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7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使建筑物室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基本框架由骨架形成,所以并不妨碍空气移动,骨架与外部侧壁通过板状的支承板连接,从而具有加强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强度的效果。另外,支承板的边框弯曲,通过紧固构件将支承板与骨架和外部侧壁连接,所以具有容易连接的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通风的通风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
【背景技术】
[0002]通风顶安装在各种建筑物的屋顶,用于将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从而使室内空气流通的装置。
[0003]通常,需要工人爬到建筑物的屋顶制作通风顶,以往,由骨架构成的通风顶的各构件,通过焊接连接,所以存在工人在高层进行焊接的不便。
[0004]另外,现有技术中,板状的支承板条一体形成,所以刮台风等强风时,存在损坏的危险。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韩国 10-0990428B1 2010.10.21.11 页图 3
[0008]专利文献2:韩国 10-0991844 BI 2010.10.28.[0009]专利文献3:韩国 10-0923088 BI 2009.10.15.[0010]专利文献4:韩国 20-0436684 Yl 2007.09.14.
【发明内容】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台风等强风中也不损坏且在高层上能够容易制作的通风顶。
[0012]本发明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包括:骨架,安装在建筑物的上侧,并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连通的通风空间;倾斜屋顶,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上侧,封闭所述骨架的上部;多个板状支承板,隔着间距向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两侧上;一对外部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支承板,并包围所述骨架和所述支承板。
[0013]而且,所述支承板的边框被弯曲并通过紧固构件与所述骨架和所述外部侧壁连接。
[0014]另外,在所述外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且其一侧被开放,以便能够将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0015]另外,还可以包括换气扇,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下部,并将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强制地向所述骨架外部排出。此时,所述骨架上可以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换气扇运行。
[0016]另外,还可以包括传感器部,其安装在所述通风空间内,测量所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污染程度,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以从所述传感器部接收测量值来控制所述换气扇运行。
[0017]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通风空间内部用于调节通风量的风门。
[0018]此时,所述风门包括:一对旋转板, 可旋转地安装,并用于控制空气移动;驱动构件,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使所述一对旋转板在上下方向旋转。
[0019]所述驱动构件可以包括:滑轮,连接在所述倾斜屋顶上;电机,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上,产生动力使所述一对旋转板能够旋转;连接构件,其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滑轮改变方向。
[0020]或者,所述驱动构件可以包括:汽缸,连接在所述倾斜屋顶上;多级X形铰链,其一端与所述汽缸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通过伸缩长度来旋转所述旋转板。
[002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基本框架由骨架形成,所以并不妨碍空气移动,骨架与外部侧壁通过板状的支承板连接,从而具有加强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强度的效果。 [0022]另外,支承板的边框弯曲,通过紧固构件将支承板与骨架和外部侧壁连接,所以具有容易连接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设置状态的设置状态图。
[0024]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剖视图。
[0026]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部分放大图。
[0027]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使用状态图。
[0028]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骨架
[0031]11:侧面框架 12:连接框架
[0032]13:支承框架 14:挡板
[0033]15:通风空间 20:倾斜屋顶
[0034]30:支承板31:倾斜槽
[0035]32:槽33:紧固构件
[0036]40:外部侧壁 41:突出部
[0037]411:孔412:盖部
[0038]51:换气扇 52:控制部
[0039]53:传感器部 60:风门
[0040]61:旋转板611:左侧板
[0041]612:右侧板 62:支承棒
[0042]63:驱动构件 631:电机
[0043]632:滑轮633:连接构件
[0044]634:汽缸635:X形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0045]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部分赋予了相同附图标记。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设置状态的设置状态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剖视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外部侧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使用状态图。
[0046]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包括:骨架,安装在建筑物的上侧,并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连通的通风空间;倾斜屋顶,连接在所述骨架的天花板上,封闭所述骨架的上部;多个板状支承板,隔着间距向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两侧上;一对外部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支承板,并包围所述骨架和所述支承板。
[0047]骨架10安装在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建筑物的上侧,并形成能够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通风空间。
[0048]骨架10包括:侧面框架11,形成通风空间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建筑物上侧移动;连接框架12,连接相对的侧面框架11的同时支承侧面框架11 ;支承框架13,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并支承支承板30。
[0049]侧面框架11沿着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建筑物的长度方向隔开间距配置多个。
[0050]连接框架12是用来连接相对的一对侧面框架11的构件。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分别在一对侧面框架11上连接有两个连接框架12的形状,但连接框架12的数量可以根据侧面框架11的长度而不同。
[0051]支承框架13是用来支承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的支承板30的构件。另外,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侧的支承框架13是用来连接侧面框架11且支承支承板30的同时,支承倾斜屋顶20。
[0052]包括有侧面框架11、连接框架12、支承框架13的骨架10,可以形成为钢质的铁棒状,或者也可以形成为H梁。除此之外,骨架10也可以由设置在建筑物的上侧并形成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基础骨架的其它构件形成。
[0053]倾斜屋顶20是设置在骨架10上侧的板状构件。
[0054]倾斜屋顶20从外部隔绝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通风空间15,防止灰尘或雨水等外部异物流入到通风空间15的内部。
[0055]倾斜屋顶20可以由铁、钢铁等形成。
[0056]虽然未图示,但为了给建筑物内部采光,可以在倾斜屋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透明材质的采光板,从而使外部光线入射到室内。
[0057]支承板30是用来连接骨架10和外部侧壁40的构件,以板状形成。
[0058]与以往利用铁棒等骨架形状的构件连接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的不同,本发明采用板状形成的支承板30来连接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从而加强连接强度。
[0059]另外,只有连接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的支承板30形成为板状,而侧面框架
11、连接框架12和外部侧壁40等由非板状的骨架形成,所以台风等强风中也不会损坏。
[0060]用于通风的通风顶设置在建筑物的上侧,是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通风的结构,一般设置在高位置上。因此,用于通风的通风顶与设置在地面上的结构相比受风的影响大。
[0061]此时,由于外部侧壁40和骨架10通过板状的支承板30连接,所以即使强风向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侧面吹来,也不会发生外部侧壁40形状变形等损坏。
[0062]而且,在支承板30上形成有能够插入挡板14的倾斜槽31。挡板14沿着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长度方向向一方向长长地形成,并连接多个侧面框架11,以防止雨水或外部异物流入通风空间15的内部。同时,为了能够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优选挡板14朝地面向下倾斜地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
[0063]图2中示出了在一侧的侧面框架11上分别连接有两个挡板14的形状,但挡板1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侧面框架11的高度不同。
[0064]在支承板30上形成有能够供所述挡板14插入的倾斜槽31,所以挡板14和支承板30均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时,支承板30也不会受挡板14的干扰而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
[0065]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支承板30的边框弯曲,所以支承板30能够通过紧固构件33连接在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上。
[0066]具体地说,以往,在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上连接骨架形状的支承板30时,通过焊接连接。因此,在建筑物的上侧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顶时,存在工人在高层进行焊接作业的不便。
[0067]但是,通过弯曲支承板30的边框,被弯曲的边框起到法兰的作用,所以能够通过螺栓、铆钉、螺钉等紧固构件,将支承板30连接在侧面框架11和外部侧壁40上。因此,高层作业变得容易,而且便于工人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顶。
[0068]另外,如图3所示,与侧面框架11相接的支承板30的一侧上,形成有不与倾斜屋顶20和支承框架13发生干扰的槽32。所以,连接在侧面框架11上侧的支承框架13的一端部与支承板30的另一侧连接,从而牢牢地支承支承板30。
[0069]外部侧壁40是构成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两侧面的构件。在图3中示出外部侧壁40的截面为带角形状,但外部侧壁40的截面也可以是与此不同的不带角的弧形。
[0070]外部侧壁40与倾斜屋顶20 —同起着从外部隔绝通风空间15的作用。
[0071]外部侧壁40可以通过以往的焊接方式与支承板30连接,也可以通过如上述的螺栓、铆钉或螺钉单独的紧固构件33来与支承板连接。但是,为了便于高层作业的工人作业,优选采用紧固构件33来与支承板30连接。
[0072]外部侧壁40可以由钢板或镀锌钢板等彩钢板构成。外部侧壁40由彩钢板形成的情况,与一般钢板相比,具有耐腐蚀性强,即使暴露于酸雨等,发生腐蚀的程度较小。
[0073]而且,参照图2及图3,在外部侧壁40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突出部41,该突出部41与通风空间15连通,且其一侧被开放,以便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能够向外部排出。突出部41可以在外部侧壁40的整个外侧表面上形成,但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仅形成在外部侧壁40的外侧表面的下部。
[0074]突出部41包括孔411和盖部412。
[0075]在外部侧壁40上形成有孔411,该孔411将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内部通风空间15与外部相互连通,以便能够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0076]盖部412沿着孔411的周围突出地形成在外部侧壁40上,以防止雨水或灰尘等异物流入通风空间15的内部。而且,盖部412的一侧被开放,以便能够将内部空气向外部排出。
[0077]优选盖部朝向地面的一面被开放,以便排出内部空气的同时防止外部异物流入。
[0078]如图5中表示的箭头,通风空间15内部的空气通过孔411排出并沿着一面被开放的盖部412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盖部412的一面朝向地面时,外部异物因重力向下移动,所以不能流入到通风空间15的内部。
[0079]另一方面,在与侧面框架11的下侧连接的连接框架12上设置有换气扇51。换气扇可以设置多个,即在连接彼此相对的侧面框架11的每个连接框架12上各设置换气扇。
[0080]换气扇15强制地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另外,当需要使外部的新鲜空气流入到建筑物的室内时,也可以使换气扇51逆转,从而使外部空气流入到建筑物的内部。
[0081]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换气扇51设置在最下端的连接框架12上的形状,但换气扇51可以设置在骨架10的中央部。但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内部空气的强制排气效果,优选换气扇51配置在骨架10的下部。
[0082]在骨架10上可以具有控制部52,该控制部52能够控制换气扇51运行。
[0083]控制部52可由开关形成,以手动控制换气扇51运行。而且,也可以通过调节换气扇51的动作强度来调节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排出量。
[0084]另一方面,在骨架10上安装有传感器部53。
[0085]传感器部53测量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污染程度,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控制部52。
[0086]作为一例,传感器部53可以包括用于测量残留在建筑物内部的空气量的传感器或者测量空气污染程度的传感器。另外可以通过检测内部空气的排出量或移动速度来测量内部空气的污染程度。
[0087]此时,控制部52可以从传感器部53接收有关建筑物内部空气污染程度的测量值来自动控制换气扇51运行。
[0088]作为一例,建筑物内部的污染空气浓度大于等于200μ g/m3时,控制部52可以动作使换气扇51运行。此时,换气扇51的动作分为强、弱,污染浓度大于等于300μ g/m3时,控制部52可以使换气扇51的动作强度从弱转换成强,以控制提高室内空气的排气效率。
[0089]而且,在骨架10上设置有风门60,该风门60调节通风空间15的通风量。
[0090]风门60将通风空间15分隔为上下。所以能够防止为了对建筑物内部实施降温或取暖措施而使用单独的能量人工保持与外部空气不同的温度的内部空气向外部排出,以节约能耗。
[0091]风门60包括:一对旋转板61,可旋转地安装,并控制空气移动;和驱动构件63。
[0092]旋转板61是沿着骨架10的长度方向向一方向长长地形成的板构件,在侧面框架11的垂直方向上平行地设置有一对。
[0093]通过沿着旋转板61的长度方向插入在旋转板61上的支承棒62,旋转板61被轴固定在通风空间内。
[0094]具体地说,一对支承棒53固定在骨架10的前面和后面,被插入在左侧板611的右侧一端部和右侧板612的左侧一端部上,可分别将旋转板61固定在通风空间内的同时,起到使各旋转板61在通风空间内旋转的旋转轴的作用。
[0095]各旋转板61可以由一个板构件沿骨架1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
[0096]或者,在通风空间15内可以设置有多对旋转板61,以在彼此相对的每个侧面框架11上各具有一对旋转板61。在这种情况下,每对旋转板61的尺寸小,所以旋转板61容易旋转,且对电机631及连接构件633负担小。此时,沿着骨架10的长度方向在前后方向配置的各旋转板61,通过支承棒62彼此连接。旋转板61的旋转通过设置在骨架10上的驱动构件63被控制。
[0097]驱动构件63包括:滑轮632,设置在倾斜屋顶20上;电机631,设置在侧面框架11上,并产生动力使一对旋转板61能够旋转;连接构件633,一端与所述电机631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旋转板61连接,并通过滑轮632旋转方向。
[0098]电机631是产生用于使旋转板61旋转的动力的构件。在图3中示出了设置在朝向通风空间15的侧面框架11内侧的形状,但电机631可以设置在侧面框架11的外侧。与此不同,电机631可以设置在支承板30或外部侧壁40的内侧。
[0099]滑轮632是用来转换连接构件633方向的构件,该连接构件633连接电机631和旋转板61。
[0100]以往,为了使旋转板61旋转,在倾斜屋顶20上设置汽缸等来控制旋转板61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旋转板61需要大型汽缸,为此通风空间形成为长度较长,所以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整个高度变高,工人很难在高层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顶。
[0101 ] 但是,如上所述的驱动构件63包括转换连接构件633方向的滑轮632,所以即使通风空间15的高度较低,也能够使旋转板61旋转,因此能够将骨架10高度设置成较低,提高工人在高层设置骨架10的作业便利性。
[0102]此时,滑轮632起到转换用于传递电机631动力的连接构件633的方向的作用,所以优选设置固定滑轮。
[0103]连接构件633是可以将电机631产生的动力通过滑轮632进行方向转换而分别传递给一对旋转板61以使旋转板61旋转的构件。
[0104]连接构件633可以由钢丝、皮带、绳等构成。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利用电机631产生的动力使旋转板61旋转的其它构件取代。
[0105]当电机631产生动力时,旋转板61通过连接构件633向通风空间15的上部方向旋转。相对于侧面框架11以垂直方向配置的旋转板61旋转而移动到与侧面框架11平行的方向时,建筑物内部空气可移动的通风空间变宽,从而内部空气容易向外部排出。
[0106]特别是,在建筑物内部被污染的空气如废气等处于高温状态,与常温气体相比较轻,因此通风空间随着旋转板61的旋转而上下开通时,可以通过隔开距离配置的侧面框架11之间和外部侧壁的突出部41等,容易向外部排出。
[0107]另一方面,相对于一对侧面框架11以垂直方向配置的旋转板61分别向倾斜屋顶20旋转而呈V形时,与在通风空间15内设置一个旋转板的情况相比,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通风空间15的两侧向外部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利用通风空间。
[0108]具体地说,旋转板由一个板构件形成时,旋转板的一端朝倾斜屋顶20向上侧旋转,但另一端向下侧旋转。此时,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较轻而上升,所以内部空气通过向下侧旋转的旋转板的另一端侧不容易排出。即,内部空气只能通过通风空间的一侧表面向外部排出。
[0109]但是,旋转板61设置一对的情况,各旋转板61旋转而通风空间的两侧面均向上下方向开通,所以内部空气分别通过通风空间15的两侧表面向外部排出,因此内部空气的排出速度增加,从而提高建筑物内部的通风效率。
[0110]此时,电机631可以通过控制换气扇51的控制部52来控制运行。
[0111]在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的剖视图。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包括:骨架10,安装在建筑物的上侧,并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连通的通风空间;倾斜屋顶20,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上侧,封闭所述骨架的上部;多个板状支承板30,隔着间距向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两侧上;一对外部侧壁40,连接多个所述支承板,并包围所述骨架和所述支承板。
[0112]而且,还包括风门60,该风门60安装在所述通风空间的内部,并调节通风量,所述风门60包括:一对旋转板61,可旋转地安装,并用于控制空气移动;驱动构件63,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并使所述一对旋转板在上下方向旋转。
[0113]另一方面,驱动构件63包括:汽缸634,连接在倾斜屋顶上;多级X形铰链635,其一端与所述汽缸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随着伸缩长度来旋转所述旋转板。
[011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骨架10、倾斜屋顶20、支承板30、外部侧壁40及旋转板61,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骨架、倾斜屋顶、支承板、外部侧壁及旋转板具有相同结构和作用,故省略重复说明。
[0115]汽缸634设置在倾斜屋顶20上,是用于控制旋转板61旋转和旋转角度的构件。作为一例,汽缸634可以是液压缸。
[0116]X形铰链635由多级连接,其一端与汽缸634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旋转板61连接。利用X形铰链635连接汽缸634和旋转板61时,与利用钢丝等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汽缸634与旋转板61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降低骨架10的高度。
[0117]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构件633相同,将X形铰链634的另一端与左侧板611的左侧端部和右侧板612的右侧端部连接,从而使旋转板61以V形旋转。
[0118]下面,观察第二实施例涉及的驱动构件63的动作。
[0119]X形铰链635的一端通过汽缸634朝倾斜屋顶20向上部移动时,多级X形铰链向水平方向展开,而多级形成的X形铰链635的长度变短,从而另一端向上部移动,而连接有X形铰链635另一端的旋转板61旋转,通风空间的两侧向上下方向开通,从而能够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0120]然后,X形铰链635的一端通过汽缸634向倾斜屋顶20的下部移动时,向水平方向展开的X形铰链635的宽度变窄,而多级形成的X形铰链635的长度变长,从而使旋转板61旋转成在通风空间内与侧面框架11垂直地配置。
[0121]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与旋转板61由一个板构件形成的情况相t匕,建筑物内部空气可以通过通风空间15的两侧面向外部排出,所以提高内部空气的排气效果。
[0122]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在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基本概念进行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包括: 骨架,安装在建筑物的上侧,并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内部连通的通风空间; 倾斜屋顶,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上侧,封闭所述骨架的上部; 多个板状支承板,隔着间距向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分别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两侧上; 一对外部侧壁,连接多个所述支承板,并包围所述骨架和所述支承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的边框被弯曲并通过紧固构件与所述骨架和所述外部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且其一侧被开放,以便能够将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气扇,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下部,将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强制地向所述骨架外部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上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换气扇的运行的控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传感器部,该传感器部安装在所述通风空间内,测量所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污染程度,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部接收测量值来控制所述换气扇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通风空间内部用于调节通风量的风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 一对旋转板,可旋转地安装,用于控制空气移动;以及 驱动构件,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使所述一对旋转板在上下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 滑轮,连接在所述倾斜屋顶上; 电机,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上,产生动力使所述一对旋转板能够旋转; 连接构件,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所述连接构件通过所述滑轮改变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通风的通风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 汽缸,连接在所述倾斜屋顶上; 多级X形铰链,其一端与所述汽缸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旋转板连接,通过伸缩长度来旋转所述旋转板。
【文档编号】E04D13/17GK103669747SQ20121031648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赵德显, 金周炯 申请人:飞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