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48阅读:1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电站常规岛汽机房屋面结构属于大跨度结构,在岭澳二期核电、宁德核电等多个核电常规岛结构中,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汽机房跨度达到Mm,屋面采用钢屋架承重体系。如图1及图2所示,钢屋架端竖杆采用H型钢截面,端竖杆下端焊接有端板,端板通过四个地脚螺栓与混凝土柱牛腿连接。钢屋架施工现场安装时,先在地面拼装成完整的两品屋架,相邻两品屋架组成板凳形式进行吊装。将屋架落到混凝土柱牛腿预埋螺栓上方,对正后缓慢落沟将屋架支撑板 (即端竖杆下端的端板)放进预埋螺栓,屋架支撑板与埋件完全接触后,吊车微动松钩,直到拎紧螺帽,然后完全放松吊钩。在上述施工顺序下,由安装引起的屋架杆件与支座内力比较小,但由于其跨度大,支座仍然受到由屋面支撑系统、檩条、屋面板及屋面活荷载、风荷载等引起的附加内力。常规岛厂房主体结构与屋架连接在结构分析与设计是按铰接考虑的,但由于在铰接处采用了四个螺栓进行固定,钢屋架支座处实际受力状态不完全为铰接。在螺栓拎紧后, 屋面支撑系统、檩条、屋面板及屋面活荷载、风荷载等引起的附加内力会造成支座处产生相当大的弯矩,从而使焊缝及螺栓受较大拉力,与设计按铰接模型考虑不吻合,因此会带来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在大跨度钢屋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中更加严重。在现有的连接结构中,钢屋架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弯矩,从而使焊缝及螺栓受较大拉力。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大直径的锚栓进行连接固定,但大直径的锚栓使节点的性能更加趋于刚接,从而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下会产生更大的弯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两难的局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屋架与混凝土柱刚性连接的钢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屋架及混凝土柱,所述屋架包括端竖杆, 所述端竖杆的下端面设有端板,所述混凝土柱的柱牛腿上设有埋铁,所述端竖杆的中心线上设有至少一个锚栓,所述端板及所述埋铁通过所述锚栓连接固定。当所述屋架的荷载过大时,所述屋架能够以所述锚栓为轴而转动,从而缓解所述屋架的负重,减小端竖杆产生的弯矩。优选的是,所述锚栓设于所述端竖杆的强轴或弱轴的中心线上。优选的是,所述端竖杆的截面为H型,所述端竖杆具有两个凹部,两个所述凹部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锚栓。[0012]优选的是,为了增强所述端竖杆的坚固性,所述端竖杆的两个凹部内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加劲肋,且该对加劲肋对称设置于所述锚栓的两侧,并设于所述端竖杆的下部,所述加劲肋的下端与所述端竖杆的下端相齐。优选的是,所述端板设上有锚栓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同样的竖向和水平荷载下,本实用新型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在连接处产生的弯矩更小,连接结构的性能也更接近铰接,解决了大跨度结构在屋架与混凝土柱会产生较大的弯矩的技术问题。(2)使用锚栓的数量少,而且每个锚栓承受的拉力更少。(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图1为现有技术屋架与混凝土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架与混凝土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屋架及混凝土柱。所述屋架包括端竖杆1及下弦杆2,所述端竖杆1的下端面设有端板3,所述混凝土柱的柱牛腿4上设有埋铁5,所述端竖杆1的中心线上设有至少一个锚栓6,所述端板3及所述埋铁5通过所述锚栓6连接固定。当所述屋架的荷载过大时,所述屋架能够以所述锚栓6为轴而转动,从而缓解所述屋架的负重,减小所述端竖杆1产生的弯矩。其中,优选所述锚栓6设于所述端竖杆1的强轴或弱轴的中心线上。优选的是,所述端竖杆1的截面为H型,所述端竖杆1具有两个凹部7,两个所述凹部7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锚栓6,使所述端竖杆1能够与所述柱牛腿4上的埋铁5固定牢固。本优选实施例所述凹部7内分别设有一个锚栓6。为了增强所述端竖杆1的坚固性,所述端竖杆1的两个凹部7内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加劲肋8,该对加劲肋8对称设置于所述锚栓6的两侧,且所述加劲肋8设于所述端竖杆 1的下部,所述加劲肋8的下端与所述端竖杆1的下端相齐。在进行固定所述屋架与所述混凝土柱时,先将屋架起吊就位后,使屋架端竖杆1 的端板3的锚栓孔(图未示出)对准所述柱牛腿4上的预埋锚栓6,安装人员分别在屋架两端的两侧扶稳屋架,慢慢落钩,使锚栓6插入屋架的锚栓孔内,拧上锚栓螺母。用撬棍、铁锤等工具调整屋架端竖杆1的中心线与柱牛腿4上的轴线对正,将屋架的端板3落在埋铁5 处。需要注意的是,屋架的端板3只能刚刚与埋铁5接触,吊车不能完全松钩,直到拧紧锚栓螺母,焊好焊缝以及安装完抗剪键后,方可完全放松吊钩,拆除索具。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屋架及混凝土柱,所述屋架包括端竖杆,所述端竖杆的下端面设有端板,所述混凝土柱的柱牛腿上设有埋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竖杆的中心线上设有至少一个锚栓,所述端板及所述埋铁通过所述锚栓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设于所述端竖杆的强轴或弱轴的中心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竖杆的截面为H型,所述端竖杆具有两个凹部,两个所述凹部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锚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竖杆的两个凹部内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加劲肋,且该对加劲肋对称设置于所述锚栓的两侧,并设于所述端竖杆的下部,所述加劲肋的下端与所述端竖杆的下端相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设上有锚栓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架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屋架及混凝土柱,所述屋架包括端竖杆,所述端竖杆的下端面设有端板,所述混凝土柱的柱牛腿上设有埋铁,所述端竖杆的中心线上设有至少一个锚栓,所述端板及所述埋铁通过所述锚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屋架与混凝土柱的在连接处产生的弯矩更小,连接结构的性能也更接近铰接,解决了大跨度结构在屋架与混凝土柱会产生较大的弯矩的技术问题,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文档编号E04B1/38GK202227482SQ2011203455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周玉, 尹春明, 彭雪平, 杨培红, 林生逸, 王日云 申请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