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是一种瓦底工作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钢结构厂房的底瓦施工,通常做法是搭设满堂脚手架或者采用装配式活动架。搭设满堂脚手架就是用钢管满搭一间,人踩在脚手架的顶端进行底瓦施工,但搭设满堂脚手架的前提是场地需平整,还要租用钢管、扣件、跳板、安全网等材料,而且每次移动时还要10-20人配合。装配式活动架是包括多组可移动的架子,每组架子底部装有万向轮,其对场地的平整度的要求更严格,由于是多组架子连在一起,即使下面装了万向轮, 实践证明,移动仍然很困难,同样需要机械或者大量人员配合,另外,在移动脚手架时,底瓦安装作业必须停止,也就是说不能进行连续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场地没有要求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悬挂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悬挂架之间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为所述每个悬挂架包括三根竖杆及一长横杆,三根竖杆相互平行且其底端依次固定在长横杆上,且最左侧的竖杆以及最右侧竖杆分别位于长横杆的左右两端,其中左侧的两个竖杆等高,位于最右侧的竖杆比左侧的两个竖杆矮,所述左侧的竖杆的顶端固定一 U型卡槽,槽口向上,所述中间的竖杆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搭在两个悬挂架的长横杆上,位于中间的竖杆以及右侧的竖杆之间。所述每个悬挂架还包括第一、第二短横杆,最右侧的竖杆的顶端与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横杆,左侧的两竖杆之间的上端固定第二短横杆,第一、第二短横杆平行于长横杆。U型卡槽的一侧边上部穿有一螺栓。所述悬挂架采用细钢管焊接而成。当所述支撑板是金属板时,焊接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之间。当支撑板的顶部是木板时,其底部固定金属支撑杆,支撑杆直接焊接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之间。两个悬挂架之间用至少一根纵杆进行连接。两个悬挂架的最左侧的两个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所述中间的竖杆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所述卡勾的底端还固定一横向的角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只要几根细钢管,且一次制作,可多次重复使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每平方米本成本可节省4元左右;2、对施工场地没有要求脚手架全部是高空悬挂,不影响地面施工,从而更能节省整工期;3、移动方便由于是沿着檩条滑行,因此檩条拉条不会碍事,另外,能顺利的跨过大梁;4、能进行流水作业 实践证明,只要两人专门移架子,就能保证8人进行底瓦不间断安装,工期快了三分之一; 5、安全有充分保障吊架使用前通过三倍重力测试,另外再设一根钢丝绳供操作人员挂安全带,安全带挂点与吊架是两个受力体系,保证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悬挂架1、2,以及铺设在所述悬挂架1、2之间的支撑板3。这里以其中一个悬挂架1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悬挂架1包括三根竖杆12、14、 16及一长横杆17、两短横杆18、19,三根竖杆12、14、16相互平行且其底端依次固定在长横杆17上,且最左侧的竖杆12以及最右侧竖杆16分别位于长横杆17的左右两端。其中左侧的两个竖杆12、14等高,位于右侧的竖杆16比左侧的两个竖杆12、14矮,右侧的竖杆16 的顶端与中间的竖杆14之间固定有短横杆18,左侧的两竖杆12、14之间的上端也固定一短横杆19,短横杆18、19平行于长横杆17。所述左侧的竖杆12的顶端固定一 U型卡槽122, 槽口向上,U型卡槽122的一侧边穿有一螺栓124。所述中间的竖杆14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142。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固定搭在悬挂架1及悬挂架2的长横杆17上,位于中间的竖杆14以及右侧的竖杆16之间。所述悬挂架1、2采用金属材料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板3是金属板时,可以直接焊接在悬挂架1、2之间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1、2之间,支撑板3顶部是木板时,通过在其底部固定金属支撑杆,然后再将支撑杆直接焊接在悬挂架1、2之间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1、2之间。请参阅图3所示,当屋顶是两根檩条配合使用时,将中间的竖杆14顶端的卡勾142 卡在组合好的檩条4的顶端,左侧的竖杆12顶端的U型卡槽122卡在组合好的檩条4的底端,螺栓124位于檩条4的顶端。人站在支撑板3上,即可以搭设屋顶底瓦。多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同时使用。因为人站在支撑板3上,而支撑板3位于整个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的右侧,所以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的左侧会向上倾斜,这时即通过U型卡槽122的槽底部顶在檩条4的底端,起到平衡的作用。当人正上方的底瓦搭好时,即可以向顺着檩条移动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移动至预搭设位置,即可以继续进行底瓦的施工。为了保证安全,可以在屋顶另设一根钢丝绳,供操作人员挂安全带用。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示,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两个悬挂架1、2是固定在一起的结构。即悬挂架1、2之间用至少一根纵杆进行连接,如图4中的左侧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5,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6。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中间的竖杆14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144,所述卡勾144的底端还固定一横向的角钢146。该种悬吊式底瓦工作架的结构应用于当屋顶的檩条是单根C型檩条时,使用时, 将中间的竖杆14顶端的卡勾144挂在C型檩条的下槽口,角钢146压在下槽口上。角钢 146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悬吊式底瓦工作架与檩条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压强。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其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两个悬挂架1、2是固定在一起的结构。即悬挂架1、2之间用至少一根纵杆进行连接,如图7中的左侧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7,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8。
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悬挂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悬挂架之间的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悬挂架包括三根竖杆及一长横杆,三根竖杆相互平行且其底端依次固定在长横杆上,且最左侧的竖杆以及最右侧竖杆分别位于长横杆的左右两端,其中左侧的两个竖杆等高,位于最右侧的竖杆比左侧的两个竖杆矮,所述左侧的竖杆的顶端固定一 U型卡槽,槽口向上,所述中间的竖杆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搭在两个悬挂架的长横杆上,位于中间的竖杆以及右侧的竖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悬挂架还包括第一、第二短横杆,最右侧的竖杆的顶端与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有第一短横杆,左侧的两竖杆之间的上端固定第二短横杆,第一、第二短横杆平行于长横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U型卡槽的一侧边上部穿有一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采用细钢管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是金属板,焊接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顶部是木板,其底部固定金属支撑杆,支撑杆直接焊接或者通过螺丝锁固在悬挂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悬挂架之间用至少一根纵杆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悬挂架的最左侧的两个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中间的竖杆之间固定一纵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竖杆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所述卡勾的底端还固定一横向的角钢。
专利摘要一种悬吊式底瓦工作架,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悬挂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悬挂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每个悬挂架包括三根竖杆及一长横杆,三根竖杆相互平行且其底端依次固定在长横杆上,且最左侧的竖杆以及最右侧竖杆分别位于长横杆的左右两端,其中左侧的两个竖杆等高,位于最右侧的竖杆比左侧的两个竖杆矮,所述左侧的竖杆的顶端固定一U型卡槽,槽口向上,所述中间的竖杆的顶端设有一向下弯的卡勾,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搭在两个悬挂架的长横杆上,位于中间的竖杆以及右侧的竖杆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沿着檩条滑行,对施工场地没有要求,能进行流水作业。
文档编号E04D1/00GK202248825SQ2011204044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方茂华, 钱根胜 申请人: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