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682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属于混凝土结构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
背景技术
传统构造方式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在地震时由于作为斜向构件参加抗侧力工作,不仅使主体结构刚度加大,导致楼层平面内的刚度分布不均匀,对结构整体分析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往往使楼梯成为第一道抗震防线而较早破坏,难以保证其人员疏散和救援功能的实现,特别是对框架结构影响更大。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楼梯震害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避免其较早破坏,对于楼梯本身乃至整体结构的抗震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此问题,2011年颁布的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梯板设置滑动支座的主张。而现有文献图集对于这类滑动支座所提出的做法存在一些不足,如,滑动支座往往采用全接触面支承的构造形式,使滑动层材料消耗较大,不经济,且滑动面过大,导致滑动摩擦力加大,影响滑动效果;还有些要采用价格昂贵的聚四氟乙烯垫板,虽然有滑动摩擦系数小的优点,但由于造价高,使得一些对这方面性能改进要求本来不高的工程用户不愿使用;因而至今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实际需要,提出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通过改变楼梯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来改善楼梯自身的受力条件,推迟破坏,以确保其在地震时发挥救援、疏散的功能,减少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充分考虑了工程应用时的经济合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采用现浇板式楼梯,梯段板全部由踏步段组成,其上端与主体结构楼层或休息平台处的支承梁板整浇,按常规设计,而在下端,改变梯段板与该处支承构件整浇的做法,使它们成为分开配筋和浇筑的两个构件,两者之间设置局部钢板支承型的水平滑动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梯段板、与梯段板上端整浇的上端梁板支承构件、设置于梯段板下端的支承构件及由梯段板下端的支座上预埋钢板、下端支承构件上表面的支座下预埋钢板和支座上预埋钢板与支座下预埋钢板间的石墨粉层构成的梯段板下端滑动支座;在下端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沿梯段板宽度方向设置一排拉开间距且固定于和凸出于混凝土表面的支座下预埋钢板;在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设置与支座上预埋钢板位置一一对应且固定于和凸出于混凝土表面的一排支座上预埋钢板;支座上预埋钢板的下表面与支座下预埋钢板的上表面接触支承,且支承面满铺石墨粉,成为若干个能发生水平滑动的局部支承单元,构成滑动支座;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与下端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之间,在设局部支承单元以外的所有空隙处保持为空隙或由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柔性水平隔离层隔开。梯段板下端的下端支承构件采用梯梁或梯梁挑板。
上述支座上预埋钢板和支座下预埋钢板沿梯段板长度方向的尺寸均不大于梯段板在该方向的下表面尺寸,当采用空隙处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的作法时,沿梯段板宽度方向的尺寸、数量及间隔尺寸要确保填充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底模浇筑梯段板时及混凝土凝结硬化后,仍能成为厚度足够的柔性水平隔离层。梯段板下端最后一个踏步处各竖直表面与支承构件建筑面层接触的部位之间均由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柔性隔离带隔开。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仅在每个梯段板的上端与主体结构整浇连接成一体,而下端可与连接于主体结构的下端支承构件之间发生水平滑动,避免了结构在发生层间位移时楼梯因作为斜支撑受力而发生的自身提前破坏及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用局部钢板支承型的支座滑动装置,还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I、滑动支座采用局部支承,与采用梯段板下端全接触面支承的构造相比,不但节省材料,降低造价,而且由于接触摩擦面的减小,降低了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滑动效果;2、采用支座上、下预埋钢板并满铺石墨粉形成滑动装置,与一侧采用聚四氟乙烯垫板相比,大大降低了造价,成为经济型滑动支座;3、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与下端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之间,在设置局部支承单元以外的所有空隙部位,当采用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的作法时,不仅可以此隔开梯段板与下端支承构件间的的混凝土表面接触,减小滑动时的摩擦阻力,而且可利用其作为该处的底部模板,便于施工。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建筑物中的楼梯以至于整体结构,提供了一种提高抗震性能、减轻震害的经济型技术措施,对地震区的各类多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量大面广的框架结构中,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I是本发明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梯段板下端支承构件为梯梁时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的局部A-A向横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I的局部B-B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I的局部钢板支承型滑动支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梯段板下端支承构件为梯梁挑板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A-A向横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5的局部B-B向横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5的局部钢板支承型滑动支座示意图。图中1、支座上预埋钢板,2、支座下预埋钢板,3、石墨粉层,4、聚苯乙烯泡沫板,5、梯段板,6、下端支承构件,7、梯梁,8、梯梁挑板,9、上端梁板支承构件,10、平台板,11、钢筋混凝土梁,12、聚苯乙烯泡沫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 :图I 图4为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当下端支承于梯梁时的应用。施工时先浇筑下部的钢筋混凝土梁11、平台板10、梯梁7 ;浇筑梯梁7时,在其上表面,沿梯段板5宽度方向按照一定的间隔,设置凸出于梯梁7混凝土表面的支座下预埋钢板2 —排;待梯梁7的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在梯段板5下端与支座下预埋钢板2的所有对应位置设置支座上预埋钢板1,并凸出于梯段板5下端的混凝土表面;支座上预埋钢板I位于支座下预埋钢板2的上方,表面接触支承,并在支承面满铺石墨粉层3,成为若干能发生水平滑动的局部支承单元,构成滑动支座;在梯段板5下端的下表面与梯梁7的上表面之间 设局部支承单元以外的所有空隙处填放聚苯乙烯泡沫板4,将梯段板5下端与梯梁7隔开,并在浇筑梯段板5的混凝土时兼做其下表面处的底模,然后完成梯段板5以及与之整浇的上端梁板支承构件9的制作,从而构成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在梯段板5下端的下表面与梯梁7的上表面之间设局部支承单元以外的空隙处也可以不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4,保持为空隙。实施例2 图5 图8为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当下端支承于梯梁挑板时的的应用。施工时先浇筑下部的钢筋混凝土梁11、平台板10、梯梁7和梯梁挑板8,梯梁挑板8的挑出长度取梯段板5最下面一个踏步宽度,其厚度不小于梯段板5的厚度;浇筑梯梁挑板8时,在其上表面按照与实施例I相同的方法设置支座下预埋钢板2,并完成与实施例I相同的后续所有制作工序,从而构成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
权利要求
1.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梯段板(5)、与梯段板(5)上端整浇的上端梁板支承构件(9)、设置于梯段板(5)下端的下端支承构件(6)及由梯段板(5)下端的支座上预埋钢板(I)、下端支承构件(6)上表面的支座下预埋钢板(2)和支座上预埋钢板(I)与支座下预埋钢板(2)间的石墨粉层(3)构成的梯段板(5)下端滑动支座;在下端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沿梯段板(5)宽度方向设置一排拉开间距且固定于和凸出于混凝土表面的支座下预埋钢板(2);在梯段板(5)下端的下表面设置与支座下预埋钢板(2)位置一一对应且固定于和凸出于混凝土表面的一排支座上预埋钢板(I);支座上预埋钢板(I)的下表面与支座下预埋钢板(2)的上表面接触支承,且支承面满铺石墨粉层(3),成为若干个能发生水平滑动的局部支承单元,构成滑动支座;梯段板(5)下端的下表面与下端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之间,在设局部支承单元以外的所有空隙处保持为空隙或由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4)的柔性水平隔离层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其特征在于梯段板(5)下端的下端支承构件(6)采用梯梁(7)或梯梁挑板(8)。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其特征在于支座上预埋钢板(I)和支座下预埋钢板(2)沿梯段板(5)长度方向的尺寸均不大于梯段板(5)在该方向的下表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其特征在于梯段板(5)下端最后一个踏步处各竖直表面与该处支承构件建筑面层接触的部位之间均由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12)的柔性隔离带隔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座设有局部钢板型滑动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属于混凝土结构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本发明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式楼梯,其上端与主体结构楼层处或休息平台处的支承构件整浇,而将下端设为局部钢板支承的水平滑动支座。设置方法是,在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和下端支承构件上表面,沿梯段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拉开间距、上下一一对应且凸出于各自混凝土表面的支座上、下预埋钢板各一排,上下钢板接触支承,且支承面满铺石墨粉层,而其余空隙处保持为空隙或用聚苯乙烯泡沫板隔开。本发明为建筑物楼梯及整体结构减轻震害提供了一种便于实施且较为经济的技术措施,可推广应用于地震区多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用于框架结构。
文档编号E04F11/116GK102619308SQ2012100572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刘扬, 徐金蓓, 朱玉玉, 李月, 涂军, 赵均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