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33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砌块以及采用这种砌块的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住宅工业化及技术以住宅产业化为发展目标,重点转向由传统建造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探索,装配式砌块就是典型产品之一。目前在砌块装配化方面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选择新的材料,例如申请号为200520108230. 6,公开号为 ZL200520108230.6,
公开日期为2005年5月M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化纤混凝土多孔砌块及其建造方法,该种砌块以主材料化纤,辅料粉煤灰(细砂或粘土),胶凝料水泥加水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经模压、修边成连接的品字形凹凸结构多孔的新型砌块,结构设有竖直方向的凹槽与凸起,长48mm,宽MOmm,总高150mm (其中构成墙体高的部分为100mm,凸起部分高50mm)其凸起部分的实体与凹槽起连接砌块的作用,该种砌块竖向不设孔洞,水平方向没有接合构造,无法满足多、高层建筑的抗震需要。二是对砌块结构进行改进以适应装配化的需要,例如申请号为86106157,公开号为CN86106157A,
公开日期为1988年2月1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砌块及使用该砌块的建筑方法,该种装配式砌块长250mm或500mm,宽125mm或250mm,高200mm,砌块设计有接合结构,即在每一块建筑砌块上有接合结构,可与其侧向砌块相接,也可与相邻水平砌层的砌块相接。砌筑物竖向形成贯穿孔洞,既可以干砌,也可以采用粘结剂代替砂浆进行组砌。就其结构而言,水平方向上下两皮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孔洞,灌芯混凝土无法在砌体内部形成弱框架效应,因此大大影响了砌体的抗震承载力。此外,现有砌块还存在抗渗防漏性能低的问题。由于砌块之间多采用砂浆粘接,导致砌筑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易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要解决砌体抗震承载力不强、抗渗防漏性能低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砌块墙体建筑砌筑工序繁多、速度慢、噪音粉尘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装配式砌块,包括主砌块和辅助砌块,辅助砌块包括1/2砌块、丁字节点砌块、转角砌块和端头砌块;所述主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主砌块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主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相错,短纵肋的顶面与长横肋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短纵肋的底面与长横肋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主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短纵肋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主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1/2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1/2砌块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1/2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相错,短纵肋的顶面与长横肋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短纵肋的底面与长横肋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1/2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短纵肋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1/2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丁字节点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三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长横肋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丁字节点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其中一个长横肋前面中部竖向设有一道企口和一道榫头,且该长横肋前面两端部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和一道榫头;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相错,短纵肋的顶面与长横肋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短纵肋的底面与长横肋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丁字节点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短纵肋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丁字节点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转角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转角砌块在转角垒砌的一端由端部短肋封闭,同时其中一个长横肋前面在转角范围内留有开放洞口,开放洞口两边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和一道榫头;转角砌块另一端为 H形开放构造,且转角砌块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端面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转角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相错,短纵肋的顶面与长横肋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短纵肋的底面与长横肋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转角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短纵肋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转角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端头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至少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端头砌块的一端由封口短肋封闭,端头砌块另一端为H形开放构造,且端头砌块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端面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端头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长横肋和封口短肋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相错,短纵肋的顶面与长横肋及封口短肋上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短纵肋的底面与长横肋及封口短肋上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端头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短纵肋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端头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凸出部与凹进部以平面、圆角或斜坡的形式相互契合。所述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长横肋顶面和底面的外沿以平面、圆角或斜坡的形式相互契合。所述装配式砌块的材质为普通混凝土、轻型混凝土或上述二者之一添加工农业灰渣。这种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包括砌块墙体,所述砌块墙体由主砌块、1/2砌块、丁字节点砌块、转角砌块和端头砌块干垒成型,主砌块一层层错缝布置,并由1/2砌块或端头砌块在边缘错缝缺口处补齐,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在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和凹进部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所述砌块墙体的丁字形节点处错缝排砌丁字节点砌块;所述砌块墙体的转角处隔层错缝排砌转角砌块;所述砌块墙体的两侧洞口处错缝排砌端头砌块;所述水平通孔中铺设有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竖向通孔中插有竖向钢筋并灌注有灌芯混凝土,形成弱框架体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砌块通过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对接在竖向相邻砌块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水平方向贯穿孔洞,并通过合理的端部开放构造,能与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贯通孔洞。由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砌块构成的建筑体系通过在部分或全部竖向和水平通孔中放置钢筋,灌注大流动性、微膨胀灌芯混凝土或其他灌注浆料,可形成弱框架体系,从而能有效提升砌体抗震承载力。在砌块墙体灌注成型后,还能有效阻断水流的渗透路径,提高墙体的抗渗防漏性能。此外,该装配式砌块长横肋端部设有榫头和企口,可以无障碍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砌块,形成榫卯连接。砌块长横肋与短纵肋在砌块高度方向相错,形成砌块上下表面的凸出部与凹进部,可以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相互销接。上述连接结构可增加砌块墙体的牢固度, 提升砌体抗震承载力,使该装配式砌块可以用于承重结构,也可用于非承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不仅简化了传统用砂浆粘结砌块相对复杂的施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抗渗防漏性能,还能够降低作业现场的噪音和粉尘、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建造成本,符合建筑施工绿色环保要求。装配式砌块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的施工方法可以实现无浆砌筑,使施工工序得到有效简化,施工速度进一步提高,砌块垒砌过程能实现完全干作业,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减少了对砌筑工人技术水平的依赖。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主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砌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砌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辅助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辅助砌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30]图6是砌块墙体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丁字节点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砌块墙体在丁字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转角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砌块墙体在转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端头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个短纵肋)。
图12是端头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两个短纵肋)。
图13是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圆角形式相互契合的示意图。
图14是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平面形式相互契合的示意图。
图15是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斜坡形式相互契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长横肋、2 —短纵肋、3 —企口、4 一榫头、5 —凸出部、6 —凹进部、 7 一竖向通孔、8 —水平通孔、9 一 U形凹槽、10 —竖向钢筋、11-水平钢筋、12-灌芯混凝土、 13-主砌块、14-1/2砌块、15- 丁字节点砌块、16-转角砌块、17-端部短肋、18-开放洞口、 19-端头砌块、20-封口短肋。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
图1 3所示,这种装配式砌块,包括主砌块13和辅助砌块,辅助砌块包括1/2砌块14、丁字节点砌块15、转角砌块16和端头砌块19。所述主砌块13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主砌块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 和企口 3,主砌块13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 ;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 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主砌块13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主砌块13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参见图4、图5、图6所示,所述1/2砌块14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1/2砌块14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 3,1/2砌块14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 ;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 1/2砌块14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1/2砌块14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参见图7、图8所示,所述丁字节点砌块15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三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长横肋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 3, 丁字节点砌块15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 ;其中一个长横肋前面中部竖向设有一道企口 3和一道榫头4,且该长横肋前面两端部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和一道榫头;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 丁字节点砌块15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丁字节点砌块15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 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参见图9、
图10所示,所述转角砌块16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转角砌块16在转角垒砌的一端由端部短肋17封闭, 同时其中一个长横肋1前面在转角范围内留有开放洞口 18,开放洞口 18两边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 3和一道榫头4 ;转角砌块16另一端为H形开放构造,且转角砌块16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1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 3,转角砌块16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 ;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 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 6,转角砌块16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转角砌块16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 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参见
图11所示,所述端头砌块19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端头砌块19的一端由封口短肋20封闭,端头砌块19另一端为H形开放构造,且端头砌块19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1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 3, 端头砌块19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 ;长横肋1和封口短肋20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及封口短肋20上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及封口短肋20上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端头砌块19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端头砌块19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参见
图12所示,所述端头砌块19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参见
图13所示,竖直方向相邻砌块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圆角形式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凸出部5与凹进部6以平面的形式相互契合。参见
图14所示,竖直方向相邻砌块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平面形式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凸出部5与凹进部6以平面的形式相互契合。参见
图15所示,竖直方向相邻砌块长横肋的顶面和底面外沿以斜坡形式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凸出部5与凹进部6以斜坡的形式相互契合。参见
图1 15所示,这种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包括砌块墙体,所述砌块墙体由主砌块13、1/2砌块14、丁字节点砌块15、转角砌块16和端头砌块19干垒成型,主砌块13 — 层层错缝布置,并由1/2砌块14或端头砌块19在边缘错缝缺口处补齐,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4和企口 3榫卯连接,同时在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竖直方向相邻
8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 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所述砌块墙体的丁字形节点处错缝排砌丁字节点砌块15 ;所述砌块墙体的转角处隔层错缝排砌转角砌块16 ;所述砌块墙体的两侧洞口处错缝排砌端头砌块19 ;所述水平通孔8中铺设有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11,竖向通孔7中插有竖向钢筋10 并灌注有灌芯混凝土 12,形成弱框架体系。这种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铺设第一层砌块,先按照砌块端面的榫头4和企口 3互接的方式在水平方向铺设第一层砌块,同时保证所有砌块短纵肋2上边的凸出部5方向朝上;步骤二,在第一层砌块短纵肋上边的U形凹槽9内铺设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11 ;步骤三,铺设第二层砌块,在第一层砌块上方错缝砌垒第二层砌块,第二层砌块底部的凹进部6与第一层砌块顶部的凸出部5相互契合,同时第二层砌块短纵肋底面的U形凹槽9与第一层砌块短纵肋顶面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步骤四,在第二层砌块短纵肋2顶面的U形凹槽9内铺设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11 ;步骤五,按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四的方法用主砌块13、1/2砌块14、丁字节点砌块 15、转角砌块16和端头砌块19将砌块墙体干垒成型,同时在各层砌块短纵肋上边的U形凹槽9内铺设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11,主砌块13 —层层错缝布置,并由1/2砌块14或端头砌块19在边缘错缝缺口处补齐,在砌块墙体丁字形节点处隔层错缝排砌丁字节点砌块15,在砌块墙体转角处隔层错缝排砌转角砌块16,在砌块墙体两侧洞口处错缝排砌端头砌块19 ;步骤六,当铺设至预定完成面时,在砌块的竖向通孔7中插竖向钢筋13,随后向竖向通孔7中灌注大流动性、微膨胀灌芯混凝土 12 ;步骤七,施工至楼层标高时,浇筑圈梁,楼板,重复步骤一至六。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式砌块,包括主砌块(13)和辅助砌块,辅助砌块包括1/2砌块(14)、丁字节点砌块(15)、转角砌块(16)和端头砌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砌块(13 )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主砌块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 3 ),主砌块(13 )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 主砌块(13)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主砌块(13)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 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1/2砌块(14)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1/2砌块(14)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长横肋(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3),1/2砌块(14) 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 (7);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1/2砌块(14)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 形凹槽(9),1/2砌块(14)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节点砌块(15)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三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长横肋(1) 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3),丁字节点砌块(15)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其中一个长横肋前面中部竖向设有一道企口(3)和一道榫头(4),且该长横肋前面两端部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和一道榫头;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 (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丁字节点砌块(15) 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丁字节点砌块(15)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 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砌块(16)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转角砌块(16)在转角垒砌的一端由端部短肋(17)封闭,同时其中一个长横肋(1)前面在转角范围内留有开放洞口(18),开放洞口(18)两边分别竖向设有一道企口(3)和一道榫头(4);转角砌块(16) 另一端为H形开放构造,且转角砌块(16)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1)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 和企口(3),转角砌块(16)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长横肋(1)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的凸边齐平, 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6),转角砌块(16)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转角砌块(16)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 (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砌块(19)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1)和至少一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1)之间的短纵肋(2)构成,端头砌块(19) 的一端由封口短肋(20)封闭,端头砌块(19)另一端为H形开放构造,且端头砌块(19)另一端的两个长横肋(1)端面分别设有榫头(4)和企口(3),端头砌块(19)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长横肋(1)和封口短肋(20)的顶面和底面内沿分别设有凸边和凹边,同时短纵肋(2)在砌块高度方向与长横肋(1)相错,短纵肋(2)的顶面与长横肋(1)及封口短肋(20)上的凸边齐平,共同构成凸出部(5),短纵肋(2)的底面与长横肋(1)及封口短肋(20)上的凹边齐平,共同构成凹进部 (6),端头砌块(19)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短纵肋 (2)的顶面和底面中部各有一个U形凹槽(9),端头砌块(19)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凸出部 (5)与凹进部(6)以平面、圆角或斜坡的形式相互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方向相邻砌块的长横肋 (1)顶面和底面的外沿以平面、圆角或斜坡的形式相互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砌块的材质为普通混凝土、轻型混凝土或上述二者之一添加工农业灰渣。
9.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 8所述任意一项装配式砌块的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包括砌块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墙体由主砌块(13)、1/2砌块(14)、丁字节点砌块(15)、转角砌块(16)和端头砌块(19)干垒成型,主砌块(13) —层层错缝布置,并由1/2砌块(14)或端头砌块(19)在边缘错缝缺口处补齐,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4)和企口(3)榫卯连接,同时在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7),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凸出部(5)和凹进部(6)相互契合,同时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2)上的U形凹槽(9)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8);所述砌块墙体的丁字形节点处错缝排砌丁字节点砌块(15);所述砌块墙体的转角处隔层错缝排砌转角砌块(16);所述砌块墙体的两侧洞口处错缝排砌端头砌块(19);所述水平通孔(8)中铺设有钢筋网片或水平钢筋(11),竖向通孔(7)中插有竖向钢筋 (10)并灌注有灌芯混凝土(12),形成弱框架体系。
专利摘要一种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建筑体系,该装配式砌块包括主砌块和辅助砌块,辅助砌块包括1/2砌块、丁字节点砌块、转角砌块和端头砌块,所述主砌块由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横肋和至少两个垂直连接于两长横肋之间的短纵肋构成,主砌块两端均为H形开放构造,主砌块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由榫头和企口榫卯连接,同时与水平向相邻砌块之间形成竖向通孔;主砌块与竖直方向相邻砌块之间由短纵肋上的U形凹槽敞口相对形成水平通孔。本实用新型不仅简化了传统用砂浆粘结砌块相对复杂的施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抗渗防漏性能,还能够降低作业现场的噪音和粉尘、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符合建筑施工绿色环保要求,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
文档编号E04B2/46GK202194295SQ20112030985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任强, 娄霓, 孟繁海, 廖伟栋, 张兰英, 徐艳秋, 易国辉, 李清春, 王耀昀, 胡旭东, 陈小刚 申请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金阳新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