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97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库,特别是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里,特别是居民小区里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现有的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大,并且造价高等问题,虽可以解决部分场所的使用,但在最拥挤的居民小区还不太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且能在城市小区里也能适用的智能立体停车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下停车平台和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所述的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定滑轮和下右定滑轮,分别设置在下停车平台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动滑轮和下右动滑轮,在支架后侧设置有下传动轴,在下传动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左绞轮和下右绞轮;所述的下右绞轮、下右动滑轮和下左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穿过, 所述绳索I 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下右绞轮上;所述的下左绞轮、下左定滑轮、 下右定滑轮、下右动滑轮和下左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I穿过,所述绳索II 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一端固定在下左绞轮上。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下停车平台的周围设置有上停车系统;所述的上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平台架和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 所述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停车平台左右两侧的左前动滑轮、左后动滑轮、右前动滑轮和右后动滑轮,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上端左右侧的左上定滑轮II和右上定滑轮11,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下端左右两侧的左下定滑轮11和右下定滑轮II,在支架上设置有上传动轴,在上传动轴II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左上绞轮II和右上绞轮II ; 所述右前动滑轮、右后动滑轮、右上定滑轮II、右下定滑轮II和右上绞轮II依次有绳索VI 穿过,所述绳索VI —端固定在停车平台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右上绞轮II上;所述左前动滑轮、左后动滑轮、左上定滑轮II、左下定滑轮II和左上绞轮II依次有绳索V穿过,所述绳索 V 一端固定在停车平台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左上绞轮II上。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停车平台架上设置有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所述的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架上左右两侧的左上定滑轮I和右上定滑轮I,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左右两侧的左上动滑轮和右上动滑轮,在支架上设置有上传动轴I,上传动轴I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上绞轮I和右上绞轮I ; 所述的右上绞轮I、右上动滑轮和左上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V穿过,所述绳索IV —端固定在右上绞轮I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左上绞轮I、左上定滑轮I、右上定滑轮I、右上动滑轮和左上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II穿过;所述绳索III 一端固定在左上绞轮I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电器控制箱;所述的电器控制箱内设置有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下电机、上电机I和上电机II ;所述下电机与下传动轴一端相连,所述上电机与上传动轴II 一端相连;所述的上电机I与上传动轴I 一端相连;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下电机、上电机II和上电机I电连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进一步改进支架顶端设置有顶棚。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停车平台通过导轨系统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停车平台架通过导轨系统设置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由于大量运用了滑轮组这种杠杆类简单机械,所以内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也很小,造价也低,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的不足之处,特别适合小区使用,为解决停车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到图4结合给出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架2、上停车平台4、下停车平台3、停车平台架6、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和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支架2由左前立柱75、右前立柱76、左后立柱77和右后立柱78组成;各立柱下端均有横梁固定连接;支架2通过导轨系统与下停车平台3滑动连接,导轨系统的滑轨装置固定在支架 2底部上表面,导轨系统的滚轮装置固定在下停车平台3底部下表面;其中支架2和下停车平台3上设置有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在支架2上的左前立柱75右侧,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下左定滑轮41,在右前立柱76左侧,相对于下左定滑轮41固定有下右定滑轮42 ;下停车平台3的左后方位置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下左动滑轮51,下停车平台3 的右后方位置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下右动滑轮52 ;支架2后方,与下停车平台3相同高度的地方,通过轴承固定有下传动轴81,在下传动轴8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下左绞轮12和下右绞轮11,其中下左绞轮12、下左动滑轮51和下左定滑轮41在一条直线上,下右定滑轮42、下右动滑轮52和下右绞轮11在一条直线上;[0023]下右绞轮11、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161穿过,绳索 161 一端固定在支架2左后立柱77上与下停车平台3相同高度的地方,另一端固定在下右绞轮11上,顺时针缠绕;下左绞轮12、下左定滑轮41、下右定滑轮42、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Π62穿过,绳索1162 —端固定在支架2左前立柱75右侧与下停车平台3 相同高度的地方,另一端固定在下左绞轮12上,逆时针缠绕。停车平台架6包括左后柱73、右后柱74、左前柱71和右前柱72 ;各柱底之间均由横梁固定相连;支架2底部,下停车平台3外围,通过导轨系统与停车平台架6滑动连接,导轨系统中的滑轨装置固定在支架2上,滚轮装置固定在停车平台架6底部;其中停车平台架6的左后柱73紧贴左后立柱77的右侧壁、右后柱74紧贴右后立柱78左侧壁、左前柱71紧贴左前立柱75右侧壁、右前柱72紧贴右前立柱76左侧壁;在停车平台架6、上停车平台4和支架2上,安装有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在上停车平台4上,左前位置,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左前动滑轮56;左后位置, 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左后动滑轮55;右前位置,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右前动滑轮 58 ;右后位置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右后动滑轮57 ;停车平台架6上,右后柱74上端,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左上定滑轮1146,左后柱73上端,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右上定滑轮1148 ;停车平台架6上,右后柱74下端,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左下定滑轮1145,左后柱73下端,通过定位销,竖向固定有右下定滑轮1147 ;支架2后方上,下传动轴81上方,通过轴承固定有上传动轴1183,上传动轴1183 的左侧固定有左上绞轮1116,右侧固定有右上绞轮1115,其中右上绞轮1115与右下定滑轮 1147在同一直线上,左上绞轮1116与左下定滑轮1145在同一直线上;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1148、右下定滑轮1147和右上绞轮 1115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VI66穿过,绳索VI66 —端固定在右上绞轮II15上,顺时针缠绕, 另一端固定在右前柱72上,其中,固定在右前柱72上的固定点和固定在右后柱74上的右上定滑轮1148在同一高度;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1146、左下定滑轮1145和左上绞轮 II16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V65穿过,绳索V65—端固定在左上绞轮II16上,顺时针缠绕,另一端固定在左前柱71上,其中,固定在左前柱71上的固定点和固定在左后柱73上的左上定滑轮1146在同一高度;通过穿过右前动滑轮58和右后动滑轮57的滑轮槽的绳索VI66与穿过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的滑轮槽的绳索V65,将上停车平台4悬挂在停车平台架6上。在停车平台架6和支架2上,安装有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在支架2上左前立柱75上,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左上定滑轮143,右前立柱76 上,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右上定滑轮144 ;在停车平台架6上,左后柱73上,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左上动滑轮53,右后柱 74上,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有右上动滑轮支架2后方,下传动轴81上方,上传动轴1183下方,通过轴承固定有上传动轴
6182,上传动轴182的左侧固定有左上绞轮114,右侧固定有右上绞轮113 ;其中右上绞轮 113与右上动滑轮M和右上定滑轮144在同一直线上,左上绞轮114与左上动滑轮53和左上定滑轮143在同一直线上;右上绞轮113、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IV64通过,绳索IV64 —端固定在左前立柱75右侧,另一端固定在上绞轮113上,逆时针缠绕;左上绞轮114、左上定滑轮143、右上定滑轮144、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 的滑轮槽依次有绳索III63通过,绳索III63 —端固定在左后立柱77上,另一端固定在左上绞轮114上,顺时针缠绕。以上所述的滑轮组中的下左定滑轮41、下右定滑轮42、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的滑轮槽在同一平面;左上定滑轮143、右上定滑轮144、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的滑轮槽在同一平面;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1148、右下定滑轮1147和右上绞轮1115的滑轮槽在同一平面;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 1146、左下定滑轮1145和左上绞轮1116的滑轮槽在同一平面。在支架2上,固定有电器控制箱5,电器控制箱5内固定有下电机21、上电机122 和上电机1123以及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和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其中,下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下传动轴81相固定,上电机1123的输出轴与上传动轴1183相固定,上电机122的输出轴与上传动轴182相固定;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和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分别与下电机21、上电机122和上电机1123电连接。上述所有的电机都是市场购得,都是同一型号产品;所有的绞轮都是市场购得,都是同一型号产品;所有的滑轮都是市场购得,都是同一型号产品。支架2顶端固定有顶棚。实际使用时,分以下步骤停车1、启动下电机21顺时针转动,下传动轴81顺时针转动1. 1、通过下左绞轮12 (固定在下传动轴81上)顺时针转动,绳索1162,通过下左定滑轮41、下右定滑轮42、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收缩(绳索1162在下左绞轮12 上为逆时针缠绕,当下左绞轮12顺时针转动时,绳索1162就将收缩);1.2、同时,下右绞轮11 (固定在下传动轴81上)顺时针转动,绳索161通过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伸长(绳索161在下右绞轮11上为顺时针缠绕,当下右绞轮11 顺时针转动时,绳索161就将伸长);1.3、下停车平台3向外运动(绳索1162收缩,绳索161伸长,下左定滑轮41和下右定滑轮42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左前立柱75右侧和右前立柱76左侧,不动,由绳索1162 拉动固定在下停车平台3上的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带动下停车平台3向外运动),直到完全露出在支架2外;1.4、关停下电机21,将车开上下停车平台3。2、启动下电机21逆时针转动,下传动轴81逆时针转动 2. 1、下左绞轮12 (固定在下传动轴81上)逆时针转动,绳索1162,通过下左定滑轮41、下右定滑轮42、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伸长(绳索1162在下左绞轮12上为逆时针缠绕,当下左绞轮12逆时针转动时,绳索1162就将伸长);2. 2、同时,下右绞轮11 (固定在下传动轴81上)逆时针转动,绳索161通过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收缩(绳索161在下右绞轮11上为顺时针缠绕,当下右绞轮11 逆时针转动时,绳索161就将收缩);2. 3、下停车平台3向内运动(绳索1162伸长,绳索161收缩,下左定滑轮41和下右定滑轮42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左前立柱75右侧和右前立柱76左侧,不动,绳索161拉动固定在下停车平台3上的下右动滑轮52和下左动滑轮51带动下停车平台3向内运动), 直到完全收缩回支架2内部;2. 4、关停下电机21。3、启动上电机122和上电机1123顺时针转动,上传动轴182和上传动轴1183顺时针转动3. 1、右上绞轮113(固定在上传动轴182上)顺时针转动,绳索IV64通过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收缩(绳索IV64固定在右上绞轮113上为逆时针缠绕,当右上绞轮113顺时针转动时,绳索IV64就将收缩);3. 2、同时,左上绞轮114(固定在上传动轴182上)顺时针转动,绳索III63通过左上定滑轮143、右上定滑轮144、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伸长(绳索III63固定在左上绞轮114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左上绞轮114顺时针转动时,绳索III63就将伸长);3. 3、同时,右上绞轮1115(固定在上传动轴1183上)顺时针转动,绳索V65通过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1146和左下定滑轮1145伸长(绳索V65固定在右上绞轮1115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右上绞轮1115顺时针转动时,绳索V65就将伸长);3. 4、同时,左上绞轮1116(固定在上传动轴1183上)顺时针转动,绳索VI66通过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1148和右下定滑轮1147伸长(绳索VI66固定在左上绞轮1116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左上绞轮1116顺时针转动时,绳索VI66就将伸长);3. 5、停车平台架6向外运动(绳索IV64收缩,绳索11163、绳索V65和绳索VI66 伸长,左上定滑轮143和右上定滑轮144分别固定在左前立柱75和右前立柱76上,不动, 分别固定在左后柱73和右后柱74上的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带动停车平台架6 向外运动;由于停车平台架6向外运动,上传动轴1183不向外运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 伸长,就不会导致绳索V65和绳索VI66过短,而阻碍停车平台架6向外运动,且不会使上停车平台4向下运动),直到完全露出在支架2外;3. 6、关停上电机122 ;3. 7、上电机II23继续顺时针转动3. 8、右上绞轮1115继续顺时针转动,绳索V65继续通过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1146和左下定滑轮1145伸长;3. 9、同时,左上绞轮II16继续顺时针转动,绳索VI66继续通过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1148和右下定滑轮1147伸长;3. 10、上停车平台4开始向下运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伸长,固定在左后柱73 顶的左上定滑轮1146和固定在右后柱74顶的右上定滑轮1148不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 固定在左前柱71和右前柱72顶的固定点不动,固定在上停车平台4上的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右前动滑轮58和右后动滑轮57带动上停车平台4向下运动),直到上停车平台4完全接触地面;3. 11、关停上电机1123,将车开上上停车平台4。4、启动上电机1123逆时针转动,上传动轴1183逆时针转动4. 1、右上绞轮1115逆时针转动,绳索V65通过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1146和左下定滑轮1145收缩(绳索V65固定在右上绞轮1115上为顺时针缠绕, 当右上绞轮1115逆时针转动时,绳索V65就将收缩);4. 2、同时,左上绞轮II16逆时针转动,绳索VI66通过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 57、右上定滑轮1148和右下定滑轮1147收缩(绳索VI66固定在左上绞轮1116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左上绞轮1116逆时针转动时,绳索VI66就将收缩);4. 3、上停车平台4向上运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收缩,固定在左后柱73顶的左上定滑轮1146和固定在右后柱74顶的右上定滑轮1148不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固定在左前柱71和右前柱72顶的固定点不动,固定在上停车平台4上的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阳、右前动滑轮58和右后动滑轮57带动上停车平台4向上运动),直到上停车平台 4完全回到原先的固定位置;4. 4、启动上电机122逆时针转动,上传动轴182逆时针转动;4. 5、右上绞轮113(固定在上传动轴182上)逆时针转动,绳索IV64通过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伸长(绳索IV64固定在右上绞轮113上为逆时针缠绕,当右上绞轮113逆时针转动时,绳索IV64就将伸长);4. 6、同时,左上绞轮114(固定在上传动轴182上)逆时针转动,绳索III63通过左上定滑轮143、右上定滑轮144、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收缩(绳索III63固定在左上绞轮114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左上绞轮114逆时针转动时,绳索III63就将收缩);4. 7、同时,右上绞轮1115(固定在上传动轴1183上)继续逆时针转动,绳索V65 继续通过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左上定滑轮1146和左下定滑轮1145收缩(绳索 V65固定在右上绞轮1115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右上绞轮1115逆时针转动时,绳索V65就将收缩);4. 8、同时,左上绞轮1116(固定在上传动轴1183上)继续逆时针转动,绳索VI66 继续通过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1148和右下定滑轮1147收缩(绳索 VI66固定在左上绞轮1116上为顺时针缠绕,当左上绞轮1116逆时针转动时,绳索VI66就将收缩);4. 9、停车平台架6向内运动(绳索IV64伸长,绳索11163、绳索V65和绳索VI66 收缩,左上定滑轮143和右上定滑轮144分别固定在左前立柱75和右前立柱76上,不动, 分别固定在左后柱73和右后柱74上的右上动滑轮M和左上动滑轮53带动停车平台架6 向内运动;由于停车平台架6向内运动,上传动轴1183动,绳索V65和绳索VI66收缩,就不会由于绳索V65和绳索VI66过长,而导致上停车平台4向下运动),直到完全回到支架2内原先位置;4. 10、关停上电机122和上电机1123。如若要将车开走,同停车步骤。以上所述的下电机21、上电机122和上电机1123的启动与关停分别由电器控制箱5内的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和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架O),设置在支架( 上的下停车平台( 和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2)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定滑轮Gl)和下右定滑轮(42),分别设置在下停车平台( 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动滑轮(51)和下右动滑轮(52),在支架( 后侧设置有下传动轴(81),在下传动轴 (8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左绞轮(1 和下右绞轮(11);所述的下右绞轮(11)、下右动滑轮(5 和下左动滑轮(51)依次有绳索1(61)穿过,所述绳索1(61) —端固定在支架(2)上,另一端固定在下右绞轮(11)上;所述的下左绞轮(12)、下左定滑轮(41)、下右定滑轮0 、下右动滑轮(5 和下左动滑轮(51)依次有绳索II (62)穿过,所述绳索II (62) 一端固定在支架( 上,一端固定在下左绞轮(1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支架( 上,下停车平台(3)的周围设置有上停车系统;所述的上停车系统包括停车平台架(6)和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所述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停车平台(4)左右两侧的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5)、右前动滑轮(58)和右后动滑轮(57),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6)上端左右侧的左上定滑轮IK46)和右上定滑轮IK48),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6) 下端左右两侧的左下定滑轮11 和右下定滑轮II (47),在支架( 上设置有上传动轴 (83),在上传动轴II (8 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左上绞轮II (16)和右上绞轮II (15); 所述右前动滑轮(58)、右后动滑轮(57)、右上定滑轮II (48)、右下定滑轮1^47)和右上绞轮11(1 依次有绳索VI (66)穿过,所述绳索VI (66) —端固定在停车平台架(6)上,另一端固定在右上绞轮II (15)上;所述左前动滑轮(56)、左后动滑轮(5 、左上定滑轮II (46)、 左下定滑轮11 和左上绞轮11(16)依次有绳索穿过,所述绳索—端固定在停车平台架(6)上,另一端固定在左上绞轮II (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平台架(6)上设置有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所述的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架( 上左右两侧的左上定滑轮1 和右上定滑轮I (44),分别设置在停车平台架(6)左右两侧的左上动滑轮(5 和右上动滑轮64),在支架( 上设置有上传动轴I (82),上传动轴1(8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上绞轮I (14)和右上绞轮I (1 ;所述的右上绞轮I (13)、右上动滑轮 (54)和左上动滑轮(5 依次有绳索IV(64)穿过,所述绳索IV(64) —端固定在右上绞轮 I (13)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 上;所述的左上绞轮I (14)、左上定滑轮I 、右上定滑轮I (44)、右上动滑轮(54)和左上动滑轮(53)依次有绳索III (63)穿过;所述绳索III (63) 一端固定在左上绞轮I (14)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 上,设置有电器控制箱(5);所述的电器控制箱(5)内设置有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下电机(21)、上电机I 0 和上电机 11(23);所述下电机与下传动轴(81) —端相连,所述上电机与上传动轴11(83) 一端相连;所述的上电机1 与上传动轴1(8 —端相连;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上下运动控制系统、上停车平台前后运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下电机、上电机II 03)和上电机I 0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支架( 顶端设置有顶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下停车平台( 通过导轨系统设置在支架( 上,所述停车平台架(6)通过导轨系统设置在支架(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下停车平台和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所述的下停车平台前后运动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定滑轮和下右定滑轮,分别设置在下停车平台上左右两侧的下左动滑轮和下右动滑轮,在支架后侧设置有下传动轴,在下传动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左绞轮和下右绞轮;所述的下右绞轮、下右动滑轮和下左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穿过,所述绳索I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下右绞轮上;所述的下左绞轮、下左定滑轮、下右定滑轮、下右动滑轮和下左动滑轮依次有绳索II穿过,所述绳索II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一端固定在下左绞轮上。
文档编号E04H6/06GK202220461SQ20112029713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刘在祥 申请人:刘在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