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及其锚固方法

文档序号:1853779阅读:19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及其锚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预制组装结构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及其锚固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依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必须有效锚固于柱内,其锚固长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须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较长, 特别是在抗震等级较高的地区,该锚固长度很长,而钢绞线因其强度较普通受力钢筋强度更高,依据上述规范要求,其锚固长度往往会是普通钢筋的2 3倍。因此,对于使用钢绞线作为纵向受力钢筋的预应力叠合梁而言,必须妥善解决钢绞线在柱内的锚固长度问题,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及其锚固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能有效缩短预应力叠合梁纵向受力钢筋为钢绞线在柱内的锚固长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锚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叠合梁纵向受力钢筋为钢绞线时,预应力叠合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内的锚固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包括钢绞线、锚板以及夹子;其中,所述夹子夹持于钢绞线上;所述锚板上设有一圆孔,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锚板的圆孔;所述钢绞线一端形成一钢绞线镦头;所述锚板抵接在钢绞线镦头和夹子之间。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板为圆形或者方形,以及其它形状。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钢绞线的直径。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还可设置为所述锚板的面积为钢绞线横截面的4 倍以上。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锚固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 ),预制一预应力叠合梁,在其端部外露钢绞线;2),在钢绞线上分别穿入锚板、夹子,然后使用普通钢绞线镦头机将外露钢绞线的端部镦头而形成钢绞线镦头,使锚板位于在钢绞线镦头和夹子之间;3),将预应力叠合梁安装在一柱体上方, 将锚板移至钢绞线镦头附近,然后锁紧夹子将锚板位置固定就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使预应力叠合梁下部纵向钢绞线在柱内的锚固长度缩短40%,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约钢绞线,同时有效解决了钢绞线在柱内因锚固长度太长,难以锚固的问题,并避免了在梁柱节点部位钢筋拥堵问题,由此一举三得。另外该锚固方法价格低廉,施工简单,易于施工操作,具有良好的普及价值。


图1是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组装图。图2是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锚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夹子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及其锚固方法,其由钢绞线1、锚板2以及夹子3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钢绞线1具体为一预应力叠合梁4的端部外露的钢绞线1。所述夹子3 夹持于钢绞线1上,该夹子3可加紧钢绞线1,使锚板2不会移位。所述锚板2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等多种形状,其上设有一圆孔21。所述圆孔21的直径大于钢绞线的直径,从而使钢绞线1能够穿过所述锚板2的圆孔21。所述锚板2的面积为钢绞线1横截面的4倍以上,从而增强该锚固结构的锚固强度。所述钢绞线1 一端通过普通钢绞线镦头机形成一钢绞线镦头11。所述锚板2抵接在钢绞线镦头11和夹子3之间。本发明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锚固方法如下1),预制一预应力叠合梁4,在其端部外露钢绞线1 ;2),在钢绞线1上分别穿入锚板2、夹子3,然后使用普通钢绞线镦头机将外露钢绞线1的端部镦头而形成钢绞线镦头11,使锚板2位于在钢绞线镦头11和夹子3 之间;3),将预应力叠合梁4安装在一柱体5上方,将锚板2移至钢绞线镦头11附近,锁紧夹子3将锚板2位置固定就位。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锚板以及夹子;其中,所述夹子夹持于钢绞线上;所述锚板上设有一圆孔,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锚板的圆孔;所述钢绞线一端形成一钢绞线镦头;所述锚板抵接在钢绞线镦头和夹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为圆形或者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钢绞线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的面积为钢绞线横截面的4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预制一预应力叠合梁,在其端部外露钢绞线;2),在钢绞线上分别穿入锚板、夹子,然后使用普通钢绞线镦头机将外露钢绞线的端部镦头而形成钢绞线镦头,使锚板位于在钢绞线镦头和夹子之间;3),将预应力叠合梁安装在一柱体上方,将锚板移至钢绞线镦头附近,然后锁紧夹子将锚板位置固定就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绞线端部锚固结构,其包括钢绞线、锚板以及夹子;其中,所述夹子夹持于钢绞线上;所述锚板上设有一圆孔,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锚板的圆孔;所述钢绞线一端形成一钢绞线镦头;所述锚板抵接在钢绞线镦头和夹子之间。本发明将使预应力叠合梁下部纵向钢绞线在柱内的锚固长度缩短40%,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约钢绞线,同时有效解决了钢绞线在柱内因锚固长度太长,难以锚固的问题,并避免了在梁柱节点部位钢筋拥堵问题,由此一举三得。另外该锚固方法价格低廉,施工简单,易于施工操作,具有良好的普及价值。
文档编号E04C5/12GK102373770SQ2011103709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肖景平 申请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