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55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来驱动圆板状的旋转刀具的发动机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和用于驱动旋转刀具的发动机,该发动机式切割机例如在建筑工地被用于切割混凝土、钢材。该发动机采用二冲程型的发动机(以下有时称作二冲程发动机)。与其他形式的发动机相比,二冲程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且尺寸也小的优点。因此,在手提式发动机式切割机中,通过采用二冲程发动机能够谋求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但是,二冲程发动机存在例如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较多的问题,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在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对环境性能的要求也变高,在采用了二冲程发动机的以往产品中,很难高水平地满足所要求的环境性能。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7-5^792号公报鉴于上述情况,可以考虑在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也采用四冲程型的发动机来代替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型的发动机(以下有时称作四冲程发动机)利用气门传动机构开闭进气口和排气口,因此与利用活塞开闭该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二冲程型的发动机相比,具有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少且燃烧效率高的优点。特别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的情况下,许多发动机润滑油在发动机内被循环利用,和燃料一起被消耗的发动机润滑油的量极少,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但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与利用混合发动机润滑油后的燃料的混合润滑型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不同,需要与燃料供给分开地单独供给发动机润滑油。另外,需要以适当的频度更换该发动机润滑油。因此,在发动机式切割机中采用了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情况下,也可以预想到之前一直使用以往产品的操作者在不熟悉的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上耽搁时间,或者不能进行该更换作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搭载有四冲程发动机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容易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的技术。本发明的发动机式切割机是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的主体。主体包括四冲程型的发动机、用于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口、和用于排出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排出口。该发动机式切割机的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都设置在主体的一侧。将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设置在主体的同侧时,操作者不用改变发动机式切割机的朝向也不用相对于发动机式切割机移动自己的位置就能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另外,也能同时辨认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从而能够防止出现在忘记关闭润滑油排出口的情况下直接紧接着自润滑油供给口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这样的错误。此外,将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配置在主体的一侧时,操作者在主体的另一侧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从而能够不用介意润滑油供给口、润滑油排出口的存在地舒服地进行作业。上述主体可以还具有用于供给发动机的燃料的燃料供给口。在该情况下,优选该燃料供给口与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同样地也设置在该主体的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的一侧。采用该构造,操作者能够同时辨认润滑油供给口和燃料供给口。由此,能够事先防止操作者错将燃料供给到润滑油供给口的情况和操作者错将发动机润滑油供给到燃料供给口的情况。此外,操作者在主体的另一侧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从而能够不用介意润滑油供给口、润滑油排出口和燃料供给口的存在地舒服地进行作业。上述主体可以还具有供操作者操作以起动发动机的启动构件。在该情况下,优选该起动构件与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同样地也设置在该主体的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一侧。采用该构造,操作者在主体的另一侧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从而能够不用介意润滑油供给口、润滑油排出口和起动构件的存在地能够舒服地进行作业。上述主体可以还具有用于支承旋转刀具且将发动机的转矩传递给旋转刀具的传动机构。在该情况下,优选该传动机构与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同样地也设置在该主体的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一侧。采用该构造,操作者在主体的另一侧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从而能够不用介意润滑油供给口、润滑油排出口和传动机构的存在地舒服地进行作业。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容易进行(容易辨识)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的搭载有四冲程发动机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另外,能够实现操作者能够不用介意润滑油供给口、润滑油排出口存在地舒服地使用的发动机式切割机。


图1是从右侧(驱动侧)观察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图2是自上方观察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的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壳体主体、滤清器托架和滤清器罩的组装构造的图。图6是从另一角度表示壳体主体、滤清器托架和滤清器罩的组装构造的图。图7是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组装构造的图。图8是表示化油器的臂与化油器座的凹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连接构造的图。图10是从另一角度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连接构造的图。图11是表示分油器(oil separator)和通气管(breatherpipe)借助密封构件的通孔彼此连接后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节气门操纵杆(throttle lever)和开关杆的组装构造的图。图13是表示节气门操纵杆和开关杆的组装构造的分解图。图14是保护装置的右视图。
图15是从前侧观察的保护装置的图。图16是保护装置的仰视图。图17是图14的XVII-XVII剖视图。图 18 是图 16 的 XVIII-XVIII 剖视图。图19是表示使发动机式切割机相对于工件的表面最大程度地倾斜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参照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图1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侧视图,图2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俯视图。另外,图3表示图1的 III-III剖视图。发动机式切割机10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12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12 的主体14。旋转刀具12能切割石质材料、金属材料,发动机式切割机10例如在建筑工地被用来切割混凝土、钢材。如图1、图2所示,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时,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位于水平方向的一侧。在下述说明中,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的状态为基准,将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所位于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作前方,将该前方的相反方向称作后方。另外,将铅垂上方仅称为上方,将铅垂下方仅称为下方。另外,如图 2所示,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作左侧,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称作右侧。例如,如下地描述旋转刀具12 旋转刀具12位于主体14的前方,其旋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在水平面H的上方与水平面H垂直。在主体14上设置有前方手柄16和后方把手观。前方手柄16由管件形成,其是由操作者把持的手柄,并且兼作用于确保主体14的强度的框架。前方手柄16在主体14的前方部分从主体14的上方向左侧延伸。后方把手观设置在主体14的后方下部。后方把手观自主体14呈环(loop)状地延伸。在后方把手观上设置有节气门操纵杆30等的操作开关。另外,在后方把手观的下部设置有后方腿部38。通常,操作者用左手把持前方手柄16,用右手把持后方把手28,从而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然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移动,利用旋转刀具12切割工件。这样,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是由操作者保持的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这里,当操作者如上所述地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时,操作者位于主体14的左侧。由于操作者通常位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因此也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称作操作者侧。主体14具有用于驱动旋转刀具12的发动机18。发动机18是四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四冲程型的发动机(以下有时称作四冲程发动机)利用气门传动机构开闭进气口和排气口,因此与利用活塞开闭该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二冲程型发动机相比,具有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少且燃烧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的这样的优点。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通过采用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能够显著提高该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环境性能。发动机18由于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因此与混合润滑型的二冲程发动机不同,需要与燃料分开地单独供给发动机润滑油。另外,需要以适当的频度补充、更换该发动机润滑油。因此,发动机18设置有用于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口 18a和用于排出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排出口 18b。
另外,发动机18并不限定为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也可以是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但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情况下,许多发动机润滑油在发动机内被循环利用,与燃料一起被消耗的发动机润滑油量极少,因此,与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相比,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具有环境性能优异的这样的优点。此外,由于发动机润滑油的消耗量变少,因此还能抑制操作者所负担的运转成本。另外,在采用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时,在长时间未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化油器内,燃料挥发而只残留发动机润滑油,进而堵塞化油器。对于这一点,在采用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时,还能获得不易发生上述那样的问题的效果。主体14包括安装有旋转刀具12的刀具臂56。刀具臂56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 且向主体14的前方延伸。如图3所示,刀具臂56包括固定在发动机18上的第一板件56b 和固定在第一板件56b上的第二板件56c,在第二板件56c上设置有以使旋转刀具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刀具12的工具轴56e。另外,刀具臂56还包括固定在发动机18的驱动轴(曲轴)18c上的驱动带轮56a、 固定在工具轴56e上的从动带轮56f和架设在驱动带轮56a与从动带轮56f上的传动带 56d。由此,由发动机18输出的转矩被传递至工具轴56e,旋转刀具12被发动机18驱动旋转。这样,刀具臂56也是用于将发动机18的输出转矩传递至旋转刀具12的传动机构。并且,设置有作为传动机构的刀具臂56的主体14的右侧一般情况下有时会被称为驱动侧。这里,能够调整第一板56b和第二板56c的彼此固定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传动带56d的张紧程度。另外,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和工具轴56e彼此平行,两者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在刀具臂56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旋转刀具12的旋转刀具罩58。主体14包括用于供操作者起动发动机18的反冲起动装置(recoil starter)44。 反冲起动装置44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且设置在刀具臂56上。如图3所示,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穿过驱动带轮56a而延伸,反冲起动装置44与该驱动轴18c的顶端部分相连接。在反冲起动装置44上设置有供操作者操作的起动操纵杆42。当操作者拉起动操纵杆 42时,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旋转,发动机18起动。主体14包括保护装置50。保护装置50设置在主体14的前方下部。主体14的前方下部是工件切屑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位置,保护装置50将飞散的工件切屑朝向主体 14的下方反弹。由此,能够防止与主体14碰撞的工件切屑例如朝向操作者反弹。另外,在保护装置50上设置有一对滚轮52和前方腿部M。一对滚轮52位于前方腿部M的前方。 当操作者向上抬起后方把手观时,一对滚轮52与工件的表面抵接,其成为用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倾斜运动的支点。另外,在后述段落中对保护装置5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主体14包括壳体20。壳体20曲树脂材料形成。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沈、滤清器罩M和顶罩22。顶罩22固定在滤清器罩M上,滤清器罩M固定在壳体主体沈上。壳体主体沈的一部分构成为用于贮存发动机18的燃料的燃料罐,壳体主体沈设置有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口 40。另外,在壳体主体沈上一体地形成有上述后方把手观,后方把手 28的内部空间也构成为燃料罐的一部分。图4表示主体14的右侧。另外,在图4中,一部分是剖视图,用于表示壳体20内的构造。
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润滑油供给口 18a和润滑油排出口 18b都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当像这样地将润滑油供给口 18a和润滑油排出口 18b设置在主体 14的同侧时,操作者不用改变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朝向或相对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移动自己的位置就能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另外,能够同时辨认润滑油供给口 18a和润滑油排出口 18b,因此能够防止在出现忘记关闭润滑油排出口 18b的情况下直接紧接着自润滑油供给口 18a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这样的错误。此外,由于将润滑油供给口 18a和润滑油排出口 18b配置在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此对于位于这些口的相反侧的左侧 (操作者侧)的操作者来说,润滑油供给口 18a、润滑油排出口 18b的存在不会妨碍作业的进行。而且,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 40也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而,对于位于这些构件的相反侧的左侧(操作者侧)的操作者来说,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 40的存在不会妨碍作业的进行。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润滑油供给口 18a、润滑油排出口 18b、 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 40全都设置在刀具臂56所在的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而,如图2所示,与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相比,主体14的左侧(操作者侧)不存在较大的凹凸。由此,操作者能够不在意主体14的凹凸地舒适地进行作业。接下来,说明壳体20的内部构造。如图4所示,在壳体20内形成有图中的箭头F 所示的流路,构成如下构造,即,使从顶罩22的进气窗22a导入的空气穿过壳体20并经过进气连接管62而供给至发动机18中。在壳体20的内部沿上述的流路F设置有前置滤清器68、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 前置滤清器68位于顶罩22与滤清器罩M之间,主滤清器70位于滤清器罩M与壳体主体沈之间。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的状态下,前置滤清器68位于主滤清器70的上方。通过使从进气窗2 导入的空气依次通过前置滤清器68和主滤清器70,能够去除(即过滤)该空气含有的粉尘。此时,空气在自下向上通过了前置滤清器68后,沿顶罩22和滤清器罩M的内表面流动,其流动方向改变大约270度后通过主滤清器70。通过了主滤清器70的空气接下来通过化油器74。化油器74在通过了主滤清器 70的空气中混合燃料。化油器74是通用的化油器,包括节气阀、单向阀和空气平衡管(air vent)等。在化油器74中被混合了燃料的空气(所谓的混合气体)经由进气连接管62而用于供给至发动机18。另外,进气连接管62位于壳体20的外部。另外,在图4中,在进气连接管62的上方图示了通气管64。通气管64自发动机18延伸,且与后述的分油器82相连接。另外,通气管64是在发动机18中用于将漏出至摇臂室罩(rocker cover)内的窜气去除的管路,其与发动机18内的包括曲轴箱的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路径相连接。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采用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在四冲程发动机中,进气口设置在缸盖上,因此与进气口相连接的化油器74位置相对靠上。因此,如果将主滤清器70配置在化油器74的上方,则主滤清器70相对于发动机18向上方大幅突出,会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高度尺寸变大。因而,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如图4所示,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沿空气通过该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的方向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即,化油器74位于发动机18的后方,主滤清器70位于化油器74的后方。采用该种配置构造,即使在采用了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的情况下,也能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高度尺寸比较小。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采用比较大型的主滤清器70, 主滤清器70的一部分向后方把手观的上方伸出。结果,在后方把手观的上部,壳体20的后表面(滤清器罩M的部分)也呈凸状地突出。这样地,在使主滤清器70的一部分或全部伸出至后方把手观的上方地进行配置时,能够搭载大型的主滤清器70。通过搭载大型的主滤清器70,主滤清器70不易发生堵塞,从而能够减少操作者清扫主滤清器70的频度。 另外,即使壳体20的后表面在后方把手观的上部呈凸状地突出,也很少干涉操作者的把持后方把手观的手。并且,假设在干涉构成问题的情况下,调整后方把手观的角度也是有效的。另外,在以往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采用二冲程型的发动机。在二冲程发动机中,进气口设置在缸体上,与该进气口相连接的化油器位置相对靠下。因此,在以往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主滤清器70配置在化油器74的上方,由此能够实现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小型化(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采用如下设计,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时,发动机18的气缸的中心轴线C相对于铅垂方向V向化油器74侧倾斜。这样地配置发动机18时,能够将与发动机18相连接的化油器74和主滤清器70配置得位置更靠下。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小发动机10的高度尺寸。而且,四冲程发动机在缸盖的上部具有气门传动机构,且在曲轴箱的下部具有油底壳(oil pan),因此与二冲程发动机相比其高度尺寸相对较大,可能导致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大型化。对于该问题,在如上述那样地倾斜配置发动机18时,能够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设计成小型的。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滤清器70与化油器74之间设置有滤清器托架72。滤清器托架72将通过了主滤清器70的空气引导至化油器74。滤清器托架72固定在壳体主体 26上,其用于定位保持主滤清器70。如图5和图6所示,滤清器托架72和滤清器罩M —起被共用的螺栓84固定在壳体主体沈上。与单独地固定滤清器托架72和滤清器罩M的构造相比,采用该构造能够简化构造、削减零件件数,从而能够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更加小型化。而且,能够简化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组装工序。另外,虽然在图4和图5中未图示,但如后所述,在滤清器托架72 上预先组装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和进气连接管62等。另外,在组装滤清器罩M和滤清器托架72时,将主滤清器70配置在滤清器罩M与滤清器托架72之间。如图4所示,壳体20具有用于固定化油器74的化油器座66。化油器座66安装在图4和图5所示的壳体主体沈的缺口部^a中,其构成壳体20的外壁的一部分。化油器座66隔着密封构件76安装在壳体主体沈上。密封构件76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弹性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构件76由高分子材料(详细而言是橡胶材料)形成,这只是一例。借助密封构件76的变形,使得化油器座66相对于壳体主体沈能够位移。图7表示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的零件组。如图7所示,在化油器座66上不仅组装化油器74,而且还组装滤清器托架72和进气连接管62。这里,利用共用的螺栓80来组装滤清器托架72、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及进气连接管62。另外,在组装上述零件组时, 将垫圈78配置在滤清器托架72与化油器74之间,将密封构件76配置在化油器座66的周缘。如图7所示,化油器座66具有两根向化油器74侧突出的支柱部66b。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支柱部66b从下方支承化油器74而将化油器74保持在组装位置。通过利用支柱部66b保持化油器74,进行上述组装作业的操作者无需用手支承化油器74,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如图7所示,化油器座66形成有凹部66c。凹部66c形成在化油器座66的位于化油器74侧的面上。如图8所示,凹部66c与用于开闭化油器74的节气阀的臂7 面对,用于防止该臂7 与化油器座66接触。这样,通过在与臂7 面对的范围内形成凹部66c,能够较窄地设计化油器座66与滤清器托架72之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发动机式切割机10 的小型化。在如图7所示地隔着化油器74使滤清器托架72与化油器座66固定后,如图5和图6所示地将滤清器托架72固定在壳体主体沈上。此时,化油器座66隔着密封构件76安装在壳体主体沈的缺口部^a中。因而,即使滤清器托架72、壳体主体沈和化油器座66 产生尺寸误差,通过使化油器座66相对于壳体主体沈被动地位移,也能将滤清器托架72 准确地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图9和图10表示滤清器托架72、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和密封构件76的与流路相关的连接关系。如图9和图10所示,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 66上时,滤清器托架72的开口 7 借助化油器74的主通路7 与化油器座66的开口 66a 相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分油器82 —体地形成在滤清器托架72上。另外,分油器82 自滤清器托架72向化油器74侧突出。如果是分油器82向主滤清器70侧突出的构造,则不能避免分油器82与主滤清器70干涉,需要比分油器82充分大地形成滤清器托架72。相对于此,只要是分油器82向化油器74侧突出的构造,就能够不使滤清器托架72大型化地容易地将分油器82设定在不与化油器74干涉的位置处。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密封构件76上形成有两个通孔76a。这两个通孔76a的位置与分油器82的两个螺纹接头部8 的位置相对应。这里,分油器82的螺纹接头部8 是呈管状地突出的连接口,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是用于收纳该螺纹接头部82a的收纳口。 另外,通孔76a的周围76b、76c在密封构件76的正反面呈管状地突出。采用上述结构,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如图11所示,分油器82的各个螺纹接头部8 从壳体20的内侧与密封构件76的对应的通孔76a自动连结。之后,在将通气管64从壳体20的外侧与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分别连结时,分油器82和通气管64 借助通孔76a彼此连接。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构造,不用在壳体20内的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使通气管64与分油器82相连接的麻烦的作业。另外,如图11所示,通气管64借助接头 65与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相连结。但通气管64也可以不借助接头65地与密封构件76 的通孔76a直接连结。如图10所示,在化油器74上设置有与空气平衡管相连接的软管螺纹接套(hose nipple)74b。该软管螺纹接套74b的顶端向滤清器托架72延伸。另一方面,在滤清器托架72上的与软管螺纹接套74b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气连接口 72b。采用该构造,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化油器74的软管螺纹接套74b与滤清器托架72的空气平衡管连接口 72b自动连结。因而,在壳体20内的有限空间中,不需要进行借助管等将化油器74的软管螺纹接套74b与滤清器托架72的空气平衡管连接口 72b 连接起来的麻烦的作业。接下来,参照图4、图12和图13说明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的组装构造。 如图4所示,节气门操纵杆30被轴34支承,且能以轴34为中心摆动。节气门操纵杆30借助连杆30a与化油器74的节气门相连接。另外,在该轴34上除了安装有节气门操纵杆30, 还安装有开关杆32。开关杆32也同样能够以轴34为中心摆动。开关杆32借助连杆32a 与化油器74的阻气阀相连接。图12表示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组装在了壳体主体沈上的状态,图13表示将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的组装构造分解后的状态。如图12和图13所示,壳体主体沈形成有沿轴34的轴向延伸的轴安装槽^b。轴安装槽26b从轴34的径向保持该轴 34。轴安装槽^b的上方是敞口的,因此能够将轴34容易地嵌入在轴安装槽^b中。特别是,能够在将节气门操纵杆30、弹簧构件30b和开关杆32预先安装在轴34上的状态下将轴 34嵌入在轴安装槽^b中。这里,在操作者操作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时,各杆30、32对轴34施加向下的力。相对于此,轴安装槽26b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方。这样,轴安装槽^b的开口方向与轴34自各杆30、32受力的方向彼此不相同,从而轴34牢靠地被保持在轴安装槽^b中,各杆30、32的动作稳定。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轴安装槽26b分成两个槽,在这两个轴安装槽26b之间形成为在轴34的周围形成有空间的构造。这样,当采用轴安装槽26b只设置在轴34的一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轴34的其他长度范围内形成为在轴34的周围设置有空间的构造时,还能够容易地将安装在轴安装槽^b中的轴34卸下。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滤清器托架72上形成有两处轴按压部72c。轴按压部72c 从轴安装槽26b敞口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上方)与保持在该轴安装槽中的轴34 抵接。采用该构造,不用另外设置用于按压轴34的构件就能防止被保持在轴安装槽^b中的轴34移动或脱离轴安装槽^b。另外,固定在壳体主体沈上的滤清器托架72同样与支承在壳体主体沈上的轴34抵接,从而滤清器托架72在壳体20内也作为支柱(或梁)发挥功能,能够有意地提高壳体20的刚性。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沈上设置有一对分别与轴34的两端相对的轴定位部^c。采用该构造,不用在轴34上设置弹簧挡圈(circlip)等防脱构件,就能防止出现被保持在轴安装槽26b中的轴34沿轴向移动而脱离轴安装槽26b那样的情况。接下来,参照图14 图19说明保护装置50的结构。图14是从右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图16是从下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另外,图17是图14的XVII-XVII剖视图,图18是图16的XVIII-XVIII剖视图。并且,图19 表示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切割工件W时的状态。这里,图中的直线S表示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旋转面S是旋转的旋转刀具12所在的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是与旋转刀具12的旋转轴垂直且包含旋转刀具12在内的平面。但由于旋转刀具12具有有限的厚度,因此根据旋转刀具12的一方的端面的位置来定位旋转面S。另外,图19中的箭头D表示工件W的切屑飞散的路径。保护装置50包括保护面90、一对滚轮52和前方腿部M。前方腿部M的角部5 被倒角加工成曲面状,从而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倾斜。一对滚轮52隔着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同轴地配置,且一对滚轮52的旋转轴与旋转刀具12的旋转轴平行。保护面90设置在一对滚轮52之间。保护面90是形成在保护装置50上的槽状的曲面, 其沿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延伸。如图18所示,保护面90大致形成为朝向斜前下方的倾斜面。即,越是靠近旋转刀具12的前方位置越离开工件表面地倾斜。保护面90使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工件切屑向主体14的下方反弹。由此,能够防止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工件切屑在主体14上向操作者反弹。另外,在保护装置5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用的突起50a,突起50a形成为容易将保护装置50安装在主体14上的结构。这里,为了向主体14的下方顺利地引导工件切屑,可以将保护面90形成为没有凹凸的面或凹凸较少的面。但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工件切屑,也可以特意设置槽、突起。保护面90以旋转面S为分界,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和右侧(驱动侧) 的范围90b之间具有不同的形状。即,保护面90具有以旋转面S为分界的非对称的形状。 结果,保护面90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相对于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非对称地反弹。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保护面90中,如图17所示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的整个范围内,其法线向量N指向旋转面S地相对于旋转面S倾斜。换言之,在形成为槽状的保护面90的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内,离旋转面S越远,保护面90的深度越浅。因而,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内,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被向旋转面S反弹。艮口, 能够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到左侧(操作者侧)的切屑向右侧(驱动侧)反弹。由此,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多反弹向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操作者位于该反弹方向的相反侧即左侧(操作者侧),从而能够不被切屑妨碍地舒适地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上述的保护面90的形状只是一个例子,并非限定保护面90的形状。只要是能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的半数以上向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反弹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使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和右侧(驱动侧)的范围90b之间的保护面90的角度、深度、面积不同。如图19所示,操作者在使一对滚轮52与工件W的表面抵接进而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倾斜的状态下,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沿工件W的表面移动。此时,即使在工件W的表面上存在障碍物(例如工件W的碎片、工件W的突起部),也能利用保护面90的倾斜而越过障碍物。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即使在以一对滚轮52为支点而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最大程度地倾斜时(图19的状态),保护面90也能以其越接近旋转刀具12的位置(前方侧)距工件W的表面越远的方式倾斜。即,越是保护面90的靠近旋转刀具12的位置(前方侧),从工件W的表面到保护面90的高度T越高。采用该构造,无论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倾斜时的角度是多少,都能利用保护面90的倾斜越过存在于工件W表面的障碍物。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说明仅为举例,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包括以上具体例子的各种变形例或等同例。
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特征可以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其实用性, 其并不限定为申请时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组合。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举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在仅实现其中一个目的时的技术本身也具有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式切割机,其为手提式,其特征在于, 该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旋转刀具,其为圆板状; 主体,其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 该主体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为四冲程型的发动机; 润滑油供给口,其用于供给发动机润滑油; 润滑油排出口,其用于排出发动机润滑油,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上述润滑油排出口都设置在上述主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还具有用于供给上述发动机的燃料的燃料供给口;上述燃料供给口在该主体上也设置在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上述润滑油排出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还具有供操作者操作以起动上述发动机的启动构件;上述起动构件在该主体上也设置在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上述润滑油排出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还具有用于支承上述旋转刀具且将上述发动机的转矩传递至旋转刀具的传动机构;上述传动机构在该主体上也设置在设有上述润滑油供给口和上述润滑油排出口的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有四冲程发动机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容易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该发动机式切割机是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的主体。主体包括四冲程型的发动机,其具有与旋转刀具相连接的驱动轴;润滑油供给口,其用于供给发动机润滑油;润滑油排出口,其用于排出发动机润滑油。该发动机式切割机的润滑油供给口和润滑油排出口都设置在主体的发动机的驱动轴的一端所在的一侧。
文档编号B28D1/04GK102189607SQ2011100516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奥见正义, 户泽克美, 杉山正树, 梨本知伸, 近藤雅树, 长谷川哲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