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楼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64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楼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减排技术。
背景技术
(1)天气火热,人们为了防高温,纷纷使用空调,这样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因为天气热而使用空调;空调散放出大量的热量,升高了气温,造成天气越加火热;天气越火热, 就越要使用空调。(2)楼房里偏西、偏北那两堵墙壁,在夏天,太阳晒下升高了温度,同时也造成了整个室温的升高;在冬天,又承受着西北风,偏西、偏北这两堵墙壁,又会降低温度, 造成整个室温的降低。(3)因为上述第二点的因素,因此,在楼房的偏西、偏北的那几套房间,房客则不太愿意居住;开发商,这几套房间也难以卖出、或卖出的价格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夏天预防因气温升高导致室温升高、在冬天因气温降低导致室温降低的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楼房的四周墙壁从上至下再围砌上一圈墙壁(如图1、图 2所示),也可以在楼房的西边与北边的墙壁外再围砌一层墙壁(如图3所示);外墙壁(1)与内墙壁(2)之间有一定的间隙(3),这样利于空气由下往上流动。在外墙壁(1)最下方有一片活动墙壁(4),该活动墙壁(4)是可以任意开启与关闭的,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开启大小。在夏天时,开启活动墙壁(4),当太阳晒热外墙壁(1)时,间隙(3)内空气也随之升高, 气流上升,外墙壁(1)最下方的活动墙壁(4)的冷空气不断地进入并上升,这样在间隙(3) 中就形成了一股上升的较冷的气流,隔离了外墙壁(1)与内墙壁(2),防止了外墙壁(1)对内墙壁(2)的热传导,房间的温度就不会因天气的气温升高而升高了。在冬天,将活动墙壁关闭,造成间隙(3)的空气不流动,这样,冷空气不易从外墙壁(1)传导至内墙壁(2),造成室温的降低;同时也预防了室温向外散发。还有,外墙壁(1)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均涂抹防热涂料,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冷、热气传导至房间内;也有效地预防室温向外散发。而且,外墙壁(1)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也要涂抹得较光滑,这样,有利于空气从下向上流动。另外,窗户及玻璃也可以制作成双层的,这是已知的技术,就不用在此叙述了。本发明的特点是有了双层墙壁,在夏天,可以预防房间温度因天气气温升高而升高;在冬天,可以预防房间温度因天气气温降低而降低。在楼房的偏西、偏北的那几套房间, 房客也愿意居住了 ;开发商,这几套房间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图1为楼房的正面(或侧面)剖视图。图2为楼房的俯视图。
图3为楼房仅有偏西、偏北加砌一堵墙壁的俯视图。图中(1)外墙壁;(2 )内墙壁;(3 )间隙;(4 )活动墙壁。另外,---^为气流及
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结合附图1、附图2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楼房的四周墙壁从上至下再围砌上一圈墙壁,外墙壁(1)与内墙壁(2)之间有一定的间隙(3),间隙大小为0.2 1. 0米,这样利于 空气由下往上流动。在外墙壁(1)最下方有一片活动墙壁(4),该活动墙壁 (4)是可以任意开启与关闭的,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开启大小。还有,外墙壁(1)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均涂抹防热涂料;而且,外墙壁(1) 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也要涂抹得较光滑。另外,窗户及玻璃也可以制作成双层的,这是已知的技术,就不用在此叙述了。第二实施例结合附图3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上进行改进,仅在楼房的西边与北边的墙壁外再围砌一层墙壁,其他方面的设计,基本同第一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在楼房的四周墙壁从上至下围砌一圈墙壁;或者在楼房偏西、偏北这两堵墙壁也从上至下砌上一堵墙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外墙壁(1)与内墙壁(2)之间有一定间隙(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外墙壁(1)下方有一个活动墙壁(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外墙壁(1)与内墙壁(2)的间隙(3)范围,在0.2 1.0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外墙壁(1)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均涂抹防热涂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楼房,其特征是外墙壁(1)的内壁与内墙壁(2)的外壁,要涂抹得较光滑。
全文摘要
双层楼房,涉及节能减排技术。在楼房的四周从上至下围砌上一圈墙壁,或在楼房偏西、偏北这两堵墙壁也从上至下砌上一堵墙壁,外墙壁(1)与内墙壁(2)之间有一定间隙(3),外墙壁最下方有一片活动墙壁(4),空气经活动墙壁(4)进入后,在间隙(3)从下而上流动。这样,在夏天,将活动墙壁(4)开启,可以预防房间温度因天气气温升高而升高;在冬天,将活动墙壁(4)关闭,可以预防房间温度因天气气温降低而降低。
文档编号E04B2/00GK102296722SQ2011101520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张康德 申请人:张康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