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54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属领域建筑构件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因节能环保的需要,各种保温的墙板应运而生,但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制造成本高,其中犹以三层水泥保温板的生产,要分三次手工生产,使用模具多,生产量小,产品成本高,质量也未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三层水泥板保温隔音的前提下,将承重的外两层混凝土、和保温的发泡水泥,在一条生线上,实行第一层混凝土的布料、震实一发泡水泥的布料一初凝一第二层混凝土的布料、震实一速凝一分割一码垛的全程流水线机械作业,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相当于同期浇铸,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由平带输送装置、隔层薄膜展开贴模装置、软质凹、凸带式模板及旋动装置、两组混凝土平铺设装置、两套混凝土震实装置、发泡水泥铺设装置、两套加速初凝装置、产品分割装置、产品码垛装置等组成,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由平带输送装置为混凝土底模,软质凹、凸带式模板为两边侧模,在隔层薄膜的作用下,形成了盛装稀料的流动模框。 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述的同期浇铸三层保温水泥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当底层承重混凝土震实后,就加上可保温的发泡水泥,经加温初凝后铺设面层承重混凝土,达到混凝土 -发泡水泥-混凝土之间,为基本同期浇铸,实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述的初凝装置、速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使用β射线、蒸气、电热加温或对石子、沙子、水泥、水等原材料预加热中的一种,使混凝土保温板凝固时间的缩短,达到能在生产线上可分割堆装的硬度。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述的三层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可在底层和面层中增加玻纤等织物而设置展放装置,也可增加横、纵钢筋,可在一边的凹模上预留钢筋孔,钢筋插进去,靠凸模的一侧的钢筋,不用插进凸模内,而是用如泡沫等物一小块填充物代替混凝土,为钢筋之间的再连接预留空间,同时纵向筋的两头折弯,也用轻质泡沫为钢筋预留下连接空间。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述的三层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中间的发泡水泥保温好,但承压力差,可以中间仍用发泡水泥铺设,靠两边的凹凸面用混凝土、沙桨或加强型发泡水泥的一种铺设,达到提高凹凸接头面的强度。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所述的流动式模具,其特征在于除平带输送、软质凹、凸带式膜、隔层薄膜外,还可用分段的硬凹、凸模联接式与限位靠轮配合,再与平式输送带和隔层薄膜组合成另一种流动的盛装稀料的模框。
图I为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示意2为本发明凹、凸模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凹、凸模剖示图。图4为本发明发泡水泥及凹、凸边加强三料斗布置示意图。


图中I为平面带输送装置,2、隔层薄膜铺设贴膜装置,3、隔层薄膜,4、混凝土铺设装置,5、混凝土震实装置,6、发泡水泥铺设装置,7、软质凹、凸带式边模,8、输送平台,9、初凝装置,10、混凝土铺设装置,11、混凝土震实装置,12、速凝装置,13、混凝土保温板分割装置,14、混凝土保温板,15、后输送装置,16、码垛装置,
17、带式边模旋驱轮,18、凹凸边模,19、限位靠轮,20、底层承重混凝土,21、发泡水泥保温层,22、面层承重混凝土,23、发泡水泥中间铺设装置,24、两边加强料铺设装置。实施例I本发明由平面输带送装置I、隔层薄膜铺设贴膜装置2、隔层薄膜3、混凝土铺设装置4、混凝土震实装置5、发泡水泥铺设装置6、平面输送带7、软质凹、凸带式边模8、初凝装置9、混凝土铺设装置10、混凝土震实装置11、速凝装置12、混凝土保温板分割装置13、混凝土保温板14、后输送装置15、码垛装置16等组成。生产线上按顺序介绍是隔层薄膜铺设贴膜装置2工作,它将薄膜3中间铺设在平带输送带I上,两边与软质凹、凸带式边模8用水或胶水贴上,形成防渗漏的活动模框。软质带式边模8设凹面为一边,另一边为凸面膜,是承担起保温水泥板组装时的凹凸接口,软质凹、凸带式边模8与平输送带I呈90°角,由旋驱轮17旋驱轮回工作,由于凹、凸模的材料是软质的,需用若干个限位靠轮的作用下才能形成不弯的模框。将搅拌后的混凝土料放入铺设装置4内,铺设成较薄的一层混凝土 22,由震实装β射线加温初凝箱9初凝。当发泡水泥初凝达到够到可承载面层混凝土的铺料震实强度后,再进入面层混凝土 20铺设、震实程序,再入速凝装置12,当水泥保温板达到可以分割、堆垛硬度时,进入13的分割后,再入码垛16后养护,或者也可以在混凝土震实后进行初砌分割一下,可减轻正式分割的难度,减少混凝土保温板在流水线上的时间。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但为了增加墙板间连接凹、凸边的强度,可将发泡水泥铺设装置6 —分为三23和24,两边的24使用密度高的发泡水泥加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但不同是凹凸边的加强是用混凝土或沙桨加强的,需增加混凝土或沙桨贴边压实的装置,使其混凝土保温板的凹凸面耐压力的加强。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3基本相同,但在底层承重混凝土 22和面层承重混凝土 20中增加玻纤网和横纵钢筋,横钢筋的一头需插入凹模预留孔内,另一头需用一小块如泡沫靠在凸模,为板与板用钢筋连接时预留接口空间,纵钢筋的两头需折弯为连接时预留并接段,并在两头也用一小如泡沫,为钢筋焊接时留下操作的空间,也为板体分割时留下空间。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侧凹、凸模不是软质的,而是硬质分段的,每段有简易的方法联接,在若干限位靠轮的作用下,形成一头拼装一头拆除的凹、凸模循环链。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每一项技术可单独实施,也可组合实施,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由平带输送带装置、隔层薄膜展开装置、软质凹、凸带式模板、两组混凝土平铺设装置、两套混凝土震实装置、发泡水泥铺设装置、加速初凝装置两套、产品分割装置、产品码垛装置等组成,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由平输送带装置,为混凝土底模,软质凹、凸式带为两边侧模板,在隔层薄膜的作用下,形成了盛装稀料的流动模框。
2.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期浇铸三层保温水泥板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当底层承重混凝土震实后,就加上可保温的发泡水泥,经加温初凝后铺设面层承重混凝土,达到混凝土 -发泡水泥-混凝土之间为基本同期浇铸,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3.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中所述的初凝装置、速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使用β射线、蒸气、电热加温或对石子、沙子、水泥、水等原材料预加热方法的一种,使混凝土板缩短凝固时间,达到能在生产线上可分割堆装的。
4.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中所述的三层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可在底层和面层中增加玻纤等织物,也可增加横、纵钢筋,可在一边的凹模上预留钢筋孔,钢筋插进去,靠凸模的一侧的钢筋,不用插进凹模内,而是用如泡沫等物一小块作填充物代替混凝土,为钢筋之间的再连接预留空间,同时纵向筋的两头折弯,也用轻质泡沫为钢筋预留下连接空间。
5.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中所述的三层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中间的发泡水泥保温好,但承压力差,可以中间仍用发泡水泥铺设,靠两边的凹、凸面用混凝上、沙桨或加强型发泡水泥的一种铺设,进行凹凸接头面的加强。
6.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中所述的流动式模具,其特征在于除平带输送、软质凹、凸式、隔层薄膜组合外,还可用分段的硬凹、凸模联接式与限位靠轮配合,再与平式输送带和隔层薄膜组合成另一种流动模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属于建筑构件机械的技术,由平带输送装置、隔层薄展开装置、软质凹凸带式模板、两组混凝两组土平铺设装置、混凝土震实装置、发泡水泥铺设装置、加速初凝装置、产品分割装置、产品码垛装置,所述的三层保温水泥墙板同期浇铸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由平带输送装置为混凝土底模、软质凹凸式带为两片侧模板,在隔层薄膜的作用下,形成了盛装混凝土及稀料发泡水泥的流动模框。在流动模框中进底层混凝土的布料、震实,发泡水泥的布料→初凝→面层混凝土的布料→震实→速凝→分割→码垛,使三层混凝土基本在生产线上同时浇筑生产,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能减少模具,节省制造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B28B7/06GK102873750SQ2011101974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董禹全 申请人:董禹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