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02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室内装修用构件,特别涉及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智能型办公大厦中,活动地板是室内装修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中硫酸钙活动地板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硫酸钙活动地板通常采用多个长方体形、四周平整的活动地板块(也称基板)紧密拼接组成,铺装完毕后相邻的地板块之间的拼接缝较大,使得整个活动地板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且时间长了易出现地板块走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接后地板块之间紧密结合、稳定性较好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以下简称活动地板块,为主要由硫酸钙和增强纤维制成的一体件。包括地板块主体。地板块主体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且地板块主体的左右向的长度等于前后向的长度。上述活动地板块是在地板块主体的四周侧部上按照从下到上的次序依次设置第一榫部、第一凹槽、第二榫部和第二凹槽而构成,且第一榫部的下端面与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相平行,第一榫部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的下端面相平行,第一凹槽的槽壁的上端面与第二榫部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的上端面相平行,第二榫部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二榫部的下端面相平行。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而相对应,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的槽壁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而相对应,第二榫部的下端面位于地板块主体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榫部和第二榫部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均相等,且第一榫部和第二榫部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的侧部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均相等,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的侧部设置,并且第一凹槽的内外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榫部的内外向的长度,第一凹槽的上下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榫部的上下向的长度,第二凹槽的内外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榫部的内外向的长度,第二凹槽的上下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榫部的上下向的长度,从而使得活动地板块在使用时能与邻近的上下颠倒放置的相同的活动地板块相配合。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7至10. 9mm。地板块主体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7至10.9mm。第一榫部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5mm。第二榫部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5mm。第一榫部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为1.5至2. 1mm。第二榫部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为1. 5至2. 1mm。第一凹槽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为1. 9至2. 5mm。第二凹槽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为 1. 9至2. 5mm,第一凹槽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6mm。第二凹槽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 至4. 6mm,。则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至上表面的距离为28至40mm。地板块主体的左右向的长度为600mm。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通过双榫双槽的设计使得相邻的单元之间可以正反紧密拼接在一起,铺装完毕后的整个地板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地板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拼接缝较小,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地板单元不易出现走动的现象,提高了整个地板系统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F处放大示意图。图4从图2的B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时的相邻两块硫酸钙活动地板单元的接触面的放大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地板块主体1,第一榫部2,第一凹槽3,第二榫部4,第二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为主要由硫酸钙和增强纤维制成的一体件,包括地板块主体1。地板块主体1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且地板块主体1的左右向的长度(图2中左右向的距离)等于前后向的长度(图2中上下向的距离),均为600mm,厚度(图4中上下向的距离)为37. 6mm。 见图2至图6,本实施例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在地板块主体1的四周侧部上按照从下到上的次序依次设置第一榫部2、第一凹槽3、第二榫部4和第二凹槽5而构成,且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与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相平行,第一榫部2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3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相平行,第一凹槽3的槽壁的上端面与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2的上端面相平行,第二榫部4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5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相平行。 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1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5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均为9. 8mm。第一榫部2和第二榫部4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a均为1. 8mm,且第一榫部2和第二榫部4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设置。第一榫部(2)的上下向的长度和第二榫部(4)的上下向的长度均为4. 5mm。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b均为2. 2mm, 且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设置。第一凹槽3的上下向的长度和第二凹槽5的上下向的长度均为4. 5mm。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位于地板块主体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从而在地板块主体1的四周形成双榫双槽的结构,使得活动地板块在使用时能与邻近的上下颠倒放置的相同的活动地板块相配合。 本实施例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使用时,在其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还需粘帖各种金属板材,根据应用场地的需要在金属板材的表面再粘帖热固性树脂浸渍纸高压装饰层积板(HPL)、聚氯乙烯(PVC)板、高耐磨防静电瓷砖或镀锌钢板等,见图7,铺装时,只需将相邻的两块硫酸钙活动地板块中的一块翻转180度,图7中即为将E板翻转180度,然后通过相接触的一面上的榫和槽互相插入即可,即D板的第一榫部2水平插入E板的第二凹槽5中,同时E板的第二榫部4水平插入D板的第一凹槽3中,同时D板的第二榫部4水平插入E板的第一凹槽3中,同时E板的第一榫部2水平插入D板的第二凹槽5中,由于各板的第一榫部2和第二榫部4的内外向长度a为1. 8mm,而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的内外向长度b为2. 2mm,因此相邻的两块硫酸钙活动地板块紧密拼装在一起时,D板的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和E板的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紧密接触,而D板的第一榫部2的顶部边缘和 E板的第二凹槽5的底部边缘之间、D板的第一凹槽3的底部边缘和E板的第二榫部4的顶部边缘之间、D板的第二榫部4的顶部边缘和E板的第一凹槽3的底部边缘之间、D板的第二凹槽5的底部边缘和E板的第一榫部2的顶部边缘之间存在着一个0. 4mm的间隙,从而避免活动地板块与活动地板块之间过于紧密无法没有调整的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以下简称活动地板块,为主要由硫酸钙和增强纤维制成的一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块主体(1);地板块主体(1)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且地板块主体(1)的左右向的长度等于前后向的长度;所述活动地板块是在地板块主体(1)的四周侧部上按照从下到上的次序依次设置第一榫部(2)、第一凹槽(3)、第二榫部(4)和第二凹槽(5)而构成,且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与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相平行,第一榫部(2) 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3)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相平行,第一凹槽(3)的槽壁的上端面与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榫部(2)的上端面相平行,第二榫部(4)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5)的槽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相平行;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1)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5)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而相对应,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1)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5)的槽壁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而相对应,第二榫部(4)的下端面位于地板块主体(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榫部(2)和第二榫部(4)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a)均相等,且第一榫部(2)和第二榫部(4)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设置;第一凹槽(3) 和第二凹槽(5)的各自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b)均相等,且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 (5)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1)的侧部设置,并且第一凹槽(3)的内外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榫部(4)的内外向的长度,第一凹槽(3)的上下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榫部(4)的上下向的长度,第二凹槽(5)的内外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榫部(2)的内外向的长度,第二凹槽(5)的上下向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榫部(2)的上下向的长度,从而使得活动地板块在使用时能与邻近的上下颠倒放置的相同的活动地板块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7至10. 9mm;地板块主体(1)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5) 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7至10. 9mm ;第一榫部(2)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5mm ;第二榫部(4)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5mm ;第一榫部(2)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a) 为1.5至2. Imm;第二榫部(4)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a)为1. 5至2. Imm ;第一凹槽(3)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b)为1.9至2. 5mm ;第二凹槽(5)的四周侧部的内外向的长度(b)为1. 9至2. 5_,第一凹槽(3)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6mm ;第二凹槽(5)的上下向的长度为3. 5至4. 6mm,;则地板块主体(1)的下表面至上表面的距离为28至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酸钙活动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地板块主体(1)的左右向的长度为6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酸钙活动地板块,包括地板块主体。地板块主体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且地板块主体的左右向的长度等于前后向的长度;在地板块主体的四周侧部上按照从下到上的次序依次设置第一榫部、第一凹槽、第二榫部和第二凹槽。地板块主体的下表面至第一榫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地板块主体的上表面至第二凹槽的槽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而相对应,第一榫部和第二榫部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的侧部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各自呈正方环柱形围绕地板块主体的侧部设置,且第二榫部的下端面位于地板块主体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且第一凹槽的厚度不小于第二榫部的厚度,第二凹槽的厚度不小于第一榫部的厚度。
文档编号E04F15/024GK202176095SQ2011202469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任敏峰 申请人:江苏良峰活动地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