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55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主体结构与构造柱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ー种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二次围护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遇到地
震等水平震动荷载时,通常二次围护结构通过构造柱将水平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中(如在纹川地震灾后调查中就发现不少建筑物的破坏由构造柱及圈梁与主体结构脱离造成),所以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及施工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实际施工中,构造柱纵向钢筋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预埋与后植筋。前者,预埋钢筋时模板要留洞,容易造成浇筑砼时漏浆,同时钢筋位置准确也不容易保证;后者,由于在后植筋时,构造柱内主筋要避让梁的主筋,所以位置不能保证,往往造成灯笼形状,影响钢筋受力,同时由于操作不便,形成质量隐患;因此形成了施工质量上的通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构造柱纵向钢筋与主体结构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存在各自不同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包括预埋在主体结构底模上方的矩形定位钢板,矩形定位钢板上对称焊接有对折弯曲180°成U形、并且与主体结构钢筋加固的连接钢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不仅能保证构造柱中纵向受カ钢筋位置准确,同时构造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更加可靠,且避免构造柱后植入钢筋对上部梁构件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建筑物二次围护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ニ ;图中1-主体结构;2_底模;3_矩形定位钢板;4_主体结构钢筋;5_连接钢筋;6-构造柱纵向受カ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如图I所示,包括预埋在主体结构I底模2上方的矩形定位钢板3,矩形定位钢板上对称焊接有对折弯曲180°成U形、并且与主体结构钢筋4加固的连接钢筋5。[0012]具体制作时,当构造柱设计尺寸AXB,选择3mm厚的成品钢板按照长度(A-保护层厚度+5mm) X (宽度B-保护层厚度+5mm)将其加工成矩形定位钢板。取两根200mm长小6热扎光圆钢筋,将其对折弯曲180°成U形后对称焊接于矩形定位钢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IOd,将钢板一侧油漆上色。连接件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支设梁构件底模时,根据图纸要求在底模上侧放置构造柱位置,将复合连接件放在准确位置。安放梁底层钢筋时,底排钢筋尽可能多的从“U”形环中穿过,将连接件“U”形环点焊或绑扎,与底层钢筋可靠连接并固定位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 避免扰动连接件。待到二次结构施工时,将构造柱纵向受カ钢筋6端头弯折90°弯头,焊接于矩形定位钢板底面,焊前注意清理连接件底表面浮浆。
权利要求1. 一种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其特征是包括预埋在主体结构(I)底模(2)上方的矩形定位钢板(3),矩形定位钢板上对称焊接有对折弯曲180°成U形、并且与主体结构钢筋(4)加固的连接钢筋(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主体结构与构造柱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构造柱纵向钢筋复合连接件,解决现有构造柱纵向钢筋与主体结构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存在各自不同缺点的问题,包括预埋在主体结构底模上方的矩形定位钢板,矩形定位钢板上对称焊接有对折弯曲180°成U形、并且与主体结构钢筋加固的连接钢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不仅能保证构造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准确,同时构造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更加可靠,且避免构造柱后植入钢筋对上部梁构件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建筑物二次围护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文档编号E04B1/98GK202416572SQ20112056796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卫芷, 常彦妮, 晋斌, 朱永清, 王续东, 穆锦峰, 霍小妹 申请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