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84665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膏墙体材料,具体涉及ー种具有储热功能的石膏墙体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节能方面,我国推广应用的建筑物墙体保温材料只能对建筑物起 到保温隔热作用,不能吸收热能并储存起来,以及在需要时释放出来,起不到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节能效果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解决现有建筑物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方法采用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首先在所述胶凝材料中加入石蜡和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闻强石骨60% 70%;粉煤灰10% 20% ;水泥3% ;石蜡8% 20%。所述胶凝材料中加入的水为所述胶凝材料重量的55%。所述石蜡的粒径在2mm左右。所述石膏墙体材料的力学指标执行《石膏砌块》JC/T698——2010和《石膏空心条板》JC/T829——2010,其储热能力根据相变储能材料(石蜡)的含量不同为1050千焦/m3 2000 千焦 /m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toon] 由于本发明是在石膏墙体材料中进入了相变储能材料--石蜡,因此本发明生产的石骨墙体材料,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可在气温闻的时候把热能储存在墙体材料中,当室内温度低时又能释放出热量,能够调节室内温度,节能效果更好;并且采用高强石膏使石膏墙体材料强度更高,以及能够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利用废渣的同时,提高了石膏墙体的软化系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首先在胶凝材料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石蜡(粒径在2_左右)和所述胶凝材料重量55%的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高强石膏60%;
粉煤灰20%;水泥3% ;石蜡17%。实施例2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首先在胶凝材料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石蜡(粒径在2_左右)和所述胶凝材料重量55%的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高强石膏70% ;粉煤灰10% ;水泥3% ;石蜡17%。实施例3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首先在胶凝材料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石蜡(粒径在2_左右)和所述胶凝材料重量55%的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闻强石骨65% ;粉煤灰12% ;水泥3%;石蜡20%。实施例4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首先在胶凝材料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石蜡(粒径在2_左右)和所述胶凝材料重量55%的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闻强石骨70% ;粉煤灰19% ;水泥3% ;石蜡8%。
权利要求
1.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首先在所述胶凝材料中加入石蜡和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高强石膏60% 70% ;粉煤灰10% 20% ;水泥3% ;石蜡8% 2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中加入的水为所述胶凝材料重量的5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的粒径在2_左右。
全文摘要
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涉及石膏墙体材料。解决现有建筑物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相变储能材料——石蜡和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待石膏墙体材料成品凝固后脱模、干燥。所述胶凝材料的配比,按其重量百分比为高强石膏60%~70%;粉煤灰10%~20%;水泥3%;石蜡(粒径在2mm左右)8%~20%。本发明生产的石膏墙体材料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能够调节室内温度,节能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C04B28/14GK102659378SQ201210137269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5日
发明者任瑞鹏, 庞先勇, 游向轩, 潘韩铭, 王永昌, 韩灵翠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