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石材凹坑表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石材样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切割后抛光成型的石材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美学欲望需求,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具有自然凹坑的装饰表面、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石材。现有的具有凹坑毛面石材的加工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一、高温火焰喷烧,往往受限于石材的厚度,其火烧速度快,表面自然感强,但该方法由于其应用技术不够成熟, 容易将石材烧裂,废品多,浪费石材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二、高压水冲,该方法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及电能,其生产成本较高;三、轮压,本方法生产效率不高,对石材厚度也有一定要求,其生产出来的产品美感不佳,废品较多;四、手工砸砍,生产效率极低,产品质量差, 废品多等。综上,针对现有石材凹坑毛面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产品的质量好的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石材凹坑毛面加工方法存在上述不足的缺点。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成的
a、在石材加工面上喷施以适量的导电液体;
b、待导电液体渗入到石材加工面适当深度后,迅速用带有放电针的高压电对其加工面进行放电处理,使其加工面局部崩裂,形成多个凹坑毛面;
C、将上述凹坑毛面上的坯泥冲洗清除即形成半成品石材面砖; d、最后对半成品石材面砖进行不同程度修整即得成品。上述高压电电压在IKV IOKV之间。所述放电针为两根,其中一根接高压电正极,另一根接负极。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放电针任意一根固定在石材加工面,另一根设于石材加工面上端面的上方。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两根放电针在竖直方向上成“V”形,该两个放电针的下端端头之间留有间隙。上述待加工石材固定于工作台面上,上述石材加工面上方的放电针与石材根据所需加工图案形状做相对运动,上述放电针通过调整电压及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的距离对石材加工面放电处理以形成所需大小的凹坑毛面。进一步地,上述石材加工面上的放电针放电时与所述石材加工面的最小的相对距离为0. Imm 3mm之间。再进一步地,上述放电针可设置一组或多组,放电针可根据需要连续或间歇性地放电。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采用高压放电使局部毛面快速崩裂形成凹坑,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放电针可根据需要选择电压大小、间歇性或连续性放电,可随意加工任意图案形状,因本方法无需对石材施加压力,故本法生产的石材凹坑毛面不受厚度限制,质量高,废品率低,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石材凹坑表面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成的
(1)在石材加工面上喷施以适量的导电液体;
(2)待导电液体渗入到石材加工面适当深度后,迅速用带有放电针的高压电对其加工面进行放电处理,使其加工面局部崩裂,形成多个凹坑毛面;
(3)将上述凹坑毛面上的坯泥冲洗清除即形成半成品石材面砖;
(4)最后对半成品石材面砖进行不同程度修整即得成品。上述高压电电压在IKV 100KV之间,上述放电针为两根,上述放电针可设置一组或多组,放电针可根据需要连续或间歇性地放电,石材加工面上方的放电针放电时与所述石材加工面上端面的最小的相对距离为0. Imm 3mm之间。实施例一
上述步骤(2)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电针任意一根固定在石材加工面,另一根设于石材加工面上端面的上方,待加工石材固定于工作台面上,上述石材加工面上方的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根据所需加工图案形状做相对运动,放电针通过调整电压及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的距离对石材加工面放电处理以形成所需大小的凹坑毛面。实施例二
上述步骤(2)中,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上述两根放电针在竖直方向上成“V”形,该两个放电针的下端端头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能对石材面砖放电形成凹坑毛面为适宜),两根成“V”字形的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根据所需加工图案形状做相对运动,放电针通过调整电压及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的距离对石材面砖加工面放电处理以形成所需大小的凹坑毛面。该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采用高压放电使局部加工面快速崩裂形成凹坑,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放电针可根据需要选择电压大小、 间歇性或连续性放电,可随意加工任意图案形状,因本方法无需对石材施加压力,故本法生产的石材凹坑毛面不受厚度限制,质量高,废品率低,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制成的a.在石材加工面上喷施以适量的导电液体;b.待导电液体渗入到石材加工面适当深度后,迅速用带有放电针的高压电对其加工面进行放电处理,使加工面局部崩裂,形成多个凹坑毛面;c.将上述凹坑毛面上的坯泥冲洗清除即形成半成品石材面砖;d.最后对半成品石材面砖进行不同程度修整即得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电压在IKV 100KV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一组为两根,其中一根接高压电正极,另一根接负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任意一根固定在石材加工面,另一根设于石材加工面上端面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放电针在竖直方向上成“ V ”形,该两个放电针的下端端头之间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石材固定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石材加工面上方的放电针与石材加工面根据所需加工图案形状做相对运动,所述放电针通过调整电压及放电针与石材面砖的距离对石材加工面放电处理以形成所需大小的凹坑毛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加工面上的放电针放电时与所述石材面砖加工面的最小的相对距离为0. Imm 3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3、4、5、6任一所述的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可设置一组或多组,放电针可根据需要连续或间歇性地放电。
全文摘要
一种石材凹坑毛面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成的在石材加工面喷施以适量的导电液体;待导电液体渗入到石材加工面适当深度后,迅速用带有放电针的高压电对其加工面进行放电处理,使加工面局部崩裂,形成多个凹坑毛面;将上述凹坑毛面上的坯泥冲洗清除即形成半成品石材面砖;最后对半成品石材面砖进行不同程度修整即得成品。采用高压放电使局部加工面快速崩裂形成凹坑,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放电针可根据需要选择电压大小、调整距离、间歇性或连续性放电,并可随意加工任意图案形状,因本方法无需对石材施加压力,故本法生产的石材凹坑毛面不受厚度限制,质量高,废品率低,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28D1/00GK102490275SQ2011104092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林水龙 申请人:林水龙, 福建溪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