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16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降低剪力墙混凝土表面的返绣率是提高剪力墙的外观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对剪力墙进行施工时,通常均需要在剪力墙成型模板内部布设多根模板导向筋(也称剪力墙拉筋),模板导墙筋是保证剪力墙与剪力墙上所布设梁的截面尺寸的主要工具,实际布设时模板导墙筋的两端与成型模板的板面紧密结合,因而拆模后模板导墙筋的端头有少量砼浆包裹、覆盖,施工过程中难以发现且较难处理。同时, 由于模板导墙筋所起的支撑与定位作用,要求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接触面,则模板导墙筋要求采用较粗的钢筋,因而极容易返锈。综上,现有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导墙筋存在拆模后不易发现、钢筋端头所包覆砼浆难以处理、极易造成返锈、导致所成型剪力墙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差等多种缺陷和不足。经分析发现,同时,剪力墙混凝土表面发生返锈的主要原因是剪力墙成型模板内所布设模板导墙筋导致的返锈问题,因而只要解决了导墙筋的返锈问题,便可有效降低剪力墙混凝土表面的返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施工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剪力墙表面返锈,并能解决现有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所用导墙筋存在的拆模后不易发现、钢筋端头所包覆砼浆难以处理、易造成返锈、所成型剪力墙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需施工剪力墙墙体内外两侧且呈平行布设的成型模板、布设在两个所述成型模板之间的两排钢筋网和布设在两排所述钢筋网之间的多个导墙预制块,两排所述钢筋网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成型模板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呈平行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与所述钢筋网呈垂直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的两端分别支顶在两个成型模板的内侧壁上,且每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均与两层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导墙预制块为砼定位支撑件或 PVC定位支撑件,所述砼定位支撑件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直杆件,所述PVC定位支撑件包括PVC管和由填充在所述PVC管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加强柱。上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两排所述钢筋网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钢筋网包括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多根竖向钢筋和由上至下布设的多根横向钢筋,每根横向钢筋均与多根所述竖向钢筋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导墙预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两根位置正对的横向钢筋上,且两根横向钢筋分别位于两排所述钢筋网中;所述导墙预制块的左右两侧底部对应分别设置有一个卡装槽,且所述卡装槽的结构与其所卡装横向钢筋的结构一致。上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呈梅花形布设。上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砼定位支撑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所述PVC定位支撑件为圆柱杆件。上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墙预制块的横截面面积为20mm2 士 5mm2。上述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PVC管的直径为 Φ 25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导墙预制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成本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砼定位支撑件或PVC定位支撑件。2、导墙预制块能在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且加工质量极易控制,因而生产出来的导墙预制块规格统一,能有效保证所施工成型剪力墙的施工质量。3、施工方便,只需将多个导墙预制块按照梅花形布设方式布设在两排钢筋网中的位置相对的两根横向钢筋上即可。4、施工效果好,能彻底消除因导墙筋引起的剪力墙混凝土表面返锈问题,使得剪力墙表面返锈这一工程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控制。5、在提高所施工成型剪力墙外观质量的同时,还能免除在剪力墙外表面涂刷防锈漆的环节,因而能大幅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剪力墙的施工速度,节约工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施工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剪力墙表面返锈,有效解决了现有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所用导墙筋存在的拆模后不易发现、钢筋端头所包覆砼浆难以处理、极易造成返锈、导致所成型剪力墙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差等多种缺陷和不足。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PVC定位支撑件的布设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砼定位支撑件的布设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成型模板; 2-1-竖向钢筋;2-2-横向钢筋;3-砼定位支撑件;4-PVC定位支撑件;5-卡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需施工剪力墙墙体内外两侧且呈平行布设的成型模板1、布设在两个所述成型模板1之间的两排钢筋网和布设在两排所述钢筋网之间的多个导墙预制块,两排所述钢筋网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成型模板1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呈平行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与所述钢筋网呈垂直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的两端分别支顶在两个成型模板 1的内侧壁上,且每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均与两层钢筋网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墙预制块为PVC定位支撑件4,且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为圆柱杆件。实际施工时,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包括PVC管和由填充在所述PVC管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加强柱。本实施例中,两排所述钢筋网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钢筋网包括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多根竖向钢筋2-1和由上至下布设的多根横向钢筋2-2,每根横向钢筋2-2均与多根所述竖向钢筋2-1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两根位置正对的横向钢筋2-2上,且两根横向钢筋2-2分别位于两排所述钢筋网中。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的左右两侧底部对应分别设置有一个卡装槽5,且所述卡装槽5的结构与其所卡装横向钢筋2-2的结构一致。实际进行布设时,多个所述呈梅花形布设。且实际加工制作时,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的横截面面积为20mm2士5mm2,可根据实际具体需要,对PVC定位支撑件4的横截面面积进行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PVC管的直径为Φ 25mm。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导墙预制块为砼定位支撑件 3为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且所述砼定位支撑件3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直杆件。实际加工制作时,砼定位支撑件3的横截面面积为20mm2士5mm2,可根据实际具体需要,对砼定位支撑件3的横截面面积进行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其余部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和施工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需施工剪力墙墙体内外两侧且呈平行布设的成型模板(1)、布设在两个所述成型模板(1)之间的两排钢筋网和布设在两排所述钢筋网之间的多个导墙预制块,两排所述钢筋网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成型模板(1)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呈平行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与所述钢筋网呈垂直布设;所述导墙预制块的两端分别支顶在两个成型模板(1)的内侧壁上,且每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均与两层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导墙预制块为砼定位支撑件C3)或PVC定位支撑件G),所述砼定位支撑件C3)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直杆件,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包括PVC管和由填充在所述PVC管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加强柱。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钢筋网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钢筋网包括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多根竖向钢筋和由上至下布设的多根横向钢筋0-2),每根横向钢筋(2-2)均与多根所述竖向钢筋(2-1)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导墙预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两根位置正对的横向钢筋(2- 上, 且两根横向钢筋(2- 分别位于两排所述钢筋网中;所述导墙预制块的左右两侧底部对应分别设置有一个卡装槽(5),且所述卡装槽(5)的结构与其所卡装横向钢筋(2-2)的结构一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导墙预制块呈梅花形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砼定位支撑件(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所述PVC定位支撑件(4)为圆柱杆件。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墙预制块的横截面面积为20mm2士5mm2。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PVC管的直径为Φ 2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导墙预制块的剪力墙模板支撑结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需施工剪力墙墙体内外两侧且呈平行布设的成型模板、布设在两个成型模板之间的两排钢筋网和布设在两排钢筋网之间的多个导墙预制块,多个导墙预制块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多个导墙预制块呈平行布设;导墙预制块的两端分别支顶在两个成型模板的内侧壁上,且每个导墙预制块均与两层钢筋网固定连接;导墙预制块为砼定位支撑件或PVC定位支撑件,砼定位支撑件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直杆件,PVC定位支撑件包括PVC管和由填充在PVC管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加强柱。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施工效果好,能有效防止剪力墙表面返锈。
文档编号E04G11/08GK202152540SQ20112025111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玲, 徐涛, 房桂梅, 蒋文斌 申请人:陕西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