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523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活动体育场馆,特别涉及装配式活动羽毛球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工地上有活动板房,供工人临时居住、生活;还有移动式临时假日旅游住宿用房、汽车旅馆可供人们使用;但活动体育场馆尚未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可方便、容易地在一块平整场地上搭建,并能达到国际比赛标准的羽毛球馆;有单馆、双拼馆两种形式。不用时能拆卸、装载到专用卡车上,迅速转运到其它需要的地方拼装成羽毛球馆,或者运进仓库存放。它特别能解决有些学校等单位没有羽毛球馆的问题,临时搭建一个羽毛球馆,对普及羽毛球运动具有很大意义。本发明的球场稍加改造,也可以成为移动、拼装式乒乓球馆。本发明由五部分组成:装载车辆,场地灯光,拼装式羽毛球馆底板(I);羽毛球馆桅杆与拉绳(II)和羽毛球馆帐篷(III)。装载车辆附有1.5吨的车载起重机。车辆用途是承载羽毛球馆的各个组成部分,运送羽毛球馆至新的场地或储存仓库;使用车载起重机辅助安装或拆卸底板和桅杆,吊装球馆各部件至卡车上。场地灯光是为了给场地提供照明,在场地附近需要配备一个额定功率为1500瓦特的220V交流电源,以及断路开关等安全措施。LED灯管设置在与球场边线平行处上方,长度与球场边线相同。LED灯管安装在铝合金灯架上;每个灯架的长度为7米,悬挂在顶部篷布内侧的吊点上。场地上的照度为500 7`50勒克司。拼装式羽毛球馆底板(I)对于单馆由十块矩形拼装板(I)和二块梯形拼装板(Γ)组成,对于双拼馆由二十块矩形拼装板(I)和四块梯形拼装板(Γ )组成,其大小满足一块(单馆)或二块(双拼馆)国际羽毛球比赛标准场地的需要。拼装板(I)及(Γ )的上部为合成木板(3),下部为高强度航空铝合金材料龙骨(4);合成木板(3)用自攻螺钉(9)固定在龙骨(4)上。相邻的拼装板(I)或(Γ )之间采用企口连接,相邻两龙骨(4)的一侧设有榫槽(7),另一侧设置榫(8)。拼装板(I)及(Γ )的上面铺设比赛用羽毛球场专用塑胶板(2)(单馆由两块塑胶板拼成,每块面积为场地的一半;双拼馆由四块塑胶板拼成,每块面积为场地的四分之一);拼装板⑴及(Γ )的下面与纵向钢梁(5)、横向钢梁(5,)及三角形钢梁架(5”)相连。钢梁为方管梁。龙骨(4)坐放在铺有橡胶垫(32)的钢梁上,无需特殊固定。单馆有纵向钢梁(5)六根,横向钢梁(5,) 二十六根,还有三角形钢梁架(5”)一个,安装在门(33)处;双拼馆有纵向钢梁(5)十根,横向钢梁(5,)五十二根,还有三角形钢梁架(5”)二个,安装在两个门(33)处。每根纵向钢梁(5)两端的两侧都焊有斜撑(10),斜撑(10)的上面开孔(31),用两个螺栓(11)将纵向钢梁(5)固定在预埋的钢箱底座(12)上;其间插入不同数量和厚度的可调垫块(6)用于调节纵向钢梁(5)与钢箱底座(12)间的距离,以适应场地不平整的情况。单馆有钢箱底座(12)十二个,双拼馆有钢箱底座(12) 二十个,预埋在混凝土场地的特定位置以使与其固定的纵向钢梁(5)和上面铺设的拼装板(1)及(1')构成一块(单馆)或二块(双拼馆)国际标准羽毛球场地的大小。每根纵向钢梁(5)的两端及六等分处的两侧(对于场地边缘的纵向钢梁仅有内侧)还焊有斜撑(10’),斜撑(10’)的侧面开孔(31’),每根横向钢梁(5’)两端的侧面都开通孔(31”),用螺栓(11’ )通过孔(31’ )和孔(31”)与纵向钢梁(5)上的斜撑(10’ )相连接。位于场地四周的钢梁(5)、(5’ )及(5”)的外侧设有尼龙搭扣(26)用以与侧壁篷布相连接。
羽毛球馆桅杆与拉绳(II)对于单馆由四个桅杆(13)和一个短桅杆(13’),对于双拼馆由六个桅杆(13)和二个短桅杆(13’),以及拉绳(14)、滑轮(15)和不锈钢拉钩(16)系统组成。桅杆(13)分两段,为插接式,并设有固定螺栓及螺孔(24’),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成型薄壁椭圆型管,其高度满足国际羽毛球比赛标准的需要。桅杆(13)的上端固定滑轮(15);从不锈钢拉钩(16)引出的拉绳(14)经过滑轮(15)到地面与固定环(18)和锚栓(19)相连。桅杆(13)上还有揽风绳挂点(20),通过揽风绳(27)连接在地锚(28)上以固定桅杆(13);桅杆(13)、短桅杆(13’)插在固定在混凝土(30)中的桅杆底座上,桅杆底座的主体是一个铝合金套管(21),上有铸铁盖板(22)、铸铁垫圈(23),旁有固定螺栓及螺孔(24)。
羽毛球馆帐篷(III)由轻质、高强度、不透光、可防雨的薄膜材料缝合而成。单馆在顶部篷布的四角,双拼馆还包括顶部篷布在球场宽度方向上两个边的中点位置,固定有不锈钢帐篷拉环(17);在单馆顶部篷布的四边和对角线上,以及双拼馆顶部篷布除主对角线外六个拉环位置中任意两个之间的连线上,设置尼龙张拉带(29)以增加顶篷的强度。侧壁篷布有尼龙加强筋(25)用于增强抗风能力;侧壁篷布的下边缘内侧有尼龙搭扣(26)用以粘结在场地外侧的钢梁(5)、(5,)或(5”)上。侧壁篷布的中部设有若干揽风绳挂点(20’),通过揽风绳(27’ )固定在插入地面的地锚(28’ )上。正面和背面(双拼馆)篷布靠近短桅杆(13’ )处设门(33)。
本发明的优点:1)场馆可快速地安装和拆卸,2)有良好的可移动性,3)可形成优质的比赛条件,4)不长期占用固定场地,5)适用于大多数气象条件。


图1,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单馆)立体示意图
图2,装载车辆外观图
图3,钢箱底座(12)、桅杆底座铝合金套管(21)、桅杆揽风绳固定地锚(28)的分布位置平面图
图4,钢梁(5)、(5,)、(5,,)及拼装板(1)、(1')的安装示意图
图5,拼装板⑴的龙骨⑷结构平面图
图6,拼装板(1)、(1' )的企口连接剖面图
图7,钢梁斜撑(10)平面图
图8,钢箱底座(12)的地表部分平面图
图9,H-H剖面图(纵向钢梁(5)、可调垫块(6)、钢箱底座(12)安装结构图)
图10,J-J剖面图(纵向钢梁(5)、可调垫块(6)、钢箱底座(12)安装结构图)
图11,节点K平面图(纵向钢梁(5)与横向钢梁(5’ )在球场内部的连接)图12,节点K剖面图(纵向钢梁(5)与横向钢梁(5,)在球场内部的连接)图13,Y-Y 剖面图。图14,节点L平面图(纵向钢梁(5)与横向钢梁(5’ )在球场边缘的连接)图15,节点L剖面图(纵向钢梁(5)与横向钢梁(5,)在球场边缘的连接)图16,桅杆(13)顶点M俯视17,桅杆(I3)顶点M侧视18,桅杆底座剖面19,G-G剖面图(桅杆底座横向截面图)图20,拉绳(14)的地面固定点剖面21,帐篷正面篷布的尼龙加强筋(25)分布22,侧壁篷布的下边缘与外侧钢梁通过尼龙搭扣(26)连接结构23,侧壁篷布的揽风绳(27’ )分布示意24,地锚(28’)剖面25,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双拼馆)立体示意图
`
图26,桅杆(13)插接示意27,桅杆(13)插接剖面示意28,LED灯架吊装图。图29,LED灯架及灯管吊装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装载车辆将羽毛球馆的各个组成部分运至平整场地。在地面预置钢箱底座
(12)、锚栓(19)和固定环(18)、地锚(28)和(28’),以及桅杆底座的铝合金套管(21)。先架设钢梁(5)、(5’ )及(5”),再安装拼装板(I)及(Γ ),上面铺设比赛用羽毛球场专用塑胶板(2)。用车载起重机辅助安装桅杆(13)和短桅杆(13’ )进入铝合金套管(21)内,并用螺栓固定;短桅杆(13’)为前、后(对于双拼馆)门柱。将帐篷(III)上的不锈钢帐篷拉环(17)与桅杆及拉绳(II)系统的不锈钢拉钩(16)连接,通过拉绳(14)将帐篷拉起并固定。揽风绳(27)被固定在桅杆(13)的揽风绳挂点(20)和地锚(28)之间,揽风绳(27’ )则被固定在帐篷四周的揽风绳挂点(20’ )和地锚(28’ )之间。安装完毕后接通场地电源供应。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由装载车辆、场地灯光、拼装式羽毛球馆底板(I)、羽毛球馆桅杆与拉绳(II)和羽毛球馆帐篷(III)组成,有单馆、双拼馆两种形式,其特征是: ①装载车辆附有1.5吨的车载起重机; ②场地灯光使用额定功率为1500瓦特的220V交流电源以及断路开关安全措施,LED灯管设置在与球场边线平行处上方,长度与球场边线相同,LED灯管安装在铝合金灯架上,每个灯架的长度为7米,悬挂在顶部篷布内侧的吊点上,场地上的照度为500 750勒克司; ③拼装式羽毛球馆底板(1)对于单馆由十块矩形拼装板(I)和二块梯形拼装板(Γ)组成,对于双拼馆由二十块矩形拼装板(I)和四块梯形拼装板(Γ )组成,拼装板(I)及(Γ )的上部为合成木板(3),下部为高强度航空铝合金材料龙骨(4),合成木板(3)用自攻螺钉(9)固定在龙骨⑷上,相邻的拼装板⑴或(Γ )之间采用企口连接,相邻两龙骨(4)的一侧设有榫槽(7),另一侧设置榫(8),拼装板(I)及(Γ)的上面铺设比赛用羽毛球场专用塑胶板(2),下面与纵向钢梁(5)、横向钢梁(5,)及三角形钢梁架(5”)相连,钢梁为方管梁,龙骨(4)坐放在铺有橡胶垫(32)的钢梁上,单馆有纵向钢梁(5)六根,横向钢梁(5,) 二十六根,三角形钢梁架(5”)一个,安装在门(33)处,双拼馆有纵向钢梁(5)十根,横向钢梁(5,)五十二根,三角形钢梁架(5”)二个,安装在两个门(33)处,每根纵向钢梁(5)两端的两侧都焊有斜撑(10),斜撑(10)的上面开孔(31),用两个螺栓(11)将纵向钢梁(5)固定在预埋的钢箱底座(12)上,其中间为可调垫块¢),单馆有钢箱底座(12)十二个,双拼馆有钢箱底座(12) 二十个,每根纵向钢梁(5)的两端及六等分处的两侧还焊有斜撑(10’),对于场地边缘的纵向钢梁仅有内侧焊有斜撑(10’),斜撑(10’)的侧面开孔(31’),每根横向钢梁(5,)两端的侧面都开通孔(31”),用螺栓(11’ )通过孔(31’ )和孔(31”)与纵向钢梁(5)上的斜撑(10’ )相连接,位于场地四周的钢梁(5)、(5,)及(5”)的外侧有尼龙搭扣(26)用以与侧壁篷布相连接; ④羽毛球馆桅杆与拉绳(III)对于单馆由四个桅杆(13)和一个短桅杆(13’),对于双拼馆由六个桅杆(13)和二个短桅杆(13’),以及拉绳(14)、滑轮(15)和不锈钢拉钩(16)系统组成,桅杆(13)分两段,为插接式,并设有固定螺栓及螺孔(24’),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成型薄壁椭圆型管,桅杆(13)的上端固定滑轮(15),从不锈钢拉钩(16)引出的拉绳(14)经过滑轮(15)到地面与固定环(18)和锚栓(19)相连,桅杆(13)上还有揽风绳挂点(20),通过揽风绳(27)连接在地锚(28)上以固定桅杆(13),桅杆(13)、短桅杆(13’)插在固定在混凝土(30)中的桅杆底座上,桅杆底座的主体是一个铝合金套管(21),上有铸铁盖板(22)、铸铁垫圈(23),旁有固定螺栓及螺孔(24); ⑤羽毛球馆帐篷(III)由轻质、高强度、不透光、可防雨的薄膜材料缝合而成,单馆在顶部篷布的四角,双拼馆还包括顶部篷布在球场宽度方向上两个边的中点位置,固定有不锈钢帐篷拉环(17),在单馆顶部篷布的四边和对角线上,以及双拼馆顶部篷布除主对角线外六个拉环位置中任意两个之间的连线上,设置尼龙张拉带(29),侧壁篷布有尼龙加强筋(25),侧壁篷布的下边缘内侧有尼龙搭扣(26)用以粘结在场地外侧的钢梁(5)、(5,)或(5”)上,侧壁篷布的中部设有揽风绳挂点(20’),通过揽风绳(27’ )固定在插入地面的地锚(28’ )上,正面篷布靠近短桅杆(13’ )处设门(33),双拼馆背面篷布靠近短桅杆(13’ )处也设门(33)。
全文摘要
移动、拼装式羽毛球馆属于装配式活动体育场馆,它由装载车辆、场地灯光、拼装式羽毛球馆底板、羽毛球馆桅杆与拉绳,和羽毛球馆帐篷组成。羽毛球馆底板对于单馆由12块拼装板组成,对于双拼馆由24块拼装板组成,拼装板之间采用企口连接,安放在下面的钢梁上。帐篷依靠拉绳沿着桅杆升降,四周有固定锚栓。本发明的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对于没有羽毛球馆的学校等单位可以很快搭设一个国际标准的羽毛球场地,对普及羽毛球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文档编号E04H3/14GK103104109SQ20111035437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熊伟 申请人:熊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