用后的地板进行再利用吋,需要进行填孔等繁杂的作业。因此,公开有如图9的㈧、⑶所示的不必将钉子和螺丝钉直接打入地板4的表面,而是使用地板固定件100、110将地板4安装在支承件5上的方式,为了能利用这种地板固定件100、110进行安装,还公开有下述方式在构成地板4宽度方向两端面的侧面40上形成有沿地板4的长度方向连续的槽41,通过将与所述槽41嵌合的地板固定件100、110固定在支承件5上,从而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这样,为了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公开有下述方式将设置有从上端开ロ边缘外突的凸缘部101的长槽型配件用作地板固定件100,将所述地板固定件100的凸缘部 101分別插入邻接配置的地板4的相对侧面40上所形成的槽41内,并且通过沿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在底板上形成钉孔102,并将插入钉孔102的螺丝钉V分別打入(拧入)支承件5,从而借助地板固定件100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參照图9的(A)),另外,还公开有下述方式使用具备搭接片111和从该搭接片111背面突出的中间片112的断面T字状的地板固定件110,通过将所述地板固定件110的搭接片111插入地板4的槽41内,并将在同图中沿上下方向贯穿中间片112的钉孔113中插入的螺丝钉7’打入(拧入)支承件 5,从而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參照图9的(B))。另外还公开有以下方案在參照图9的(A)说明的地板固定件100的结构中,进ー 步如图10所示,在凸缘部101的前端形成具有锯齿状端部边缘的卡爪103,在利用螺丝钉7’进行固定时,卡爪103咬入地板4的槽41的内壁(參照专利文献1 ;图10),以及在參照图9的(B)说明的地板固定件110的结构中,地板固定件110随着螺丝钉V拧入支承件5 而产生变形,通过所述变形来増加地板固定件110与地板4上设置的槽4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阻力(參照专利文献2;图1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46901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85929号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55601号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031827号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029号专利文献6 日本实用新型公报第3091481号在前述的地板4的固定方式中,按照參照图9的(A)、(B)说明的固定方式,即使想要向支承件5上方剥离地板4,由于地板4的侧面40上形成的槽41的内壁与地板固定件 100、110的凸缘部101或搭接片111接触,所以地板4被固定在支承件5上而不会被剥离。但是,上述的通过地板固定件100、110的固定,由于是在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100、 110之间直接进行连接,所以尽管在地板4不会向上方剥离方面有效,但限制地板4沿长边方向移动的カ较弱。因此,当人在如上固定的地板4上行走等吋,如果地板4被施加向长边方向移动的力,则地板有可能向长边方向移动而脱出,此时需要采取例如在地板4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上设置与地板4的端部对接而限制地板移动的横梁等措施。但是,即使通过如上设置横梁使地板4的端部不能越过横梁移动,由于考虑到伴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导致地板4膨胀或收缩等,地板4的端部与横梁之间需要设置若干的间隙,所以人毎次行走吋,如果地板4以所述间隙部分沿长边方向移动,使地板4的端部碰撞在前述的横梁上,则由于所述碰撞会产生噪音,而且产生扭曲等变形、破损。按照图10所示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100,通过使凸缘部101上设置的卡爪103咬入地板4的槽41的内壁,来连接相互邻接的地板4 (专利文献1的第0055段), 通过设置卡爪103,地板固定件100被赋予与“扒钉”类似的功能,当设置这种卡爪103并使其咬入地板4吋,地板4与地板固定件100牢固连接,其結果,当使用所述地板固定件100 吋,也能有效防止地板4向长边方向移动。但是,地板4、特别是由合成木材形成的地板4会因气温的变化和水分的吸收状态等产生比较大的尺寸变化,尤其是地板4的长边方向上尺寸变化大。例如,6m的木质合成板的情况如下。线膨胀系数4. AXlO-5CC-1);测量温度范围-10°C 90°C (依据JIS K 7197)根据(膨胀长度=线膨胀系数X板长X温度差)6m板长的膨胀长度(」L)」L = 5. 28mm(2040°C 温度差(」T) = 20°C 时);」L = 10. 56mm(200C^ 60°C 」T = 40°C时)。因此,如图10的地板固定件100那样,使卡爪103咬入地板4以牢固连接地板4 和地板固定件100,则无法吸收地板4因膨胀或收缩而产生的尺寸变化,在地板固定件100 上作用有较大的力,从而发生地板固定件100破损或变形、螺丝钉7’脱落,而不能固定地板 4,此外,地板4可能产生挠曲和扭曲等变形。
因此,优选地板固定件以如下方式固定地板4,S卩,当人行走等时施加通常使用状态下的负荷的程度下可以限制地板4移动,而当地板4因膨胀或收缩自身产生尺寸变化时等、被施加使地板固定件破损程度的強大的导致地板4移动的カ吋,能够允许地板4移动。针对所述要求,按照參照图11说明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地板固定件110,由树脂材料等柔性材料形成地板固定件110,通过拧入螺丝钉7’使地板固定件110变形,提高搭接片 111对地板4的侧面40上设置的槽41的内壁的按压力,来限制地板4向长边方向移动,使得人在地板4上行走等通常使用状态下施加的力不会使地板4移动,当地板4因膨胀或收缩等使尺寸自身变化而施加有极大的力吋,可以允许地板4伴随所述尺寸变化而移动。但是,按照前述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地板固定件110,为了使地板固定件110产生变形,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中间片112上形成缺ロ,或者采用搭接片111上形成厚壁部和薄壁部的结构等,其形状变得复杂。另外,为了在施工时使螺丝钉V的头部隐藏在地板4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按照參照图9的(A)和图10说明的地板固定件100,螺丝钉7’的头部的直径r需要小于地板固定件100上形成的槽宽W1,此夕卜,按照參照图9的⑶和图11说明的地板固定件110,使用的螺丝钉需要使头部的直径r在邻接的地板4的侧面40之间的间隔(以下,将所述间隔称为 “接缝宽度”)W2以下。因此,如果以地板4的接缝宽度W2比较窄的方式进行施工,则必然是使用的螺丝钉7’的头部的直径r也变小,因而来自改锥等工具的转矩使头部上形成的工具嵌合用凹陷发生变形,其結果,不能拧入螺丝钉V。另ー方面,在參照图9的(B)和图11说明的地板4的固定中,特意使用头部的直径r大于接缝宽度W2的螺丝钉的情况下,在拧入所述螺丝钉7’吋,由于螺丝钉7’的头部切削地板4的侧面40,使施工后的外观变差,而为了改善外观用腻子等填埋修补螺丝钉7’的头部所削去的部分,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另外,即使在使用头部的直径小于接缝宽度的螺丝钉V吋,在螺丝钉V被倾斜打入等吋,也同样会产生地板4的侧面40这样被切削的情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板固定件,其结构比较简単,当人在地板上行走等通常使用状态下产生的外力作用在地板上吋,所述地板固定件限制地板向长边方向移动,而当地板因膨胀或收缩发生尺寸变化、产生极强的カ使其与地板固定件的接触位置向长边方向移动时,可以允许这种移动。此外,在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板固定件,作为将地板固定件固定在支承件上的固定件,可以使用头部的直径尽可能大的具有盘形头部的螺丝钉,且即使在使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的螺丝钉进行施工吋,螺丝钉的头部也不会从地板的表面突出,而且螺丝钉的头部不会切削地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以下,对解决技术问题的方式赋予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所述附图标记使权利要求的记载与实施方式的记载明确对应,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的范围。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地板固定件1通过固定件将侧面邻接的多枚(至少CN 102549222 A
两枚)地板4、4···(以下仅表示为附图标记“4”)固定在托梁等支承件上,并且在构成所述地板4宽度方向两端面的侧面40的两个侧面上,分別沿地板4的长度方向、优选连续形成槽 41、41。而且,所述地板固定件1包括搭接片3,具有由柔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凸条22 ; 以及间隔片2,具有插孔21,所述搭接片3插入所述槽41、41,使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4之间搭接。所述间隔片2被夹持在所述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4的侧面40之间,并从所述搭接片3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向所述地板的表面和背面方向突出形成。在所述间隔片2上以沿所述突出方向贯穿该间隔片2的方式形成所述插孔21。并且,在与所述地板4的两个所述侧面40接触的所述间隔片2的至少ー个侧面23上,形成多个沿所述间隔片2的与所述地板侧面4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呈条状的所述凸条22、22’, 优选多个所述凸条22、22’以规定间隔排列。而且,将螺丝、钉子或螺丝钉即实施方式中所谓埋头螺丝(參照图5的(B))构成的固定件7插入所述间隔片2的所述插孔21,且所述螺丝、钉子或螺丝钉具有盘形即所谓倒锥台状的头部71 (本说明书中称为“盘形头部”),所述头部71的直径小于倒角部43、43 的上端之间的宽度、且大于由所述间隔片2的壁厚決定的接缝宽度W2,所述倒角部43、43至少形成在所述地板的插入所述间隔片2的位置上、且在所述地板4的表面侧上相邻的宽度方向两端的角部上。而且,从所述搭接片3的下端到所述插孔21形成位置上的所述间隔片 2上端的高度h(參照图1的(A)、(B))与从所述地板4的槽41内形成的地板背面侧内壁 41a到所述倒角部43的下端43b的高度H(參照图5)基本相同(权利要求1、5)。另外,所述倒角部43、43如上所述,至少设置在所述间隔片2(插孔21)的插入(形成)位置上即可。在上述结构的地板固定件1中,可以使俯视时所述各凸条22、22’的顶部22a的形状连续形成为由平行配置的垂直方向的ー边和与其呈鋭角的另ー边构成的三角形,且呈尖鋭状,以便将设置有所述凸条22、22’的所述间隔片2的侧面23形成所谓锯齿状(权利要求2)。并且,在这样将凸条22、22’的顶部2 形成尖鋭状吋,可以将各所述凸条22的顶部2 偏置在所述凸条22宽度方向上的ー侧(权利要求3;參照图2的(D)中的放大图)。此外,可以使从所述搭接片3的下端到所述间隔片2的下端的长度1 (參照图1的 (A))稍短于从所述地板4的背面到所述槽41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的高度L (參照图5 ; 权利要求4)。优选将所述搭接片3以及从该搭接片向所述方向突出的间隔片2利用选自ABS树脂、聚丙烯、聚乙烯、氯乙烯、尼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玻璃纤维长度0. 5 5mm ;玻璃纤维含有率10 40重量份)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多种树脂材料一体形成断面十字状 (权利要求6)。此外,所述搭接片3的突出长度形成为当间隔片2被夹持在地板4的侧面40之间时,所述搭接片3与存在于槽41最深部的地板4的内壁不发生干渉(权利要求7)。优选在所述搭接片3的与地板4的槽41内壁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呈条状的凸条(权利要求8)。
通过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的地板固定件1,可以得到以下的效
^N ο通过不仅在搭接片3的背面侧,也在其上表面侧设置被地板4的侧面40夹持的间隔片2,将地板固定件1形成断面为十字状(參照图1的(B)),从而不仅增加了地板固定件 1与地板4的接触面积,而且通过在间隔片2的侧面23上设置多个凸条22,可以大幅増加地板固定件1与地板4的接触阻力。其結果,不直接固定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1,而利用两者的接触阻力,可以充分防止人在地板4上行走等通常使用状态下施加的力使地板4向长边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地板4伴随膨胀或收缩发生尺寸变化、被施加极强的力使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1的接触位置移动时,能够允许地板4移动,可以有效防止伴随地板的膨胀或收缩等而导致地板固定件1 破损和螺丝钉等固定件7脱落,以及防止地板4发生挠曲和扭曲等变形。俯视地板固定件1吋,所述凸条22、22’的顶部2 形成尖鋭状,从而使间隔片2 的侧面23成为锯齿状的结构,可以进ー步增加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1的接触阻力,进ー步可靠地防止人在地板4上行走等通常使用状态下地板4向长边方向移动。特別是,将所述凸条22的顶部2 偏置在凸条22的宽度方向的ー侧,可以提供能进ー步強力限制地板4向长边方向的任意ー个方向移动的地板固定件1。从搭接片3的下端到间隔片2的下端的长度1短于从地板4的背面到槽41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的高度L吋,在利用螺丝钉等固定件将地板固定件1安装到支承件5上吋,通过使搭接片3的下端牢固按压槽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可以在允许地板伴随膨胀或收缩而向长边方向移动的同吋,牢固地固定地板。对于形成倒角部43的地板4,从所述搭接片3的下端到所述插孔形成位置上的所述间隔片2上端的高度h与从所述地板4的槽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到所述倒角部43的下端4 的高度基本相同,且通过在所述地板的至少插入所述间隔片2的位置上的、所述地板4表面侧中相邻的地板4、4的表面侧上,对宽度方向两端的角部进行倒角而形成所述倒角部43。此外,通过使用埋头螺丝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上,且所述埋头螺丝具有的头部71 的直径r小于地板固定件1在支承件5上的固定中相邻倒角部43、43的上端43a之间的宽度,由此,可以利用具有直径r大于接缝宽度W2的盘形的头部71的埋头螺丝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减少因螺丝钉等固定件7的头部上形成的工具嵌合用凹陷破损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在这样利用头部的直径!·大于接缝宽度W2的具有盘形头部的螺丝钉等固定件7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上吋,所述螺丝钉7的头部71可以嵌合在邻接的倒角部43、43之间的间隔中,固定件7的头部71不会切削地板4的侧面40,且可以在不从地板4的表面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另外,通过使固定件7的头部71的倾斜侧面71a接触倒角部43、43,进ー步増加了与地板4的接触阻力,更可靠地防止通常使用状态下的地板4的移动。


基于对各构件标注了附图标记的附图,并利用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地板固定件,(A)是主视图,⑶是㈧的B-B线断面图,(C)是俯视图,(D)是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ー实施方式的地板固定件,(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C)是俯视图,(D)是仰视图。图3表示图1的地板固定件的变形例,㈧是主视图,⑶是仰视图。图4表示图1的地板固定件的另ー变形例,(A)是主视图,(B)是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地板固定件的使用状态说明图,(A)表示将作为固定件的螺丝钉打入前的状态,(B)表示螺丝钉打入后的状态。图6是图2的地板固定件的说明图,㈧、⑶表示地板移动方向的不同和凸条作用的不同,(C)是地板固定件的施工例的说明图,(D) (F)是地板固定件在另ー施工例中的作用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地板的通常施工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现有的地板的固定方式(用钉子固定)的说明图。图9是现有的地板的固定方式的说明图,(A)是使用具有凸缘的槽型配件的地板固定件的示例,(B)是使用T字状的地板固定件的示例。图10是现有的地板固定件的立体图(对应专利文献1的图8的(a))。图11是利用现有的地板固定件固定地板的原理的说明图(对应专利文献2的图 10 的(B))。附图标记说明1地板固定件2间隔片21 插孔22、22,凸条2 顶部(凸条的)23 (23a 23d)侧面24变形部3搭接片4 地板40 侧面41 槽41a槽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2背面(地板的)43 (、43)倒角部4如上端(倒角部43的)4 下端(倒角部43的)5支承件(托梁)6 短柱7、7’固定件(螺丝钉、埋头螺丝)71 头部71a倾斜侧面
9设置面(地基)100地板固定件101凸缘部102 钉孔103 卡爪110地板固定件111搭接片112中间片113 钉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地板固定件的结构)本发明的地板固定件1利用具有柔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ABS(丙烯腈-丁ニ 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丙烯、聚乙烯、氯乙烯、尼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玻璃纤维长度0. 5 5mm ;玻璃纤维含有率10 40重量份)等兼备适度的刚性和柔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将搭接片3和间隔片2 —体形成为断面呈十字状,且所述间隔片2从所述搭接片 3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向所述地板的表面和背面方向突出(參照图1的(B))。而且,在前述的间隔片2上设置有插孔21,该插孔21沿所述突出方向贯穿该间隔片2,将所述搭接片3插入到邻接配置的地板4的相对侧面40上分別形成的槽41中,并且在将间隔片2夹持在地板4的侧面40之间、将地板配置成具有一定的接缝宽度W2的状态下,通过把插入插孔21的固定件、此处为具有盘形头部的所谓埋头螺丝7打入(拧入)支承件5,从而将地板固定件1固定在托梁等支承件5上,并且借助所述地板固定件1将地板 4安装到支承件5上(參照图5的㈧、(B))。在与地板4的侧面40夹持接触的地板固定件1的间隔片2的侧面23上,形成多个沿间隔片2的与所述地板侧面4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呈条状的凸条22,多个凸条22 以规定间隔排列,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在间隔片2的一个侧面23 Q3a、2;3b ;23c,23d)上分别形成有五个凸条22。所述凸条22可以形成在间隔片2的侧面23中、与地板4的侧面40接触的整个部分上(參照图1),或者形成在其中的一部分上,例如仅形成在侧面23中、位于搭接片3下侧的部分(23b、23d)的一方(參照图2)或双方上,并且还可以形成在侧面23中、位于搭接片 3上侧的部分23a、23c的一方或双方上,另外也可以形成在上述任意組合的侧面上。另外,在间隔片2的侧面23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凸条22的情况下,当所述间隔片2 被夹持在地板4的侧面40之间时,调整各部分的尺寸,以便在形成有凸条22的侧面上,使凸条22的顶部与地板4的侧面40接触,在未形成有凸条22的侧面上,使侧面的平坦面与地板4的侧面40接触。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状态下,所述凸条22为比较宽的矩形凸条,其顶部 2 平坦(參照图1的(C)),但也可以设置多个比图1更窄的所述凸条22,此外,也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俯视状态下顶部2 为尖鋭状的三角形的凸条22,从而使间隔片2的侧面整体形成锯齿状,还可以如图3所示,在比较宽的凸条22的顶部形成更细的凸条22’,图中示例为顶部呈尖鋭状的凸条22’,只要形成在间隔片2的与地板4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并能增加与地板4的侧面40的接触阻力,凸条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从增加这种接触阻力的角度考虑,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俯视状态下顶部呈尖鋭状的凸条22、22’,由此将间隔片2的侧面形成锯齿状。此外,如图2的⑶中的放大图所示,在以上述方式将间隔片2的侧面上设置的凸条22的顶部2 形成尖鋭状而使凸条22成为锯齿状吋,从凸条22的底部至顶部22a的两边形成不等边。換言之,可以连续形成由垂直方向的ー边和与其呈鋭角的另ー边构成的三角形等,从而使凸条22的顶部2 偏置在凸条22的宽度方向的ー侧上。在所述间隔片2上设置有插孔21,所述插孔21沿所述突出方向贯穿所述间隔片 2。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21的上端部分形成朝上扩展的锥状,而所述插孔 21的其他部分直径相同(參照图1的(B))。当通过作为后述固定件7的具有盘形头部的螺丝钉、即所谓埋头螺丝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上吋,所述埋头螺丝的头部71上形成的倾斜侧面71a的一部分进入插孔21的锥状的上端部分。优选间隔片2从后述搭接片3的下端到插孔21形成位置上的间隔片2上端的高度h(參照图1的(A)、(B)),与高度H(參照图5的(A))基本相同,且所述高度H是从所述地板4的槽41所设置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到地板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上形成的倒角部 43的下端4 位置的高度。所述倒角部43、43至少形成在所述地板的插入所述间隔片2的位置上、且在相邻的地板4、4的表面侧的表面角部。利用上述结构,如果固定件的直径小于倒角部43的上端43a之间的宽度W3(參照图5的(B)),就可以通过具有盘形头部71的例如螺丝钉7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上,且所述盘形头部71的直径r大于作为地板4的侧面40之间间隔的接缝宽度W2,由此,螺丝钉7的头部上形成的工具嵌合用凹陷在拧入螺丝时不易破损,并且在利用所述螺丝钉7进行固定吋,可以使螺丝钉7的盘形头部71嵌合在倒角部43、43之间的间隔中,而不从地板的表面突出。而且,由于在螺丝钉7的头部71所形成的倾斜侧面71a与倒角部43、43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且所述倒角部43、43至少形成在邻接的地板4、4的插入所述间隔片2的位置上(參照图5的(B)),所以利用螺丝钉7的倾斜侧面71a与地板4的接触,可以借助螺丝钉7进ー步増加地板4与地板固定件1的接触阻力。另外,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A)的主视图所示,间隔片2的上端形成为中央高且宽度方向的两端低,且整体形成中央膨出的带圆弧的椭圆缺ロ圆弧形状,但地板固定件1的形状不限于此,间隔片2的上端可以形成为任意位置高度都相同,或形成中央部分高、宽度方向两端低的例如梯形。而且,还可以将与图1的(B)中插孔的上端锥部对应的部分全部或局部切棹,形成图2的(A)所示的中央部凹陷的形状。此外,作为一例如图4所示,可以在间隔片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设置从间隔片 2的端部边缘向外扩展的V字状的变形部对。在地板固定件1安装前的状态下,所述变形部M的最大宽度可以大于间隔片2的壁厚,但在安装时发生变形后,所述变形部M具有不限制地板4的侧面40与间隔片2的侧面的夹持接触程度的变形性。如上形成的间隔片2在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的搭接片3的宽度方向中央与所述搭接片3相交,从而地板固定件1整体形成图1的(B)的侧断面图所示的十字状。只要能插入地板4的侧面40上形成的槽41,所述搭接片3可以形成整体厚度一定的图2所示的平坦形状,或形成图1所示的在周边部具有肋的形状,并且,还可以在搭接片 3的与地板4的槽41内壁面接触的部分上,设置与前述间隔片相同的凸条。从间隔片2的下端到搭接片3的下端的高度1(參照图1的(A)、(B)),可以与从地板4的背面到槽41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的高度L(參照图5的(A))相同,但优选略低于所述高度し另外,搭接片3的最大厚度、即图1的实施方式中搭接片3的周边部的厚度,可以与地板4的侧面40上形成的槽41的宽度相同,将搭接片3压紧嵌入槽41内,或者也可以小于槽41的宽度,将搭接片3活动嵌入槽41内。另外,当间隔片2被夹持在地板4的侧面40之间时,搭接片3的尺寸形成为,使搭接片3不与存在于槽41的最深部的地板4的内壁发生干渉。如上形成的地板固定件1利用固定件7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5上,优选利用作为所述固定件7的带有盘形头部的螺丝钉、即所谓埋头螺丝,将地板固定在支承件5上。所述地板固定件1的作为固定件的螺丝钉7相对于间隔片2的全高加长形成,并且除头部71以外部分的粗细可以插入间隔片2上形成的插孔21,以便能够保证打入支承件 5的深度。(施工方法和作用)如图5的㈧、⑶所示,按照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地板固定件1,将搭接片3插入到邻接配置的地板4的相对侧面40上分別形成的槽41内,并且将间隔片2夹持在地板4 的侧面40之间,使地板4的侧面40与间隔片2的侧面23接触。当地板固定件1具有图4所示的变形部M时,调整地板4之间的间隔,以便通过所述变形部M的变形,使地板4的侧面40与间隔片2的侧面23按压接触。通过所述作业,地板4之间形成的接缝宽度W2由间隔片2的壁厚定位为一定宽度, 能以接缝宽度W2整齐美观的状态铺设地板4。在所述状态下将插入到插孔21内的螺丝钉7打入支承件5吋,间隔片2的下端按压在支承件5上,同时搭接片3的背面按压在槽41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上,由此,借助地板固定件1将地板4固定在支承件5上。这样,可以对应于托梁等支承件5的配置间隔,在地板4的长边方向上以规定间隔、作为一例以450mm左右的间隔,在多处固定地板4。不是通过钉子、螺丝钉、粘接剂等将地板固定件1直接固定在地板4上,而是通过前述的搭接片3的背面与槽41的地板背面侧内壁41a的按压接触,以及地板4的侧面40 与间隔片2的侧面的按压接触,使地板成为固定的状态,与作为现有技术说明的T字状的固定件(參照图9的(B))相比,利用前述的地板固定件1的结构,通过在搭接片3的上方也设有间隔片2,増加了地板4的侧面40与地板固定件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接触阻力。并且,图5的实施方式中,在间隔片2的侧面23上形成有以该间隔片的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凸条,即与所述地板4侧面的槽长边方向垂直方向的凸条22,因而也增加了CN 102549222 A
间隔片2的侧面23和地板4的侧面40的接触阻力。而且,在地板固定件1的固定中,通过前述的具有直径大于接缝宽度W2的头部71 的埋头螺丝7在支承件上固定地板吋,由于随着所述埋头螺丝7的拧入,埋头螺丝的头部71 上设置的倾斜侧面71a与地板4的上端角部上形成的倒角部43、43按压接触,所以利用所述埋头螺丝的头部71的倾斜侧面71a和地板4的接触阻力,也限制了地板4的移动。而且,在间隔片2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设有V字状的变形部对,按照该结构,利用所述变形部M将要弹性复原的力按压地板4的侧面40,并且当地板4将要向长边方向移动吋,由于变形部的前端部将与地板一起移动,某一方的变形部M会向外扩展,所以进ー步増加了对地板4的侧面40的接触阻力。因此,在地板4与地板固定件1接触的状态下,对于人在地板4上行走的通常使用状态下施加的负荷或力,会产生足以使地板4不移动而固定的力。另ー方面,例如地板4伴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膨胀或收縮,地板4的尺寸自身发生变化,产生使其与地板固定件1的接触位置移动的极强的カ吋,由于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 1没有用前述的钉子、螺丝钉、粘接剂等直接固定,所以能允许地板4移动。其結果,即使地板4发生伴随这种膨胀或收缩的尺寸变化,也可以有效防止地板固定件1破损,防止将地板固定件1固定在支承件5上的螺丝钉7脱开,而且可以防止地板 4产生挠曲和扭曲等变形。另外,如图2所示,将尖鋭状顶部2 偏置在凸条22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在具备这种凸条22的地板固定件1中,当所述地板固定件1的凸条22如图6的(A)、(B)所示接触地板4的侧面时,所述地板固定件1产生的限制地板4移动的カ如下与限制地板4向图6的⑶所示的箭头B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限制地板4向图6的㈧所示的箭头A方向移动的カ变强。艮卩,在上述的示例中,如图6的㈧所示,地板4向图中箭头A方向移动时,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地板固定件1的凸条22的顶部2 被地板4的移动所牵拉而如图中箭头a所示向外扩展变形。其結果,通过所述凸条22的变形增加了与地板4的侧面40的接触阻力。另ー方面,如图6的⑶所示,地板4向图中箭头B方向移动时,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地板固定件1的凸条22的顶部2 被地板4的移动所牵拉而如图中箭头b所示向内收窄变形。其結果,设置上述形状的凸条22吋,相对于限制地板4向箭头B方向移动,地板固定件1更牢固限制了地板4向箭头A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图2所示的地板固定件1根据朝向不同,对地板4移动的限制力不同, 例如图6的(C)所示,在地板4的长边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交替反向配置地板固定件 1 (la Id),当地板4向图6的(A)中箭头A方向移动时,利用地板固定件la、Ic更牢固地发挥限制移动的作用,反之当向图6的(B)中箭头B方向移动时,利用地板固定件lb、ld更牢固地发挥限制移动的作用,从而可以使地板4不能向长边方向的任意ー个方向移动。此外,例如图6的(D)所示,可以在使地板4长边方向的一端与横梁等对接而限制其移动的状态下,安装地板固定件1 (la、lb),使得对地板4朝向离开所述横梁方向移动的限制力变大,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地板4的一端始终保持与横梁对接的状态。另外,如图6的⑶所示,安装地板4和地板固定件l(la、lb)时,即使在超预期的強大的力作用在地板4上,使地板4意外地向离开横梁方向移动时,地板4也可以自动恢复到一端与横梁对接的原位置。S卩,如图6的¢)所示,处于一端离开横梁状态的地板4膨胀而发生尺寸増加的变形吋,地板固定件Ia比地板固定件Ib限制移动的カ弱。因此,如图6的(E)中虚线所示, 地板4以横梁侧的端部接近横梁的方式发生膨胀。另ー方面,地板4收缩而尺寸减小吋,由于地板固定件Ib比地板固定件Ia的限制力弱,所以地板以图中右侧的端部收缩的方式发生变形,其結果,伴随地板4的膨胀或收縮,地板4自身也可以自动恢复到与横梁对接的原位置(施工时的位置)。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不限于此处公开的特定方式所构成的器具、设备、机械、 装置或者エ序和方法。权利要求意图保护该划时代的发明的核心或本质。本发明显然具有新颖性和有益效果。并且,在完成本发明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并不是參照现有技术而显而易见的,并且鉴于本发明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所以本发明显然是本领域中的开拓性发明。为了通过法律保护本发明的核心,应当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进行极为宽泛地解释。因此,如前所述,由于根据上述记载明显地高效实现了发明目的,并且所述结构中,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变形,所以前述的记载或附图所含全部内容不是限定性内容而是例示性解释。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应当包括以上记载的本发明的概括性且固有的全部特征,而对于语言问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其他表述,都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以上记载了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板固定件,用于固定地板,所述地板在宽度方向两端的侧面上分別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槽,所述地板固定件的特征在干,由柔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搭接片和间隔片,所述搭接片插入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的各自侧面上形成的所述槽中,使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之间搭接;所述间隔片从所述搭接片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向所述地板的表面和背面方向突出,并被夹持在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的所述侧面之间,在所述间隔片上形成有沿所述突出方向贯穿所述间隔片的插孔,并且在与所述地板的所述侧面接触的所述间隔片的侧面上,形成多个沿与所述地板侧面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呈条状的凸条,具有盘形头的固定件插入所述间隔片的所述插孔,所述固定件的盘形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地板的倒角部的上端之间的宽度、且大于由所述间隔片的壁厚決定的接缝宽度,所述倒角部至少形成在所述地板的插入所述间隔片的位置上的、所述地板表面侧的相邻的宽度方向两端的角部上,从所述搭接片的下端到所述插孔形成位置上的所述间隔片的上端的高度与从所述地板的槽内形成的地板背面侧内壁到所述倒角部的下端的高度基本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俯视时各所述凸条的顶部形状为由平行配置的垂直方向的ー边和与所述ー边呈鋭角的另ー边构成的三角形,且连续形成所述三角形,以使所述间隔片的侧面形成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各所述凸条的顶部偏置在所述凸条宽度方向上的ー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从所述搭接片的下端到所述间隔片的下端的长度稍短于从所述地板的背面到所述槽的地板背面侧内壁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插入所述插孔的固定件是具有盘形头的螺丝、钉子和螺丝钉中的任意ー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所述搭接片和所述间隔片利用选自ABS树脂、聚丙烯、聚乙烯、氯乙烯、尼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中的任意ー种或多种的混合树脂材料而一体形成为断面十字状,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中,玻璃纤维长度为 0. 5 5mm,玻璃纤维含有率为10 4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所述搭接片的突出长度形成为当间隔片被夹持在所述地板的侧面之间时,所述搭接片与槽的最深部的内壁不发生干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固定件,其特征在干,在所述搭接片的与地板的槽内壁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呈条状的凸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板固定件,在托梁等支承件上固定地板,限制地板因通常使用产生的外力而移动,允许地板在产生膨胀或收缩等时移动。该地板固定件(1)对在宽度方向的两侧面(40)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槽(41)的地板(4)进行固定,以柔性合成树脂材料将搭接片(3)和间隔片(2)一体形成为断面大致十字状,搭接片(3)插入邻接配置的两枚地板的各自侧面上形成的槽,间隔片(2)从搭接片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地板表面和背面方向突出并被夹持在地板两侧面之间,此外,形成贯穿所述间隔片的插孔(21),并把固定件插入该插孔。在与所述地板的侧面(40)接触的所述间隔片(2)的侧面(23)上,形成多个沿与所述地板侧面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呈条状的凸条(22、22’),多个凸条以规定间隔排列。
文档编号E04F15/02GK102549222SQ2010800454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中村雄一郎, 府川诚一, 菊池武恭 申请人:Wpc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