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架扁铁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068阅读:6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架扁铁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外架扁铁连墙件。
背景技术
外架连墙件是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脚手架与主体相连,起到固定脚手架的作用,对于确保脚手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连墙件是采用钢管预埋在楼面或在剪力墙上,以便于连墙件拉结。但是,在连墙件拆除后,会在结构楼面或剪力墙及外墙砌体上留下洞口。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洞口进行修补,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洞口对建筑结构有损害,并给外墙渗水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避免人力物力浪费,避免建筑结构受到影响,同时可减少预埋材料成本的外架扁铁连墙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长条形的扁铁连接件1,在扁铁连接件I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结构楼面或剪力墙内部钢筋连接的连接孔2,在扁铁连接件I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扣件4连接的固定孔3,在固定扣件4内套接有钢管5。上述的外架扁铁连墙件中,所述的固定孔3有两个。上述的外架扁铁连墙件中,所述的固定孔3距离扁铁连接件I端面的距离分别是 25 mm 和 145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扁铁连接件替代传统预埋安装在墙体内的钢管,一方面避免了连墙件拆除后,在结构楼面或剪力墙的墙体上留下洞口,从而避免了填堵洞口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并且完全消除了外墙渗水的隐患;另一方面节约了材料消耗,减少了施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扁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结构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的标记为1_扁铁连接件,2-连接孔,3-固定孔,4-固定扣件,5-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I所示,它包括长条形的扁铁连接件I (扁铁连接件I的结构如图2所示,可采用现有市售的扁铁,如规格为40X5的Q235B 扁铁,制成500X40X5长条形铁件),在扁铁连接件I的一端面上开设连接孔2,在扁铁连接件I的另一端面上开设固定孔3,连接孔2和固定孔3可以制作成Φ 12的孔,将扁铁连接件I开设连接孔2的一端预埋在结构楼面或剪力墙内部,并将其内部的钢筋穿过连接孔2,待混凝土凝固拆模后,再将现有市售的常规固定扣件4连接在固定孔3上,在固定扣件4内套接钢管5,将钢管一端顶到墙面上用以承受水平向里的压力如(如图3、图4所示,为了适应不同的实际安装需求,可将扁铁连接件I弯曲或调直)。为了更好地固定钢管5,可将所述的固定孔3制作成两个。为了更好地固定钢管5,可将所述的固定孔3距离扁铁连接件I端面的距离分别制作成25 mm和145mm。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外架扁铁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条形的扁铁连接件(I),在扁铁连接件(I)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结构楼面或剪力墙内部钢筋连接的连接孔(2),在扁铁连接件(I) 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扣件(4)连接的固定孔(3),在固定扣件(4)内套接有钢管(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架扁铁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3)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架扁铁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3)距离扁铁连接件(I)端面的距离分别是25 mm和14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架扁铁连墙件。它包括长条形的扁铁连接件,在扁铁连接件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与结构楼面或剪力墙内部钢筋连接的连接孔,在扁铁连接件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与固定扣件连接的固定孔,在固定扣件内套接有钢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扁铁连接件替代传统预埋安装在墙体内的钢管,一方面避免了连墙件拆除后,在结构楼面或剪力墙的墙体上留下洞口,从而避免了填堵洞口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并且完全消除了外墙渗水的隐患;另一方面节约了材料消耗,减少了施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5/04GK202347835SQ20112052916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国群, 王永军, 银克俭, 雷赞 申请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