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壁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72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饰壁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饰壁材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吊挂件吊挂饰壁材的饰壁材模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80352号案的壁砖吊挂结构1为例,主要包含数个壁砖11、数个锁固件12,及数个止挡件13。所述壁砖11分别具有形成在背面的一个滑槽111。所述锁固件12分别具有结合于该滑槽111的一个第一段121,及结合于墙壁的一个第二段122。该止挡件13穿入相互堆栈的壁砖11中,借此,使壁砖11能够稳固的设置于垂直的墙壁上。然而,所述安装作业,先后必需经过结合该锁固件12与该壁砖11、结合该锁固件 12与墙壁,及结合该止挡件13与该壁砖11等三道施工程序,才能达到安装壁砖11的目的, 不但组件多、程序复杂,且该壁砖11上的滑槽111,会破坏该壁砖11的结构强度,致使所述壁砖11容易有龟裂、掉落等情况,而不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施工简易性,及简化组件与施工程序的饰壁材模组。本实用新型的饰壁材模组,安装在一个墙壁,包含至少一对吊挂件,及至少一个饰壁材。该对吊挂件分别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且固设在该墙壁的一个本体、由该本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承重架,及由该承重架沿垂直方向反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下扣板与一个上扣板。该饰壁材架置在该对吊挂件的承重架间,且受阻于所述下、上扣板而获得定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该饰壁材具有形成在一个底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吊挂件的下扣板对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该饰壁材还具有形成在一个顶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吊挂件的上扣板对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该饰壁材模组还包含有充填在相邻饰壁材凹槽间的隔绝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该饰壁材还具有形成在一个顶面与该底面且沿水平方向相互错位的一个上凸部与一个下凸部,该上凸部受限于该吊挂件的上扣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的吊挂件共有数对,该饰壁材共有数个,相邻饰壁材的上凸部与下凸部相互叠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所述饰壁材还具有形成在两侧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两凹沟,及充填在相邻饰壁材凹沟间的隔绝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该本体具有贴靠该墙壁的一个背面板、形成在该背面板两侧且用于抵靠该饰壁材的两侧面板,及界定在该背面板与所述侧面板间的一个空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饰壁材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调整垫片,该调整垫片设置在该墙壁与该吊挂件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对吊挂件与该饰壁材特殊的结构设计,使该饰壁材能够不破坏结构,且不在工地现场切割吊挂用固定槽的情形下,以模组化的施工方式达到吊挂的目的,不但施工精准、快速、成本低,且特殊的结构设计,兼具有轻薄、防水、隔音等功效。

[0015]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第M380352号案;[0016]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饰壁材模组的一第--较佳实施例;[0017]图3是该第--较佳实施例中一吊挂件的--立体图;[0018]图4是该第--较佳实施例中一饰壁材的--立体图;[0019]图5是该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立体图;[0020]图6是该第--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0021]图7是该第--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0022]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实用本新型一饰壁材模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0023]图9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0024]图10是所述较佳实施例中一吊挂件的的一第二实施态样;[0025]图11是所述较佳实施例中一吊挂件的的一第三实施态样;[0026]图1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饰壁材模组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0027]图13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饰壁材模组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安装在一墙壁2。该墙壁2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个墙面21。该饰壁材模组包含两对吊挂件3、一个饰壁材4,及数个栓件组5。该饰壁材4在本较佳实施例可以是被覆在墙壁2内或墙壁2外的饰壁材,如壁砖, 或是大理石、仿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所述吊挂件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分别是以一个板片冲压而成,分别具有一个本体 31、由该本体31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承重架32,及由该承重架32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垂直方向反向延伸的一个下扣板33与两上扣板34。该本体31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个背面板311、形成在该背面板311两侧且分别朝向所述下扣板33、上扣板34的两上侧面板312与两下侧面板313、沿垂直方向贯穿该背面板311且呈长条形的一个穿孔314,及界定在该背面板311与所述上侧面板312、下侧面板313间的一个空隙315(参阅图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下侧面板313与该承重架32间能够利用焊接方式焊结为一体,进而强化该承重架32与该本体31间的抗拉强度。该饰壁材4具有形成在一个顶面与一个底面且沿水平方向相互错位的一个上凸部41与一个下凸部42、形成在该底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43,及形成在两侧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两凹沟44。所述栓件组5分别具有埋设在该墙面21内的一个壁虎51、贯穿该壁虎51的一个栓件52,及与该栓件52螺合的一个螺帽53。参阅图5、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饰壁材模组的施工步骤如下1、使所述壁虎51以适当间距沿水平方向埋设在该墙壁2的墙面21内,然后,以所述栓件52分别贯穿所述壁虎51,再以所述吊挂件3的背面板311为基准面,将其中两个吊挂件3的本体31贴靠在该墙壁2的墙面21上,使所述栓件52由所述吊挂件3的穿孔314 穿出,最后,利用所述螺帽53与所述栓件52螺合,并紧迫所述吊挂件3,使所述吊挂件3锁固在该墙壁2的墙面21。2、将该饰壁材4由上向下架置在所述吊挂件3的承重架32上,使该吊挂件3以该下扣板33与该饰壁材4的凹槽43对合,此时,该饰壁材4会受限于该本体31的上侧面板 312与该下扣板33,而获得初步的定位,且该下凸部42略突出于该承重架32。3、以另外两个吊挂件3的承重架32迫压在该饰壁材4顶面,使该饰壁材4的上凸部41嵌置在该本体31下侧面板313与该上扣板34间。而该下侧面板313除了能够夹持该饰壁材4上凸部41外,也能够用于补强该承重架32。4、以所述栓件组5将所述步骤3的吊挂件3锁固在该墙壁2的墙面21。借此,使该饰壁材4架置在所述吊挂件3的承重架32间,且受阻于所述上侧面板312、下侧面板313 与该下扣板33、该上扣板34而获得定位,且与该墙壁2间保持有界于该背面板311与所述侧面板312、313间的空隙315。根据所述工法,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所述吊挂件3由下向上逐一并接多数个饰壁材4,且由于所述饰壁材4上凸部41、下凸部42彼此相互交错,因此,相互并接后,相邻饰壁材4的上凸部41、下凸部42会相互叠合,而在外观上,形成一个大面积且无间距的装饰面, 借此,不但能够遮盖住所述吊挂件3,且能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饰壁材4上凸部41、下凸部42邻接的部位会形成恰用于容纳所述吊挂件3承重架32的一个缝隙316。该缝隙316用于在该饰壁材4热胀冷缩时,提供一个伸缩裕度,避免该饰壁材4变形。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饰壁材模组还包含一个隔绝材料6。在本实施例中是一种防水硅胶,是预先将该隔绝材料6填充在所述凹沟44或所述凹槽43内,借此,不但能够提升所述饰壁材4并接后的防水密合效果,且隐藏在该饰壁材4内的设计,能够避免日晒雨淋,进而提升使用寿命,及防水效果。再进一步配合所述饰壁材与墙壁2间形成的空隙315,使本实用新型还兼具有隔热、隔音、防震、防水、防热胀冷缩等保护结构体的功效。参阅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饰壁材模组还包含有一个调整垫片7。该调整垫片7设置在该墙壁2与该吊挂件3的背面板311间,并具有供栓件52通过的一个缺口 71,使该调整垫片7随该吊挂件3固设在该墙壁2的墙面21上。借此,当要调整该饰壁材4与该墙壁2间距时,就可以通过一个以上或厚度不同的调整垫片7,达到调整间距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吊挂件3也能够在不变更作用与功效的情形下,具有如图10、图11的等效变化。参阅图12、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饰壁材4具有分别形成在一个顶面与一个底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凹槽45。安装时,只需先在所述凹槽45内填满所述隔绝材料6,使所述吊挂件3的下扣板 33与上扣板34分别嵌入所述凹槽45内,借此,以所述吊挂件3的下扣板33、上扣板34扣勾住该饰壁材4,使该饰壁材4受限于该下扣板33、该上扣板34而获得定位,且能够与该墙壁2间保持有界于该背面板311与所述侧面板312、313间的空隙315。值得一提的是,当上、下相邻的饰壁材4相互并邻时,会因为该下扣板33、或该上扣板34嵌入所述凹槽45内而使该隔绝材料6自然溢出且上、下结合形成防水结构,再配合所述相邻凹沟44内隔绝材料6所形成的防水结构,能够形成一个整面无缝隙的结构墙。借此,不但能够提升所述饰壁材4并接后的防水密合效果,且该隔绝材料6隐藏在该饰壁材4 内的设计,能够避免日晒雨淋、降低风切声,进而提升使用寿命,及防水效果,再进一步配合所述饰壁材4与墙壁2间形成的空隙315,使本实用新型还兼具有隔热、隔音、防震、防水、防热胀冷缩等保护结构体的功效。据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饰壁材模组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该对吊挂件3与该饰壁材4特殊的结构设计,使该饰壁材4能够在不破坏结构,及不在工地现场切割吊挂用固定槽的情形下,以模组化的施工方式达到吊挂饰壁材4的目的,不但成本能够大幅降低,方便搬运、施工,且抗折强度高达 400kg/cm2至560kg/cm2,比天然花岗岩150kg/cm2至250kg/cm2要高,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能够维持所述饰壁材4的结构强度,提升所述饰壁材4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性。2.在施工过程中,只需结合所述吊挂件3与该墙壁2,就能够达到稳固的吊挂该饰壁材4的效果,借此,不但能够简化组件,且能够能精简施工程序,提升施工时的方便性与实用性。3.本实用新型锁固所述吊挂件3的工法,并不会受到该饰壁材4的干扰,且是在完全开放的空间内操作,因此,能够大幅缩小该饰壁材4与该墙壁2间隙,及以模组化的施工方式,达到吊挂该饰壁材4的目的,不但施工精准、快速,且能提升施工简易性与方便性。4.本实用新型能以特殊的结构及空间配置,如空隙315、缝隙316,及隐藏隔绝材料6的设计,兼具有隔热、隔音、防震、防水、防热胀冷缩等保护结构体的功效。5.本实用新型的饰壁材模组,能够选用不含放射性物质、吸水率低、板材温差变化较小、材质轻、耐酸碱性较好、色泽均勻的饰壁材4,不但能够维持该饰壁材的平整度、降低建筑物的负荷、具有自洁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饰壁材模组,安装在一个墙壁,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模组包含至少一对吊挂件,分别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且固设在该墙壁的一个本体、由该本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承重架,及由该承重架沿垂直方向反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下扣板与一个上扣板;及至少一个饰壁材,架置在该对吊挂件的承重架间,且受阻于所述下、上扣板而获得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具有形成在一个底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吊挂件的下扣板对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还具有形成在一个顶面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吊挂件的上扣板对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模组还包含有充填在相邻饰壁材凹槽间的隔绝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还具有形成在一个顶面与该底面且沿水平方向相互错位的一个上凸部与一个下凸部,该上凸部受限于该吊挂件的上扣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模组的吊挂件共有数对, 该饰壁材共有数个,相邻饰壁材的上凸部与下凸部相互叠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壁材具有形成在两侧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两凹沟,及充填在相邻饰壁材凹沟间的隔绝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贴靠该墙壁的一个背面板、形成在该背面板两侧且用于抵靠该饰壁材的两侧面板,及界定在该背面板与所述侧面板间的一个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壁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饰壁材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调整垫片,该调整垫片设置在该墙壁与该吊挂件间。
专利摘要一种饰壁材模组,安装在一个墙壁,包含至少一对吊挂件,及至少一个饰壁材。所述吊挂件分别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且固设在该墙壁的一个本体、由该本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承重架,及由该承重架沿垂直方向反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下扣板与一个上扣板。该饰壁材架置在该对吊挂件的承重架间,且受阻于所述下、上扣板而获得定位。借此,使饰壁材能够稳固的吊挂于该墙壁,且模组化的施工方式,不但施工精准、快速、成本低,且特殊的结构设计,兼具有轻薄、防水、隔音等功效。
文档编号E04F13/23GK201972349SQ2011200395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萧锦辉 申请人:萧锦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