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分离工序的玻璃压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19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玻璃分离工序的玻璃压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用于玻璃加工中切割后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利用ー种特殊的压槽模式实现快速安全便捷的分离玻璃的过程。
(ニ)背景技术在玻璃加工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玻璃刀在玻璃上划出刻痕,然后进行人工分离,以实现切割玻璃的过程。而分离的过程一般是徒手直接掰断,敲断或者用平ロ钳进行掰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分离过程存在很多弊端。如进行徒手掰断,很容易伤到手指;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实际断裂痕迹偏离刻痕的情况;对于狭长的边条不易一次性掰断;过 于厚的玻璃不易掰断。敲断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容易出现裂ロ偏离等问题。使用平ロ钳亦存在很多弊端由于钳ロー般处于边条中部,不易产生裂痕,需要的力量较大,也容易出现用カ过猛造成裂痕歪斜的情況。这些问题在大尺寸玻璃切割分离过程中更为明显。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更便捷可靠的进行玻璃分离功能,以达到提升玻璃加工速度与減少损坏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压槽和下压槽;所述上压槽内侧左右两侧设有上压槽条状突起,下压槽内侧中轴线处设有下压槽条状突起;所述上压槽和下压槽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上压槽安装于压刀下端;所述压刀的一端通过螺栓铰接在活动支柱上,另ー端设有手柄,呈铡刀状;所述活动支柱置于滑动槽内呈滑动配合;滑动槽上有固定活动支柱的螺栓。所述活动支柱的对侧设置一个带有卡槽的固定卡,卡槽与压刀相对应。所述活动支柱ー侧有刻度线。所述压刀与活动支柱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下压槽安装于工作台面上。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覆盖ー层缓冲材料,缓冲材料采用毛毡、橡胶、硅胶或者塑料。所述上压槽条状突起和下压槽条状突起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山脊形状、三角型、梯形、矩形或者带有倒角的三角型、梯形、矩形。所述上压槽和下压槽内侧覆盖柔性缓冲材料,柔性缓冲材料为橡胶、硅胶或塑料。所述玻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由刚性材料制成,一般为碳素结构钢,也可以使用不锈钢、铝合金等进行制作。手柄一般用木头或者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1)当进行玻璃分割时,玻璃板上表面已经划出的刻痕对准下压槽的下压槽条状突起;(2)压刀向下压住玻璃板,使上压槽和下压槽夹住玻璃板,且只有上压槽条状突起和下压槽条状突起接触玻璃;(3)压刀的手柄受到的下压カカ通过压刀传递到上压槽和下压槽,并集中在上压槽条状突起和下压槽条状突起与玻璃板的接触位置,对玻璃板产生压断效果,实现玻璃分离。所述步骤(2)中压刀通过内嵌于滑动槽的可上下移动活动支柱的进行高度调节;调整后,拧紧固定螺栓加以固定。所述步骤(2)中压刀落下后嵌入固定卡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上压槽左右两侧的条状突起,提供分离过程中类似于左右两手向下的压力,下压槽中心的条状突起提供分离点的支持力。根据杠杆原理,当下压槽中心条状突起处于玻璃刻痕正下方时,上压槽两侧的条状突起产生的下压力作用于玻璃刻痕处的向左右两侧分离的カ最大,由于玻璃本身的物理特性,将由刻痕处产生断裂,裂痕会沿着刻痕延伸,直至完全断裂,达到了分离玻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1、本实用新型能便捷可靠的进行玻璃分离,以达到提升玻璃加工速度与減少损坏率的效果;2、条状突起可设计成截面为带有倒角的三角型、梯形、矩形等,可避免尖鋭的边缘伤及操作人员;3、同时为了使分离器可用于分离某些带有镀膜的 玻璃(如有色玻璃,增透玻璃导电玻璃等)且不会伤及玻璃表面的镀膜层,可在上下压槽内侧覆盖柔性缓冲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硅胶,塑料等材料;4、较厚的玻璃需要更大的压断カ时,可以通过调整两个杠杆中力臂的长度来调节产生足够的压断力量,即加长压刀或者増加压槽横向宽度,因此手柄可设为伸縮式或者两段式,上压槽可设计为可更换式,预备多种宽度材质的上压槽以供更换或者备用;5、压刀2落下后处于固定卡15的卡槽14内,不会左右晃动,避免了压刀左右松动的情况;6、活动支柱能上下调整,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并且活动支柱ー侧具有刻度线,作为用于调整高度操作时的參考刻度,以简化操作;
7、工作台面可単独制成ー个玻璃加工平台,亦可与其他玻璃加工平台(如滑轨式玻璃切割器)成为ー个整体,可做到切完后立刻进行压断,节省操作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的压槽截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进行分离玻璃过程的截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完成分离玻璃过程的截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进行分离玻璃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涉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进行分离玻璃过程的力学示意图。其中,I为工作台面,2为压刀,3为上压槽,4为下压槽,5为上压槽条状突起,6为下压槽条状突起,7为活动支柱,8为螺栓,9为滑动槽,10为螺栓,11为弹簧,12为刻度线,13为手柄,14为卡槽,15为固定卡,16为玻璃板,17为刻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见图I至图5),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压槽3和下压槽4 ;所述上压槽3内侧左右两侧设有上压槽条状突起5,下压槽4内侧中轴线处设有下压槽条状突起6 ;所述上压槽3和下压槽4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上压槽3安装于压刀2下端;所述压刀2的一端通过螺栓8铰接在活动支柱7上,另一端设有手柄13,呈铡刀状;所述活动支柱7置于滑动槽9内呈滑动配合;滑动槽9上有固定活动支柱7的螺栓10。(见图I)所述活动支柱7的对侧设置ー个带有卡槽14的固定卡15,卡槽14与压刀2相对应。(见图I)所述活动支柱7 —侧有刻度线12。(见图I)所述压刀2与活动支柱7之间连接有弹簧11。(见图I)所述下压槽4安装于工作台面I上。(见图I)所述上压槽条状突起5和下压槽条状突起6横截面形状为山脊形状。(见图2至图4)所述上压槽3和下压槽4内侧覆盖柔性缓冲材料,柔性缓冲材料为橡胶。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见图3、图4、图5):⑴利用玻璃刀等工具在玻璃板16表面划出刻痕17,带有刻痕17的一面向上,放置于工作台面I上,玻璃板16上表面已经划出的刻痕17对准下压槽4的下压槽条状突起6 ; (2)压刀2向下压住玻璃板16,使上压槽3和下压槽4夹住玻璃板16,且只有上压槽条状突起5和下压槽条状突起6接触玻璃;(3)压刀2的手柄13受到的下压カカ通过压刀2传递到上压槽3和下压槽4,并集中在上压槽条状突起5和下压槽条状突起6与玻璃板16的接触位置,对玻璃板产生压断效果,实现玻璃分离,抬起压刀2,取出玻璃即可。所述步骤(2)中的压刀2根据玻璃厚度通过内嵌于滑动槽9的可上下移动活动支柱7的进行高度调节,调节时利用活动支柱13侧面的刻度线12作参考;调整后,拧紧固定螺栓10加以固定。所述步骤(2)中的压刀2落下后嵌入固定卡15 的卡槽14内。图6展示了压断器上下压槽利用杠杆原理的示意图。0为支点,OA(OB)为动カ臂,OC为阻カ臂,Fl为动力,F2为阻力。满足F1*0A = F2*0C。AB越长(即动カ臂OA或OB越长),同样的动力Fl在C点产生的力F2越大。由于越厚的玻璃需要的压断カ越大,因此,对应更厚的玻璃,需要増大AB的长度。因此上压槽可设计为可更换式以应对不同需求。为了满足玻璃加工中需要压断很狭窄的边条的情况,可设计ー种可更换的较狭窄的上压槽。一般来说只要玻璃边条的宽度略大于上压槽宽度AB的1/2,即可使用该玻璃压断器进行压断分离。分离器的长度(工作台面的宽度)由玻璃加工中玻璃板材的宽度决定,工作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订。为了解决压刀2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左右偏移而无法使上压槽3与下压槽4对准的问题,在活动支柱7的对侧设置一个卡槽14,当压刀2落下后,可嵌入卡槽14内,避免了左右偏移的问题。当压刀2不使用时,应处于悬空状态,便于玻璃板在工作台面I上的进出。因此,设置弹簧11连接活动支柱7与压刀2,保持压刀2在非工作状态时处于悬空状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 显然压刀也可设计为闸门式,其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厚度调节,但是这种压断器的设计加工难度与压断器实际操作模式较铡刀式繁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压槽和下压槽;所述上压槽内侧左右两侧设有上压槽条状突起,下压槽内侧中轴线处设有下压槽条状突起;所述上压槽和下压槽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槽安装于压刀下端;所述压刀的一端通过螺栓铰接在活动支柱上,另一端设有手柄,呈铡刀状;所述活动支柱置于滑动槽内呈滑动配合;滑动槽上有固定活动支柱的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柱的对侧设置一个带有卡槽的固定卡,卡槽与压刀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柱一侧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与活动支柱之间连接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槽安装于工作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覆盖ー层缓冲材料,缓冲材料采用毛毡、橡胶、硅胶或者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槽条状突起和下压槽条状突起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山脊形状、三角型、梯形、矩形或者带有倒角的三角型、梯形、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玻璃分离エ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槽和下压槽内侧覆盖柔性缓冲材料,柔性缓冲材料为橡胶、硅胶或塑料。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玻璃分离工序的玻璃压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压槽和下压槽;所述上压槽内侧左右两侧设有上压槽条状突起,下压槽内侧中轴线处设有下压槽条状突起;所述上压槽和下压槽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能便捷可靠的进行玻璃分离,以达到提升玻璃加工速度与减少损坏率的效果。
文档编号C03B33/02GK202415371SQ20112055523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美, 吕幼军, 吴磊, 吴青端, 臧娜 申请人: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