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饭石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85983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麦饭石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陶领域,尤其涉及麦饭石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它含有人体及动物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和大量微量元素,共计达58种。以麦饭石为原料制作的麦饭石陶制品在水质净化、保健方面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现有麦饭石陶制品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1)灌浆;(2)成型;(3)修复;(4)烧结。但是现有的制作工艺中,只进行一次烧结,而且烧结之后无法修复,成品率低;由于采用使用模具进行灌浆操作,麦饭石颗粒过细,导致成品密度过大,从而透气性差,矿石中微量元素不容易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麦饭石陶制品,透气性好;提供了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成品率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麦饭石陶制品,由麦饭石颗粒、其它矿物颗粒组成,按重量比计,所述麦饭石颗粒占40-70%,所述其它矿物颗粒占30-60% ;所述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大小为70-500目。优选地,所述其它矿物为高岭土或者磁铁矿。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麦饭石40-70%,其它矿物30-60% ;对所述麦饭石和其它矿物进行研磨,得到70-500目的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加水调和成泥坯并练泥;将所述经过练泥后的泥坯造型为预设形状;造型后的泥坯经干燥后,进行第一次烧结;将第一次烧结后的泥坯进行外形缺陷的修复;将所述修复后的泥坯,进行第二次烧结;冷却。优选地,所述其它矿物为高岭土或者磁铁矿。优选地,所述混合粉末大小为70-200目。优选地,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5:1或6: I。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烧结温度为800-1200°C,烧结时间为3-6小时。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烧结温度为1150_1250°C,烧结时间为6小时。优选地,所述干燥为将造型后的泥坯静置半小时。优选地,所述冷却为将第二次烧结后的泥坯静置冷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所述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有二次烧制,第一次烧结之后制品可修复,因此成品率高。所述麦饭石陶制品包括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颗粒大小为70-500目,得到的成品透气性好,能更好的释放微量元素,具备水质净化、保健的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麦饭石陶制品,由麦饭石颗粒、其它矿物颗粒组成,按重量比计,所述麦饭石颗粒占40-70%,所述其它矿物颗粒占30-60% ;所述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大小为70-500目。优选地,所述其它矿物为高岭土,也可以为磁铁矿;麦饭石陶制品透气性好,能更好的释放微量元素,具备水质净化、保健的效果。如图I所示,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1,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麦饭石40-70%,其它矿物30-60% ;102,使用磨粉机研磨,得到70-500目的混合粉末。优选地,混合粉末的大小为70-200 目。103,将混合粉末加水调和成泥坯,再练泥。优选地,所述麦饭石含量为70%,所述其它矿物含量为30%时,为了使泥还保证一定的粘度,研磨后得到的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5:1。
优选地,所述麦饭石含量为40%,所述其它矿物含量为60%时,为了使泥坯保证上述相同的粘度,研磨后得到的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6:1。进一步,所述练泥可以是手工练泥,也可以是机械练泥,用于使泥坯的各组分混合均匀。优选地,所述手工练泥时间为3小时,所述机械练泥时间为30分钟。104,将所述经过练泥后的泥坯造型为预设形状。造型方式可以是模具造型,也可以是机械造型,也可以是手工造型,造型方式并不限定任何一种。优选地,所述手工造型包括拍一块泥板,泥板的厚度均匀;再拍四片圆形的泥板,即身筒泥板、底部泥板、颈部泥板、顶部泥板;将身筒泥板围成圆筒,并接合;将底部泥板与身筒接合;将颈部泥板与身筒接合;将接合后的整体进行修饰;将顶部泥板修饰,并与修饰后的颈部泥板配合;105,造型后的制品静置半小时干燥后,置于800-1200 °C的窑炉中进行第一次烧结,3-6小时后取出。
现有技术烧结时间为6小时,温度为1150-1250°C,所述第一次烧结所用时间和温度比现有技术烧结中所用时间和温度低,所述第一次烧结后,麦饭石陶制品表面干燥坚固,但泥坯内部柔软,用于造型后的麦饭石陶制品定型,便于第一次烧结后的修复。106,将第一次烧结后的泥坯进行外形缺陷的修复。所述外形的缺陷可以是第一次烧结后的制品表面坑洞,也可以是制品变形。107,将修复后的泥坯置于1150_1250°C的窑炉中进行第二次烧结,6小时后取出。第二次烧结用于将修复后的泥坯完全定型。108,将第二次烧结后的泥坯静置冷却。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冷却之后的成品整理,将烧制后冷却的制品抛光或 者磨光上蜡或者包铜或者镶嵌金银丝,所述成品整理并不限定任何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麦饭石陶制品,由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组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所述麦饭石颗粒占40-70%,所述其它矿物颗粒占30-60% ;所述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大小为 70-500 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矿物为高岭土或者磁铁矿。
3.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麦饭石40-70%,其它矿物30-60% ; 对所述麦饭石和其它矿物进行研磨,得到70-500目的混合粉末; 将所述混合粉末加水调和成泥坯并练泥; 将所述经过练泥后的泥坯造型为预设形状; 造型后的泥坯经干燥后,进行第一次烧结; 将第一次烧结后的泥坯进行外形缺陷的修复; 将所述修复后的泥坯,进行第二次烧结; 冷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矿物为高岭土或者磁铁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末大小为70-200 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5:1或6: I。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烧结温度为800-1200°C,烧结时间为3-6小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烧结温度为1150-1250°C,烧结时间为6小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将造型后的泥坯静置半小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饭石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为将第二次烧结后的泥坯静置冷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陶领域,具体涉及麦饭石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麦饭石陶制品,由麦饭石颗粒、其它矿物颗粒组成,按重量比计,所述麦饭石颗粒占40-70%,所述其它矿物颗粒占30-60%;所述麦饭石颗粒和其它矿物颗粒大小为70-500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麦饭石40-70%,其它矿物30-60%;对所述麦饭石和其它矿物进行研磨,得到70-500目的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加水调和成泥坯并练泥;将所述经过练泥后的泥坯造型为预设形状;造型后的泥坯经干燥后,进行第一次烧结;将第一次烧结后的泥坯进行外形缺陷的修复;将所述修复后的泥坯,进行第二次烧结;冷却。使用所述制备方法成品率高,所述麦饭石陶制品透气性好,具有净化水质、保健的功效。
文档编号C04B35/622GK102745980SQ2012102544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陈蓉 申请人:陈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