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3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脚手架的爬梯。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设备,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通常用在建筑工地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钢管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在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等施工现场普遍使用,除了起到方便施工人员施工操作和安全防护的作用外,还可以满足施工人员上下通行之便。传统的脚手架搭设完毕后上下通道通常采用钢管搭设成马道或内爬梯,由于受施工规范限制落地脚手架及内爬梯搭设上限为50m,因此内爬梯还受到外脚手架搭设高度的影响,考虑到钢管脚手架马道或爬梯搭设施工费用较高且费时费力不易周转使用等诸多不足,同时还耗费大量的人工和钢管扣件租赁费用,因而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方便、使用灵活且成本较低的用于脚手架的爬梯。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包括一爬梯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根底梁及外梁,所述每一侧的底梁及外梁间上下相邻间隔设有复数根内筋,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间还设有支撑结构,所述一侧的内筋与另一侧的内筋间固定连接有复数根脚踏筋构成爬梯的踏板,所述底梁顶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复数根内筋中最下方内筋底部设有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间,上根内筋外端与下根内筋内端间固定有支撑筋,构成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间的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梁顶端延伸并向下弯曲构成倒钩,构成所述底梁顶端的固定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筋底部的半圆形限位卡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一侧的底梁和外梁及另一侧底梁和外梁,一侧的底梁和外梁与另一侧的底梁和外梁间相互对称,每一侧的底梁和外梁之间上下相邻间隔焊接设置多根内筋,两侧的底梁和外梁间的内筋也相互对称,在一侧的内筋与另一侧的内筋间固定焊接有多根脚踏筋从而构成踏板,并且在上根内筋外端与下根内筋内端间焊接支撑筋,底梁的顶端延伸并且向下弯曲,呈倒钩状,用于将爬梯挂设在脚手架上,在使用中可根据现场使用要求灵活移动爬梯挂设位置,爬梯中最下方的内筋底部下部设置半圆形限位卡环,爬梯可通过半圆形限位卡环固定于脚手架横杆上,形成底部限位固定措施,爬梯的底梁与外梁可采用整根的螺纹钢,内筋、脚踏筋及支撑筋可采用施工现场的钢筋零料,相互焊接成型构成爬梯,成型后,对表面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并涂刷防锈漆等防腐材料,防止爬梯锈蚀。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两侧设置底梁和外梁,底梁和外梁间上下相邻设置内筋, 上下相邻的内筋间设置支撑筋,两侧的内筋间连接脚踏筋构成爬梯踏板,整个爬梯制造较为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爬梯材料可采用施工现场的钢筋零料,变废为宝,节省了材料,制造成本也较为低廉;3.本实用新型爬梯通过底梁顶端的倒钩挂设在脚手架上,在施工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移动,使用较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梁;2、外梁;3、内筋;4、脚踏筋;5、支撑筋;6、倒钩;7、限位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包括一爬梯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根底梁1及外梁2,所述每一侧的底梁1及外梁2间上下相邻间隔设有复数根内筋3,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3间,上根内筋外端与下根内筋内端间固定有支撑筋5,所述一侧的内筋3与另一侧的内筋3间固定连接有复数根脚踏筋4构成爬梯的踏板, 所述底梁1顶端延伸并向下弯曲构成倒钩6,构成所述底梁顶端的固定结构,所述复数根内筋3中最下方内筋的底部设有半圆形限位卡环7。本爬梯在制造时,爬梯两侧底梁和外梁选用整根Φ 12螺纹钢,其余短钢筋均可采用钢筋零料,内筋、支撑筋与外梁焊牢,内筋一定要水平,再把4根Φ 12脚踏筋分布平放在内筋上,两端焊牢构成踏板,围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最下方的两侧内筋间取3根Φ 12脚踏筋平置,注意每步脚踏筋焊接时两端取平,定型爬梯焊接成型好后,对表面进行除锈处防腐理,并涂刷防锈漆等防腐材料,防止爬梯锈蚀。爬梯在使用时,通过底梁顶端的倒钩悬挂在脚手架上,供施工人员攀爬使用。本脚手架的爬梯在安装固定时,定型爬梯现场安装方便快捷,每段爬梯总重量在 28Kg左右,人工即可以搬动安装。爬梯上端弯钩直接挂在脚手架内横向短钢管上,下部通过限位卡环限位固定在脚手架横杆上,以免其移动。与现场通用脚手架爬梯比较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包括一爬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根底梁⑴及外梁(2),所述每一侧的底梁⑴及外梁(2)间上下相邻间隔设有复数根内筋(3),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3)间还设有支撑结构,所述一侧的内筋(3)与另一侧的内筋(3)间固定连接有复数根脚踏筋(4)构成爬梯的踏板,所述底梁(1)顶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复数根内筋(3)中最下方内筋底部设有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 (3)间,上根内筋外端与下根内筋内端间固定有支撑筋(5),构成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间的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顶端延伸并向下弯曲形成倒钩(6),构成底梁顶端的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筋(3)底部的半圆形限位卡环(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爬梯,包括一爬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根底梁及外梁,所述每一侧的底梁及外梁间上下相邻间隔设有复数根内筋,所述上下相邻的内筋间还设有支撑结构,所述一侧的内筋与另一侧的内筋间固定连接有复数根脚踏筋构成爬梯的踏板,所述底梁顶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复数根内筋中最下方内筋底部设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两侧设置底梁和外梁,底梁和外梁间上下相邻设置内筋,上下相邻的内筋间设置支撑筋,两侧的内筋间连接脚踏筋构成爬梯踏板,较之以往的爬梯制造更为方便、使用灵活且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E04G5/10GK202248838SQ20112040439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胡勇, 董松, 黄应仲 申请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